<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九小学的数学教师安娜。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用心的浇灌。爱是教学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要分享的图书是《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大刀阔斧讲教育的教育理论著作,也不是一本关于马文·柯林斯的传记,而是一位媒体记者通过观察马文·柯林斯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日常生活,结合马文·柯林斯自己的讲述,客观的呈现了一个优秀的教师与校长的历程。</p> 马文·柯林斯<br> 20世纪30年代生于亚拉巴马州,是公认的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她不仅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更是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以及无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方式。<br> 马文·柯林斯曾在一所公立小学担任教师多年,后来创办西区预备学校。她的故事和学校后来被《芝加哥太阳时报》、《时代周刊》、《人物》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等全国媒体报道与宣传,媒体都称她为“奇迹的创造者”。她的事迹被拍成传记电影《马文·柯林斯的故事》。<br> 各地的教师熙熙攘攘地涌进她的课堂,参加她的研讨会,甚至不远千里从德国和西班牙赶来观摩她的教学技巧。忧心忡忡的父母向她寻求建议。而政治家则请求她伸出援助之手。连续两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与老布什都请她做他们的教育部长,她都予以拒绝,她说“我太喜欢教书了,我属于教室”。<br> 她的学校在美国多个州建立,学生达数千名。她每年培训上千名老师,每次迎来掌声与喝彩,她都无比谦逊地说:“我只是一名教师,不是奇迹缔造者,我只是非常爱我的孩子,并且比很多人都等价努力工作”。<div><br><div>希维娅·塔玛金<br> 时任《时代周刊》特约记者,跟踪报道教育,对马文·柯林斯进行过采访与报道。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带着“她是如何上课的,以及为什么她的方法会奏效”的问题,观察马文·柯林斯的教学,跟进学生的进步,和家长、心理学家和其他教育者交谈,最后与马文·柯林斯一同写就本书。<br></div></div> 马文·柯林斯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她希望通过教育能让学生的生活发生本质的改变。她的故事是任何一个教师、家长的榜样,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教师和家庭。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马文·柯林斯如何从一个非教育专业的“生手”,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思想的卓越教师,成长为一个有辉煌的办学业绩的校长。马文·柯林斯成为卓越教师的过程,正是她作为学生的成长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如何塑造自己就会如何塑造学生。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爱。正如她在书中说的那样,老师可以塑造一个孩子,也可以毁了一个孩子;可以支持一个孩子,也可以污蔑一个孩子;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潜能,点燃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求知如渴,也可以让他们厌恶学校,甚至厌恶自己。这其中,最重要的分水岭,就是对学生有没有爱。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更应该让学生们相信自己。只要一个人不放弃自己,就永远有成长的可能。在这本书的前言中,马文·柯林斯写下了一段真诚的话语:“我真希望全世界都能够看见我在教室里看见的一幕: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成功者。他们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相信他们,激发出他们最好的一面。”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而只有教师的自尊才能激发学生的自尊。这也是马文·柯林斯的重要教育理念。从上课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告诉学生们,“自尊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被人尊重。 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反思的能力。马文·柯林斯也不例外。虽然她不是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但是在教孩子的时候,她会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回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老师怎样对待她?究竟哪些人、哪些事、哪些话,对她的影响最大?甚至自己在家庭中,父亲是如何教导她的?这些思考是她最大的财富。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的作用,尽可能把学生带到书籍的世界之中。在马文·柯林斯看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让孩子阅读。不知道阅读的孩子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为学生选择最好的书。马文·柯林斯说,“对于一个正在学习阅读的孩子,你最初给他的那本书决定了他以后会读什么。”如果我们给孩子的书是品位不高、乏味无聊的书籍,他们就会丧失阅读的好奇心。 《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读书笔记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