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游寿传》有感 一、李海感悟 <p class="ql-block"> <b>高楼晓见</b><b style="font-size:20px;">一</b><b>花开</b>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读《游寿传》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立民先生用四十年撰写六十万字的《游寿传》,终于在游寿先生诞辰115周年之际付梓出版。《游寿传》的出版是王立民先生对金石书派的贡献,也是对中国书法历史的贡献。《游寿传》一经出版,引起各方关注,媒体争相刊发报道,各种书评如潮而来,好多书友为了尽快读到《游寿传》,更有诸多拜托。这本60万字巨制的完成,已获评2021年书法界十大事件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作为王立民先生学生,在第一时间阅读到《游寿传》,捧书在手,夜不能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生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等职。她与南方的萧娴被并称为“南萧北游”;沈鹏先生在《游寿书法集.序》中说:“她是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仅从书法角度来认识,游寿先生看出20世纪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也应是中国书法史上有独特地位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样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研究,是研究书法、历史等是极具意义的。王立民撰写《游寿传》是全面的、系统的、客观的介绍游寿先生,游寿出身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又在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最高学府任教的经历,她在历史、文学、碑版学、诗词、教育都有卓越成就。在《游寿传》里看到游寿先生生活中甘于寂寞,处变不惊,游寿先生由南京中央大学转到山东,又转到哈尔滨,为黑龙江播下金石书派的火种,书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三次蜕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游寿先生为金石文化和中国书法书写了辉煌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游寿传》是王立民先生经历四十年,潜心收集、整理、考察求证,甘苦自知。《游寿传》王立民先生作为游寿的弟子,带着对恩师的感恩,对金石文化的虔诚,并沿着金石书派文化理念扎实践行,《游寿传》是王立民先生对金石书派、中国书法的贡献。同时也看金石书派的薪火相传。《游寿传》不仅是对游寿先生的研究,王立民先生也为游寿先生同时期的书家提供了相应考证历史依据和研究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传》的撰写也是王立民先生学习金石文化到研究金石文化的继承和研究成果,同时对金石文化的杰出贡献。 清末民初李瑞清开创的金石书派,由门人张大千、胡小石、吕凤子、李健承其书风,之后仅胡小石这一脉有游寿、吴白匐、侯镜昶,人传承至今,已延绵百年、薪火依然。作为第四代传承人王立民先生身体力行,认真学习研究前人理论,努力实践,艺术创作获得文化艺术界的广泛认可,成绩斐然,更是以集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身学者型艺术家而著称;先生在历史学、古文字学、诗词及艺术理论研究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岳南先生赞王立民先生书艺“出于清、抱于石、承于寿”;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孟会祥先生评价王立民先生书法“牧公王立民先生,游寿先生弟子,当代碑行书,恐抗手者不多”;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先生说:“立民为民国以来魏体书第四代传人,在现当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作为具有思想深度的历史学家和作为具有创造力的书法家的王立民同样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王立民先生创立“金石汇”,通过展览、交流访学、文化寻踪,公益课等传承金石文化,近三年只公益课及讲座数就百节之多,激励青年一代热爱传统文化,无私培养后学,让金石书派更加根深叶茂。金石书派历百年,代有才人出,除了注重学术的研究,独特文化理念、教育与传承,更是因为一种金石精神的传承——甘于寂寞,不断探索,无私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高楼晓见一枝花,便是春光四面来”。《游寿传》的出版是对游寿先生研究的一次突破,为学习研究游寿书法艺术诸方面提供可靠资料,更激发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研究书法热情。期待金石文化不断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简斋李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4月6日晚</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立民,1957年生于哈尔滨,山东蓬莱人。黑龙江省画院院士、一级美术师、中国作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黑龙江省美协理事。曾任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文心雕虫》、《王立民印稿》、《王立民书画集》,合著《近现代书法史》、《大学书法教程》等。主编《游寿书法集》、《北魏嘎仙洞西壁摩崖刻石》、《游寿传》。</span></p> <p class="ql-block">孙亭文先生亲临指导</p> <p class="ql-block">集体学习《游寿传》</p> 二、于明海感悟 <p class="ql-block"> <b>沧海沉浮 矢志不渝</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读《游寿传》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立民先生撰写的《游寿传》详实地记录了游寿先生不平凡的一生。跨越时空之大,涉猎人物之广令读者震撼不已。游寿先生光辉夺目的发展轨迹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组织学习“立民先生书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最崇拜她的高祖游光绎。一是他的学识;二是他的操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光绎,清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庶常馆庶吉士;翰林院编修;陕西道监察御史等职。游光绎为官清廉。因弹劾权贵被罢官,旋受闽浙总督玉德之聘,任鳌峰书院掌教。他主持书院20年,诲人不倦,成就后学。其中最著名者林则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在高祖游光绎的光辉照耀下,酷爱学习,临池不辍。上个世纪初,借着新文化潮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知识女性。当时,在福州女子师范与其它几位同窗被誉为"闽东四才女”。年仅二十岁,初出茅庐便接任父亲创办的霞浦县立女小的校长。开始了教育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随着时代变迁,时事变化,游寿再次深造。先后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学习。其间得益于恩师胡小石在书法上的点拨,为文字学研究,乃至金石书风奠定了坚实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经历了动荡不安的年代,历经坎坷,对教育却矢志不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7年,游寿由山东济南师范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在古文字学、考古等领域创造了突出业绩。为寻找发现"嘎仙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承。给黑龙江播下了金石书派的火种。</span></p> <p class="ql-block">临习王立民书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金石书派历经一百多年,薪火相传,呈现出勃勃生机。尤其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扎根发芽。做为后学怎能不由衷的感激游寿先生。书艺之路绝非平平坦坦,抑或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太优越了,惰性太大,因此《游寿传》让我们学到了更珍贵的精神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让我们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金石书派发扬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于明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4.12</span></p> 三、沈丽秋感悟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金石有道 师恩相承</b>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读《游寿传》有感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随李海先生学习金石书法,几年来在先生的教导下,对金石书派的发展脉络及思想体系有了一定的感知。先生与我们谈学养、人品、金石文化,每到动情处常热泪盈眶。曾经的我是浅薄的,并不能完全理解先生的情感,直到我拜读了王立民先生所著《游寿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传》近60万字,是王立民先生用了40余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编撰而成。40余年,何其漫长,占据了人生的大半光阴。一个人,一个信念。出差空隙,长途跋涉17个小时,只为心中对恩师游寿先生的那份留恋。闽东霞浦,拜访先生世代居住的老宅、海边沙滩找寻先生少年时留下的足迹、海村中倾听先生领诵课文的琅琅读书声,孤身,雨夜,他乡。周俊杰先生在《游寿传》序中写到:我曾问立民“为何”?立民答曰:“感恩老师,永远感恩,感恩不尽”。孟会祥先生说:“当世能继承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学行,先为学者,后为书家,能‘求篆于金,求隶于石,神游三代,目无二李’,书秉金石,以碑化帖者,以余寡闻,仅知立民先生一人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讨论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立民先生对金石书法的贡献、对金石后学的启迪、对恩师游寿先生的那份尊崇已令我潸然泪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传》的封面,一位慈祥的老人,虽然饱经风霜,仍目光坚毅。游寿先生幼承庭训,曾在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最高学府任职。从南国到北疆,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先生的贡献不可估量,带给龙江金石后学无尽的福祉。本书第三章第二节: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游寿师除了在中大的学生中有一批挚友外,还有一些中央大学及金陵大学的老师时时关怀着她,虽然游寿先生晚年对这些老师有着不同的认识,但一条主线是根本-不忘师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小石先生是游寿先生恩师,毕生致力于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诗歌、词典小说无所不通,游寿先生说“虽然胡先生的书法后来自成一家有过于李梅庵之处,可是胡先生一直是推崇和尊敬李先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金石书派自李瑞清、胡小石、游寿这一脉传承,均以学养,人品立世,既有铮铮铁骨,有具古道柔肠。师祖李瑞清“割股”乞天救母,割臂告天估父病愈;受命于危难,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请和不成外逃,先生仍带领学生“两江师范学堂弦诵未辍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传》,奉书在手,思绪澎湃,感慨万千。金石书派做为百年不衰的书法流派,正是一代代大先生呕心沥血,一代代后学潜心钻研,不忘师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窃喜,生逢盛世,得遇明师,于金石为伍,与书墨相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幸甚!幸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沈丽秋于素缘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4月15日</span></p> 四、李凤玲感悟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游寿传》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寂寞一生,金石铮铮</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游寿传》,《游寿传》的作者王立民先生以传记形势来写游寿先生,可以说这是一本王立民眼中的游寿先生人生路途的“走马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传》讲述了游寿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传奇人生,她从清朝末年走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日趋繁盛的时代,从一个聪颖女孩到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从四季长春的南方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她从民国时即已成名的灿烂之极,到晚年的清贫,平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她生前寂寞,学识渊博,一生磨难,颠沛流离,南北漂泊。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她的书法以碑化帖,形成了雄浑道劲,奇崛天真的风格,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她是一位难以被复制的会写“碑”的传奇女性。</span>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书迹即心迹,书法一直见证人心,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是如此。喧嚣与乱象终将过去,而值得沉淀下来的,时间终会让其沉淀,一如游寿先生。游寿先生的书法属于金石书派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有着完整的书学理论体系和创作体系,百年不衰的书法流派,"三尺之章,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金石书派历代书家以学养,人品立世,以开放的文化精神传世,以淡泊清净面对纷繁的世界,金石书派就是这样繁衍传承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的恩师李海先生就是王立民先生弟子,金石书派传人。近年来致力于金石文化的研究、传播、传承,创立了金石汇七台河分会,倾尽所能的教授自己的学生,为金石书派的传承创新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而我辈作为后学,当常怀敬畏之心,修身做人,唯勤、悟、书并进,以越己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李凤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4月18日</span></p> 五、郑艳秋感悟 <p class="ql-block"> <b>一代芳华 坚韧不拔</b>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读《游寿传》有感</span>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年1月20日于简斋,恩师李海先生带领我们几个学生研习《游寿传》。奉书在手激动不已,似有一股无形的力,字字如精灵般牵动着我的心弦。使我的思绪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划过时空,走进闽东霞蒲游寿先生故居——炳烛斋旧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传》开头的“引子”正是王立民先生来到游寿先生家乡福建省霞浦县进行踏查,中间以时间为轴线,徐徐展开作者对游寿先生一生生活之地的寻访,最后“尾声”又以作者走出霞浦县来结束。这样的写法区别于一般的传记。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立民先生用40余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为恩师立传,可见其与恩师感情之深厚,历史责任之担当。《游寿传》的出版是对游寿先生研究的一次突破。以前对游寿先生研究的文章多,书籍少,严格意义的传记却没有一本。该书的出版无意填补了这项空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其高祖游光绎为乾隆进士,翰林院编修。父游学诚曾为福宁府中学堂监督,一生致力于教学事业,为文教界名儒。游寿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福州地区共产党基层组织的创建人,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书法家,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型书法家,和林徽因、冰心、庐隐并称“闽东四才女”。游寿先生在诸多成就中,书法成就最大。游寿先生是李瑞清、胡小石这一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于甲骨、金文十分用功且运用精熟,并深得汉隶、魏碑的神髓。其书作刚柔相济,拙朴苍健,生涩醇厚,具秦汉风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寿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平淡至极又璨若星河。正如周俊杰先生口中的金石文化:“以开放之文化精神传世,以淡泊清静面对纷繁之世界”。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郑艳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4月19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