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志愿先行 ——舒兰一小疫情防控志愿者事迹(十三)

张芷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3月疫情卷土重来,很快袭击了我们的家乡,在这场抗疫中,杜钟源和包瑞两位青年教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选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参与这场战“疫”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疫情新闻发布和市政府一个接一个通告下达,舒兰市开始严格实施社会面管控,包瑞和杜钟源两位教师主要任务是每天小区居民现场信息采集、协助医护人员入户采集,可能在普通人眼里,“大白”这份工作并不算太累,可不亲身经历没人会知道,那是一种对身体和心理极限的考验。他们和其他“大白”们一样,正值数九寒天,每天要在室外进行核酸检测,每场检测都要重复无数次枯燥而繁琐的采集动作,并保证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每场下来多则七八个小时,少则也要五六个小时,必须站着拿手机给每一个居民扫码,身份证拍照、确认、上传,然后下一个,每一天都是口干舌燥、腰酸背疼,且时常需用冰凉的消毒液给手部消毒,导致两只手会冻到僵硬麻木,可看到后面长长排队的居民,面对艰巨的采集任务,心底的一种执念和责任都让他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就这样一干就是半个多月本以为疫情就快平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接到通知从4月1日起舒兰“尚德”教育志愿者协会共征派108名志愿者连续驰援吉林承担核酸检测扫码登记工作,当时他们两个人义无反顾的报了名,因吉林没有空余的宾馆安置这些来自兄弟县的志愿者,他们连续18天早上5点起床收拾准备,要坐2个小时的客车去支援吉林,每天出入各种危险的封控小区、管控小区,入户为居民做核酸,一步一步爬楼梯,由于口罩密封性强,没爬几步防护罩上就全是水气,加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趟下来全身都是汗,穿上了防护服的他们不敢多喝一口水,因为担心上厕所的问题。口渴、饥饿、寒冷、身体各种不适时时考验着他们,一直工作到很晚才能结束工作,然后还需要坐2小时的客车回舒兰,到达舒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消杀好后才能吃上晚饭,他们和其他“大白”们一样没有一句怨言,更没有一丝退念!这是学校年龄最小的两个大男孩,离开大学校门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却在抗疫前线承担了最急难险重的援吉任务。连续奋战18天,最长时间每天超过12小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守得云开见月明!相信在他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共同努力下,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愿疫情一闪而过,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长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向阳而生,相信这场袭击吉林的疫情很快会划上句号。嘘~不要吵到他们,让他们再多休息一分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