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文水古凤凰城上四道城门顶上和城墙四隅均建有重檐高楼,这8座楼与城壁上的64座堞楼正好为72座,意为孔子的七十二贤人。相传,每到夜晚堞楼里便亮起灯光,传出琅琅读书声。有人说这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人在读书,也有人说这是吉祥之兆,表明文水县城人杰地灵。也许因此,文水明清两代所出进士、举人比周边县份都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历史上,文水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据清光绪九年(1883)《文水县志》记载,文水进士唐代有4人,武甄、武元衡、李希靖、李憕;宋代有3人(另有53人旧志记载存疑),牛拱辰、郭天与、郭安仁;元代有7人(另有15人旧志记载存疑),李秀、李信、李逊、李让、李祯、李光祖、梁锦阳;明代有8人,王良、冯宪、郭廷冕、田畴、郑宗周、王在台、陈接三、胡全才;清代(截至清光绪九年)有33人,郭鹏霄、郑昆璧、程裕昌、郭鼎铉、郑昆玺、郑昆璜、郑昆瑛、胡德浩、严调鼎、郑为龙、郑锡爵、赵曰瑛、郑廷楫、郑时庆、郭伟人、高容、王绩、郑鸿任、孟自强、郑岱钟、郑岳钟、王钟健、郭依山、庞士冠、王锡蒲、郑元铎、贺嵩秀、苏捷卿、武天弼、武新亭、王道立、王履谦、武达材等。文水乡举元代有42人(旧志存疑),明代有38人,清代(截至清光绪九年)有127人。明清期间,副榜33人,拔贡35人,优贡3人,岁贡280人。文水武进士明代有2人,郭畹、赵天爱;清代有8人,郭应善、武钟乾、郭文正、郑时泰、杨廷栋、李国魁、王庆元、张培钰。明清期间文水有武举人146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武元衡之子武翊黄字坤舆,才学惊人。曾三试独占鳌头,人称“武三头”。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如果连续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即属三级连跳,均为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在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也只有17人如此辉煌过,武翊黄是其中之一。武翊黄入仕后于大和年间官至大理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孔天胤从小聪颖过人,嘉靖十年(1531),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绩进士及第,当地的人称他为孔榜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宋元符年间,由知县薛昌建起县学,因设于文庙,所以又叫学宫、庙学。内设儒学教谕、训导各1名,管理全县生员、童生考试及祭祀事宜。童生考中生员(秀才),就成为县学的学生,所以考中秀才叫进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明嘉靖年间,本县士绅在县城西街文庙西创建了文水武陵书院,清康熙、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均募款对书院进行过修缮。学生有生员,也有童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据清光绪九年(1883)《文水县志》记载:明代,境内城乡一些社头、族长、延师曾举办社学;明末清初,县城及南徐、北徐村一带举办过义学;清末,私塾迅速发展,几乎遍及各大村庄。光绪三十二年,学堂虽兴,私塾未废。至民国5年(1916),私塾达208所。私塾学童学业达到一定程度,便可应童试,童试考中为生员(秀才),即有资格入县学深造。清末民初,县内名望较高塾师有西旧村温鹤年、温云村刘大怀、下曲村王廷念、西城村王其宽等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武陵书院改为“文水两等学堂”,首任校长武占魁;民国三年(1914),改为文水县高等小学校;民国六年(1917),又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同年,在城内北街大关庙建立女子高等小学。民国九年(1920),下曲、南庄分建县立第二、第三高等小学校,大部分村庄陆续建立了国民学校。民国十年(1021)开栅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民国十八年,在东街娘娘庙建文水县模范小学;将北街二郎庙国民学校更名为文水县第二模范学校;西街花园国民学校更名为文水县第三模范小学;南街简子庙国民学校更名为文水县第五模范小学。同年,在城内潘家庙西巷成立女子模范小学、并增设简易平民识字班1个,免费收纳贫苦人家子女和失学儿童就读。民国十八年(1929),城内实验小学及北街、南街模范小学各附设幼稚班1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民国二十一年(1932)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石永、西城、西石侯国民学校中分别增设高级班,改称两级学校。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有国民学校145所,学校3所,高等小学5所,初小课程设国语、算术、公民、唱歌、体育、劳作;高小除以上课程外加设历史和地理课程。是年,在校高小学生624 名,初小学生11524名,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6%。翌年2月,日军侵占文水,全县小学大多停办。民国二十七年(1938)秋,抗日游击区各学校陆续复学,教材由抗日民主政府统编印,并结合边区建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徐家镇、石家堡、南辛店等10个村在北辛店联办“民族革命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吴守华,有教师8名,学生140余名。同年,下曲、石永等村小学附设过两届幼稚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民国三十年(1941)春,日军在“强化治安”中频繁进行“清乡扫荡”“文化清剿”,北辛店民族革命高小被迫停办,全县各村初小转为“两面”学校,名义上为日伪“新民学校”,实际仍实行抗日救国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下由、信贤、开栅、西石侯均为县立完全小学。全县有高小班8个,初小148所,在校学生11548 名。民国三十五年(1946)阎锡山政权“水漫平川”,各村小学教育基本趋于瘫痪状态。民国三十七年(1948)7月,县境解放,全县学校相继复学。1949年2月,全县恢复完小建制,城内西街高小为县立第一完小,北街女子高小为城关完小,下曲高小为县立第二完小,南庄高小为县立第三完小,西石侯镇高小为县立第四完小,全县有初小142所,教职工302人,在校学生14526名。初小课程设有语文、算术、音乐、美术、体育5科;高小设有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8科。1952年,全县完小增至11所,初小152所,在校学生达22270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民国二十年(1931),文水县创立了第一所初级中学,校址在城内东街马王庙处,校长武占魁,教师有康焕文、权廷璠等6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底,因学校经费不足,并遭日军飞机轰炸,被迫停办。前后毕业四届四班近 200 名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民国三十三年(1944)8月,日伪县公署借文水县一高校址恢复文水县立初级中学。招收3个班120余名学生。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5日,文水中学、第一高小和女子高小的百余名学生,在革命教育的影响下,随贺龙部队前往离石。是年,阎锡山军队占领县城,文水中学2年级原有3个班合编为第1班,1年级2个班合编为第2班。1952年6月,省教育厅拨款5万元,占用城内大关庙和北街完校旧址,并购置四邻民宅,因陋就简,重新建立文水中学。9月,招收4个班200名学生正式开学,有专任教师8人。1956年9月,在刘胡兰陵园西侧,成立刘胡兰中学,在南庄镇兴建文水南庄初级中学,在下曲镇兴建文水下曲初级中学。1958年,创办了开栅、西城、南齐、孝义、南武、南安、马西、城关8所初级中学。1969年文水中学停办初中,改设为高级中学。1970年,刘胡兰中学停办初中,改设为高级中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