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所谓文章、文章怎样写及其它

由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取自网络,谢谢!</b></p> <p class="ql-block"><b>走进美篇已有1840余天了。资料显示,共发布文章900余篇,而留在主页上的不足130篇,早期的几乎全删除了,这波操作我将其称为知羞行动,因为被删除掉的东西有点类似余物,拿不出手又占地方。即使页面上现存的、真正能号上“美篇”二字的,不过三五篇而已。</b></p><p class="ql-block"><b>觉得文章越来越难写,这种感受是“江郎才尽”所致,就那么一点点本事快使尽了。但沉下心来换个认知去想,是自己进步了:知难,方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在美篇中,自己所发布的文章要想谋得一枚“话题精选”十分不易,要求愈来愈高,比从前更难,说明美篇话题较之从前也进步了。这种现象可喻之为相向而行、共同成长。以下,就进美篇1800余天以来对于文章及怎样写文章及其它方面的一些个人看法,聊聊,算是侃山,不作为正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先说“文章”</b></p><p class="ql-block"><b>所谓文章。拆开来是两大部份:(一),文:文即意,就是握笔人心里有话要说,把话意托附于笔墨寄于纸上。(二),章:章,即行文之法,如“章法”,“无章可循”之所指;还含篇幅之义。文章的章法不是典法,所指的是所谓方法、所用手法。倒过来讲就是:用适当或恰当的方法、一定的篇幅来叙述故事、抒胸臆;手法是写作技巧,方法则展现流派,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展开意图,捧出竟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怎样写文章</b></p><p class="ql-block"><b>(一),某位大家说过“文无定体,大致有至”,于是才有了“文无第一”。同类题材的文章有写的好的,似似还有写的更好的。读过刘禹锡的</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望洞庭》</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b><b>,再去读王勃的</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b>,在拍手叫绝的同时,心的天平不会倾向哪一方, 秋色平分,不分高下。写文章,如果用卡规一样的标准去度定,不免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在哪见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熬出来的,但更是灵动思绪的泉涌,才情的迸发。光有所谓的素材会使文字显的苍白,文章表现力是显的很衰弱的。当你起笔想将素材变成文字又觉得无以成章、又将笔头放下苦苦思索时,突然间脑子里蹦出一句妙意的话来,就是这一句话的功夫,一篇初稿就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润色。于暝思苦想中得到的灵感,可以说如史前动力一般,亦是形成文章后的文之魂。予人以“一气呵成”感觉的文章都是于这种状态中写出来的,写诗词尤其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讲点历史</b></p><p class="ql-block"><b>(一),历史上明、清时期有过一种科举制式“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结果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b></p><p class="ql-block"><b>(二),在我党历史上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主席把党内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形象地喻为党八股,并撰文《反对党八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之,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的,教条式的”。</b><b>其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更让人值得深思:</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b><b>发人深省。所以,写文章时棍棍杠杠似地条条框框多了,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囚笼,思维就套进笼子里去了。教条害人,扼杀创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其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关于美篇</b></p><p class="ql-block"><b>美篇像是一个大众综艺平台,来者有诗词人,散文、小说、旅行摄影、美食烹饪……等作者,这是主流。不一 一例举,据说美篇含几千枚话题,记不住也数不过来。</b></p><p class="ql-block"><b>(二)美篇中推出了许多的话题“讨论”,无细考究竟发端于何时。印象较深的有近几日所读过的:(1),现代人写诗为什么缺少古人的那种苍凉、悲愤?我于其中留言:“是时空不同了而不是时代不同了。唐盛诗宋举词,难道相悖相忤?现代人写诗就非得循古守旧的泄苍凉悲愤?未免是在叹人心之不古”。一些诗作者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注明所谓平仄、起韵等,其实不必,但凡与诗词沾边的人对这些玩意儿都略知一二。要严格地讲究、遵循并符合这些条条框框的,我觉得只有杜甫的五绝</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b>写到家了:一对应二,个对行,白鹭对黄鹂,青天对翠柳、天上地下都有,门对窗,泊对含,千秋雪、万里船,景像由近至远,带动意境由近况以至旷远,不愧是诗圣!现代人写诗穷讲究,玩死的是自己。即便是同一题材的诗词因各人所处境地的不同,哪怕感受相同,所表达出来的心声也不会趋同。于旧版的《唐宋诗一百首》中读过陆游的“钗头凤”,近期于网络中读到了唐婉所著“钗头凤”(附原作:</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b><b>),觉得比陆游写的更感人,简直字字珠玑,句句扎心,行文的断句格式也与陆游的不同。读过后心里一阵震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写诗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因此我喜欢散文”</b></p><p class="ql-block"><b>我在这个话题讨论中留言:“散文如溪,诗词如渠”,只能如此比喻说了。要说的那么地具体,恐怕十言百言也难尽。说实话,写所谓的诗,我是没这种感觉的,这种感觉只有诗呆子才会有。某些人写诗首先想到的平仄、格、律、韵脚等,又刻意地想去讨得所谓诗眼,却少了一份被灵感启动的真情澎湃,想必难有感人句子,结果写出来的诗有板有眼却无“珠”。文章不能只具墨香气而不接地气,讲理不认死理才为晓理。要将散文写好也非易事,形散神不散说得容易写起来冒汗,“荷塘月色”这样的散文有几个人能写的出来?其实,无论是何种体裁的文章,要写好都难。在美篇玩文字,有一份心、讨得趣、得了乐、释了情怀已够意思了。别想的繁锁,然则犹作茧自缚、忘了初心、丧失了快乐,实得其反。</b></p><p class="ql-block"><b>用心将文字调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体,向着意境挺进,到达文字领域某岗丘或峰峦,即一篇文章。以自己浓烈的兴趣和笃定前行的决心与毅力在美篇中行动,一定会象矮子爬楼梯,一一不断身(升)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