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b></p><p class="ql-block"> 大斑啄木鸟(英文名:Great Spotted Woodpecker,学名:Dendrocopos major),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又名赤鴷、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雌雄臀部均为红色,雄鸟枕部具狭窄红色。</p> <p class="ql-block"> 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以混交林和阔叶林较多,也出现于林缘次生林和农田地边疏林及灌丛地带。主要以甲虫、小蠹虫、蝗虫、吉丁虫、天牛幼虫等各种昆虫、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蜗牛、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橡实、松子、稠李和草子等植物性食物。</p> <p class="ql-block"> 体型中等(24厘米)的常见型黑白相间的啄木鸟。雄鸟枕部具狭窄红色带而雌鸟无。两性臀部均为红色,但带黑色纵纹的近白色胸部上无红色或橙红色,以此有别于相近的赤胸啄木鸟及棕腹啄木鸟。幼鸟(雄性)整个头顶暗红色,枕、后颈、背、腰、尾上覆羽和两翅黑褐色,较成鸟浅淡。虹膜-近红;嘴-灰色;脚-灰色。</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叫声:錾木声响亮,并有刺耳尖叫声。</p><p class="ql-block">常见于山地和平原的园圃、树丛及森林间,为啄木鸟类中最常见的一种。脚强健,有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各趾的趾端均具有锐利的爪,巧于攀登树木。尾羽的羽干刚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撑在树干上,助脚支持体重并攀木。嘴强直如凿。舌细长,能伸缩自如,先端并列生短钩。攀木觅食时以嘴叩树,叩得非常快,好像击鼓一般。察出有虫时,就啄破树皮,以舌探入钩取害虫为食。索食时,从树干下方依螺旋式而渐攀至上方。</p> <p class="ql-block"> 鸣声尖锐,略似“滴栖”或“栖衣”,常且飞且鸣。巢营于树洞中。</p><p class="ql-block">大斑啄木鸟以各种昆虫为主要食物,它的舌非常长,连接舌的韧带在皮肤内头骨外从后而上地绕头骨一圈之后从一侧鼻孔进入颅骨并固定在颅骨中,因而他们的舌头能够伸出很长,捕捉藏在树木深处的昆虫。它们的食谱中占第一位的是鞘翅目昆虫的幼虫,其次是鳞翅目幼虫,此外半翅目的蝽类、蚂蚁也在本物种的食谱中,冬春季节昆虫活动较少,本物种以各种植物的种子为主要食物。</p> <p class="ql-block"> 大斑啄木鸟繁殖于每年的5~7月,营巢于树洞中,它们营巢的树洞大多是雄鸟在枯朽的树干上凿出来的,在繁殖季节经常可以听到雄鸟连续而急促地敲击树干的声音,这种声音有可能是雄鸟在凿洞营巢,但更有可能是雄鸟宣示领域和招引异性的行为。营巢于树洞中,巢洞多选择在心材已腐朽的阔叶树树干上,有时也在粗的侧枝上。由雌雄鸟共同啄凿而成。每年都要啄新洞,不用旧巢。每个巢洞约需15天完成。巢洞距地高多在4~8m,有时亦高至10多米和低至2m。洞口圆形,直径为4.5~4.6cm,洞内径为8.5~10cm,洞深18~28cm。巢内无任何内垫物,仅有少许木屑。每巢产卵4~5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4~27mm×16~21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3~16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后通体赤裸无羽,肉红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20~23天的喂养,雏鸟即可离巢和飞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