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天路行》第七天(7.7;总036)通麦特大桥2015.9.25

黎明狼哥•125

<p class="ql-block">  早上从波密县出发在中午12.26到达了波密县的通麦镇。在进镇时已经看到排了好长的车队,我们知道一个月以前抢修的桥到目前还没有通。大家都堵到这里了。是等下去还是倒回去就要见分晓了。</p> <p class="ql-block">十英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在通麦镇的西北角坐落着十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解结果是大桥在明天早上9点整剪裁通车!我滴个神啊!我真不是个人!我就是神啊🙏🙏😎😎😜😜👏👏</p> <p class="ql-block">  川藏线上十英雄纪念碑位于位于川藏公路通麦段的通麦镇。</p><p class="ql-block"> 1967年,为了将战备物资及时运到战友手中,李显文,杨星春、程德凤,陈洪光等10位英雄烈士,不幸遭遇通麦迫龙山特大山崩。</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中央军委授予他们“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后来在通麦镇修建了十英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2000年6月,一场洪水冲毁了纪念碑。新的纪念碑于2003年9月在通麦兵站西面落成,纪念碑上仍然刻着英雄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川藏线上十英雄”纪念碑不但纪念这10位英雄,也是纪念整个筑路运输过程中在这里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十英雄纪念碑位置及通麦大桥(剪头位置)周边位置图。通麦镇就在318国道两侧。</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通麦特大桥</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天是2015年9月25日到达,第三座通麦特大桥基本施工完毕只有收尾工作还没有验收和通行。2015年11月29日 第三座通麦特大桥通车。</p> <p class="ql-block">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著名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在同样的位置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目前主要通车的为通麦特大桥为为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原来的两座已经暂停了机动车辆的通行。</p> <p class="ql-block">通麦特大桥位置</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及回顾</p><p class="ql-block">1、第一座通麦大桥:1950年代修建,2000年易贡湖大溃坝冲毁它(远在墨脱县背崩乡的雅江解放大桥也被冲毁)。</p><p class="ql-block">2、第二座通麦大桥:2013、2015年连续出故障。</p><p class="ql-block">3、第三座通麦特大桥:2015年11月29日 通麦特大桥通车,设计为单塔单跨跨自锚式空间主索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为单塔的支流易贡藏布,全长415.8米,主跨为256米,高59.5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座大桥被冲毁</p><p class="ql-block">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湖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原有的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当时连远在墨脱县背崩乡的雅江解放大桥也被冲毁。</p><p class="ql-block"> 通麦第一座大桥是一座保通性工程,该桥的建成,使中断的318国道得以畅通。通麦大桥每次只限两部车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 而且出于安全考虑,一般是不允许对通麦大桥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大桥故障</p><p class="ql-block">2013年铆索脱落</p><p class="ql-block">2013年8月2日23时27分,通麦大桥铆索脱落致使桥面垮塌。有两名波密县当地村民失踪,另有2名游客也在大桥垮塌后失踪,因大桥垮塌失踪人数增至4人。桥上一辆货车坠入河中,车上乘坐两人,均已失踪,交通中断。</p><p class="ql-block">经各方艰辛努力,2013年8月2日因垮塌断通的川藏公路通麦大桥经过40天的紧张抢通施工,于2013年9月10日上午顺利恢复通车。施工利用老桥恢复保通,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边设计、边施工,抢工期、抢时间,确保了抢通保通施工科学合理、有序有效进行。</p> <p class="ql-block">  通麦镇:行政名称为通麦小集镇,为波密县易贡乡下属自然村,小集镇中心海拔2081m。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境内,在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南部地带,由于川藏公路而形成的服务性质的微型镇,为重要交通枢纽。附近是帕隆藏布主干和易贡藏布的合流处,分布有亚热带及高寒带等多种类型气候。通麦:据说1989年官称(更符合藏语音) 塘麦镇,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通麦。</p> <p class="ql-block">  走318国道,经过通麦去走向排龙乡和鲁朗镇、八一镇,过通麦街道之后的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在排龙乡)是有名的险峻,全长14公里。</p><p class="ql-block"> 通麦的地理地质特点太特殊,因此国家将这片地方定为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区内包括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许木古冰川遗迹和古乡沟泥石流、102滑坡群、拉月大塌方、培龙沟泥石流等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遗迹景观。</p> <p class="ql-block">抢修大桥位置:迫龙沟大桥</p><p class="ql-block">箭头1.十英雄纪念碑位置</p><p class="ql-block">箭头2.通麦特大桥位置</p><p class="ql-block">箭头3.迫龙沟大桥位置:这个位置在通麦大桥前面十四公里处,也就是出行前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在抢修的大桥位置。</p> <p class="ql-block">  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相连) 这个“肠梗阻”的改建工程于2012年底全面开工,包括新建通麦特大桥、排龙沟特大桥(当时抢修的就是迫龙沟大桥)和数座隧道。原来14公里的烂路减到8.5公里多,取而代之的是穿山的隧道和跨河的大桥。2016年4月,总投资近15亿元、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整个通过时间由过去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更加安全便捷。这个地带处于地质活跃区域,整改工程大大降低了天险路段的风险级别。</p> <p class="ql-block">  通麦镇属峡谷地段,周围高山则是不同地带的气候。这里,海拔2700米以下为亚热带气候,2700-4300米为高原温带气候,4300米以上为寒带气候。</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雨水常将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类似墨脱公路历史上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人口</p><p class="ql-block">通麦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上一个著名小镇,由于川藏公路才形成的服务性质的微型镇。镇上居民加商人一共只有十几家。</p> <p class="ql-block">两江合流</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帕隆藏布河 主干与易贡藏布交汇的地方,也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2016年3月、4月新闻《川藏公路“通麦天险”解除“肠梗阻”》、 《川藏线通麦天险的“死亡路段”已不复存在!》、《[好消息]来西藏,你还在为通麦“卡脖子”路段担忧吗?从今天起,NO!》报道: 4月13日,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标志着国道318川藏公路西藏境内路段黑色化全部完成,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通麦“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  如今,汹涌的易贡藏布江上并列着三座桥,悬索吊桥、汽车保通便桥、通麦特大桥。2000年4月9日,波密县易贡乡发生世界罕见的巨型山体崩滑,原有的通麦水泥桥被冲毁后,5月,建设者力排万难建起了悬索吊桥,为修汽车保通便桥运送材料。中间的汽车保通便桥建成于2000年12月,承重仅有20吨,每次只能单向通过一辆车。2015年底通车的通麦特大桥上车流穿梭,承重量达到400吨,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p> <p class="ql-block">  时光无言,精神有声。通麦天险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筑路人不畏艰难的奋斗故事,留下一首首说不完的赞歌。如今,每逢旅游旺季,川藏线上自驾游的车流不断,人们欣赏着祖国的壮丽山河,但我们不能忘记,天堑变通途背后,躺着一群无言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等待第二天通车的时候。我们不能轻易地浪费这些宝贵的时间。参观纪念碑、通麦三桥、隆藏布与易贡藏布交汇处以及接下来的一个行程中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正好好似神灵安排一样利用这个时间来完成。</p><p class="ql-block"> 要知是什么事情,接下来且待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阅读了狼哥的这部美篇,如果你觉得还不错麻烦你给个点赞、点评、关注、和转发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