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茂林小传 </p><p class="ql-block">前言:上次纪念77级毕业30周年,是2012年。感觉这时间没过几天呢,10年又过去了。跟班群主老梁商量着搞一次77级毕业40周年活动,老梁说当下疫情闹得也没法聚会,就不搞了吧。我琢磨着,40年是多么长的光景呀,无论如何得做点什么事来纪念一下40年前的读书时光才好呀。进入4月以来,上海的疫情封控,供应停摆,食物短缺,听说外环以外的公路上,卡车不能送货进沪,还有消息说有的居民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吃了。看来,上海正在发生食物供应危机!这个时候,对食物供应的焦虑开始在城市里蔓延,我也有些慌乱起来,匮乏年代真的要回来了吗?心绪不安中,忽然想起了茂林同学,想起茂林在河南老家经历过的饥荒,开始体会到饥饿的恐惧在他心理上造成的阴影长达半个多世纪至今未散。这就有了写“茂林小传”想法。来纪念我们毕业40周年,也借着写茂林小传,以他的饥饿体验来对比当下的疫情给人们带来的焦虑……</p><p class="ql-block">于星</p><p class="ql-block">第一集 饥饿的焦虑</p><p class="ql-block">当年,算下来是44年前的1977年,茂林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冬季考试,1978年春季,他拿着入学通知书,踏进了新疆大学的大门。</p><p class="ql-block">茂林刚进校园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他所在的这个班有61个同学,是新疆高校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班,读的是数学专业,班名“数学77级”!</p><p class="ql-block">当时,在数学系读数学意味着什么呢?只要是对那段时光还有记忆的人,都不会忘记1978年1月,有一篇徐迟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经由各种报刊登出后,在工厂、机关和社会各届人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大家都在谈论着自己对那篇报告文学中“1 + 1= 2”所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不管大家有怎样的不同理解,在徐迟那篇热情文字的鼓噪下,人们对数学和数学家陈景润出现了全民性的集体敬仰,全国人民忽然都热爱起数学来了!</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背景下,数学77级班上的同学们一个个的踌躇满志,走在校园的路上,只要跟其他系里的校友相遇,会故意大声说着课堂上刚刚学来的一些数学新名词,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数学系似的!在全校运动会上,这个班作为数学系主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后,全校的校友们都以崇敬的目光瞧着数学77级这个班,那种感觉真是个好呀,见到文科的校友,班上同学们更加得意张扬,骄傲的就差没有横着走了!</p><p class="ql-block">而茂林少言寡语,举止内敛,也没有大家那么欢快、那么得意的情绪表达。到大学读数学,在他这里表现出来的不过是面对一件平常的事情而已。</p><p class="ql-block">和茂林同宿舍的乌鲁木齐同学,尽管自己操着不大好听的陕西和甘肃方言混杂而成的迪化口音,但听到茂林的中原(河南)口音时,顿时跟他有了一种地域上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在新疆民间普遍地存在着,并产生了奇怪的对中原人的地域歧视。</p><p class="ql-block">说起来,新疆的本地汉人多是解放前从陕西和甘肃迁徙来的。解放后,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前后,无数的中原人以各种方式流动迁徙到了新疆,并且,在流动进疆的各地人口中占比最大,因此,在新疆人的眼中,盲流(逃荒者)就成了中原人这个群体的总称。</p><p class="ql-block">新疆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饥荒,即使在那个困难的50和60年代,生活物资跟内地一样匮乏,但是,人们还不至于饿肚子,尽管细粮和肉类很少,粗粮还是比较充足的。</p><p class="ql-block">一个数量庞大的中原人群体,他们到了新疆才躲过了中原一带的饥荒,才免于饥饿,这就使得新疆本地人面对这些中原人时,有了一种类似给予或施救的那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中夹杂着某些模糊的意识,那就是自己原有的生存空间由于中原人的到来被缩小、被侵占了!</p><p class="ql-block">这种意识无声无息地蔓延在新疆本地人群体当中,以至于那些在地域文化层面并不高于中原的陕甘的西北人,包括新疆的回族和维族人群体,它在这些人群中渐渐地生出了地域上的文化歧视。跟茂林同宿舍那个迪化口音的同学,不免也受到了这种东西的影响,听着茂林的中原口音时,再加上他那低调的近乎冷漠的表情,不免用带着歧视的眼神瞥了他一眼,之后就很少跟他搭话了。</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茂林,看上去比他22岁的实际年龄要大好几岁,凌乱的头发散落在像是从未舒展过的眉头前,他的面色灰暗,眼神中带着他那个年龄的人不多见的忧虑,他的身子骨还算匀称,身高也过的去,就是单薄瘦弱了些。</p><p class="ql-block">儿童时期的茂林,在中原老家经历过了恐怖的饥荒后,跟着家里的大人逃到了新疆。在班上的同学中,他是唯一一个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活过来的人。尽管到了新疆以后能吃饱饭了,但他儿时严重的营养不良落下的印记,还是能在他脸上灰暗的气色上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他一点儿不知道同宿舍那位乌鲁木齐同学对他的态度,也不大注意班上其他同学,这个班的同学人数太多了,短时间内,他根本认不过来谁是谁。班上的同学们都在刻苦读书,而他的注意力却集中在其他两件事情上,一件是学校食堂的饭菜供应,另一件是这座城市的面貌。</p><p class="ql-block">茂林对学校食堂饭菜供应的关注是因为学校食堂是每桌十人的包伙供应。包伙,就是饭菜包干,人数固定,够吃还是不够吃,就这一盆菜,一盘玉米馍。主食以玉米面(发糕)为主,200克一块玉米发糕,一人一份。细粮比例小,大约每隔五至七天能吃一顿白面肉菜大包子,每人两只,算是改善伙食。</p><p class="ql-block">数学77级班男生多女生少,共有六张饭桌,一开始饭桌的同学分布都是女生扎堆,集中在两张饭桌,其余四张饭桌全是男生,是按照同宿舍和已经熟悉的人自由搭配在一张饭桌上用餐。</p><p class="ql-block">上课这件事比干体力活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同学们的年龄有多半在20岁左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上课更加容易肚子饿!男生的饭桌上,每顿饭菜瞬间就被大家一扫而空。而女生多的那两张饭桌上,因为饭量比男生小,女生会有吃不完的玉米馒头。包伙期间,男生德军同学经常惦记着一个小女生兜里吃不完的“半个馍”,每当小女生把兜里的半个馍送给他吃以后,德军同学就会沉浸在一种奇妙的幻觉中,半个馍的味道滋生出他对小女生无尽的美好想象,他的情窦之花也从此绽放开来,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持续相思幻想中从未凋零,真是令人唏嘘,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班委老于同学在中午开饭前,也经常是饥肠辘辘,基本上没有体力继续听课。他注意到了男女生在饭桌上的人数搭配不合理,就嚷嚷着要把女生均匀搭配到6张饭桌,以便照顾到吃不饱的男同学。他拟定了一份饭桌就餐名单,把班上十几个女生按人数平均分到六张饭桌上。老于的工人身份加上性格率直,他要这么做,大家没有意见,表示完全服从工人阶级的领导。这事就这么愉快地定下来了。</p><p class="ql-block">男女生面对面围着饭桌吃饭,这对很多同学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开始时大家还有些拘谨,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彼此熟悉了,有女生主动让给男生吃不完的馒头、拨几片肉这样的事经常出现,后来还发生了一些当时无人知晓的浪漫故事呢!</p><p class="ql-block">若干年以后,班上的男女同学结成夫妻的无一例外都曾经是在一张饭桌上用过餐的。也就是说,老于同学当初在拟定每张饭桌男女同学就餐名单时,冥冥中像是有神给他授意,竟然点成功了这几对同学的鸳鸯谱!茂林夫妻的名字当然也在那份名单的同一饭桌之中!</p><p class="ql-block">这件事情听上去颇有点不可思议,真的能有这样的巧合吗?其实,男女相亲,或者是初次相识时的男女,几乎都会在一起吃个饭。为什么相亲时,要在一起吃饭呢?为什么相亲的俩人能在一起吃完一顿饭,相亲大概率就成功了呢?事实上,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中,有不少是可以追溯到远古甚至到原始社会,可以从中寻找到其中的关联。想象一下原始社会的生活,人们采集、打猎获得了食物后,在一起分享食物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食物是生存的安全保证,男女在一起吃东西的时候,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成年男女繁衍后代的本质,是保证自己年迈后,他们的下一代会给自己提供食物,这样形成了两代到三代人的食物保障循环,人们才会有安全感。所以,繁衍后代的愿望本身在人类就变成了某种诱人的快乐,后来,人类把这种快乐叫做“爱情”。</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人们普遍地喜欢野餐这样的活动,在野餐的时候,人们会亲近很多,男女之间会产生亲密的感觉。还有,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南方古老村庄的村民有聚餐的传统,这也是很典型的远古传承下来的群体记忆行为。聚餐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是群体基因记忆的表现。所以,在一起吃饭,男女如果对彼此的吃相能够接受,在吃饭时的举动中彼此觉得舒适,从这种舒适感中可以看出男方是否有保护女人的能力,懂不懂礼节,女人有没有操持生活的技能,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会在一起面对面吃饭时,男女之间会潜意识的、本能的观察和交流。所以,老于安排男女同学在一张桌上吃饭,就等于给了同学他和同学她相互观察的机会。产生爱情的概率自然就很大了。</p><p class="ql-block">茂林是用冷眼旁观的心态看待老于同学的这种饭桌安排。他看得出老于这么做的幽默一面,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想有意制造些轻松有趣的氛围。他看着大家面对面围着饭桌吃饭时,表面上竭力装出一副礼貌谦让的样子,其实,每个人(也包括他自己)都暗怀心思打量着别人,不免觉得气氛有些好笑,也有点滑稽。</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在中原农村出生的河南娃,迁徙到新疆,在兵团农场以中原人为多数的农业生产连队里长大成人的青年,他只是在新疆按照中原人的方式生活了十几年,说到底,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疆人。同学中,只有他听到大学食堂实行“包伙”时,才有暗自吃惊、一阵阴郁的冷嗖嗖的反应传遍全身!那是心理的反应,也是身体上的反应!当年,他老家那个村里建了一个食堂,说是包伙,可以随便吃。他回忆道“饥荒开始时,生产队还是大食堂,但大锅饭越来越没东西了,我记忆犹新的是喝坑里杂草煮的汤 (只有草,放点盐) 味道。那时我还小,不停的到食堂门口看看,开饭没有。” 也就是从那个有记忆的时候开始,他对食物的渴望,向空荡荡的没有烟火气的食堂里面窥探时那种绝望的焦虑的眼神,从那时起就牢牢地刻在了他眼睛中,多年以后,在兵团农场能够吃饱肚子以后,它才渐渐地散去。现在,大学食堂包伙和他再次吃不饱肚子的事实,让散去已久的焦虑眼神重新在他那忧虑的眼中再度显露出来了。</p><p class="ql-block">他眼前的同学,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脸上充满了这种犹虑,也没有同学会注意到他眼中的神态变化,更没有同学会对每天饭桌上的供应多少太过在意。例如有一次吃包子,厨师给胡毅同学那张饭桌多发了一盆肉菜包子,那张饭桌上的同学也只是悄不做声笑纳而已。</p><p class="ql-block">茂林注意到每天食堂供应的总量是稳定的。应该说,供应很稳定就不该再担心什么。可对茂林来说,不够吃这个事,在心理上引发他意识(想象)中对饥饿的恐惧,远比它在身体上反应的饥饿感要大的很多。因此,当他看着同学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轻松和愉快的笑容,心里很不解,难道他和她们不知道饿吗?</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下集预告:自由and吃饭</p> <p class="ql-block">同学留言:</p><p class="ql-block">茂林:谢谢于兄!我还没有老到要“传”的时候。于兄先试试手,多记录下我们771那段美好奋斗的经历。我姑且做个标号,祝愿于兄写好我们771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成姑娘:有意思,想不到于兄还是咱们班和谐均衡社会的创始人,现在邀功还不晚,当事人还能作证。按数学语言,那段吃饭结缘堪称原理。何止中国,西方男女互生好奇一起吃午餐,有意了就要共进晚餐,还要乔装打扮做足浪漫。我真没意识到这些繁琐事物的起因,因为告别裏腹太久了。</p><p class="ql-block">袁荣荣:@于星 写得真棒👍 那些如烟如雾的往事再次重现,于星兄当年工人老大哥的风姿也重现脑海,颇有特殊的感触!期盼下文……</p><p class="ql-block">刘凤霞:写得真好。封城封出作家来了。</p><p class="ql-block">钱乐瑜:@于星 给你点个赞[强][强][强] </p><p class="ql-block">40年前就充满爱心,如今初心不变,爱心刻在岁月中[玫瑰][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Jing Cheng 每次写出点什么来,特别忐忑地等待着成姑娘的点评。我的生词40多年来减少了很多,说起来还是当年成姑娘不厌其烦地提示,我哪个字读错了,那个成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搭错了。所以,每当我有了不认识的字,想混过去,就会想起万一被成姑娘发现就说不过去吧。谢谢你的评语[握手]</p><p class="ql-block">@娱乐 乐瑜小姑娘,谢谢你能记得40年前的好些事。尽管4年苦读没意思,但是,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像你这样的小同学,总是让我们这些大同学感到责任要担当,才会觉得在小同学面前像个样儿</p><p class="ql-block">成姑娘:于兄有容乃大,不计较当年头上长角的刺青,方有今天妙笔生花,目光如炬。不管有无关系, “两个姐姐老猪都笑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