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古徽州神秘的八卦村

宋老头

<p class="ql-block">  呈坎是古徽州一个充满了灵气和神秘的村庄。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封闭的山谷地势,神秘的八卦布局,无形中保护了这座已有千百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徽州古村落旅游的兴起,这座几乎被人忘却的偏僻小山村立刻声名远扬,于是,古村也立刻失去了往日的平静。</p><p class="ql-block"> 呈坎村四面环山,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构成了一个天然八卦布局。山中一条河流由北向南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穿行,隐藏在群山间的这座古老村落沿河而建,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如此的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被称为“中国八卦村”,历来被视为古徽州的一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呈坎村的村址是来自南昌的罗氏兄弟发现的。唐朝末年,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他们为躲避战乱来到此地,见这里群山环抱,山水相依且腹地隐蔽,符合他们避世安居的初衷,于是在此定居。这里原名“龙溪”,他们改名“呈坎”。因为“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这是呈坎村名的最早由来。</p> <p class="ql-block">  呈坎古村依山傍水,很完美地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古村里的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石桥、宗祠,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呈坎村打出了两条旅游口号,一条是“游呈坎一生无坎”,很有些讨口彩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第二条是“中国东汉八卦村”,相比较前一条,我以为“八卦村”的口号似乎更神秘一些,更能吸引人一些。↓</p> <p class="ql-block">  村落四周群山相拥,一条古老的龙溪河环绕山村,山村背靠青山,三面环水,真正做到了“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念。↓</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延绵山形,近处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脚边连片荷花池,就如同一幅渐次打开的山水长卷,虽不宏大,但独具徽派韵味,延绵悠长。↓</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徽派黑瓦白墙构成的点线面、黑白灰的有机组合。这一副衬托在青山绿水中的水墨画卷,体现出徽州的清远高雅的文化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  古朴的建筑和秀丽的山水完美交融,构成了徽州呈坎的迤逦风光,也在徽州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呈坎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p> <p class="ql-block">  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呈坎人的居住地大多依水而建,层楼叠院,便与那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绝妙无比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错落有致的古民居、青瓦白墙的马头墙,小桥石拱掩映在山水之间,历经百年,依旧如故,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在呈坎村,有迄今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等古建筑150多处,其中以明代的建筑居多,所以呈坎也有着“明代文化特色村”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呈坎古村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东汉八卦风水古村落,早在宋代就被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被誉为“人间天堂、水墨画就的乡村”、中国八卦风水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  村中纵横着三条大街和九十九条小巷,街街相连,巷巷相通,形成一个“蜘蛛网”的形状,将来犯之敌或是不怀好意的人网至其中,束手就擒。↓</p> <p class="ql-block">  整个村落里除了大量丰富的普通民居,还点缀着祠堂、绣楼、牌坊、深宅大院、树木溪流、田地炊烟,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这里随处可见错落的马头墙,雕刻精美的门罩,拱门券门,变化活泼的漏窗点窗,生机勃勃的盆景绿化。街巷连着庭院,庭院连着天井,空间节奏变化流动。↓</p> <p class="ql-block">  徽州民居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其功能有采光,通风,防尘,保温,分割室内外空间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呈坎的巷子深处有很多古旧、庞大的徽居。在这安静的四合院里,有着徽州典型的四水归堂,精美无比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时间仿佛停留在这神秘的明清时代,在这陈旧的高墙旧门里充满了怀旧和清寂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就一进一进 地套建起来,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祀。它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这种高墙深宅的建筑,千丁之族未尝散居的民风,在国内与国外是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宛如迷宫、漫步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无处不风景。↓</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环秀桥:</span>环秀桥是呈坎村标志性建筑之一。环秀桥始建于元代,历经数年百年沧桑依然秀雅如初,桥上有亭、亭中有座。</p> <p class="ql-block">  环秀桥上的环秀亭,是村人聚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宝纶阁:</i>宝纶阁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是村中迄今保留明代彩画及祠堂最完整的 一组家庙建筑。明万历间,呈坎人罗应鹤曾任御史、大理寺丞、保定巡抚 等职,因政绩显著,常得皇帝御赐,罗氏为尊供圣旨和收藏御赐珍品,特修此阁,取名宝纶。↓</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大厅享堂正面悬挂着的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大大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p> <p class="ql-block">  宝纶阁为罗东舒祠后寝,也是整组家庙建筑中最精美的地方。宝纶阁采用北京太和殿的格局,高近十四米,面阔十一开间,进深十米,气势恢宏,旧时用来珍藏宝物,“纶”指御赐品,包括诏书、衣冠以及其他物品,诸如祖先容像、族谱、典籍、书画、文献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  村中至今还保留着至30多块古匾,那可是全国村落中极为少见,古匾是呈坎村家族世代显赫荣耀的见证。从宋朝至清朝的历届朝代,所有的古匾都完好无缺。↓</p> <p class="ql-block">  独轮车、稻谷筐、水磨坊这些农业生产老农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老物件正在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淡出我们的视野。↓</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其他古村落那么浓厚的商业气息,村子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人依旧过着自己本来的生活,只有少数原住民在家里售卖当地特有的食品。与其他古村相比少了一点商业化,保留了很多当地人生活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老宅里居住着各类民间手艺人,他们擅长木雕、竹雕、砚雕、石雕、制墨等等,因为他们的努力使得徽州文化得以传承发展。↓</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呈坎晒秋:</span>在呈坎,也有着徽州独特的晒秋文化。金秋时节,是呈坎古村农民的收获季节。村民们将收获归仓的玉米、黄豆、稻谷、荞麦、南瓜和红辣椒等五彩缤纷的果实,因地制宜晾(挂)晒在村中晒场或房前屋后的晒架上,形成了千年呈坎古村特有的徽派民俗景观,宛如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丰收晒秋图。</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晒秋是最为纯粹与斑斓的。玉米、辣椒、南瓜……一茬又一茬,尽情地展示着山里人家的丰足。↓</p> <p class="ql-block">  一串串红辣椒在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古建筑映衬下,组成了皖南特有的晒秋景观。↓</p> <p class="ql-block">  到处是红火的景象,黄澄澄的玉米预示着一年的丰收。春种秋收,一年的辛劳有了丰厚的回报,人们的喜悦之情挂在眼角眉梢,也晒在灿烂的阳光下。↓</p> <p class="ql-block">  丰收的喜悦场景,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鲜明的粉墙黛瓦民居,使得这里的秋天别有一番风韵,如此丰富的斑斓色彩,让前来览胜的游客如同走进一场秋天里的童话。↓</p> <p class="ql-block">图片:宋老头</p><p class="ql-block">编辑:宋老头</p><p class="ql-block">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p>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