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发展,引导广大家长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依法带娃,科学带娃,快乐带娃,句容市教育局、句容市妇联与句容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开设“家庭教育栏目”《一起成长》,针对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的孩子,分享科学家庭教育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父母不良的示范和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不少学龄前儿童沉迷手机这个问题,本期节目邀请了句容市花园路幼儿园园长朱自梅和两位家长,下面是我园家长们观看后的感想和心得。</p> 小班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1)班潘贤睿家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沉迷于手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家长清楚回想我们的童年生活,那真是丰富多彩,虽然没有手机的陪伴,但每天的乐趣很多。几个伙伴约着去爬山、抓蛐蛐,或是玩跳绳、踢毽子等等,这些游戏虽然跟手机扯不上半点关系,但带来的欢乐却完全不输手机。可如今的孩子整天沉迷在手机里,手机已经成为大部分孩子的重要玩具,甚至还是唯一的玩具。看到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也是非常气愤,最后还气的把手机都摔了,可问题最终还是没能解决,为什么孩子会整天沉迷在手机里?家长应该分析下这其中的原因,来针对性的解决孩子这一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家长沉浸在手机里。 家长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因为孩子从小就会跟着家长学习,如果家长没有做出好的榜样,孩子也会学到很多坏毛病,玩手机就是其中的一个。要是家长整天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每天只顾低头看手机,孩子也会跟着学,只要一回到家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机,学着家长玩游戏、刷抖音,完全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通常孩子对手机痴迷,其家长很有可能也特别爱玩手机,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没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要知道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手机或电视,而是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所以孩子最好的玩具其实就是父母,这比给孩子任何玩具都有意义,也可以让他们快乐。可当孩子跑来找父母玩耍时,有些父母直接选择了拒绝,甚至还会大发脾气,觉得在自己忙的时候来打扰,这么粗鲁的方式让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内心也会更加孤独。而这时手机出现了,孩子就很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因为他们想的东西,手机上都可以给。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家长用手机来安抚孩子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孩子哭个不停时,只要把手机给他们,哭声马上就会停止,孩子们还会玩得很专心,所以现在手机都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保姆。当家长在忙时,为了不让孩子来打扰,直接就把手机给他们,当孩子不肯吃饭时,只要答应让他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孩子就会变得特别听话。正是因为这样,手机成为很多家长的哄娃神器,只要孩子有任何情况下,直接用手机来安抚,孩子瞬间就会变得特别听话。 所以如果要做到让孩子不沉迷与手机,首先家长要做到以上三点。这要求我们家长也要自律,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孩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5)班 吴凌萱家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有幸聆听了花园路幼儿园朱自梅园长和两位家长妈妈,关于影响学龄前儿童沉迷于手机这个问题的交流,感受颇深。 在节目中妈妈们提出的多种孩子们玩手机情况也都有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家大宝吃饭要看手机、iPad,大人在做事有时要给孩子看iPad电视,又或是在照顾二宝需要安静的情况下等等。但有时在拒绝孩子他们看手机的要求,得到的结果是各种耍赖哭闹。问她理由会说“婆婆公公就会给我看啊”,“爸爸妈妈也在玩手机”。 会有这样的情形只是孩子在模仿大人,很多时候是我们家长想要休息偷懒,或是需要孩子停止吵闹直接给手机,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而久之,孩子会沉迷于手机电脑,不但影响生理健康,更会影响到心理健康。 通过这次交流节目,我们不但反省自己,还要做好以下方面: 1.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还有更多有趣的事,图书、运动、小伙伴等每样都很精彩,都值得一一去尝试。当然也不会绝对禁止玩手机,只是要去合理控制时间,有计划的利用手机学习、休闲。 2.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放下手机,留出更多时间陪伴关心孩子,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陪孩子看书画画,和孩子聊天玩耍,更多的亲子时光,相信孩子们更喜欢这种方式。 3.跟孩子制定手机规则,每天可以看多少时长,每周可以看几天。但不能将玩手机作为奖惩条件。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和大宝小宝一起努力,一起学习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7)班宋宇宸家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完成了本期专栏《关于手机,这些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你有吗?》的学习,第一时间反观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确实有很多时间是跟手机、电子产品一起度过的。现今社会,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和电子产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能让孩子不沉迷手机和电子产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正确引导。不能直接跟孩子说手机和电子产品是不能使用的,而是告诉孩子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有效用途在哪些方面,比如工作、学习、支付等等,让孩子知道手机和电子产品不仅仅是娱乐工具。这样从思想源头上解决孩子们的疑问“为什么大人们老是看手机,我们小孩子不能看手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拿手机和电子产品进行娱乐活动,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沟通。培养看书、运动、画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兴趣,发掘孩子的爱好,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最近我发现我家孩子喜欢拼装类玩具,可以自由创作。 三、制定规则。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也不现实,所以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什么时候可以看手机,看什么内容,看多长时间,这时候最好和孩子一起,毕竟小孩子没有自制力,很容易被手机里的娱乐和游戏所吸引。 通过学习,了解到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很多,所以今后会更加正视这个事情,不能让孩子养成看手机的习惯。</p> 中班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1)班陈沁瑶家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起成长》第四期围绕“手机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与讨论,整期节目观后非常能让我引起共鸣,同时也是获益良多。我深感:一是无须“闻风丧胆”。正如节目中朱园长所言,不要放大“禁果效应”,完全杜绝孩子碰手机只会负面强化。二是立好“规矩方圆”。需要给孩子制度化立好玩手机的“条条框框”,比如规定好频率、时间等,让孩子养成“规矩”的玩手机习惯。三是尽量“取其精华”。手机的世界丰富多彩,亦是有利有弊,给孩子玩手机的内容也要“去其糟粕”,观看视频可启用“青少年模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质量的陪伴必不可少,我们需要开动脑筋陪伴孩子,投其所好陪伴孩子,珍惜时光陪伴孩子,有我们父母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2)班 陈兴睿家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今天和孩子有幸听了朱园长的《关于手机,这些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你有吗?》有很大的感触。手机是把“双刃剑”,我们平时可以用手机获取信息;疫情期间,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获取行程码和健康码,可以查询核酸检测的报告。但是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危害。正如朱园长所说的,长时间高频率使用手机,会给孩子的视力带来危害,会影响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会降低孩子的社交需求,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和身体健康等。但是如果完全禁止孩子接触手机,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高质量陪伴,比如说陪孩子读绘本、玩游戏、做早操、学习做美食、听音乐、唱儿歌等等。让孩子多出去走走,去交朋友,去亲近大自然。今天朱园长的话也让我们幼儿园家长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要让手机成为我们的“助手”,而不是“主人”!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5)班周妙栩家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通过第四期节目的学习让我更好的了解了手机对于儿童的危害,之前我只看到了手机对眼睛视力的影响,其实还有其他更严重的危害,让孩子过早、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种伤害在日后是很难弥补的。 反思我家平时的做法,其实平时还是比较注意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使用的。 1. 先和孩子制定好规则。事先说好时间,避免临时喊停造成情绪失控的情况。如动画片要用电视看,控制时间10-15分钟。 2. 尽量用较大的屏幕。有些APP确实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有些知识,这时我会用平板给孩子看而不是手机,手机屏幕太小,不自觉的就回把眼睛凑得很近。 也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到位的,正如音频中的两位家长说到的,父母下班累了,自己也想休息,坐在那刷刷手机,这时孩子就会凑过来看,可以看到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平时也多是老人照顾孩子,现在像我父母这么大年龄的人也非常喜欢玩手机,看视频,小孩子自然会凑到旁边看,所以和家里的老人也要做好沟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父母是一个孩子的镜子,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下班后尽量不玩手机。此外,父母再忙也要要抽时间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陪伴孩子,指引孩子。</p> 大班年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4)班芮昊家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看《关于手机,这些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你有吗?》有感 首先,我认为手机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损伤,大家都知道现在儿童医院的眼科人满为患,一点点大的孩子都戴上了一生无法摆脱的近视眼镜。现在绝大多数的家长睡前都是以手机为伴,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家长的影响,造成了孩子的晚睡行为。晚睡会影响孩子个子的生长以及身体健康。 再次,手机游戏会让孩子沉迷。现代是科技的时代,科技产物也愈发多,游戏铺天盖地,很多爸爸都会沉迷于游戏,更何况是没有克制力的孩子。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会有样学样,也会仿造大人玩游戏,一旦沉迷游戏,不仅仅是学习,哪怕是生活都会受到游戏的牵制与影响。 最后,手机中的不良视频或者图片也会误导和影响孩子。 孩子刚开始接触手机的时候,也许仅仅是小游戏或者动画片,如果没有家长的约束与管控,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浏览到不良的视频或者图片,孩子过早地接触到这些内容,会影响孩子的判断与认知。 所以,我认为不是孩子一定要远离手机,而是父母首先给孩子做好榜样的作用,克制手机占据生活,严格控制孩子乃至于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与时间。以身作则,做好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5)班董子周家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关于手机,这些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行为你有吗?》有感 1.家长没有以身作则。 手机已经成为每位家长必不可少的工具了,不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家长累了一天,自然也想用手机刷刷剧,看看新闻,打打游戏来放松一下,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却成为了孩子效仿的反面榜样。其实,家长可以事先和孩子讲明白,家长需要放松减压,玩手机时间不会太长。若是家长除了睡觉之外,总是抱着手机不离手,那么,孩子怎么能淡定地面对手机的诱惑呢? 2.开始时家长没有对孩子玩手机进行约束。 许多家长都有类似小童的想法,别的孩子会用手机,自己孩子不会用,那多尴尬呢?会玩手机也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方面呀!但家长此刻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度”的掌握。孩子可以玩,但要有时间限制,对于手机中的各种应用,也并不是完全适合孩子玩。所以,当孩子懂事之后,想将手机作为自己的玩具之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注意为孩子规定时间,约法三章了。 3.孩子缺乏家长高质量的陪伴。 也有些家长的确是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带有一些愧疚之情,所以,这些家长会给孩子配备手机,想通过手机的陪伴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但孩子毕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当这么好玩的东西到了手里之后,想要他放下,就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了。所以想要孩子戒掉爱看手机的“瘾”,那我们家长也要沉下心来好好陪伴孩子,并以身作则,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6)班殷子捷家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造良好环境,陪伴孩子成长》 看了“家庭教育栏目”《一起成长》关于长时间高频率玩手机和看电子产品的危害,很有感触。分享一下我们家这方面的情况。 因为家长都要上班,孩子都是外婆带为主,外婆使用老人机,外婆带孩子为了腾出时间做家务,就会给孩子玩老人机,也会让孩子看电视,《小猪佩奇》是看的最多的,后来规定每看一节(5分钟)休息15分钟,孩子也很听话很配合。晚上和周末,父母大部分都能陪孩子,说句实在话,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齐全,已经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物品,看天气,看新闻,买东西,即时通讯,单位的通知,学校的通知,社区的通知,各种群,每天从早到晚,已经到了机不离手的地步。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不当着孩子的面用手机玩游戏,看各种无聊的近乎鸦片似的各种短视频。回到家里,手机经常也要看看,也都会当着孩子的面看各种手机信息,孩子凑过来看时,就说一句爸爸妈妈在工作,在学习,孩子会看个究竟,确实没啥玩点,也就不看了。有时孩子会用家长的手机看看天气预报,看看时间,看看日期,玩玩计算器算题目,我们也不反对,孩子看完就会把手机放下。 手机放在一边时,孩子偶尔也会拿手机各种乱翻,家长看到了就从保护孩子视力的角度及时制止,孩子都会比较听话的放下。手机,电子产品,都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引导,是工具,可增长知识;放任自流,家长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喜欢数学,喜欢下围棋,经常用平板,但时间都严格控制,家长强制让孩子休息,到阳台看看绿色,看看远处。 工作时间,家长工作,孩子放学回到家只能自己玩。晚上家长下班回来,带孩子出去活 动时间也少,主要靠周末带孩子出去转转,晚上回家主要以和孩子交流为主。 总的说来,家庭教育方面,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只要父母在家,都有一个大人陪孩子玩,孩子一个人玩时,家长也会在旁边默默的陪着。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家已经好多年不看电视了,每年一家人看电视的时间很固定,就是农历年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家长的手机里没有游戏软件,除了工作学习需要,也不看各种视频。家长有时当着孩子的面看手机信息回信息,做学习强国,孩子就知道家长是在学习和工作,事实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本期的学习,家长们深刻的了解到孩子沉迷手机带来的危害,并意识到针对自己错误示范所带来的危害,作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尽量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