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溪头野菜香

美羊羊

<p class="ql-block">  静待一冬,春到溪头的时候,野菜便次第飘香。荠菜是来得早,又特别受欢迎的一种。</p><p class="ql-block"> 辛弃疾在词作《陌上柔桑破嫩芽》中有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其实立春前后,荠菜是不急着开花的,茎叶嫩、香气浓。根据个人喜好有很多烹饪方式。而采荠菜是很有意思的户外活动。不比小时候打猪草时采荠菜拔野蒜是带着任务的,把野蒜卷好小把放在篮底,荠菜放在篮侧,回家交账,外婆、邻居表扬也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年龄渐长,一伙女人天天在一起琢磨着把日子过出好滋味来。阳光是最勤快最能干的一个,哪里的荠菜肥美,哪里的艾草繁茂,哪里的黎蒿当时……她是门儿清。今年三月初,春风正暖,我们去昌田采荠菜。先在一片向阳的堤坡上找到一些荠菜。因为今年春天暖和得有点着急,又是向阳的地方,荠菜会错了意急急开了花,就显得有些老。辛苦拔了半塑料袋,阳光发来信息,按导航找到村后几块蚕豆地。刚开出的淡紫色蚕豆花有淡淡的香味,关键是蚕豆苗下全是荠菜呀!一大朵一大朵密密挨挨、层层叠叠、肥厚幼嫩绿油油,太有冲击力了,用青青美女的话就是“小心脏都要扑通出来了!”。我们只想把袋子里的倒掉,想想也是辛苦采得,也就没忍心。采的时候不嫌多,挑拣清洗却是一件很锻炼耐心的事情了。清洗完毕就该是各显神通的时候了,我是用最简单的方法,一棵棵连根清炒。一股清香,少许苦味,嚼嚼菜根,百事可做呀。村姑细致,荠菜焯水后凉拌,放姜、蒜、小米辣,颜色好、口感好,非常开胃。阳光包的荠菜饺子比买的好吃一百倍,扎扎实实春天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的荠菜已是花枝招展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是一直流传的民俗。开花结果的荠菜扎成鸟巢状,放带壳鸡蛋、两片姜、几颗红枣,水放宽些,十几分钟鸡蛋煮熟,敲破蛋壳再煮一阵。汤色绿中见红,鸡蛋剥壳连汤一起食用,有凉血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今年的荠菜煮蛋吃得最多,因为阳光总是记得我们的荠菜哪天用完了。</p><p class="ql-block"> 野蒜,我们家乡叫小蒜,因为气味较大,有人不喜欢吃。但它不挑地方生长。三月在开花的油菜地里的小蒜长势最是喜人。今年三月我们去操场乡看花。上松的油菜地里种植了桃树,桃花和油菜花一起盛开,明亮的黄、鲜艳的粉交相辉映,煞是招人。原本春春是在给站在花垄间的我找拍照角度的,只听我一声惊呼,找不到我的人了。在我一低头的瞬间,油菜地里全是长长的肥壮的野蒜呀,谁还有心思照相呢!还有青青,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等我们不亦乐乎,忘了时间从油菜地里钻出来,头上、脸上、衣服上都是星星点点的油菜花。晚餐桌上就有了香气浓郁的清炒小蒜。</p><p class="ql-block"> 艾草可能算不得野菜,因为它不能单独或者配菜炒来吃。但是没有它,春天要少很多味道和乐趣的。我们可是折腾了一个春天的艾米果(有的地方叫青团)的呀!先是要趁着艾草嫩嫩的时候多采一些,用不完的,可煮好冻冰箱,随用随取。艾草喜欢扎堆生长,阳光和青青负责打听好采艾的地方再集体出动。因为艾草有能吃的不能吃的,还有长得像艾草的,青青和村姑有时会犯迷糊,生怕对方采错毒死自己。在乡间采艾常会遇上热心的人,指点甚至还会亲自带你去。有时我们也会借采艾之名开小差,带上茶具去喝野茶。那次在凤阳郭家村,寻了一路,艾草不多,最后干脆在朋友家的鱼塘边一道宽宽的堤坝上摆开茶具,铺上地垫,泡了一壶白茶。阳光渐渐西移,堤上一半光影一半阴,坡上草色青青,随风摆动,身后山坡上几株映山红开得正艳。</p><p class="ql-block"> 做艾米果我们是有追求的。清洗熬住好的艾草不切不剁,直接揉进糯米粉。要使它们完美融合那就得费力气了。青青常常是跪在地上用上全身的力气揉一阵,大家轮番上阵,揉出粉团的灵魂为止。然后尝试包各种馅:蛋黄肉松、豆干酸菜、黑芝麻汤圆……,捏出各种形状:圆的、三角形的、饺子状……探索不粘连的方法:用粽叶垫底、用风扇吹凉、用保鲜膜单个包裹。村姑追求完美,凡是不漂亮的我们先行吃掉,最后分送亲戚朋友。生生把日子折腾成了很多劳动节,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还有春笋,可供食用的时间也长。先是埋在土里,冒出一点尖尖的大笋,不像冬笋没有经验的人不容易找到。挖春笋最容易有成就感,三五颗就能让你背不动。有一种叫黄芽笋的春笋,切成滚刀块,清水滚开,放下去煮,只放盐调味,特别鲜嫩美味。分宜操场做法,起锅时撒一大把葱花下去,多出一分浓香。三月春雨频繁后,小竹笋就大片大片爆发出来。看人用手指转绕笋皮,很有观赏性,自己试试,很快手指就会红肿。小竹笋可炒腊肉、可煎蛋,还可以晒成笋干。是很多人喜欢的鲜味,江浙名菜腌笃鲜没有竹笋是做不成的。</p><p class="ql-block"> 去乡下采香椿也很有意思。有些老椿树很高,但枝条很脆,断不可以上树采椿的。村里人就用长竹竿绑好铁钩往下拉。在阳光里用长竹竿采椿时,树下围一圈孩童,守着一朵朵如花飘下的椿芽,惊叫欢笑不绝。椿芽切碎打在蛋液里煎出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等椿稍老些可晒成干菜,炒螺蛳烧肉都是一绝。分宜人还喜欢采椿树枝铺咸鱼,做出特殊的腌味。</p><p class="ql-block"> 还有水芹菜、野韭菜、鸭脚板、鱼腥草……数不完的野菜,在山野田园,在春风和暖中,给人类无限的馈赠。热爱自然,自在活着,就该是大满足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汉宫春•三月三</p><p class="ql-block">熊建平</p><p class="ql-block">普洒东君,荠花摇曳艳,梢上三椿。朝阳嫩笋劲爆,清浅香芹。慌忙板鲫,溯水冲,怕误婚姻。惟是有、堤坡皮菇,苦求春雨来亲。</p><p class="ql-block">三月三春光美,粉黛山水间,人世欢欣。蟠桃王母盛会,热闹何云?还言玄武,分明是,作法山嶙。应说起,甜馨弥漫,风流自在尊君。</p><p class="ql-block">这是先生为我们春天的活动倾情而作的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