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 下 册)第 八 单元教学设计 “针砭时弊 理性发声”单元教学设计

小邹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中语文必修( 下 册)第 八 单元教学设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针砭时弊 理性发声”单元教学设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杨依依</h3> 单元设计导语:<br> 家国天下,责任担当。无论自身所处何境,众多仁人志士从未忘却匡世济民之责。他们心忧天下的情怀,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br> 本单元文体多样,特点鲜明。却均属于论述类文章,或是立论,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明确观点;或是驳论,先反驳对方的观点,再表述自己的观点;或是史论,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明确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br>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积累文言知识,建构语言经验外;还要认识不同的文体特点,掌握灵活多变的论证方法;更要深刻体会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信;最后,要学以致用,将论述文本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达到知行合一。<br>一、学习目标与内容<br>(一)学习目标<br>1.认真地研读文本,梳理文言知识点,识记并积累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文学常识,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文言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整理、丰富并不断固化已有的古汉语知识,充实自己的语文素养。<br>2. 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作者对身处时代使命的深刻理解,感受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增强个人的责任感与树立家国天下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br>3. 整体上了解、把握本单元中不同文体的特点,感受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或直言陈述,或据理力争,或借古讽今,委婉劝谏,通过文本研读,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将阅读学习的初步认知转变为写作评价的理性认知沉淀下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br>4. 进一步加强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要能明确观点,阐述见解,引用论证,举例剖析,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深入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br>(二)学习内容 <br>1.研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点,识记并积累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如:领会“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感受王安石坚持改革,绝不因外在而动摇的决心;认识《阿房宫赋》、《六国论》借古讽今的现实意义。<br>2.把握本单元的主题脉络,感受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如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针对现实需解决的问题来进行“除弊”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在国家兴盛时,劝谏皇帝要居安思危;而余下三篇则是在国家艰难之时,寻求济世安民之良方,共同体现了个人的忧患意识与家国责任感。<br>3.感受不同作者、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表达,如《谏太宗十思疏》、《阿房宫赋》两篇文章的行文注重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答司马谏议书》、《六国论》则语言畅达,简洁明了。同时积累与梳理本单元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如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归纳论证方法,能学以致用。<br>4.梳理、探究本单元作者所体现的古代文人的“匡世济民”的责任意识,多维度整理出“针砭时弊”的思维导图。<br>5. 拓展延伸,引用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比较鉴赏,加深对古代文人的“针砭时弊”观点的认识;同时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撰写一般性的论述类文章,如:针对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事件,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br>6. 通过多个交流平台,如校园广播、个人博客、网络论坛、报刊杂志等,与他人分享交流古代文人的“针砭时弊”的经典作品,同时结合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畅谈新时代下,文人乃至中国青年应该如何承担“匡世济民”、“针砭时弊”的责任,积极为国家建言献策,早日实现“中国梦”。<br>二、情境与任务<br>(一)学习情境<br>1. 扫除障碍,精读文本。文言文的学习相较于白话文,难度有所增加,因而前期在整理文言知识和疏通文意部分花费精力较多,需要在反复阅读中深化理解,加深体会。<br>2. 补充背景,优化学习。这几篇文章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针对性强,如《谏太宗十思疏》是在唐王朝国力上升阶段,侧重建议君主如何“守成”;《答司马谏议书》则写在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强调臣子如何帮助君主“除弊”。补充时代背景,由浅至深,明确文人“大义”,深化文章的学习。<br>3. 写作训练,链接时代。本单元着重于引导学生将已有的议论文知识和单元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强化对文本的观点整合与把握,强化感受士人的“匡世济民”的情怀,强化论述类文章的写作,引导学生真正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现实问题,为实现“中国梦”积极建言献策。<br>(二)任务框架<br>以“针砭时弊,理性发声”为核心,划分成六个部分:<br>任务一:初读文本,整理并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br>任务二:细读文本,了解背景,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观点,强化行文思路;<br>任务三:沟通单元脉络,感受文人“针砭时弊,理性发声”的责任意识;<br>任务四:梳理、探究单元中“针砭时弊”的相关内容,关注作者如何进行“理性发声”;<br>任务五:拓展延伸,学习课外相关内容;<br>任务六:交流学习,关注当下热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br>课时:10课时<br>第1-4课时:扫清障碍,关注“声音”<br>任务一、二<br>1.完成四篇文章的文言知识整理和识记,自主学习,同学之间彼此交流答疑,疏通文意;<br>2.初步感知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关注不同的论证方法。完成下面的表格。<br>时代背景 写作文体 作者观点 写作手法 写作主旨<br>第5-7课时:精读文本,震撼“发声”<br>任务三、四<br>1. 精读课文,通过比较鉴赏,理清四篇文章的论述思路,体会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br>课文名称 论述层次<br>《谏太宗十思疏》 <br>《答司马谏议书》 <br>《阿房宫赋》 <br>《六国论》 <br>2.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明确观点和态度。然《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在写作方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请交流、探讨,并详细说明。<br>3.同写六国灭亡,秦统一之事,同为借古讽今,劝谏当朝帝王,同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然《阿房宫赋》与《六国论》在写作内容上仍有着明显的不同,请分析。<br>4.结合写作背景,学生自主梳理,四篇文章是如何“针砭时弊,理性发声”的?完成下列表格。<br>时代背景 作者观点 现实的问题 解决措施<br>第8课时:拓展阅读,延伸“声音”<br>任务五<br>拓展阅读苏辙《六国论》、贾谊《过秦论》,感受针对同一史实,苏洵与苏辙的看法不同,杜牧与贾谊的观点不一,在感受不同观点碰撞的同时进行自己理性的判断与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见,条分缕析地完成书面表达。<br>第9-10课时:交流学习,认真“发声”<br>任务六<br>1.明确本单元体现的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立论,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明确观点;或驳论,先反驳对方的观点,再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明确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br>2.择一上述类别,联系时下热点,或存在的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求:运用两种及以上的论证方法,自选角度,自拟话题,完成800字的写作训练。<br>三、学习资源<br>(一)基本资源<br>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br>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br>3.杜牧《阿房宫赋》<br>4.苏洵《六国论》<br>(二)拓展资源<br>苏辙《六国论》、贾谊《过秦论》<br>四、评价建议<br>1.量表评价,清晰明了。学生撰写论述文章的过程,即为复习单元学习内容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强化思维逻辑的训练和养成。评价时要侧重于观点是否明确,能否灵活运用两种及以上的论证方法,写作思路是否缜密,对时下热点或社会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入、透彻,论据是否具有典型性与逻辑性,语言表达是否精彩,简洁。<br>评价量表如下:<br>1 观点是否清晰明确 15分<br>2 论证方法是否两种及以上,且灵活多样 10分<br>3 写作思路是否缜密,有逻辑 20分<br>4 对问题分析是否深入、透彻 20分<br>5 论据证明是否具有典型性与逻辑性 20分<br>6 语言表达是否精彩、简洁 15分<br> 拓展阅读,收获展示。将学生完成的拓展资源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展示,可以通过口头汇报,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交流。重点关注学生在阅读鉴赏中对问题进行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质疑、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br>完成整个单元学习后,要求或者建议学生制定自我评价和反思表。可参考下表:<br>自我评价和反思表<br>姓名: 填表日期:<br>从 月 日至 月 日,我总共学习了 篇文章,其中包括课本内容 篇,课外拓展 篇,合计 字左右。<br>课堂学习中,我独立完成了 篇课文的字词和文意梳理,存在的疑难问题主要来自 课文,在梳理文章内容时,我懂得了 种论证方法,了解了 种文体知识,我能把握住 篇文章的观点,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文人 的责任意识。 <br>我的收获还有:<br>在古文的学习和积累方面,我的进步体现在:<br><br>之所以会有上述的进步,我认为是因为:<br><br>在进行写作训练过程中,我有了如下的收获:<br><br>进行写作训练量表评价后,我认为自己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br><br>最后我想说: <br><br>(上表是根据赵德成《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一书中“学生使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表”改编而成)

观点

写作

单元

学习

针砭时弊

文章

六国论

梳理

论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