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并举育英才————洙泗小学开展“孝礼勤诚耻”五德教育常规教研活动

芊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德并举育英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洙泗小学开展“孝礼勤诚耻”五德教育常规教研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长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成果,扎实推进孝、礼、勤、诚、耻“五德”育人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并把“五德”教育和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将我校教师主编的济宁市推行试用《孝礼勤诚耻》教材纳入课程管理,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多次专题培训,引导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由语文教师担任学科教学,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挖掘教材、深入研讨,利用每周一节校本课程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少年知荣辱,则国必强盛!</b></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加强传统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正面影响,洙泗小学把五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活动,并开展了“五德教育”主题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汇聚一堂,思想精彩碰撞,为展开“五德教育”进行了集中教研会议。会议上各位老师积极发言,确定方向,为“五德教育”进课堂做了深入探讨。</p> <p class="ql-block">  计划指导行动,行动充实计划。</p> <p class="ql-block">  要想上好课,首先备好课。预设课堂为实际上课做好了充分准备。</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span></p> <p class="ql-block">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p> <p class="ql-block">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p> <p class="ql-block">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p>

五德

教育

礼貌

孝礼勤

诚耻

教研

开展

教师

育英

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