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9b54a">鲁家四合院</font> 鲁家四合院位于恒口示范区鲁家村,坐南向北,南临越河,北距316国道1.8公里。鲁家四合院原有西、中、东三个院落,西院始建于清代,由于年久失修,现已塌毁,夷为平地。现仅存中、东两个大院,始建于民国时期。<br> 中院由前厅、天井、厢房、正厅组成,为一进式四合院。面阔15米,进深21米,建筑面积315平方米。土、木结构,有少量青砖墙体。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清水脊。是由鲁秦侠出资,委托家人修建。<div> 前厅三间,抬梁式屋架,四架梁,横梁间有方形木雕柁墩。两边与东西厢房连接,东西厢房的北山墙与前厅前檐墙持平。前厅中间是大门过厅,有高大的马头墙门楼, </div> <font color="#39b54a"> 抬梁式屋架/四架梁</font> 马头墙 向外延伸60厘米,樨头有彩绘图案。门槛、门墩为青石打制,门框、门楣为木质。门上额书“参政世第”四字。 <font color="#39b54a">马头墙门楼,门额书“参政世第”四字</font> 内天井长7米,宽6米,面积 42平方米。土筑地面,周围有青石檐坎。天井东西各有厢房三间,穿斗式屋架,木板隔墙,木雕槅扇门和宝相花纹木格窗。槅扇门上雕有蝴蝶、金瓜、花草及菱形图案。雕刻线条精细,构图生动。 <font color="#39b54a">穿斗式屋架</font> <font color="#39b54a">宝相花纹木格窗</font> <font color="#39b54a">木雕局部</font> 正厅五间,墙体以土坯砌筑为主,硬山搁檩架构。明间为堂屋,正面有神龛,是供奉牌位,拜神祭祖,接待客人和家庭议事的地方。堂屋脊檩上绘有八卦图案。次间为居室,是 <font color="#39b54a">硬山搁檩架构</font> <font color="#39b54a">堂屋脊檩彩绘</font> 家庭长者居住的地方。堂屋大门为八扇木雕槅扇门,精雕细刻蝙蝠、麒麟、凤凰牡丹、喜鹊梅花、莲花、仙桃、缠枝花纹、云龙纹等纹饰。做工精细,造型逼真,构图生动,古朴美观。大门上方用木板镶嵌,中间有木格窗。正厅前檐有檐廊,檐廊宽2.6米,由两根直径0.23米木柱支撑着檐挑,廊柱下有须弥座形和鼓形青石柱础。 <font color="#39b54a">中院</font> <font color="#39b54a">正厅大门架构</font> <font color="#39b54a">正厅木雕槅扇门(局部)</font> <font color="#39b54a">青石柱础</font> 整个大院没有高墙雄脊,雕梁绣柱,但简练的结构,朴素的装饰却倍显古朴素雅,庄重大气。<div> 东院由大门楼、大院坝、正厅及厢房组成,占地面积335平方米。门楼由大门两边砖柱和木柱支撑梁架,“人”字形小青瓦屋面,宽3.5米,深3.8米。大门门框为木质,青石门槛、门墩,大门周围用木板镶嵌,门上方有方格花窗。内院进深21米,宽10米,面积210平方米。正面是三间正厅,土木结构,插梁式屋架,上下两层。上层东边两间为大厅,西边为一单间,槅扇门窗,前檐有外走廊,木格栏杆。下层三间,明间为堂屋,次间卧室,均有槅扇门窗。没有任何木雕装饰,门窗由简单的万字格和方格构成,非常朴实、大方。两根木柱支撑二楼走廊,柱下有青石柱础。西边与中院相接,没有厢房。东边有厢房两间和楼梯间,有木楼梯上二楼,现已塌毁。</div> <font color="#39b54a">东院大门楼</font> <font color="#39b54a">东院正厅</font> 东院继中院以后续建,早期为鲁秦侠居住,上世纪八十年代鲁秦侠将此宅让给村办小学使用,后来村级小学撤并,该宅闲置。2015年12月7日,鲁秦侠的女儿将中院和东院全部捐赠给鲁家村村委会。<br>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鲁氏老院建造如此简单朴实,与鲁秦侠当年的地位身份极不相称,情不自禁地向房主长者问道:“鲁秦侠当年也是身居高官的人物,为啥把房子修建的如此简朴?” 房主长者对我们讲:“当时也建议他把房屋修成青砖上顶、雕梁画栋的豪华宅第。他说:‘老百姓都住的是茅庵草舍,我们有瓦屋居住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就修成简朴实用的土木瓦屋,也没有更多的装饰。”听此一席话,我们不仅对鲁家四合院的建造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对当年在安康叱咤风云的鲁秦侠先生也有了新的认识。<br> 话说到此,年轻一代要问:鲁秦侠何许人物?<br> 据《安康县志》记载:鲁秦侠(1898~1979)安康县大同乡人,毕业于高级中学和陕西陆军讲武堂。在陈树藩部任排、连、营、团长,1930年4月受陕鄂边防军总司令张丹屏之令,任指挥,联络民团围安康城三月不克。后在张宏远部任支队长、陕西警备二旅六团团长等职。1935年,在洋县曾同红二十五军程子华、徐海东部作战,几乎被俘。1936年12月回家省亲,适值西安事变爆发,因与杨虎城有联系,被派驻安康的中央军肖之楚拘押三月,事变后获释,1937年“七·七”事变后,应友人李益亭之约,赴晋南组织“抗日游击队”,参加中条山战役,脚负伤回乡治疗留家。1942年12月至1946年出任安康千工堰水利会长。1943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县党部执行委员。参加“勘乱”小组。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安康专员李静谟欲掌握地方武装,巩固国民党政权,委任鲁秦侠为保安副司令,安康自卫副总队长和自卫团长。鲁秦侠以“乡官带乡兵,乡兵拿乡枪,官不离乡、兵不离枪”为条件就任。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鲁秦侠深感国民党统治日落西山,特别是7月牛蹄岭战斗后,负责城防的六十九军军长以自卫团充当炮灰,更使鲁秦侠萌生弃暗投明之心。此时,中共陕南区委派肖风回安康策反,鲁秦侠看到光明,积极响应。同年9月,鲁秦侠就任安康县县长。11月派人向驻平利的解放军报告,请求解放军秘密派干部来安具体协商起义。11月24日,国民党第九十八军撤退,自卫团以执行调防为名,按解放军的意图,镇压企图抢劫破坏的散兵游勇和扰乱分子,维护城市秩序,于11月27日率领自卫团宣布起义,组织群众欢迎解放军入城,所属官兵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五师一六五团,被任命为安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1950年在西安经韩兆鹗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省政协委员。1950年3月至1952年6月在关中和陕南南郑县参加土地改革,1952年8月调泾惠渠管理局任副局长,1979年去世。 李道平 文 /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