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意渐浓,本是漫步校园,静候花开的最好时节,无情的新冠疫情再次肆虐齐鲁大地,打断了师生共赏莺飞草长,花红柳绿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疫情爆发以来,高新区实验学校听从上级安排,积极响应线上教学。学校从课程安排、课前备课、线上课堂、作业布置,到学生眼保健操、体育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都做了精心布局,彻底落实“停课不停学”。</p> <p class="ql-block"> 如何做到“离校不离研”“隔屏不隔爱”?以什么形式的线上教研更好地促进线上教学?通过什么方式的家校合作更好地关爱学生?是老师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学校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p> <p class="ql-block"> 3月14日,高新区实校开展首轮培训,系统介绍了硬件安装、软件使用的方法,全面开启线上授课。面对考验,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抗疫信心科学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尽量消除隔屏交流的弊端,尽量做到线上教学在家如在校。</p> <p class="ql-block">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是老师们最简单的直播硬件装备,但为了让学生端能够看的清晰,听的清楚,大家群策群力,不断去尝试和探索这些设备的最优化使用。与此同时,高新实校老师们的创意设备也陆续登台!</p>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线上教学教研”完美实施,高新区实验学校于3月26日开展第二轮培训。</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会议上,郝红副校长提出了明确要求:</p><p class="ql-block"> 1.加强学习。互相研讨学习,永无止境,永不止步;</p><p class="ql-block"> 2.做好调整。通过线上教研形式,学习先进经验,及时调整课程安排,及时调整教学状态;</p><p class="ql-block"> 3.讲究策略。线上备课制度、线上听评课制度要有方式、方法、策略,利用好集体备课,重视预习,增加互动,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听得好、学得好。</p> <p class="ql-block"> 培训会后,大家积极行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1.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织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集体备课有效地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利用钉钉、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组织集体备课会议。</p><p class="ql-block"> 2.各学科组长安排本学科听课评课。</p><p class="ql-block"> 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选取本学科组一名教师线上执教,其他教师线上参与,或者观看直播回放形式听课。课后组织评课,老师们围绕执教老师的语言是否清晰简练、画面字体是否清楚、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适、问题讲解是否透彻、直播效果是否良好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p><p class="ql-block"> 3.同年级教师之间进行研讨。</p><p class="ql-block"> 从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和作业设置几个方面提出要求,如科学、英语等学科是否取消联播,分别设置课程表。作业设置是否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分层安排,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居家线上学习是枯燥的,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学校每周一组织线上升旗仪式,日常的眼保健操,体育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都做到细致指导。</p><p class="ql-block"> 多元课程,多彩生活。除了线上教学课程,“以笔绘童心”“以诵表爱心”“我是小小厨师”等等丰富的特色课程为孩子们的居家生活增添光彩。</p> <p class="ql-block"> “家校合作”,隔屏不隔爱,4月1日我校再次开展第三轮线上培训,对师生自我管理、心理辅导等问题进行了部署,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自觉完成教学任务。家校合作,培养孩子自理自律能力。关爱孩子,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奋斗的方向。高新区实验学校王广场校长始终强调: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一线,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教师积极带头作用,筑牢疫情防控阵地;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摸排,对重点关注学生加强帮包联系,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让学生的居家生活更加的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这场重大疫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堂人生大课。</p><p class="ql-block"> 研训一体,层层监管,实现了每个老师不放松;家校共育,重重关爱,实现了每个孩子不掉队。疫情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但无法改变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我们把疫情变成教材,让灾难成就历练。让我们携手共进,努力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