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花絮(其二)

闲云野鹤⭐️

<p>  东风荡荡,独立小桥任落花飞絮翩翩舞。细思量,悠悠岁月万事恰似飞红点点,飘坠如简素心。挥光阴之笔,洒墨素笺,书流年之花絮。</p> <p>  欲盖弥彰。</p><p> 学校里有一名做饭师傅,姓古名朴。他个子不高,肤黑颈短面善。一天吃晚饭时,王老师盛好一碗玉米粥,端起来正要吸上一口,当嘴唇刚贴上碗边,定睛一看,碗中间浮着一粒黑色的圆东西。她非常奇怪,便用筷子一拨。那东西翻了一下慢慢靠近碗边,她用筷子夹了几下无果,而好奇心却越来越强烈,便伸出二指把那东西夹了出来,拿在手中仔细观察。这一看非同小可,原来是一粒羊屎蛋。一阵恶心冲到喉管,她顿了顿跑到老古面前,指着手里那东西气愤地问:“老古你看这是什么?”她的话刚出口,那位老古同志微笑着十分镇定地斜了一眼,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捏起那粒东西一下塞进嘴里咕噜一声竟囫囵个咽了下去,然后把脖子一抻笑着说:“这不就是一粒黑豆吗?哪值得大惊小怪的。”王老师一见信以为真,糊里糊涂把那碗粥喝了。</p> <p>  那明明就是一粒羊屎蛋,老古用大胆的幽默掩盖了事情的真相,我还真被他的勇气所折服。</p> <p>  误饮硫酸</p><p> 古师傅有个习惯,平时不管什么瓶子装什么东西用剩下之后,一应往床下一丢,时间长了床底下是一片瓶子。忽一日几个老师要小酌一下,老古拍双手赞成,忙着为他们做下酒菜,忙了半日一切就绪。大家入座后,老古便从床下拿出半瓶酒为大家逐一斟上。这时老师们齐声说:“老古今天辛苦了,应先干为敬!”老古也不推辞,拿起小酒盅一饮而尽。没曾想刚倒进嘴里,只觉得口腔火烧火燎,肚子里也翻江倒海火烧一般。他大叫一声:“烧死我了!”众人吓得面面相觑,不知就里。小王老师突然醒悟,拿起酒盅闻了一下大惊失色,嚷道:“硫酸!硫酸!老古喝的是硫酸!”大家一听急忙七手八脚把老古抬起来向镇医院跑去。到了医院,医生简单处理一下,催促道:“:“赶紧送县医院!”几位老师马不停蹄叫了车急速向县医院奔去。在县医院经过一番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p> <p>  平时应如何妥善保管有害有毒物品呢?切记这血的教训!</p> <p>  断指戒赌</p><p> 在古代断指是肉刑的一种,可我亲眼所见的自断手指是为了戒赌。</p> <p>  青年教师小弓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古镇码小。小弓一表人才,长方脸浓眉如山。不想工作几月闲暇时甚觉无聊,便到街上和朋友玩起麻将。这一玩可不得了,三天两头输钱,那点工资哪够折腾的。这对于出身贫寒之家的他更是灭顶之灾,父母都是农民,供出一个挣工资的可不容易,而今他却陷于赌局不能自拔,于是下定决心戒赌。</p> <p>  一天吃过晚饭,他到外边寻了一块长方形小石头放在桌上,然后把左手小指放在石头上,举起菜刀猛地向小指上端剁去。只听“咚”的一声,半个指头滚到地上,断指鲜血喷涌,剧烈的疼痛使小弓大叫起来。</p> <p>  隔壁木老师听到叫声,赶紧冲进屋,见小弓正捂着断指咧歪了嘴。木老师见血从他的指缝中直往下流,一时惊得不知怎么办。他稳了稳才发现半个小指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立即捡起包好,拉着小弓就向卫生院跑去。医生给他打了止血针,简单包扎一下,催他快点到县医院接断指。到了县医院接上断指,可回来后小指终日胀痛,无法只好又到医院拿掉断指。</p> <p>  从此,小弓再也没去赌过。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然而,小弓断然毁之,看出他的戒赌决心之坚。</p> <p>  二树之命</p><p> 小区里有两棵同样的樟树。一棵栽在小花园的宽敞处,一棵栽在居民楼的墙下一米处。几年过后,两棵树都长高了,可长势却不同。小花园那棵地处敞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此十年后已长成一棵如巨伞般的大树;而楼下的那一棵,却因枝叶挡住了一楼的光线,惨遭砍伐。地下的树根不服气,吸足了水分,一次次抽芽生长,周围二米内长出数十棵小树。它们每天抬头仰望着不远处同时栽下的姐妹,忍不住感叹流泪,本是同胞姊妹早已成材,自己却永远也长不高。</p> <p>  二树不同的命运说明什么呢?即环境对于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否则怎会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孟母为了给孩子选择有利学习的环境,竟三次迁居,终使孟子成为儒学大家。</p> <p>  红冠之蛇</p><p> 一草小时候是一个爱想象的孩子。她六岁时,一日与小伙伴们在门前玩耍。她突然对门旁的一堆稻草产生了兴趣,她想这堆草里会不会藏着什么东西呢?于是她注视着草堆,猛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幻影,从草堆里钻出一个长着红冠的蛇头。她一阵惊惧大喊起来:“这里有一条长着红冠的蛇!”小伙伴们一听,也不分青红皂白都随着大喊起来。一草的爸爸听到喊声立即冲了出去,他急忙问道:“什么?看到什么?”一草便一五一十把情况说了一下,她爸爸听了半信半疑,拿起叉子把稻草堆挑散,可什么也没发现。他并没有责怪一草,而是温和地说:“肯定是看花眼了。”一草双手擦拭了一下眼睛说:“真是看花眼了?”</p> <p>  一个小孩子内心世界是清纯的,有时会突发奇想,也许会在眼前形成图像,而小孩却信以为真。</p> <p>  韩信故里</p><p> 淮阴码头古镇靠老街北临河处,插有一块木牌,上书:“韩信故里”。初见使我惊叹不已,没想到当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兵仙竟居于此地。四望北是一条河,东、南、西都是一片低矮破旧的民居隐在树下,显得阴暗潮湿透不出一丝远古的气息。街南原有一座庙宇,早已改成一所学校。当年的模样已不复存在,只有西门前那一对坚固的石狮子昂然稳坐,也许只有它们才知晓这座庙宇的兴建与衰败。西门右侧存一条被踏磨得十分光滑的青石台阶,一块块条石着实透着悠远的古韵。阶下存一残壁上有拱形小门,门首提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字体苍劲飘逸,不知何时遗迹。往南有一座小桥,据说这就是胯下桥。传说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于此。东面是一个池塘终年不干,西岸矗立一座钓鱼台,上书:“韩信钓鱼台”。古时这里一定是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韩信垂钓于此,遇一漂絮老妇施粥于他。</p> <p>  后来韩信衣锦还乡,千金以谢此漂母。当漂母离世时,为她建起大墓。传说十万大军一人一兜黄土堆成封堆,叫泰山墩。远看大墓如一座小山,四周均是细沙油菜花田。登上坟顶,细看的确是黄粘土,从而断定墓土是从另一个地方运来的。韩信知恩图报已成千古佳话。时光悠悠,几千年也只一瞬,叱咤风云的名将早已沉寂,只留下这片土地无声地诉说着亘古沧桑。</p><p>注: 图片选自网络</p><p> 谢绝送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