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做自己的救世主!

一时语塞

<p class="ql-block">尽管她正处在风口浪尖,遭遇各种口诛笔伐,我依然热爱上海这个城市,正如我执著地热爱居住小区、热爱自己的小家一样,因为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呆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看了日历也未必理得清今昔是何年的日子。想当初大家还能自由活动时,我曾苦口婆心地跟群里的封城派理论,认为上海是在探索城市运行和新冠战斗两手抓、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同步走的一条新路径。随着数据不断攀升,形势急转直下,终于,所有人,跟着超级航母抛锚了。她的停航最终说明,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更是中国的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8日,这在魔都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期,以黄浦江为界,浦东浦南率先封控;4天后,浦西封控,直至今日。实际上,局部的封控早在3月初就已经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超级城市优异的市场化管理一夜之间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封控带来的各种无助,使得这个城市的治理短板和管理漏洞被无限放大。有一段时间,我也被封在家里,刷着无聊的短视频、翻着失望的朋友圈。发现有一种扭曲、无知、丑陋的浪潮在席卷着分辨力低下的网民,导致整个上海被吸入网暴的黑洞。虽然也能看到一些理性的分析,但很快淹没在风起云涌的舆论海啸中。感觉实属必然,也感觉认知被颠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大灾大难降临时,最能考验人性。有人在发国难财,也有人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看到、听到和经历的,让我美好地相信,前者只是极少数,后者才是碾压性的绝大多数。那些凭借一个小视频就能解读出种种阴谋、或者故意混淆视听别有用心的人群,请你继续扮演跳梁小丑,我选择忽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惊蛰到春分,从清明到谷雨,所有上海人的时光从指尖悄悄被偷走了一个多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上海人学会了自治和自救。很巧,一个多月以来,我自始至终都在参与防疫工作,从工作地,到居住地;有动迁房,也有商品房。我看到了惊慌,也读到了冷静;参与过争辩,也选择过沉默。我认识了一群友爱互助的邻居,跟他们并肩作战,共同维护家园,把小区送到了人民日报和环球网,送上了百度置顶(没花一分钱,全体业主表示很意外),不断用行动证实来自最底层的力量才是度过难关最坚强的保障。简而言之,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再解读看不懂的数据、不再理会莫名其妙的嘲讽,纷纷扰扰熙来攘往,你说上海本轮抗疫罄竹难书,我说我们正在学会适者生存。我们只是小老百姓一个,没有高屋建瓴的分析和眼界,只有脚踏实地的抱团和自救。 记住张文宏的那句话:"新冠没有那么可怕,但是仗很难打。"是非成败,历史终将会客观地给予评价。当前唯有6字共勉:路漫漫,同求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span></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7日于上海浦东新区中金海棠湾三期住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