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大米很少,只在节日或者有客人的时候才吃到。日常三餐主要是玉米。这样磨玉米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我九岁才上小学,虽然我记事晚,但八岁那年秋天和冬天的很多事情,我却记忆犹新,尤其是磨玉米。</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是方圆几十里的一个大村,有自己独立的磨米房,我记得是每个周四磨玉米,这样每家不用预约,但是总有人去,不至于太挤,也不会没有人去,自然调节也不错。而磨一次最少也是可以吃一个月的,很少有人每个周四都去磨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和春夏的时候,白天的时间长,我们可以当天搓玉米,然后去磨;冬天的时候就要提前一天搓出来,因为白天太短了。在我八岁的记忆里,每次去磨玉米,都是妈妈挑着玉米,我跟在旁边,拿着箩,簸箕,筛子,因为磨米房有木头的槽子,刚磨出来的玉米就直接用槽子接着,妈妈就开始用筛子筛,用簸箕把糠簸出来;这时候出来的第一号的大碴子,一部分留下来煮粥,剩下的要磨成几等的碴子和玉米面;然后磨第二遍,仍然是筛子和簸箕的天下,第二号的碴子留好后,继续磨,第三号,第四号的碴子就都磨好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磨的是最需要细心的玉米面。如果需要磨玉米面妈妈会在挑着挑子的同时多拎一面袋子的玉米,好吃的玉米面讲究的是一箩到底。就是把磨玉米面的玉米从开始,一直要磨几遍,筛几遍才可以,用不同的筛子,最后玉米面要用箩很仔细的箩。然后把磨好的碴子、面都分装在不同的袋子里,筛出来的糠也装起来拿回去,这是鸡鸭鹅的粮食。这时候,本次磨玉米也就宣布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上学之后,磨玉米的时候妈妈只能自己去了,她分两次把玉米和工具运去,磨完了,在分两次运回来。当时磨玉米都是肩挑手提,纯正的体力劳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妈妈是勤劳肯干的人,从不在干活的事情上抱怨。八岁的秋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晒豆角。那时候的冬天就是白菜,土豆和萝卜,勤劳的人家会有各种晒的干菜。整个秋天,妈妈都是很忙碌的。</p><p class="ql-block"> 晴天的早上,上学的姐姐们走后,妈妈让我收拾一下碗筷,喂一喂鸡和鹅,她就拿着比麻袋小些的袋子,我们叫做小麻袋,去大地摘豆角,我也是人小,做事情慢,总是我刚喂了鸡和鹅,把它们放出去,扫一下院子,把准备切豆角丝的刀,菜板,盆,帘子准备好,妈妈就用肩膀扛着小麻袋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先是倒在塑料布上,把鼓豆的和不鼓豆的分别挑出来。鼓豆的是蒸熟了然后晒的,不鼓豆的是切豆角丝的。妈妈边蒸豆角,边做饭,上学的姐姐们就要午休了,我切豆角丝。我切的很慢,但是妈妈总是表扬我,我就很高兴。饭做好后妈妈也来切了。妈妈切的很快,一般在姐姐们回来前就切好了。蒸的豆角也好了,先拿出来晾凉,饭后就摆在帘子上,秋天阳光的暴晒,三四天就干了。这样晒的干菜,冬天的时候用水泡发之后炖土豆,就象新鲜的豆角,非常好吃。豆角丝适合炒菜,也可以炖着吃,很有咬劲。</p><p class="ql-block"> 也晒其他的菜,比如茄子,土豆干,灰灰菜,滑白菜,但是,妈妈很少晒黄瓜。因为当时的人们在晒黄瓜的时候都是拌上草木灰,看起来不干净,我们也很排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的时候,在磨米和晒菜的空隙,妈妈会腌制各种咸菜。芥菜疙瘩、雪里蕻、蒜茄子、辣白菜、咸黄瓜、苤蓝等等,还有妈妈秘制的各种东北酱缸咸菜,我记得有一年妈妈腌的酱缸咸菜里有一块面瓜,非常可口,后来从没有吃到过那个口味的咸面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妈妈的精心调配下,我们家的餐桌一直都有菜,就是青黄不接的春天,我们家也不会出现只是咸菜和大酱的情况。而且,我的记忆里,每到春天,总有村里人拿着小盆来我家要咸菜,每次妈妈都是乐呵呵的给他装满,也因此,妈妈总是被村里人称赞,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的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