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中共三大会址,红色踪迹历久弥新</b></p><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主要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和旧民居5号楼组成,另外还有逵园、简园两栋相关建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01 掀开中国革命历史崭新一页</b></p><p class="ql-block"><b>中共三大会址: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b></p><p class="ql-block">闹中取静的恤孤院路,在广州市越秀区显得独具一格。一座砖红色三层建筑掩映在婆娑绿荫中,这里正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至少40名来自全国各地及共产国际的代表出席大会。这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 旧民居5号楼</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走进中共“三大”会址,感受当年的风雨……</p><p class="ql-block"> ▼ 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时间仿佛回到九十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1923年6月初,广州已进入盛夏。一个身穿蓝布长衫、操湖南口音的年轻人,悄悄从上海乘船来到了广州。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广州。这一年,他刚好30岁,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p><p class="ql-block"> 与他前后抵达的,还有来自国内各地的党代表和工运领导,如李大钊、张国焘、谭平山、蔡和森、向警予、徐梅坤等。他们大多在半个月前已接到秘密通知,是前来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会议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广州东山区(现已并入越秀区)还很荒僻。为安全计,负责筹备会议的广东区委临时租用了恤孤院路31号,作为秘密开会地点。</p> <p class="ql-block"> 此时,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刚刚失败,工人运动走向低潮。残酷的现实,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建立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的联合战线。因此,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就是解决好革命的策略问题。</p><p class="ql-block"> ▼ 中共“一大”红船模型</p> <p class="ql-block"> 从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会上确定了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p><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并在四大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使共产党组织迅速发展,为大规模培训革命运动骨干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为统一广东、出师北伐、推动国民革命由广东向全国扩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这次大会统一了全党认识,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央局秘书,这标志着毛泽东首次进入党的领导核心层。</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内的复原场景中,9位中共“三大”代表正围坐在长桌旁开会,身着米色西服的陈独秀站立演讲,毛泽东手执毛笔,侧耳细听。<br></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由此掀开了中国革命历史崭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小知识——中共三大的八个“首次”:</p><p class="ql-block">1.首次修订党的章程。</p><p class="ql-block">2.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p><p class="ql-block">3.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p><p class="ql-block">4.通过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p><p class="ql-block">5.首次在党代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p><p class="ql-block">6.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唯一一次共同出席的党代会。</p><p class="ql-block">7.李大钊唯一一次参加的党代会。</p><p class="ql-block">8.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p> <p class="ql-block">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屏风浮雕</p> <p class="ql-block"> 如今,公众来到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便能看到矗立着的一方褚红大理石墙垛,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字样。大理石墙垛下,是被玻璃覆盖的长方形凹槽,俯视可见数十块斑驳破旧的地砖墙基,这是考古部门挖掘旧址时找到的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 默默地注视遗址,仿佛有穿越时空、遇见前贤的奇妙感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02 从春园到春天,一段光辉的历史永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春园:越秀区新河浦路22、24、26号</b></p><p class="ql-block"> 春园是东山五大侨园之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路,由三幢并列的洋楼组成,每一幢洋楼均有三层,建筑风格呈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 春园是新河浦路上最美的一栋楼,前临河涌,东侧为恤孤院路。小河边,碧波荡漾;马路上,绿树成荫。90多年后,走过东山口恤孤院路一带,一片片既有西式风格、又糅合广东传统的民国建筑群,显示着这座城市历史与人文之厚重。</p> <p class="ql-block"> 春园门口左右两侧的石柱上各有一座小石狮子,门楣上刻“春园”两字,院内有水井,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 广州与革命,从来都是密不可分。只要是有了一定岁数的老广州建筑,多少与革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这里是羊城难得的一片静谧场所,但在宁静中,仿佛仍能看到当年的激越与豪情:在这座藏身于东山口错落有致的西式楼群中,99年前曾一度成为万众瞩目之地——那个时候的“中南海”。</p> <p class="ql-block"> 1922年5月,共产国际代表利金考察中国广州等地后,向共产国际报告提出建议;1922年7月,共产国际向中共中央提议将驻地由上海迁往广州。</p><p class="ql-block"> 1923年4月,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国、共两党进入合作阶段,在考虑到广州有最先进的工人运动,同时又是国民党的活动中心等革命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接受建议。当年5月,中共主要领导人和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在东山口新河浦路24号“春园”办公,东山口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p> 同时,根据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一次”的规定,中共中央决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国共合作方针。<br><p class="ql-block"> 6 月,中共三大期间,“春园”成了党中央机关人员活动的地方,也是大会代表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的会址,距离春园不到200米。会议期间,住在春园的与会代表都是回春园吃饭,而其他代表则居住在三大会址楼上,并在会址吃饭。春园除了为代表们提供住处,还为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召开提供了场所。<br></p> <p class="ql-block"> 走进春园,浓浓的历史积淀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当年的中共中央局所在地,一进门的右手边是客厅,摆放着西式的长方型餐台和中式的藤木椅。旁边有春园的简介和答题卡,答案藏在每一个房间的角落,左手边有印章可印,旁边有纸和印台。</p><p class="ql-block"> 当时,由于资金有限,代表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广州,有的需要自己筹集路费。为了安全和保密,代表们到广州后还要乔装一番……</p> <p class="ql-block"> 虽然代表们的生活十分简朴,但就在这里,他们讨论修改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当时,蔡和森与向警予夫妻二人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经常是从会上争论到会下,甚至回到住处仍然继续争吵,而同住春园的毛泽东则成了劝架的“和事佬”(左边蔡和森、向警予夫妻房间的台上工具书里还装有印章)。</p><p class="ql-block"> ▼ “三大”代表蔡和森、向警予住房(一楼)<br></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是毛泽东当年的居所,一张深色木床、欧式风格的书台、挂着水晶珠链的华丽台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个挂着几支毛笔的笔筒,与这个房间华丽的摆设“格格不入”,反映出房间主人朴实简单的生活作风。</p><p class="ql-block"> 1923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央工作,参与筹备中共三大。4月,毛泽东离开长沙赴上海。此时,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往广州。4月21日,毛泽东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一起从上海乘船南下,于4月28日到达广州。</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同志时任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秘书。按照当年的中央《组织法》,中央发出的文件必须由中央局委员长和秘书共同签署,方能生效。这是毛泽东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 “三大”代表毛泽东住房(一楼)</p> <p class="ql-block"> 在三大上,毛泽东还就发动中国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发表了独到见解。他根据自己从事湖南农民运动的经验指出:</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不应只看见局处广州一隅的国民党,而应重视全国广大的农民。”</p><p class="ql-block"> “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满山遍野都是农民。”</p><p class="ql-block"> “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最重要。”</p><p class="ql-block"> 他还以中国历代的造反和革命都以农民暴动为主力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陈独秀轻视农民运动,但毛泽东的发言得到大部分代表支持,大会委托毛泽东和谭平山起草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问题决议案》。</p><p class="ql-block"> ▼ 墙上投影有毛泽东和谭平山两人的像</p> 沿着曲径楼梯来到二楼。 <p class="ql-block"> “三大”期间,会议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罗章龙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都住在“春园”24号。代表们经常在这里开会到深夜,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p><p class="ql-block"> ▼ 春园二楼客厅</p> <p class="ql-block"> ▼ 中共“三大”代表用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会议厅旁边是“三大”代表陈独秀的住房(二楼)。 </p> 说起陈独秀,讲一个他与马林等人的小故事:<div> 在“一大”中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是一个作风强硬、极具主见的人。他待人真诚,从不掩饰自己,恩怨分明,喜怒于色,向来坚持原则,绝不屈从,曾被好友称为“终身反对派”。<br></div><div> “一大”召开时,陈独秀在陈炯明政府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走不开,指定包惠僧代替他出席会议。包惠僧在会议结束后回广州动员陈独秀返沪主持中共中央局工作,并详细聊了马林其人其事,以及张国焘等人决定成立“劳动组合书记部”之事。<br> 陈独秀拍案而起,愤慨说道:“真是一派胡言,我们干革命为何要受他人领导?我们自己干,我们不要别人的援助,这种援助是不好要的,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拿了人家的援助,就会处处受制于人!”<br> 之后陈独秀到了上海,以领袖的应有姿态会见了马林。<br> 马林以对李达、李汉俊说话的口吻侃侃而谈,告诉陈独秀,说“第三国际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总部,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和经济上的支援”。<br> 陈独秀冷笑说:“中国共产党还是蹒跚学步的幼儿,戴不了第三国际的帽子,也无需第三国际的经济支援,目前可以与苏联共产党建立两党间的兄弟关系,以后有必要的话,自然会向第三国际申请援助。”<br> 此时担任马林的翻译的是张太雷。张太雷小声地劝导陈独秀,说:“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都是在第三国际领导之下发展的,中国不能例外。”<br> 陈独秀气得把手中的茶杯一摔,说:“中国的国情只有中国人最懂,中国的事情只有中国人说了算,领导中国革命,我们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必须有独立自主的作法!”<br> 一句话说完,拎起皮包,气呼呼地走了。<br> 经过和陈独秀接触,马林领教到了陈独秀的厉害,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准备以最大的耐心和最大的诚意来和陈独秀合作。<br> 恰巧,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1921年10月4日,陈独秀和他的妻子高君曼以及正在他家里聚会的杨明斋、包惠僧、柯庆施等人被捕。<br> 马林从共产国际要来了经费,和张太雷等人四处奔走,花重金买通了各个关节,并聘请法国大律师巴和为陈独秀出庭辩护,顺利将陈独秀等人保释出狱。<br> 前面说了,陈独秀是个恩怨分明之人,知道了马林曾为营救自己奔走操劳,便主动拜访马林。<br> 马林面对落落大方前来和自己握手的陈独秀,很不好意思,主动地承认了自己之前的错误,诚恳地表示:“中国党的一切工作完全由中共中央负责领导,共产国际只能从旁指导,而作为共产国际代表的我,只能和中共最高负责人商讨一般政策就好了。”<br> 陈独秀大度地说:“我们是拥护共产国际的,对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是应该尊重的。”<br> 至此,两人前嫌尽释,为接下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br></div> <div> 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党最重要的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为忙于学校的事务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四大的时候,陈独秀有参加,而李大钊均没有参加。<br> 到中共五大开幕的时候,李大钊已入狱20多天,不仅无法赴会,还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时年38岁。就义前,他大义凛然地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br> 中共三大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唯一一次共同出席的党代会;而中共三大,也成为李大钊唯一一次参加过的党代会。<br></div> ▼ 会议厅对面是“三大”代表李大钊的住房(二楼)。 沿着木楼梯再上到三楼。 <p class="ql-block"> 三楼的会客厅则显得比较随意,旁边有一个大型留声机,里面还放着黑胶唱盘。</p><p class="ql-block"> ▼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客室(三楼)</p> <p class="ql-block">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房间比较有特色,有英文打字机、留声机,还有几支漂亮的鹅毛笔。</p><p class="ql-block"> ▼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住房(三楼)</p> <p class="ql-block"> 由于张太雷1921 年曾赴俄国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又陪同过马林等共产国际代表回国筹建中国共产党,当时张太雷指定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做翻译。</p><p class="ql-block"> ▼ “三大”代表张太雷的住房(三楼)</p> 从窗外看着房间里不灭的台灯,仿佛感受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代表们深夜讨论、起草各项决议的身影。 在阳台门向外望去,绿树成荫的平和生活凝聚了当年多少先辈们的心血。 缠绕墙柱的蔓藤不语,只默默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p class="ql-block"> 楼顶向北望去,阳光普照的日子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1923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根据形势变化,由广州迁回上海。</p><p class="ql-block"> 同年10月,苏联政府驻广州代表、被聘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和孙中山政治颜问的鲍罗廷曾在 26 号三楼东房居住,陈独秀经常和鲍罗廷在此谈话。春园26号三楼的客厅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苏俄同志一起开会交流的活动点。</p><p class="ql-block"> 苏联政府驻广州军事顾问团总顾问加伦在二楼居住,孙中山和廖仲恺曾到此拜访苏联友人。</p> 春园的22号楼现在是新河浦幼儿园。 闲暇之余,走进春园里,除了品味此楼浓郁复古的建筑特色外,还能感受先辈的艰辛,踏足伟人们曾经的住所,沉浸在历史的气息里,也别有一番风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03 三大的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逵园:越秀区东山口恤孤院路9号</b></p><p class="ql-block"> 逵园是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造。这座“广州东山洋房五大名园”之一的老房子坐北朝南,楼高三层,外观方正,气宇轩昂。楼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的红砖依然保存完好。主楼顶楼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门楼,门楼上塑有标志着建造年份的“1922”字样。</p><p class="ql-block"> 逵园的闻名,自身的故事并不占主角,而在于中共三大会址。</p> <p class="ql-block"> 很多游客感到不解,逵园为什么会被标注为中共三大会址的一部分呢?那是因为在中共三大召开期间,由于许多代表是外地人,对广州并不熟悉,而逵园楼顶山花上的“1922”字样,是参会代表们寻找会议地点的主要标识。</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中共三大会址毁于侵华日军的空袭,并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由于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活动大多秘密进行,史料中对中共三大会议地址的记录,也多是以“广州东山”概括,具体位置,语焉不详。从1923年至1972年,整整49年,中共三大会址究竟在哪,一度成为中共党史的一段不解之谜。直到1972年,广州市纪念馆博物馆对该会址的一次大规模持久调查结束,谜底才初步揭开。2006年,文物部门对三大会址进行考古发掘,正是通过逵园的方位,准确判定了会址建筑的具体位置。</p><p class="ql-block"> ▼楼顶“1922”成为确定三大会址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 逵园,中西合璧,西曲中词,不张扬,不喧哗,不造作,不矫情,演绎了羊城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体现了广州人兼容并蓄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逵园于2011年修复后活化成为集艺术展览、文化休闲活动和艺术生活体验为一体的创新艺术空间——逵园艺术馆。</p> 作为东山五大侨园之一,逵园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承载着文化与历史的大型建筑艺术品。现在,它还是本土文化艺术的热门地标,社区美学教育的公共空间。<br>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04 国共合作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简园:越秀区培正路13号</b></p><p class="ql-block"> 简园与慎园相邻,由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所建。这栋三层高的建筑以外形取胜,是一幢欧美建筑风格的别墅式楼房。建筑布局对称,前后都有花园,柱子是仿希腊式的,建筑门楼上端是飘出的阳台,外墙涂刷米黄色粒状灰砂,出檐处施几何纹饰,大门侧有“简园”二字。</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简园,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曾作为德国领事馆,后做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的公馆。</p><p class="ql-block">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中共“三大”代表毛泽东常在会议休会时到简园拜访时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建设部部长的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p><p class="ql-block"> 1924年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这里,也留下了他当年的足迹。<br></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时,华南文工团进城后设团部于简园,曾组织“广州入城式”的相关活动。现在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的办公地。高高的围墙与密闭的大门将简园与市民隔开,要想一睹这栋百年花园洋房的风姿,只能透过侧门的栏杆。</p><p class="ql-block"> 简园的围墙是院落式洋楼的特色,在南面的围墙上,你可以看到一排像绿竹节的栏杆,这些绿色竹纹琉璃筒栏杆原本藏于围墙内部,修缮时,施工队敲开南面围墙墙体,才让它们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 在院子的左侧,有一个中式攒尖顶绿色琉璃瓦六角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被改成平顶,顶上被倒了一块混凝土板,所幸修缮时得以将它复原。</p><p class="ql-block"> 在院子两旁分立了两棵芒果树和一棵人参果树,郁郁葱葱,比简园主楼还高,它们是简园的“守园人”,从民国始就见证着简园的风云变迁。</p> 地面的沙井盖上,铸铭有“简园”字样,很有特色。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顺路一游的当然是独具中西文化韵味的东山。东山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融汇中西方文化特色,人文风情特别浓厚,静谧的铺砖小道,红墙绿瓦的中西结合小洋房,古老而常青的绿色植物,在充满阳光的角落小憩的猫,所有这些都有让您回到民国时期的广州城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不过应该记住:<b style="color:rgb(237, 35, 8);">“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b></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167efb">附注1: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font></b></p><p class="ql-block">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原恤孤院后街31号)。</p><p class="ql-block"> 会址原为一幢两层高、每层2间相连通的普通房屋,为人字瓦顶的砖木结构,是设有骑楼的典型旧式广州民居形式。房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p><p class="ql-block"> 经过新建后,新建纪念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全部用于陈列展览;旧民居5号楼将作为临时展厅,展出与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关的专题展览;5号楼和新馆通过两层的走廊连成一体。</p><p class="ql-block"> 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2013年5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 原中共“三大”会址(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167efb">附注2<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春园</font></b></p><p class="ql-block"> 春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路,由三幢并列的洋楼组成,即新河浦路22、24、26号,每一幢洋楼均有三层。</p><p class="ql-block"> 春园是由一位黎姓美国华侨商人于1922年建造的公寓式楼房。它是砖木混凝土结构,借鉴欧美建筑风格,又融合广东传统民居的特点,在结构、布局和装饰等方面有着中西合璧的艺术气息。</p><p class="ql-block"> 春园坐北朝南,四周有围墙,每幢间可以相通。楼高13.5米,每层宽约 9.81 米,长约 19.1 米,每幢建筑的占地面积约 187 平方米。正面三开间,屋顶设天台及女儿墙和护栏,二楼、三楼正面为柱廊式阳台,设铁栏杆,楼房内地面铺红色地砖。一楼有拱券式大门,两侧为拱券式窗,仿爱奥尼式巨柱贯通二、三层。门口左右两侧的石柱上各有一座小石狮子,门楣上刻“春园”两字,院内有水井,环境优雅。其中,24号楼顶天台建有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八角亭。</p><p class="ql-block"> 现建筑物外貌保存完好。1993年,作为旧民居建筑,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该址进行了复原修缮;2013 年 3 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 春园历史旧照(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附注3:中共“三大”部分代表简介</b></p><p class="ql-block"><b>陈独秀(1879-1942):</b></p><p class="ql-block">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第一至第五届中央委员,先后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时任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长。在中共三大上,陈独秀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做工作报告,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分析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p><p class="ql-block"><b>李大钊(1889-1927):</b></p><p class="ql-block"> 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者,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党的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后,李大钊多次与孙中山会晤,协助国民党改组,并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推动统战线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1927年在北京被捕入狱,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同年惨遭反动军阀绞杀,年仅38岁。</p><p class="ql-block"><b>张太雷(1898-1927):</b></p><p class="ql-block"> 原名曾让,字泰来,学名复,自号长铗,参加革命后初名春木、椿年,后改太雷,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是党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张太雷参与筹备召开中共一大,先后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担任湖北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南方局书记等职。1927年,作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组织发动并领导了广州起义并在起义中壮烈牺牲,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p><p class="ql-block"><b>蔡和森(1895-1931):</b></p><p class="ql-block"> 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捕,牺牲在广州军政监狱,年仅36岁。</p><p class="ql-block"><b>向警予(1895-1928):</b></p><p class="ql-block"> 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向警予曾先后当选为党的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并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1925年5月增补为中央局委员。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女中央局委员 、党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参加中共三大会议唯一的女代表。毛泽东评价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仅33岁。</p><p class="ql-block"><b>马林(1883-1942):</b></p><p class="ql-block"> 原名享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人。1920年以“马林”之名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马林先后三次来华。出席了中共一大,参加和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1923年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出席中共三大。马林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对国共合作和革命统战线的建立,都起过积极的作用。纳粹德国占领荷兰后,马林参加了反法西斯的地下斗争,1942年被纳粹当局逮捕,在狱中英勇不屈,惨遭杀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