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王国

太阳花

<p class="ql-block">  当友友冬梅女士踏进约旦——沙漠里的王国时,距余秋雨的文字描述,已经有二十二年之久。他(她)们身临其地,目光所至,皆是黄沙,石柱林立,满眼震撼,些许草木皆有情。而我,读着文字,看着图片,听着讲解,融情于景,若有所思。不把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枉然一读。</p><p class="ql-block"> 首先科普一下:约旦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p><p class="ql-block"> 约旦,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沙漠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所以,暂且把它叫沙漠里的王国。西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气候温和。</p><p class="ql-block"> “一条大河居然能从沙漠穿过,这无疑是一个壮举,但也迟早会带来麻烦。”余秋雨笔下描述的就是约旦河。约旦河在广袤的沙漠里,如少女婀娜轻盈的身姿缓缓流淌,它注入饥渴难耐的沙漠一股清香甜润,顺便滋生了一条绿色的狭带。想想都知道,无论隔壁还是远邻,无一不对它垂涎三尺,这就为历代的战略争夺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据百度资料:“ 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公元1517年归属奥斯曼帝国。一战后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以约旦为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酋长国。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独立。成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历代帝国版图的争夺,变换,更替,应该全是为了那条狭窄的河流绿带吧,因为,那是人类能够立足之地,生存之本。</p><p class="ql-block"> 约旦河流经西部注入死海。关于死海,中学时曾学过《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有点模糊的概念,知道死海盐度很高,人漂浮于海而不沉,觉得神秘至极,但究其地理位置,全然不知。今天,对着地图终于找到了它。</p><p class="ql-block"> 顺便看看余秋雨在《年老的你》中,是怎样描述死海的:“现在死海是以色列、约旦的边境所在,湖面各分其半,成了军事要地,更不会有其他船只,死得更加彻底。”</p><p class="ql-block"> 死海除了地理位置的特殊,它还很美,美得不可复制。余秋雨来到死海西岸的一个高坡,被死海的美丽所折服:“高坡西侧的绝壁把夕阳、晚霞全部遮住了,只留下东方已经升起的月亮。这时的死海,既要辉映晚霞,又要投影明月,本已非常奇丽,谁料它由于深陷低地,水汽无从发散,全然朦胧成了梦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千年一叹》中,作者主要把脚步徘徊在沙漠壕堑中,从一个个千年废墟中游走,穿行。为了寻找希腊文明的根源,他追寻到了比两千多年前的希腊文明更早两千多年的古埃及文明。</p><p class="ql-block"> 概括一下作者的文化之旅路线, 埃及的考察只算开了个头。当他穿过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底下隧道时,便到了西奈半岛(这已经是亚洲地面了)。荒凉的西奈半岛是各种宗教派别的集结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遗迹。后又经以色列、巴勤斯坦,仰望过所罗门的石柱,抚摸过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哭墙,驻足过万年的杰里科古城遗址后,就踏上了约旦河西岸。详细叙述暂且为止,后面还会去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中东、南亚、中亚等地带。</p> <p class="ql-block">  约旦首都安曼,座落在14个山头之上,占地1700平方公里,人口700万,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今天融入了现代化的各种建筑,是约旦的政治经济中心。</p><p class="ql-block"> 冬梅女士爬上安曼的山头,俯视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从四面八方搜寻远古和现代的结合,“咔嚓咔嚓”按下手机相机快捷键,拍了这么多远近不同的古遗址和现代风格艺术照,后面给了我逐图讲解。但她当时那里知道,我对她脚下的那片沙漠尽有如此狂热的兴趣呢。</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千年的石柱,千年的长石板街道。</p> <p class="ql-block">  余秋雨笔下的杰拉西(Jerash)罗马广场,应该就是冬梅女士说的杰拉什(Jerash)古城遗址,一字之差,应该是译音之别?杰拉什古城遗址有图片为证,只要展开想像的翅膀,就有身临其境的观感。</p><p class="ql-block"> 这里说说这个小国家的大政治家——侯赛因国王。九十年代,因死记硬背时事政治时,模糊记得有个侯赛因大名,也记不清他是哪个地方哪个国家的国王,今天,终于知道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原来是约旦的国王。</p><p class="ql-block"> 且看余秋雨是怎么褒扬的:“人们尊敬他是有道理的。约旦区区小国,在复杂多变的中东地面,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谁的脸色都要看,谁的嗓音都要听,要硬没资本,要软何以立身,真是千难万难。”</p><p class="ql-block"> “大国有大国的难处,但小国更有太多的旦夕之忧。侯赛因国王明白这一点,多年来运用柔性的政治手腕,不固执、不偏窄、不极端、不抱团、不胶粘,反应灵敏,处世圆熟,把四周的关系调理得十分匀当。”</p><p class="ql-block"> “他的一切动作真诚地指向和平的进程和人民的安康,因此已成为这个地区的理性平衡器。”</p><p class="ql-block"> “尽管世界各国对这一地区深深皱眉,而他与约旦,反倒成了一条渡桥。这使他由弱小而得重要,因重要而获得援助,因援助而变得安全。”</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代明主,跻身于国际舞台,力保自己的国家安全,人民乐居,以致后世人心心念念时,满眼都是敬意。</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古罗马的赛马场</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大剧场</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凿建的剧场观众席</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的马赛格石板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