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云端的力量

兵戈闲话

<br> 坦率地说,加入罗晓航名校长工作室后,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工作室的线下活动(有过两三次线下活动,主要是成都的几个校长参加),线上的活动也因跟现实工作有冲突,只能作罢了。星期一早上看到微信群里的消息,星期三上午9点钟有一个线上的活动,算是工作室的成员与领衔人的第一次见面吧!按照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在线上见面之前认真阅读工作室的《建设规划》,在线上碰面的时候每一个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建议。<br> 罗校长有两个工作室,一个是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工作室成员5名;一个是成都市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成员15名,这些工作室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成都的,有的校长所在的学校本身就是成都教育界的名校了,校长个人甚至算得上成都教育的“名家大咖”了,真可谓阵容强大,但是他们依旧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依托这样的一种载体进行学习和提升。这让我想起网络上流行的话——最怕的就是比你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努力和自律。<br> 线上的活动开始了,所有工作室的成员均按时参加,没有迟到者,来自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的江南校长主持,江校长所在的学校头一天才刚刚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用心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而自己也接受了央视记者采访。按照江校长的提示,每个人都要发言,发言时间五分钟左右,既要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学校,又要对《建设规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交流从来自资阳的一位校长开始了……<br> 这样的交流持续了近150分钟,交流节奏紧凑,交流内容全是干货,没有什么口水话,看得出来他们都是认真对待,有备而来的,交流的内容都是经过自己深度思考的,坐在屏幕面前的我,顿时能够感受到自己与成都校长们在思想认识、实践探索、学习态度上的明显差距。<br> 来自成都市龙江路小学黄晓维校长,从基于问题、基于现状、面向未来三个方面对《建设规划》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提醒大家要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未来看教育”的思维,才能在工作中着力践行《建设规划》中的内容。意犹未尽的她接着说:“其实我们所有的学校都会面临着三个大的问题,一是智慧校园的建设,政策要求的升级,升级之后的使用以及管理,这是为了实现师生校园生活的重构。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的情况,无论学校的具体位置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老师们都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如何让老师们负重前行,这是我们需要一直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三是教与学的深度变革,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教学变革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育人……”<br> 十年前,她作为我市骨干培训学习的导师,我还记得他当时给我们所有的学员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员,就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骨干,我希望你们把教育当成宗教、当成信仰,这样你们就会少去许多世俗的烦恼,多了许多职业的幸福!听到她的发言,想到她说的话,我感觉她自己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即便她去了成都最好的学校,也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这给了我深深的震撼!<br>总结的罗晓航校长说:“今天的线上活动,算是我们这两个工作室成员的第一次集体见面,以后我们就按照《规划建设》的思路,将工作室办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精神载体、实践载体。为此,我希望我们工作室做好三件事,一是解决难事,无论学校规模大小,都会有学校的难事,大家齐心想法,攻克难题。二是分享喜事,以后各个学校有什么好的喜事儿,要学会分享,分享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的过程。三是多做好事,工作室的所有同仁都应当有这样的意识,做好事的过程中也是自我成长的一种需要。”最后,她还给大家推荐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三本书,分别是《学校改革学习共同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学会关心》。<br> 三个小时的视频会议过程中,没有迟到早退,大家认真听着,也认真地做着笔记。视频会议结束了,但是大家的学习热情还在燃烧,微信群里所有的校长都按时上传了自己发言的电子文档,及时在网上购买了那三本书籍。其实这样的工作室,对所有成员的约束力算是比较差的,但是大家都用自律的方式心向往之,都想借助这样的平台成长自己,提升管理水平,办好学校,在教育职业之路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我想这就是来自云端的一种力量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