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陆君荒诞无稽小小说(卅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老师,您这一辈子干了那么多的事情,也得到过不少东西,可失去了的也不少,您觉得值与不值?” </p><p class="ql-block"> 就在那次“将军”们晋升职级的集体谈话会后,有一个十分熟悉却又几年未曾谋面的朋友,当他看到鲁成明也在同步之列时,顿觉惊诧不已。在众多人的眼里,当过记者的鲁成明也算得上是这个小县的一个名人,他自己已经记不清到底接触过多少人,但许多人都认识他,单凭他的学识能力、突出实绩、人格人品和对内对外的知名度。按照常理,他早就应该是个高职级了,至少是个二级也不为过。可万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名震一时的“名记”、全县党政优秀人才,到头来还仅仅只是个最未级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这个比学赶帮超的大社会,大到许多高级别的行政官员,小到一般的小职员,总爱把周边人的得与失来进行一番比较,今天这个提升一级啦,明天那个油头小生又坐上“土飞机”,被提升为局长啦,等等等等。在得与失之间在寻找着一个又一个用来维系心里平衡的支点。大家见了面,总会把别人的官场仕途与官阶职级联系起来,好象一个人只要弄得它个一官半职,大小不管,职务不限,官衔提升了,职级晋升了,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对外炫耀的资本。否则……</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离退休的时间又还不早也不迟,离提拔重用的年纪又算过于偏大,好在党和人民还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倒尬不尴年龄的人!”鲁成明在调侃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嘲解。想想那些年纪比这群“将军”还要大,职级还在原地踏步的老大哥老大姐们,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至于职务高不高,收入多不多,人人都各自的活法。再说,在每一个单位,“官”的职数必竟有限,不可能人人都去当领导而没有具体去干活的工作人员,那这个单位还咋个运转。所以,鲁成明虽然说心里还有许多气,但是也算心里垫了个底,以后别人问起相关的话来,也不至于开不了金口……</p><p class="ql-block"> “值了值了,几十年来的努力终于有人认可了,艰辛的付出算是没有白费!”比起同一个单位、在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冯头来,鲁成明现在晋升后才到爬到三级,而老冯在几年前就从实职副职过渡为虚职正职时,一口气跳到了二级,倘若老鲁头运气好一点,有人帮他去反映反映,才能够赶上他现在的这个职级!</p><p class="ql-block"> “也就多高出百十两百多块钱,没有什么值不值的!”按常理说,在以往干记者工作的那些年,鲁成明如果钻头密缝地去走仕途、爬官位,应该比别人占尽优势,县里的一二把手出门,非他鲁记者莫属,随时同坐一辆车上,只要新闻稿写好了,领导一高兴,弄它个一官半职并非多大的难事……</p> <p class="ql-block"> “鲁老师,我还在十年前当农业局局长,就已经拜读过您的文章了!”下乡采访途中,前任的前任书记,同坐在公务车后排的鲁成明闲聊起来,论讲,他俩还同是农业战线上的同事,以前彼此都很熟悉,只是稍作走动,联系联系,弄个部门的副职当当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位大领导也曾经有意无意地暗示过。“是否有过从政的打算?您的水平和能力是众所周知的!”</p><p class="ql-block"> “谢谢领导的好意,只是自己家庭负担过重,唯恐干不好行政事务,辜负了……”鲁成明十分委婉地谢绝了领导的点拨,他的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写写文章还算勉强过得去,可改行重新在肩上去挑一个部门的担子,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说,亦工亦农的家庭重负不允许自己去走一条几乎顾不家的路,尽管干采编工作也很忙,但也可以忙里偷闲,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照管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值与不值,要看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一向务实肯干的鲁成明,事业有成就,家庭经营得让人羡慕和佩服,虽然自己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拿得少点,但子女们各自都有了一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这与自己比别人少拿点相比起来,不知道要强上几十倍、上百倍……(写于2022年4月15日。注: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