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听孩子才会说

柠檬@酱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线上学习时课前和课后的几分钟用来和同学们聊聊天,其中有一天韩儒嘉旖同学主动和我连麦,这应该是他第二次和我连麦,第一次连上麦他并没有表达出什么,一副想说什么又难以开口的样子,我简单的打了招呼和他闲聊了几句他也只是点点头,和他往常在校的样子一般,纵使你问什么,他也很难开口回答出来,只在一些时候点头默认。第二次跟我连麦,我有点疑惑,会不会和第一次连麦一样,连了也不说话,带着一些好奇我依然接通了连麦,他终于突破性的跟我聊他在小红书上学国画,学了渐变色等等,虽然语气上很低沉,这已经是跨越了很大一步了,我应和着他我也在小红书上学国画,在上面能找到很多自己喜欢的领域,这也是我们的共同话题了,事实上我也真的在跟着小红书学国画,也是从零开始学。所以当他在小红书上学国画时我也很兴奋的赞同他的观点,并推荐给更多的同学,可以在上面搜很多东西。网络如果被我们合理利用,它带来的价值对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是有人沉迷游戏,有人却能利用它开发自己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班里像他这样不能表达的学生有很多,纵使你急的跳脚他也是纹丝不动,彷如隔世用无辜的眼睛发着呆,看着你,也让我在想这个问题: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我们一直在夸某个孩子真听话,让孩子听我们的话,孩子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在听我们讲,按我们的要求做,有时提出要求还会被大人反驳,渐渐的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难以企口。在《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一书中,其中第三篇章做个善于倾听的好爸爸/妈妈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很多孩子抱怨,他们的父母不了解他们,在意的只有学习成绩,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是长篇大论的教导就是否定,而不是支持和鼓励。如果孩子稍有辩驳,换来的说不定还有粗暴的责骂、严厉和惩罚。正是父母的冷态度,让他们不敢再说,不愿再说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视和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误解就会越来越多,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展开和亲情的融洽。自然,孩子也就不愿意好好听父母的话了。”</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孩子追着父母问问题,表达对世界万物的好奇,从父母那里找安慰,求夸奖,如果得不到回应, 甚至得到忽视与冷漠,就大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样听孩子才会说?首先要有耐心,安静的倾听孩子的表达,不要打断他的话,家长要配合孩子的诉说给予表情的回应,让孩子感觉我们很想听,当他们的表述不顺畅时给予鼓励:“不要着急,慢慢说。”“没关系,再理一理自己的思路······”让孩子放松下来,好好思考自己想表达的意向。</p><p class="ql-block"> 其次,相信孩子的话,很多家长经常在问我问题时会说一句,我怕孩子记不住,我怕孩子听错了,我怕孩子骗我的······我们质疑孩子的记忆力,不相信他的话,也会让孩子慢慢的不想说,反正说了你也不信,还不如不说,孩子本身是不会撒谎的,因为种种原因怕被家长严厉的呵斥而不得不撒谎,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话,给予信任,让孩子也信任家长,愿意吐露心声。</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给予孩子诉说的机会,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可以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他最近看的书里讲了哪些趣事,喜欢哪些书,他为什么喜欢某个乐器,他在学校中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事······当我们也像孩子一样经常提问,孩子会很愿意给你讲述他的认知,他学到的哪些你不知道的知识,他又看到哪些新奇的事,孩子的话题太多了,他永远都有好多的话可以跟你说。</p><p class="ql-block"> 带着好想听的心听孩子说,他就会乐于分享,如果你的孩子不愿说,说不出,我们应该赶快找找原因,调整自己的方式。耐心听,让孩子好好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