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杨萍

<p class="ql-block">  ——舒心读书会第120期</p>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四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四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四月的花朵处处绽放。满眼望去,满目春光,满天绿意,满怀惊喜。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在最美的四月天我们又一次相逢茶语琴韵。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欢迎来到舒心读书会第120期。</p> <p class="ql-block"> 今晚的读书会照例分为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有书共读,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文化苦旅》,请大家翻到第167页今晚我们共同阅读----《北极寒夜》。</p> <p class="ql-block">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一行字母,一片墓地,一份图表,一座城堡,一群闲人,一块巨石,一面蓝旗为章节内容。记述了自己在欧洲的见闻,我们可以看到,余老先生不是坐在家里死读书,闭门造车;而是真正行万里路的,写有意义的文化游记的行者。这本书一直读到现在,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轻松,却又迫不及待的渴望读下一章,下下一章。</p> <p class="ql-block">  好,进入今晚的第二个内容,个人分享。林徽因在给长子梁从戎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里写到: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不难看出,为人父母,对于子女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无条件的爱,所有美好的词语都想用在孩子的身上。我想到一句话:如果生命可以互换,通往天堂的路上一定站满了爸爸妈妈。</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是人间四月天</span></p><p class="ql-block"> —记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p><p class="ql-block"> 1992年,江梦南出生在湖南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当地的初中老师,按照瑶族习俗,孩子出生随母姓,母亲江文革就给她取名——江梦南,寓意“梦里江南,岁月静好”。然而江梦南的人生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岁月静好。半岁时因为急性肺炎误服药物,导致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的听力完全丧失,九个月大时临床被诊断为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也就是说,江梦南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可当时她还不到一岁,父母很难想象,往后的漫长人生,女儿都要在无声的世界中度过,这未免太残忍了。他们不愿相信,只是一致怀疑当地医疗不够先进,也许到了大城市的医院,女儿的病就治好了。抱着这样的幻想,父母经常利用周末,假期,带着江梦南辗转各大医院,一遍遍地做检查。</p> <p class="ql-block">  在3岁之前,江梦南几乎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火车上吵吵嚷嚷,只有江梦南呆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不知道眼前这群人在干什么。有一次邻座的阿姨被自家的孩子吵到烦躁,指着江梦南说:“你看看人家多乖,就你整天吵,聋子都受不了你”江梦南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她完全不知道阿姨在讲什么。爸爸赵长军听到“聋子”这两个字,心颤抖了一下,马上抱紧梦南,生怕对方看出女儿的异样。然而,无论夫妻俩如何努力,结果依旧没有改变。江梦南听不见,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p> <p class="ql-block">  医生好心劝夫妻俩,别再花冤枉钱了,把钱存起来,等到孩子大点,就送去特教学校。可送去特教学校不就承认女儿跟别人不一样了吗?一想到以后女儿都要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生活,做父母的就特别心疼。寻医无果,夫妻俩又将希望寄托在助听器上,可他们被告知,助听器只适合听损低于95分贝的患者,而江梦南的听力损伤太严重,戴助听器没什么用。担心同龄人嘲笑女儿,赵长军很少让江梦南出门和小伙伴一起玩。江梦南童年唯二的伙伴就是爸爸妈妈。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只要看得到爸爸妈妈,江梦南便会觉得安心。那次夫妻俩依旧带着女儿到北京求医,然而又是空欢喜一场。回到宾馆,他们低头在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江梦南一个人在一旁玩,小皮球不小心滑到床底,她急的发出了“啊啊”的声音。夫妻俩愣住了,互相看了看对方,赵长军马上抱起女儿,激动地问妻子,“刚刚,刚刚阿南说话了,对不对”江文革眼泪哗哗地掉下来,夫妻二人抱着江梦南哇哇大哭。从那以后,夫妻俩坚信女儿可以说话。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两人决定,自己教孩子学习说话,他们每天抱着江梦南,夸张地教她如何摆放舌头,如何发音。为了让女儿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江梦南的父母毅然放弃教女儿学习手语,而是让女儿学习发音和唇语。最开始,小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爸妈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他们将梦南的小手放在他们的嘴上感受他们说话时不同字所产生的气息,他们让孩子看他们说话时的口型,父母会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一个字,可能要读1万次,10万次就这样,孩子慢慢能够发音,虽然不是那么清晰,但对这对夫妻俩来说,却是天大的鼓励,梦南通过训练又学习了唇语,再大一点,夫妻俩就让孩子对着新闻联播练习,因为夫妻俩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为了准确地掌握言语康复的方法,江文革曾利用暑假去长沙一家聋儿言语康复机构学习,她和几岁的孩子一起上课,除了老师,整个教室就她一个大人,但这没有妨碍她认真听讲,“毕业”时她拿到了宜章县第一张“言语康复师”证书。别人的孩子天天吵着看动画片,而江梦南每天拉张凳子,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认真地看主持人的口型,以及底下的字幕。到了6岁,除了吐字不清,江梦南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话语,而且,她已经很自然地接受了自己听不见声音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梦南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没有让她读特殊学校,而是和普通人一样读公立小学。但正常的学校不肯收她,无奈,她只能多上了一年学前班。上学了,她总是坐在教室前排的位置,别人是听课,她是“读课”她需要看着老师的口型,来读懂老师讲课。有时候老师讲课的速度过快,上课走动,或是背对学生板书,她就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当别人下课后在打闹玩耍时,江梦南就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无旁骛地整理课堂笔记,仿佛自己在另外一个真空的世界。慢慢地,江梦南成绩名列前茅,四年级暑假,她就将五年级的课程全部自学完成,最后经学校测试后,顺利跳到六年级。记得开学那天,当她走进六年级的教室,有人问她是不是走错班级了,她自豪的回答,不,我就是来读六年级的。</p> <p class="ql-block">  从小父母担心女儿的缺陷,害怕她受欺负,所以一直全力保护她。可梦南知道,她不可能一辈子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她要学习一个人长大。</p> <p class="ql-block">  2004年12岁她一个人坐火车到了郴州,成了郴州六中的一名学生。一入学。江梦南便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父母督促着起床,又听不到闹钟,她只好自己想办法“晚上睡觉之前把手机设置好的闹钟调成振动,一整晚都抓在手里”第二天早晨,她依靠手中的振动叫醒自己。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中学的课堂上,老师讲话的语速较快,知识点又丰富,如果依靠读唇语来跟上学习进度几乎不可能,效率也大打折扣。因此,除了上课努力“听讲”以外,还依靠看书本,板书,课堂展示的幻灯片和课下的自学来完成。</p> <p class="ql-block">  2007年15岁的江梦南上高中了,就读于郴州明星学校。在高中,这个倔强的姑娘自己能做到的事绝不会麻烦别人,同时她也不想别人对她有特殊照顾。她从来不是学霸,物理也曾考过22分。江梦南的高中语文老师王海平回忆“刚开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孩子上课一直盯着我看,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听力缺陷,要一直盯着老师的嘴唇发音来听课。后来在课堂上碰到难点我都会刻意讲慢一点,有关键的重点都会板书,这个孩子每本笔记本都是满满一本”。</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江梦南参加高考虽然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但她觉得没有发挥好,坚持复读,第二年,她以615分的好成绩被吉林大学的药学本科专业录取。在大学期间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江梦南因无法听见播放的录音,只得舍弃听力部分,在少了占分数35%比重的听力分数情况下,她依然顺利通过考试。硕士生阶段,她在吉林大学选择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作为研究方向。这个专业是学校教授帮她选的,因为担心江梦南听不见声音,进实验室会遇到危险,但对于江梦南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她说“小时候觉得学医很崇高,可以救死扶伤,就想学医,但是受听力所限,不能填报医学,于是选择了药学以后希望能够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寻找最有价值的发现,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一位长春的医生听说了江梦南的事迹,主动联系她,劝她植入人工耳蜗。对于人工耳蜗,江梦南不是没有考虑过,她害怕万一人工耳蜗手术中出差错,不但听力没有恢复,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她不愿意冒这个险。可这次,医生苦口婆心劝她,江梦南动摇了,虽然已经习惯了无声的生活,但她还是对有声世界充满了好奇;陪在身边二十几年的父母,他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自己的声音真的像同学们描述的那样温柔吗?同学们常唱的那首好听的歌曲,到底有多好听?带着这么多的疑问,江梦南慎重的答应了医生的建议。7月,江梦南接受了植入人工耳蜗,手术结束后,医生打开了江梦南的人工耳蜗。她紧张地探听这周围,却只能听到非常小的声音,她心里一凉,以为手术失败了。最后才知道,医生担心她刚刚恢复听力,一下子承受不了周围的声音,把耳蜗接收的音量调到最小了。“我听不见,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你在叫我的名字,但我没有搭理你,真的不是因为我高冷,是我没有听见”每当认识一个新朋友在2018年7月以前,江梦南都会这样介绍自己。植入人工耳蜗后,她不在这样介绍自己了。她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声音;听见了教授同学的声音;听到了清晨被闹钟叫醒的声音;听到了写字时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听到声音后,她还需要做语言训练,将听到的声音与实物对应起来。一切又似乎回到摸着父母喉结振动学说话的日子,她的父母会将声音录下来给她听。</p> <p class="ql-block">  同样在2018年江梦南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启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学习说话仍然是梦南每天必做的功课,而老师还是对她不离不弃的父母。为了帮助梦南更好的完成博士学业,父母和她建立了一个语音学习群,他们把单词通过语音的形式,一遍一遍读给梦南听。别的父母教孩子说话也就是一两年的事,可梦南的父母一教就是30年,只要梦南继续求学,他们会一直教下去。</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江梦南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同时被评为十大人物的另外九名是: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彭士禄,航天追梦人,朱彦夫,苏炳添,张顺东,李国秀夫妇,陈贝儿。</p> <p class="ql-block">  颁奖晚会上,央视写给江梦南的颁奖词是: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p> <p class="ql-block">  江梦南喜欢听歌曲《隐形的翅膀》。她最喜欢的一段歌词: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那里有风就飞多远吧。现在,她的隐形翅膀已经展开,她为所有关心她的人撑起了一片天,她更成了父母的四月天。因为她的努力,她将翱翔得更高更远。</p> <p class="ql-block">  按照计划,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梦南说“活在当下,把关注点放在眼前的事情上,不去想未来我还有多少困难要求解决,我还有多少障碍要去跨越,我只要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向阳而生,向善而行,惟愿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里,让大爱,善良,付出,感恩,宽容,奉献,责任,担当成为主流,父母是孩子的四月天,孩子亦是父母的四月天,在人类繁衍的长河里,相互成就,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延绵不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