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数学核心素养下发现式教学研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省二远洋小学数学组</b></div> 为落实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 远洋)学校“直面线上教学常态化,构建长效机制,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会议要求,远洋小学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4月15日召开了数学核心素养下发现式教学研讨的第二次会议。会议围绕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如何基于线上教学环境开展学习活动,如何联系社会热点开展合适的学科活动等确定主题,积极研讨,共享智慧。 <b>一、线上“发现式”教学设计分享</b><br> 王安琪老师以《什么是面积》一课为例,阐述自己对于发现式教学的感受。本节课首先由生活实物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通过触摸各种物体的面,感受数学的真实存在,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面积的内在含义;接着,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自述比较两个不同的面的面积大小的方法,方法多样,活跃课堂气氛;最后,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创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谁更大?”的探究活动,学生思想碰撞,进而有效理解和吸收本节课的内容,以拓展的方式为今后学习埋下种子,奠定根基。 王剑老师就《平均数》一课进行分享,在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将本节课放在了学生掌握了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之后进行,旨在让学生的认识不局限于平均数只有整数。<br> 通过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平均数的本质和意义。在活动“猜猜8个人的年龄”中给一个平均数,让学生自己去构造分布,理解平均数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在整体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现实的、真实的统计题材,引导学生利用平均数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张欢老师以六上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一课为例,从“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两个环节与大家分享发现式教学设计。这节课首先由我校正在火热进行的线上“阳春体育节”引入,将五年一班44名学生的靠墙静蹲时间作为原始数据,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引出整理数据过程中“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数据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接下来,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结合原始数据进行合理分段及整理,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最后,学生绘制统计图,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进一步帮助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经历对数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b>二、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b><br> 2022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其中数学核心素养是个关键词。当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指导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将变化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提升学习能力,不断尝试。<br> 教研组长袁旭光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史宁中教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与分享。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获益良多。 <b>三、总结指导</b><br> 赵全红主任和孟繁冬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指导和总结。赵主任指导我们对于常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打开思路,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扩大化,以提升学习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孟主任强调,线上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要定位精准,我们要调整并分配好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为线上教学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模式。 深耕细作笃前行,春风化雨盼花开。教研为每一位老师明确教学工作内容,行有方向,学有榜样,做有标尺,干有方法。精益求精,锐意进取,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共同努力!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人:一年数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图片提供:陈净</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人:袁旭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