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4.10日重返401纪实</p> <p class="ql-block"> 成都星光电工总厂系原电子部所属的三线军工厂。1970年始建于仁寿-双流-彭山三县交界的狮子山林家坡上,1999年调迁到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间,数千星光儿女克服重重困难,在这远离城镇的荒山上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军工半导体器件厂,一个生活配套齐全的小社会。在极其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全体星光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冲破“巴统”封锁,先后完成了200余项重点军事工程的电子器件配套任务,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受到国防科工委嘉奖。</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后,工厂旧址已成为成都市历史建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外景地,网红打卡点。由于当年工厂通信地址为“成都市401信箱”,因此“401”的地址称呼沿用至今。在此奉献了青春年华的星光人对此地更是怀有深深眷恋。2022年4月10日,30多个老星光人相约重返401,追寻当年的足迹,回忆那段峥嵘岁月,重温昔日的战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为留下这段美好记忆,特将部分照片整理如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生产区忆旧,生活区漫步以及农家乐聚会。为全面了解星光厂的光荣与辉煌的历程,穿插了一些过去的照片。文后附录了一些老照片,有兴趣的可去看看“往日时光”。</p><p class="ql-block"> </p> 第一部分:生产区忆旧 相聚工厂大门。开始了一段青春无悔的追寻。 《星光广播站》大喇叭中的军号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左边尚保留了时代气息。影视拍摄时在右边修了一堵墙,遮住了花园和喷水池。大煞风景。 这张接近厂门大道当年旧景。 遥想昔日上下班时人群洪流。 当时厂区守卫十分严格。厂内无关人员都不允许进入。 成都市历史建筑:《大三线建设遗存401厂建筑群》。生产区和生活区所有建筑都编号挂牌了。人们不会忘记三线建设者的奉献。 诸多反映那个时代的影视剧在这里拍摄。 厂大门内。“为人民服务”提醒着出入者。 电子工业部的王铮老部长来厂视察。他是江西红军时代无线电事业的开创者。 <p class="ql-block">星光厂领导班子第一届以馬定海厂长,许光全书记为首;第二届以邓光和厂长,俞亚康书记为首;第三届以陈光华厂长,叶成炯书记为首(下图)。</p> <p class="ql-block">1980.12党代会。星光厂老领导们。</p> <p class="ql-block">第四届以刘德武厂长,曹希胜书纪为首。1987.1月,新旧两届厂领导班子在厂大门合影。大门悬挂的是《国营星光电工厂》厂牌。</p> 1987.1 月,新领导班子与陈厂长在厂大门花园合影。 重大活动都要在这里留影。 陆续都有星光人回到老厂寻梦。 技术科同仁。与80后毕业的新生代合影。 <p class="ql-block">星三代来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厂区全景。红墙掩映在绿树中。指点当年形胜地,唯有青山如故。</p> 厂区分为四个台阶。三条大路通往不同车间。 恰好碰上厂区内正在拍电视。许多影视剧都曾在老厂取外景。 这条路走了近30年。 右边为六车间厂房(工装车间)。该车间生产封装用的管壳管帽和各种工装,除机加工外,还有电镀,热处理,冲压等工序。 <p class="ql-block">落叶满地无人扫。左手是冲压厂房。</p>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一号主厂房。一分厂,生产各种晶体管:高频,大功率,宽温区,抗辐射,双向,塑封,.......;二分厂,生产各种声表面波器件。 <p class="ql-block">1号主厂房前合影。遥想当年胜况。</p> <p class="ql-block">部分获奖产品。</p> 映阶碧草自春色。 老科技专家共忆当年攻克技术难关的壮举。 <p class="ql-block">原声表车间的同仁。</p> 半个世纪的友谊。 容颜不再,精神依然。 各自寻找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1987.1月。新老两届班子在一号楼前合影。 维修站前合影。复杂的仪器设备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 二号厂房。研究所在这里制造各种模拟集成电路和军用模块。开发民品时,集中工厂的电子线路技术人员组成了“星光医疗设备厂”(三分厂)。生产便携式B超机,红外治疗仪等医疗设备。 <p class="ql-block">厂区一角。大楼厂房今犹在,只是朱颜改。</p> <p class="ql-block">净化厂房中是引进美国仙童公司的半导体生产线。技术人员和工人克服重重困难,自主完成了安装,调试和投产艰巨任务。</p> <p class="ql-block">车间工作</p> 全封闭的净化厂房内有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大口径电磁炉,高精度光刻机,显微镜,电子束镀膜机,离子注入机,超洁净室,高纯水制造设备,全自动外延炉,.......生产人员要身穿净化服,经旋风除尘后方可进入。 左边是机修车间。右边是净化厂房。 机加车间(七车间),合并工装车间,动力车间的机床,形成强大的机加工能力。转民用后,发展成“星光电焊机厂”(四分厂)。生产钢筋对焊机,全自动二氧化碳保护焊机,氩弧焊机,点焊机,....... 动力车间(八车间)。承担了沉重的辅助生产任务:氢氧站,氮氧站,自来水厂(芦溪河二级水厂,高扬程抽水到山上),高压线路(彭山专线接入),电话线路(从成都市内架专线至厂),天然气专用管线(威成输气线接入),...... 电解水制造氢气氧气,管道输入前方车间。 配电站。从彭山青龙场架设专用高压线,以确保军工用电。 厂区后面是茂密的森林。1949年前,这一带还是原始森林,活跃着共产党领导的川西游击队彭(山)仁(寿)华(阳)纵队。 原技术处同仁在科技楼前合影。工厂拥有50位高级职称人员,200多个中级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人事部认可:工厂可评工程师(含)以下技术职称,助理经济师(含)以下经济职称。 厂部,生产计划处,科技处,质检处等核心管理部门均集中于此。这是一些特别团结,特别能战斗的集体。 厂部办公楼。周边遍植金桂银桂月桂,难忘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质检处。入场材料和出厂产品质量检查。普军级,特军级,宇航级的严格环境试验,确保军品高可靠的质量。 这栋楼是厂区最早的建筑。主厂房尚未建成时,就在这里开始了试制生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精神得到发扬。 <p class="ql-block">后来,这栋楼成为办公楼之一。财务处,人事处,干部处,保卫处,宣传处,工会,档案室,总机室,......均在此楼。</p> <p class="ql-block">工厂的穷管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财务处是承担压力最大的单位。</p> <p class="ql-block">郭东林师傅是老星光,现仍在厂区大门守卫。</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生活区漫步</p> 星光子弟校。雄厚的师资,勤奋的学子,良好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使得子弟校教学质量非常高。每年都有大量子弟考入大学,高考升学率名列全县前茅。 <p class="ql-block">小学部。芳草年年发。</p> 中学部。地下还有临坡的一层。是理化实验室。 还认识这些小孩吗? 快乐的童年 子弟校足球队 那时的孩子可不娇气。 <p class="ql-block">子弟校的部分女老师。</p> <p class="ql-block">部分子弟校老师。</p> 部分退休教师。他们为星光下一代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三岔路。最高处是星光幼儿园。左边干打垒楼房是招待所。 幼儿园教师阿姨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一批批星光幼苗在这里茁壮成长。 幼儿园内景。 活泼可爱的孩子。 <p class="ql-block">星光厂的未来。</p> 星光医院。医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规模堪比当时的地级医院:内科,外科(可做腹部手术),中医科,妇产科(可做剖腹产,很多星二代出生于此),五官科,牙科,......;化验室,X光机,B超,住院部,救护车,配套齐全。 住院部。多少职工在这里得到了治疗,多少孩子在这里诞生。 <p class="ql-block">后勤处。承担了繁杂的生活保障任务:住房,食堂,环境卫生,绿化,...基建时从青城山买来树苗,种植了大量银杏,水杉,桂花,橘树。搬迁时统计,仅香樟树就有3000多株。</p> <p class="ql-block">任满东师傅,仍住在老厂。他是工厂后勤的劳动模范。</p> 工厂大食堂。提供美味的饭菜。不仅单身职工在此就餐,还为职工家庭带来了方便。 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配备了粮店,菜店,肉店,百货商店,邮局,银行,...... <p class="ql-block">星光汽车队。他们是最早经受改革冲击的单位。</p> 星光车库。车队拥有十多辆卡车(星期天还要送职工去镇上),大客车(每天有到成都市内的班车),小车班,救护车,吊车,甚至警车。车队有技术过硬的维修班。还有自己的油库。 部分车队师傅。 灯光球场。在厂工会的组织下,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露天舞台左边是图书馆,可借阅各种图书期刊;右边是棋牌室,经常进行象棋围棋桥牌比赛。据称:钓鱼爱好者有200多人。 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在此打篮球,羽毛球。每年都要举行厂内各单位的篮球赛。 傍晚灯火通明,儿童们在此嬉戏。 长跑运动会。马定海厂长,刘德武厂长都是运动爱好者。 厂宣传队,乐队水平很高。常为职工表演,还受邀外出演出。 同行的女士们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 <p class="ql-block">露天舞台。追忆我们逝去的芳华。</p> 当年的小姑娘,风采依旧。 露天电影放映室。 星光电影院。有1350个座位,还有楼厢。与市内同步放映最新的电影。 星光会场内每年要进行厂内文艺汇演。 全厂大会也在星光会场召开。 劳模表彰大会。 <p class="ql-block">1998年,工厂领导换届,第五届新班子接过星光大旗。全厂职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1999年9月,整体搬迁到成都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p> 工厂宿舍区。正在拍电视。拉来了不少群众演员。 三岔路口。星光厂的集市区。 1号单身职工宿舍。许多新来的大学生和青年工人都在这里住过。 2号单身职工宿舍。 宿舍周边是遍山的橘林。每年收获几万斤,分给职工。 3号,6号,7号楼。 8号宿舍。 <p class="ql-block">4号宿舍。70年代曾是老技术科所在地。技术科同事在此相聚。</p>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远处是4号楼背面。近处是销售处和供应处大楼。 9号楼。72家房客。 <p class="ql-block">故居。</p> 10号楼。 11号,14号楼。 15,16号楼。 17号楼 18 号楼 沿山边是几栋红砖青砖的二层小楼。 干打垒小平房。冬暖夏凉,住宿还比较舒适。 把附近的两个生产队划为吃商品粮的蔬菜种植队,为工厂职工提供蔬菜。现在全部搬进了新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部分:欢聚籍田农家乐 老同志致辞。 林家坡的开拓者和科技元老代表分别回忆那段艰苦岁月。<div><br></div> 建厂时的“青工”代表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 陆续上山的大学毕业生和新进厂的职工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接过父兄事业的“星二代”代表发表感想。 现在仍奋战在一线的星光人介绍星光厂辉煌的现状。 <p class="ql-block">最后,林中军向全体星光人致敬。他1988年从成都电子科大毕业,现在是星光厂副总。</p> 当年好男好女上三线,星光人“献了青春献子孙”。现在大多已退休,享受晚年幸福的生活。在此欢聚之时,深深怀念逝去的老友。 <p class="ql-block">下午各小组分散活动,回忆往日时光,暢谈当年逸事:马厂长的开拓精神。</p> <p class="ql-block">刘德武厂长的兢兢业业。</p> <p class="ql-block">吴自强,江瑞清,刘志明,刘恩洪,周仕其等等老师傅高超技术和奉献。他们带出的徒弟成为了工厂的骨干。</p> 费师傅的厨艺,刘木匠的手艺,银师傅的文艺,刘花工的园艺,沈老师的摄影,贺电影的盼望,...... 住草棚,打炮眼的艰辛。 攻克难关,完成一项项任务的喜悦。 邻里间的和谐。 欢乐的业余生活。 军转民,求生存的奋斗。 齐心协力,完成工厂整体搬迁的自豪。 改革开放,工厂转制的酸甜苦辣。 星光人的友情。 2006年,星光厂还清了1.3亿元的搬迁债务,工厂完成改制,开始了新的征程。 举杯祝愿:星光记忆长存,星光友谊长存,星光精神长存,星光事业长存! 附录:往日时光 <h1><b></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