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论语》读书会复盘

常德美女

<p class="ql-block">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书带领人:李蓓</p> <p class="ql-block">今天,《论语》读书会换了新的空间——茶书房。</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你,比个心</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位带领人把我们领入了一间充满书卷气息的空间。这里布着淡淡线香,实木的座椅环绕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李蓓、佳妮、馨悦三位老师的引导下,学友们躬身入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原因,读书会停了三期。之前博学苑、市图书馆的公益课堂,然后在这里,是读书会的第三处空间了。<b>三,生万物</b>,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是否也在述说,常德的经典读书会正借由三位领读人,在勃勃生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茶书房里,入室则静,不敢高声语,只因恐惊读书人。莅临的学友们彼此只是眼神的交流,欣然间就有了深深的问候。</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b>净手</b></span></h1><div><span style="font-size:22px;"><b><br></b></span></div><p class="ql-block">净手是古代很简单的尊重仪式。</p> 古代不论是读书还是写字,必须净手焚香。至于庙宇道观的法事和各种祭典活动就更不必说!<br><br>上一次,我们读书会的净手仪式是在去年夫子诞辰那一天。 <h1><b>致礼</b></h1><br>书友们整理衣冠、静默肃立,在老师引导下缓缓向孔子像致礼。<br> <p class="ql-block">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国人讲究尊师重教,因此入学祭拜先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历经千年未改。通常就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的茶书房,在老师带领下的开启仪式庄严肃穆,增加了仪式感、参与感。让莅临的书友们对儒家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也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b>诵读</b></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诵读卷首语</p><p class="ql-block">卷首语是天下书院方宇先生撰写。</p> 读书会上,我们会以《卷首语》开篇。因为“诵之者必身正,诵之者必静心,诵之者必动情”。读书时,一贯而从之。每每读到卷首语篇末“欲问迷津何人渡,千古夫子为木铎”时,我会特别随喜方先生的两位弟子——李蓓和熊佳妮女士。何其有幸,能成为她们的朋友和闺蜜,得以受到书院文化的洗礼,得到传承人的亲自带领。还有馨悦老师,总是那个在幕后拍照,布场的策划人。<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会三巨头(难得的合影)</h3> <h1><b>领读</b></h1><div><br></div>带领人李蓓老师一句一句带读《八佾第三》。<br> <h1><b>齐读</b></h1><div><b><br></b></div>全场书友们起立齐读。 <h1><b>分讲</b></h1><div><br></div>逐字分解。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r><br>李蓓老师说,这一讲,孔子谈的是“诗”。<br><br>《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春秋时称作《诗》,后因孔子的整理加工,被列为儒家的经典教材。诗经的第一篇就是《关雎》,关雎表达的是男女的爱慕之情,那么孔子对关雎的评价用了八个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r><br>这八个字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乐而不淫”表达的是男女相悦,其中充满着快乐。这个淫呢,我们现代都当贬义词之用,在这里是“过份”的意思。虽然“乐”,虽然“相悦”,但不至于过份。男女“相悦”,自然就有了一种哀愁,有了一种淡淡的思绪,但不哀伤,并不哀婉。<br><br>孔子借诗以言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中庸》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我们心中产生的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种情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观点,这种状态叫做“中”,就是一种中正之情。所以我们讲“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无论是“乐”还是“哀”都讲究一个度。<br> 李蓓老师继续讲,《诗经》里面的情感表达,即热烈奔放又含蓄内敛,故“乐而不淫”。既有对美好女子的思念,求之不得的一种淡淡哀愁,但又不至于伤感。所以这种情志之美好和这种人格之美好,恰恰是我们东方文化对人很好的一种塑造。比如我东方女子独特的魅力:“体态之美,德行之善”。我大中国“和”文化,国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br><br>最后,李蓓老师还推荐了门德尔松的音乐,推荐《流金岁月》的电视剧。课后学友们可以通过音乐之美,影视之美,感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感受喜欢Ta,护Ta周全之美!<br><br>在拓展分享时,李蓓老师有引申到,关于孩子的成长。如果说孩子像棵树,我们父母可以将力量聚拢,支持他的主干成长,让他枝繁叶茂,可好? <h1><b>分享</b></h1><div><br></div>学友分享这个环节,是读书会最精彩的环节。这里有思想的碰撞,有灵感的火花。<div><br></div><div>年纪最小的有才七岁的曾子懿同学提出人这一生的课题<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七岁的孩子,已开始与你探讨,关于人这一生的问题了</h3> 今天的读书会有12位学友抢到分享名额。在诸学友互相礼让,矜持时,由小学组的万宸安顺利抢占先机,拿到第一发言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位发言人:万宸安</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小学组黄亦语同学一上场就分享了“人生四季“的收获,真的就是“亦语惊人"。也让我们这些号称美妈的资深美女秒进“老人区“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中组分享</h3> 初中组的几位同学,通过读书会学习,成长的轨迹更是肉眼可见。<div><br></div><div>某位同学的经典语句:“我来读书会,都是我妈逼我来的!”还历历在目。现如今,一到周三就会问,“妈,这周的读书会,你抢到名额没?”</div> 也还清晰地记得,在读“为学篇2.19”时,就有十有四的小张同学直接开怼他妈,“请问这位学友,你每天加班,是在被剥削,你知道吗?” 难道,这经典读书会的秘密就在亲子共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妈组分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波笑容可以有</h3> 借由经典,孩子们金句连连,美妈帅爸们只有偷着乐哈。<div><br></div><div>在这里,智慧的火花爆了哈</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经由李蓓老师分享的孩子像树苗这个点,引发我的思考。</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一棵小树苗栽种在花盆里,几年以后可能长成盆景,如果栽在土地上,几年以后可以长成一棵大树,为什么同样的树苗结果却差异巨大呢?因为花瓶里面土壤很浅,树根扎不深,而土地上的土壤肥沃,树根扎的很深根深才能叶茂啊。</span><br></h1><br>我从2014年开始学习心理学,NLP,家庭教育指导师,身心灵习练,曼陀罗疗愈,绘画疗愈等等各种、各种学习。这八年的时间不是在学习,就在学习的路上。<div><br></div><div>那我的孩子真的如我最初所要的,成为“学霸”了吗?<br><br>没有,没有,他还是他,</div><div><br></div><div>我还是我。<br><br>事还是事,如是发生。</div><div><br></div><div><h3><b>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b>通过学习,在做事的态度和在做事的效率方面是敏捷而高效的。因为学有所成,因为有正知和正见,所以做事能做到点子上,出手就在位置上,故能<b>“敏于事,故慎于言”</b>,就<b>“有道而正焉”</b>。</h3><h3><br></h3><h3>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有心向学的人,遇到了大道,遇到了根本规律,遇到了有道的人,遇到了有学问的人,<b>见贤思齐</b>,就会向他去请教,就会向他去学习,从而<b>校正自己</b>,从而可以<b>发展自己</b>,使自己不断能前进,这是对于道的态度。</h3><div><br></div><h3>事还是事,只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多元化了,稳定在观察者的角度,在觉照之光下自由的保持链接。</h3><br><h3>在《论语》读书会里,跟带领人在视频号里每天一句的<b>思想早课</b>,每周一句的<b>读书会践行实践</b>,如沐春风,沐浴光中。</h3></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会流程</h3> 孩子就好比一棵树苗,想让孩子成才,父母得把孩子树苗种在土地里。学习教育,学习客观规律,让智慧的父母头脑里有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有着纯熟的沟通能力,就相当于土壤深厚。父母良好的行为榜样,每天带给孩子积极阳光正能量,孩子自然绽放,自然卓越。深厚肥沃的土壤培育出阳光积极幸福快乐绽放的孩子。<br><br><h3>父母的角色就像园丁,只负责拔除杂草,修剪多余部分,然后安静等待花期的到来。不要试图去改变,去控制。差的土壤,长不出好的花朵。要想花朵开的美丽,土壤必须肥沃,要想孩子卓越,父母必须智慧,必须学习。因为,<b style="color: inherit;">“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h3><br><h3>学习要<b><font color="#ff8a00">常态化,持久化,深入化,系统化,价值化,结果化</font></b>。厚德才能载物,学习才能进步。父母坚持学习,成为肥沃的土地,不管孩子是花苗还是棵树苗,都能健康茁壮成长。父母各自成长,孩子如是绽放。</h3><br><h3>这不,读书会的三位带领人,已决定<b>每年带读46期了</b>,<b>每个月第一个星期还会开启“格物计划”</b>。就由李蓓、佳妮、馨悦老师这三位对自己学习投入,加起来超200W的老师来带领。</h3> <p class="ql-block">刚刚翻看佳妮老师的朋友圈,刷到以上的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请让我笑哈哈,笑哈哈......</p> 还好,我们读《论语》解经典时,这三位老师陪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解,不懂还可以直接问。<div><br></div><div>哎呦,幸福怎么来得这么突然啊?</div><div><br></div><div>请允许让我再次笑 哈哈 笑 哈哈......</div> 感谢有你,感谢有我,感谢我们,在一起 今天,是我李蓓老师的生日。<div><br></div><div>此刻我还坐在办公室里,想借用我做二八经的读书会复盘,向这位一手音乐,一手经典的奇女子致敬!</div><div><br></div><div>这位李蓓艺术学校创始人</div><div>这位22年资深钢琴教育导师</div><div>这位22年培养了1000+孩子走上音乐艺术道路</div><div><br></div><div>祝福她实现她的梦想:让音乐教育像自来水一样流向千家万户。<br></div> 好了,让她陪着你,《论语》读书会陪着你,一年46次与孩子们一起当学友,一起好好学习,一起天天向上。<br><br>好好亲子共读。<div><br></div><div>于是,愿“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