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娃,第一次真正写小片段哦!

媛媛

<p class="ql-block">  《端午粽》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文中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词,同时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p><p class="ql-block">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亲身体验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粽子的样子和味道时,我发现第二自然段非常适合模仿写作。于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去超市给孩子们每人购买了一个粽子,拜托暖暖妈妈给孩子们加热并送到学校。(在此真心感谢)孩子们看到热乎乎的粽子,异常兴奋。洗好小手,端正坐好,我们要发粽子咯,我先带着孩子们回忆第二自然段内容,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优先选择的权利。孩子们的表现都很优秀!因为是课间,我们的窗户外面也吸引了好多“小馋猫”。顺势我们总结出写事物可以用由外到内的方法,并注意运用“里面”“中间”这些过渡词以及恰当的形容词等。</p><p class="ql-block"> 开始写作了!我让孩子们拿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基本上有四样:苹果🍎、香蕉🍌、芒果🥭和橘子🍊。我以橘子🍊为例,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本打算让孩子们说,橘子的外皮什么样。结果,第一个孩子举手就回答:“老师,橘子圆形的像车轮。”一张口就是比喻句,真是了不起。我顺势指导,是不是可以把“圆形”换成“圆圆的”,对比读一读,感受感受,哪个词语你觉得更有节奏感就用那个。接着,我让拿苹果的孩子模仿刚才那位孩子的句子来说说苹果。果不其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就出来了“苹果圆圆的像太阳。”再加大难度,你们也来描述描述粽子的外形吧!麻平瑞张口就来:“粽子是三角形的像金字塔”。真不错,这孩子课外知识非常丰富。有的孩子可能还不知道“金字塔”是什么呢?所以,多阅读,多积累课外知识,会让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真没想着第一次写小片段就来写比喻句,但是孩子自己表述出来了,那就这样趁热打铁,顺势而“教”吧,谁让我的娃这么聪明呢!💕</p><p class="ql-block"> 而后,孩子们开始聚焦“外皮”。这次我们以芒果为例,有的说“芒果外皮薄薄的”,有的说“芒果外皮黄黄的”。“只能写一句,到底听谁的呢?”我说,“大家势均力敌,还是让你们唐老师出马吧!🤔保证你们都能满意。”我们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句子中既有薄薄的又有黄黄的,这不就行了吗?话音刚落,“芒果外皮薄薄的、黄黄的。”一泻而出。</p><p class="ql-block"> 描写完外皮该果肉了。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可以试着加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剥开香蕉皮,你又看到了什么呢?“软软的、黄黄的果肉。”苹果呢,剥不了,那就咬上一口吧。“黄黄的、硬硬的果肉。”感觉呢?“甜甜的、脆脆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句话结尾,表达你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之情吧!记得要用感叹号哦!小作文写完啦!孩子们争先恐后让我修改!有的孩子嘴里还不停地嘀咕:写作文这么简单啊!😂</p>

孩子

粽子

外皮

黄黄的

芒果

橘子

苹果

比喻句

果肉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