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深处最感人

阳春雪

<p class="ql-block">【原创首发】抗疫散文</p><p class="ql-block">细微深处最感人</p><p class="ql-block">文/张荣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春天,所有预设好的计划,都被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的疫情打乱了。忧虑和烦躁塞满了本该温馨喜悦的季节。</p><p class="ql-block">阴云笼罩着我的心。不断出现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者、密切接触人员,每一组数字都伴随着浸濡其中的危险气息,让人感到揪心。</p><p class="ql-block">恨自己不是医者,也做不了志愿者,不能站在疫情防控的前沿。我所能做的只有伴着一个个白昼和长夜默默守望。透过窗户,我看到大街上来往的人,带着口罩,行色匆匆。</p><p class="ql-block">儿子已经快两个月没有回家了,封控的军营中一切按部就班地运转。任何时候,军队也不能按下暂停键。天空中呼啸而过战机,依然给我们传递着无比踏实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媳妇儿近期连周末都改成了单休。下沉到社区帮助防控疫情,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有特殊情况时,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家。</p><p class="ql-block">上学的孩子们,由于疫情的反复,断断续续的停课又复课。</p><p class="ql-block">我听着家属区里巡逻的战士一遍遍地喊话,忽然看到微信有提示音新消息,原来是我们家属区一个姐妹。她退休之前在上海长海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上班,是一名职业催眠师。她给我留言:“现在疫情比较严重,各位军爸军妈都闲居在家,我想在微信上建立一个健康群,和大家分享一些缓解压力和不安的操作方法!您看可以吗?”我的心为之一暖!同样是封控在家的人,她却想到了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服务。</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网上商谈好有关微信群活动的事宜之后,便给河北老家的母亲打电话,我愧疚地说:“妈,过年的时候没能回去看你,开了春还是回不去,你自己多注意身体。”</p><p class="ql-block">母亲说:“你放心,别惦记我。虽说我八十多的人了不怕死,可也不能因为我害了孩子们。你看社区的人天天都在外面奔波忙碌,风吹日晒,还不安全,真不容易!我就好好在家呆着,咱不能给政府添乱!”</p><p class="ql-block">我由衷地说:“妈,我就知道你是最明白事理的人,年纪大了也不糊涂。”</p><p class="ql-block">母亲温和地笑了,“不糊涂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了,在家呆着,国家每月还给发那么多退休工资。闺女,你问问到那里能捐钱,我想对咱们国家表达一点心意。”</p><p class="ql-block">这最朴实的话语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我说:“妈,这件事等我回去以后我帮你办,向你学习,我也捐。”</p><p class="ql-block">正说着,大哥的电话打进来了,他是听说杭州这里疫情比较严重,放心不下才特地电话叮嘱的。我问及老家的情况,他说:“沧州境内也有疫情,咱家这人们要连续做核酸检测,还要排查外来人口,工作人员不够用,我和几个退役老兵主动报名出来当了志愿者,每天忙着呢。”</p><p class="ql-block">我说:“那你这是上前线了,自己当心啊。”</p><p class="ql-block">放下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这些亲人、朋友,他们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他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善举,却与我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细微深处,蕴含着最真切的情义;细微深处,昭示着最深切的感动!品味细微深处,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本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荣华(网名阳春雪),女,河北沧州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共产党员。杭州钱江文学社社员,杭州上城文联成员。南大港作协副主席。渤海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多家杂志报刊,诗文歌词等创作多次在省市级文学大赛中获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