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怀旧

苏建明

<p class="ql-block">筇,音穷,系我国特有的中小型竹类。<span style="font-size:18px;">筇竹又称罗汉竹,</span>竹节大而明显,笋可食用,杆可制作竹杖和工艺品。位于昆明西北10余公里处的筇竹寺,相传因神仙在此植筇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有着一段美丽的民间传说。白马寺的义马伴主求雨;灵隐寺的济颠和尚扛新娘救百姓避山轰;大相国寺的唐太宗阴间遇救感恩建庙;寒山寺的寒山、拾得为亲事“和合”共同皈依佛门;大昭寺的文成公主填湖镇魔女等等。筇竹寺也一样。相传大理国鄯阐(今昆明、晋宁、安宁、嵩明、易门一带)将军高光围猎,遇到犀牛,追到玉案山后不见踪迹。抬头看见一群身形面貌奇异的僧人在山间行走,高光赶过去后已不见僧人,只看见他们插在地上的筇竹杖。高光让众人去拔竹杖却怎么也拔不出来,第二天发现这些竹杖长居然还出了茂盛的竹叶,这才知道此处是神灵显示的福地,遂在此建寺庙,取名筇竹寺,以供奉佛祖、菩萨。</p> <p class="ql-block">踏入第一道庙门就会撞见哼哈二将(金刚力士),他们狰狞的面目,壮实的身板和发威的神态,曾经让年少的我充满了敬畏和恐惧感。但也激励了我日后学习武术和健身。</p> <p class="ql-block">进了庙门后,左右各有一棵粗壮挺拔、高耸入云的柳杉,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寺庙里的宝贝。儿时,我喜欢在树下喂松鼠。60年前上小学的时候春游,老师曾经让两个同学一起合抱这棵树,但抱不过来。经过了60年,它们的胸径似乎并没有明显增长,有人说它们的树龄已经超过400年, 确是寓意着长寿的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四大金刚(天王)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神了。熟悉,说的是都知道第二道庙门后两侧站立着的四位天将就是四大金刚。陌生,说的是多数人傻傻分不清他们各自的名字和司执什么。其实有个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根据他们手中的武器(器具)谐音加司执区分。执青锋剑者风(锋)也,执琵琶者调(弹琵琶有音调。调是多音字)也,执伞者雨(伞的功能是遮雨)也,执蛇者顺(因为广目天王司顺)也。合在一起就是“风、调、雨、顺”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生我去过数不清的寺庙,但总觉得与筇竹寺相比,这里的五百罗汉要更逼真、更生动一些。后来才知道,这是由清代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和三个徒弟,花了七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作品,为了让作品更具个性,他常与徒弟们借着去玉案山下黑林铺馆子吃饭喝茶的机会,认真观看周围人的长相和行为特点,并将这些观察的结果体现在他的人物雕塑作品中。他们塑造的罗汉身高体形大都与常人相仿,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雕塑中的明珠",体现了大乘佛教“人人皆有佛性”的教义思想。</p><p class="ql-block">关于五百罗汉(比丘)的来源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正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佛去世后参加第一次经集结的五百个弟子;第二种认为是跟随释伽牟尼传教的五百个弟子。民间相信第二种说法的人居多。传说则有三种,即500蝙蝠说、500大雁说和500强盗说,均比较离谱,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p> <p class="ql-block">众多罗汉中,有几位的面孔一看就知道是域外人士。可以推论雕塑家黎广修还是个游历天下,见多识广的人。仔细比较上、中、下三层的罗汉就会发现,中间这一层的罗汉不管在面部刻画、以形传神、色彩搭配、服饰皱褶、人体各部位比例等方面,都比其它两层的要更好更显功力。有人据此推断第二层的罗汉系出自于黎广修之手,其它两层的则出自于他的三位徒弟,并非没有道理。</p> <p class="ql-block">胆小的人看了这些面目狰狞,动作恐怖罗汉,相信会像我一样的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开心罗汉”即幽冥戍博迦尊者,诠释着“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亮见得天”、“佛祖心中留”的开朗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随着国家对历史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如今的筇竹寺也焕然一新,殿宇富丽堂皇,菩萨重塑金身。寺内佛事活动井然有序,早课、跑香、晚课依律进行,晨钟暮鼓,一派顺和兴旺景象。</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筇竹寺金碧辉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管近看或远眺,</span>其宏伟壮观、庄严清净的气度,感觉都不输国内各大名寺。</p> <p class="ql-block">从童年到青年,筇竹寺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数十次的往返使我对她及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也最能勾起我对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很多回忆。在三年困难时期(1960—1962年),饥荒席卷全国,饿肚子成了我对那段时间挥之不去的记忆,粮食凭《购粮证》定量供应,每人每个月2.5公两猪肉也是定量供应,这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10多岁青少年的营养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得了水肿病,找到能吃的东西成了我每天都需要面对的事。城里找不到东西吃,就转而寻求城外的田间地头和山林河湖。筇竹寺也就成了我最常来找东西吃的地方,而且经常是逃学来到这里。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筇竹寺附近的绿水青山给我带来的各种大自然的馈赠,我家有可能无法在艰难中度过饥荒,赶上日后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天,我在筇竹寺的山林里能采到白花(高山大树杜鹃花的一种)、槐花、苦刺花等可食用花类;也能采到香椿、杉树尖和蕨菜等可食用的植物叶子。夏天能找到灌木类的杨梅和各种野生菌。秋天则能采到火把果、锁梅和板栗。最重要的是能在筇竹寺附近的山林中打到诸如箐鸡、山雀、八哥(岩八和树八)喜鹊、画眉、四喜、伯劳、斑鸠、黑头翁、布谷鸟等鸟雀。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捕到石蹦(山涧青蛙)穿山甲和黄鼬(黄鼠狼)。在那时,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动物蛋白。为此,我自制了弹弓并且打得很准,每次到筇竹寺山林都有斩获,因此有了“雀阎王”的绰号。无独有偶,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紧挨着筇竹寺的这条山箐里练习打弹弓,以至于这条山箐被人称为“弹弓箐”了。</p><p class="ql-block">“饱汉不知饿汉饥”,看看眼前,我们今天就餐时提倡杜绝浪费的“光盘行动”,都成了中央电视台经常播出的公益广告了。过去营养不良的水肿病被现在营养过剩的“三高”病取代,与60年前相比,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是,节约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美德。</p> <p class="ql-block">今天,看到开满枝头的槐花,除了回忆起儿时用加工后的竹竿伸长手努力够着去扭槐花的场景外,也会想起私自下凡的七仙女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p> <p class="ql-block">白花是高山杜鹃花的一种,属乔木类杜鹃花,所以又叫大树杜鹃。由于白色最显眼,站在山下抬头看,远远就能看到它。摘回来后先得把花蕊全部去掉,然后烧开水汆一下去涩,取出再用冷水漂一个小时后就可食用了。用它炒水豆腐、酸腌菜是昆明人春天的家常菜之一。</p> <p class="ql-block">看到鲜嫩的蕨菜,想起我上小学时逃学到筇竹寺找野菜的事。由于回家后怕被母亲骂,我就将掐到的蕨菜一根一根理顺,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竹篮里,表面再盖上一层蕨菜的老叶子。晚上回到家后,还不等母亲开口,就赶紧把沉甸甸一篮蕨菜送到母亲手中,母亲掀开蕨菜叶子,看到少不更事的儿子辛苦了一天摘到的蕨菜后,就只让我赶紧去吃饭睡觉了。</p> <p class="ql-block">嫩绿清香的“杉松尖”是春姑娘大方的馈赠之一。将杉松枝顶部浅绿色的嫩尖折下,拿回家在沸水中煮15分钟后捞出,再在冷水中漂三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就可以食用了。凉拌和用腌菜炒食,都是最常用的吃法。</p> <p class="ql-block">云南本地杨梅,与市场上常见的乔木杨梅不同,它属灌木,分为尖叶和圆叶两种。昆明附近的州县最多。现在是4月,到6、7月份果实成熟时果色逐渐变黄变红,果实也变软。但是吃起来还是觉得比较酸,所以摘回来用水洗净以后加红糖煮成酸梅汤喝,能清热解暑。</p> <p class="ql-block">盛花期的“火把果”(学名为火棘),白色小花组成的花团一簇簇压满枝头,意示了秋季的丰收。进入秋季,红红的、密集的“火把果”在山林的灌木中特别显眼,非常容易采摘,只要找准地方,一个多小时就可以采一篮。我知道“火把果”无毒,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山间找到后先用它饱餐一顿。据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火把果”还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降血脂 、清除自由基等高大上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与寺庙一路之隔的“弹弓箐”中树木浓密,古道蜿蜒曲折,曾经是云南茶马古道“建昌道”中的一段。这里山路崎岖,古树参天,自然枯萎倒下的树木任其长满了青苔和各种寄生植物,树藤缠绕,和谐共生,林中鸟儿悦耳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看着消失在林中不远处的古道,你仿佛能听到叮咚叮咚的马帮铃声。小时候我看过的云南剿匪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年拍摄)的不少外景就是在这条古道上拍的。</p> <p class="ql-block">山箐下的古道旁有一个叫“三碗水”的地方,传说是赶马帮的人和樵夫歇息喝水的好去处。那时候,一股终年不息的泉水从山体中渗出流到这里,有人就地取材,用大石板雕凿了三个碗形的“坑”。大石板顺水流方向倾斜着,三个“碗”之间凿了一条小沟联通,第一个碗里的水满盈时就自然流到第二个碗,第二个碗满盈时就流到第三个碗,然后溢出流向旁边小石桥下的河里。传说用碗的规矩是:第一个碗是供人饮水用,第二个碗是给人洗手洗脸用;第三个碗则是给马匹饮水用的,顺序不能乱。当年我们沿小路从黑林铺上山必然要经过“三碗水”,也总是习惯性的在这里休息喝水。印象最深的是“三碗水”旁边的那座孤独突兀的无名石拱桥,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历史久远的弃用古建筑。那时桥下的流水就几乎干涸了,只有在雨季才看得到些许水流从桥下淌过。在古道上看到这座衰败古桥,你会突然记起“老树枯藤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之类的诗句,心中产生一种凄凉美。时过境迁,如今,这条破败的古道被旁边那条坚固宽敞、汽车疾驰的公路切成了几段。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却抛弃了这里的古老文明。“三碗水”早已干涸枯竭,无名的石拱桥也已荒芜,被任意疯长的杂草所淹没。但它们仍然静静的躺在那里,继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p><p class="ql-block">对于昆明特有的这类地方性文化遗产,真不应该让其自生自灭,而应加以发掘保护,让人们不仅记住在妈妈做的饭菜中所包藏的乡愁,也记住属于家乡的独特文化,记住种种美好的回忆,并在其中领悟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深层文化渊源。</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昆明动物研究所设立于筇竹寺后山的花红洞附近,养了很多供实验用的猕猴,我将这里称之为“猴山”。那时候,花红洞周边的景色非常漂亮,看着我当年填过的一首浣溪沙(越过猴山别有天,洗耳揩帘疑入仙,莫非世外有桃源。幽林净泉石岩险,莺燕嘤嘤蜂蝶翩,村舍袅袅腾青烟),虽然稚嫩,依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能让我回忆起那里山清水秀、自然淳朴的风光。而今天重返这里,昔日风光早已荡然无存,通往“猴山”的道路被一辆辆超重大货车碾压得坑坑洼洼,杂乱无序的各种建筑物充斥眼前,让我甚至怀疑是否找错了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地质勘查和分析,在远古时代,地球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和地下水长期侵蚀,在筇竹寺后山的花红洞、小墨雨、大石山一带形成了弧形连珠状的多个地下溶洞,地下水在这些溶洞中互相贯通,川流不息,而且水质良好,可以直接饮用。“花红洞”的来源有二。一说是因为洞前曾经有一棵开红花的大树而得名。另说此处曾经因遍植“花红”(植物学分类系苹果属的乔木,有人又称其为沙果)而得名。1689年,时任云贵总督范承勋将其命名为龙淙洞,题洞名为“龙淙石屋”。入口左下方,还题有关于兰谷和尚传说的“懒和尚驻足处”石刻。洞口左上方是民国元老李根源题的“别有天地”四个大字,洞内的山泉沿着洞口流出,在约2公里处流入另一个洞——“落水洞”中。花红洞不大,也不算深。我和同学去过3次,用松明枝或单车轮胎做照明材料,不到30分钟就可以顺利到达洞底。现在的花红洞已被一家公司用作酒窖,封起来不让游客进入了。对于我们这些怀旧寻梦的人来说,非常扫兴。</p> <p class="ql-block">顺着花红洞出来的水流往下走九百米左右是落水洞,在初中一年级时我和两个同学去过三次。这个溶洞的洞口低于地面,如果不到洞口低头看,是看不到这个洞的,所以知道的人不多。从洞口往下看可以看到在距地面5、6米的洞底,从花红洞流到这里的约两米多宽的一条暗河喧嚣着流向洞中不见了踪影,所以称它为落水洞。头两次去都因洞子太深,我们的照明材料不足而返回,没有到达洞底。一个深秋的星期天,我们带了大把的明子、一个手电筒、两条单车外胎和两条内胎第三次进洞探险。伸手不见五指的洞内地形非常复杂,高低不平,拐弯抹角。窄的地方仅够一人侧着身子通行,宽的地方则是一个足以容纳约七、八十号人的地下大厅,在大厅内大喊一声,听得到非常清楚的共鸣回音。洞底有暗河,所以洞内非常潮湿,洞顶有水顺着石钟乳柱滴滴答答往下滴。令人日后做噩梦的,是密密麻麻倒挂在大厅顶上的那上千只黑色的蝙蝠。当我的脚踩到地上厚达三十多厘米的一大片松软的蝙蝠粪便时,立即意识到它们在这里已经居住了非常多的年头了。我们打算尽快离开。受到我们的惊扰,这些面目丑陋令人憎恶的夜行动物先是局促不安的紧紧挤在一起,接着有十多只蝙蝠突然飞向我们的火把,不到一分钟,数百只蝙蝠发出不同的声音飞向我们,撞到了我们身上的蝙蝠落了一地后就不能再飞起来。我们一边惊叫着,一边盲目的挥动着手和火把向狭窄的地方走去,狼狈的逃离了这个恐怖的蝙蝠王国。这一次,我们花了大约五十分钟,一直走到了一处用红色油漆写有“云南地质大队”字样的巨大岩石前,再用火把四处寻找路径无果后,我们意识到这是洞的尽头了。</p><p class="ql-block">今天,这股从花红洞流出的水受到明显污染已经不再清澈。我试图沿着这股水流再去到落水洞,但是,由于泉水周围的土地早已被不同的单位分别占用并围挡起来,无法通行。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作罢。看着山泉四周密密麻麻的建筑物中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水和缺乏有效监管的自然环境,原来可以直饮的泉水变为需要做无害化处理的污水,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要让这里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p> <p class="ql-block">筇竹寺附近区域的地质构造多为寒武纪末形成的玄武岩,且多属海相沉积,内有丰富的生物化石。记得我在这座下寻找碎石头用作弹弓的弹丸时,无意中捡到了一个海贝化石,接着在附近寻觅,又捡到几颗大小不一的海贝化石。此后带了锤子和十字镐再来寻找化石时,居然找到了三叶虫化石,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一座座高山在远古时期曾经处于汪洋大海之中,对那时的我来说非常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和几位同学登上这座山头往东看,整个昆明市尽收眼底。登高望远,心胸开阔,正直意气风发青春年华的我们,免不了各舒抱负,高谈阔论。几年后回忆起这个场景,我曾写下一首小诗:遥忆当年登筇竹,英姿飒爽攀崎路;旭日初照山麓时,早立峰顶论宏图。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站立在这座山下时,大有青山不老,物是人非的感觉。不知道当年和我一起论宏图的他们身在何处?都还好吗?</p> <p class="ql-block">筇竹寺后山清新湿润的空气,<span style="font-size:18px;">幽深宁静的环境,让我顿时回忆起“文革”中学习武术防身健体的情景,不禁“老夫聊发少年狂”,打一路拳来放松筋骨,用行为方式找回已经失去的记忆。完成收势后,突然感慨“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不禁热泪盈眶。</span></p> <p class="ql-block">这次筇竹寺之行,让我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间隧道。隧道的这头,是古稀之年的老者,隧道的那头,则是不知疲倦的志学少年;那头,少年要步行3小时才能到达筇竹寺;这头,老者开车只需30分钟就能驻车进寺;那头,饥肠辘辘的少年到筇竹寺是为了寻找能够充饥的食物;这头,丰衣足食的老者则是享受怀旧旅游带来的惬意;那头,热血少年还在规划未来的宏图;这头,世故老者已经开始撰写人生回忆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这段时间隧道的长度压缩为零,少年和老者同归一人后,终身学习、终身运动、终身工作的我,还将在有生之年再游筇竹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