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与信仰文化

༺岐人猪哥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出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宗族文化和信仰文化,只是其中之一(为突出这两种文化的地域差别,本文把祭祖风俗、丧葬习俗,也顺便穿插进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者在广东呆了近十五年了,深刻了解到珠三角地区流行广建祠堂,村落里宗祠比比皆是。每一姓氏宗族,必建祠堂一座。宗法家庭制度,是中国旧社会规范人伦及纲常的基础。宗氏、宗亲观念(也可叫宗族观念),在珠三角地区民众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看不见笔者老家的那种过庙会现象,因为每个村里都是看不见有庙宇的。唱大戏偶尔也看见有,不过唱的是粤剧,每次只是唱一场,一个晚上或半天时间(上午或下午)就够了,从来不会像笔者老家那种一唱就至少要三天四个晚上的情况。在珠三角地区,村里有喜庆之事或庆典活动时,也会请来粤剧团唱戏助兴,比如:本村老人过寿、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村中地皮成功拍卖后的庆祝、年终村民大分红利的现场……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者的家乡在陕西省关中大平原西部的岐山县,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和南方多祠堂一样,老家现今多庙宇,大庙、小庙、豪华庙、简陋庙都有。家乡的每个村都有诵经念佛、祭祀朝拜的神庙,而且还不止一座,不但行政村里有,而且行政村下面的自然村、生产队、村民小组也有。老百姓对兴建庙宇比较重视,去这些庙里上香、拜祭、祈求平安,是老百姓们精神生活必须的一部分。凡是庙宇,每年有一固定的日子必办庙会。庙会规模可大可小、能大能小,视具体情况而定。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祛邪、避灾、祈愿的美好愿望,集中体现了老家(陕西西府地区)民众的精神信仰与生活文化形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讲,老家以前也是有祠堂的,也是撰志修谱代代相传的。七十年代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时期,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按照当时破四旧的政策,大多数的祠堂以及尼姑庵、道观、庙宇、寺院、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等这些地点,里面的建筑和各种塑像,都被红卫兵推倒砸烂了。有的被改造成了革委会办公大本营,有的直接被利用起来当作批斗人的场所,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才得以保留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历史性政治运动中,祖先祭祀被当作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习陋习,坚决予以革除。祠堂中的祖</span><s>先</s><span style="font-size:20px;">牌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族谱等,皆被焚烧破坏。所以如今,在笔者老家那边,已经很难见到祠堂和族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笔者老家隔壁的“庵里村”,倒是看见有个周家祠堂。不过门是经常锁起来或者关起来的,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去,看起来已是破败不堪,已被政府文管部门列入要保护的古建筑名录。不像珠三角这边的祠堂,不但建筑装饰宏伟气派、造型别致(顶上两侧的边檐,流行镬耳式对称结构),面积很大(结婚、过寿等喜事办宴席,就是在祠堂内,坐个五六十桌都没问题),使用功能齐全,设计有完美的厅、堂、院室内结构,而且大门是敞开的、全天候开放的,成天有很多人在里面打扑克牌、下棋、打麻将、喝茶聊天,看起来有点像北方的村或者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的感觉。笔者老家的那些年轻一代,很多人压根就没见识过真实的这种功能齐全的祠堂是什么样子(在电影或者电视里或许看见过),也几乎没人看到自己家有族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方每村都有祠堂,把敬祖宗排在了首位;北方每村都有庙宇,把敬神灵排在了首位。南北方有这么大差异,也并不是说南方人不兴建庙宇,也不去寺庙上香拜祭,不信仰有神灵存在。本人了解到,珠三角地区的人民,也是有着坚定的信仰的。他们虔诚礼佛及独钟寺庙文化的程度,甚至狂热于北方人。南方人祭神拜佛的地方也是很多,都是史上就有、至今保存完整,国家宗教事务主管部门拨款不断进行修葺的寺庙、庵院、宫观。这些地方,规模远大于北方乡村的小庙小观,一般都建筑宏伟、每日去往的信众多、香火特别旺盛、僧道尼进行日常管理、多数都挂当地佛协和道协的牌子。北方老家村里的各个大庙小庙,一般由村里的贤达人士、善心人士自供自养自管,这些人大多由一些吃斋饭、念佛陀经的虔诚老人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可否认,宗族文化只有广东省传承的最完整与最狂热。在笔者生活工作多年的佛山市,各村(自然村或经济社)都基本有一座祠堂。祠堂是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传达强烈的同一姓氏源于一脉意识。大多数祠堂的面积都很大,基本都有至少一亩至一亩半,国家会把它当作各村集体组织很特殊的一块地皮,对产权予以保护。祠堂也是佛山人小孩满月、老人过寿、乔迁新居、破土动工、娶媳嫁女、表彰奖励、聚众议事等各种重要活动、重大仪式、隆重喜庆之事的举办场所,有重要的使用功能及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工作之余,笔者在好奇心和兴趣的促使下,经常深入了解当地的祠堂文化、信仰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佛山,是岭南地区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如今已经广佛同城,城区连成一体。在过去的40多年里,它矗立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铸造了车水马龙、灯火辉煌、产业出众,万亿GDP的经济产量,社会一片繁荣。祠堂,是这里祭拜和信仰文化的最好载体。今日之祠堂,动辄需要数百万元甚至超千万元,才能完成修复、重建。置之于农耕社会时代,这项工程则是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同时有赖于一定的政治地位作为依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们如果没有走进佛山人的祠堂,没有翻阅那衔接着先民与后人的族谱,没有触摸过那无言静矗的旗杆石。那么,就难以明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有多厚重,文化有多繁荣。那时代的回响有多洪亮,那乡愁与乡情,又是怎样的深婉缱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佛山的很多祠堂,大多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后人不断的进行维护修缮,或者扩建重建。从南宋开始,南方就比北方富裕,而岭南地区在南宋之前是一片蛮荒之地,专门作为犯人的流放之地。曾在老家的邻县凤翔县(以前叫凤翔府)当过知府的苏东坡,就曾经被发配在此流放过。北宋灭亡后,汉人大举南迁,南方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南方得到发展之后开始修建宗祠,昔日的蛮夷之地,如今发展成经济发达的广深莞佛、港澳、海南岛等富饶地。从那时候开始,追根祭祖在当时的南方就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了,他们拿出大量的资金修缮自己的祠堂。在广佛地区,拆祠堂就如北方的挖人祖坟,整个同姓一族会众怒沸腾、群起而攻之,这就是这些宗祠直至今天仍然保存完整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于北方老家现今基本看不到宗祠,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觉得家中一般设有先人灵牌,就是"祖根"在此处,相当于家里就是个祠堂;还有一个原因,后边会讲到:只最多祭奠两代坟的丧葬习俗;另一个原因是:北方的每个村姓氏杂多,就像笔者所在的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温家村七组,有韩、杨、亢、王、</span><s>文</s><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史、杜八种姓,不可能每姓都建宗祠一座,这将要耗费多少土地资源,国家土地管理部门,估计也不会批复地皮用于修建。南方就大不一样,据笔者了解,以族姓设祠堂,是因为南方都是同姓聚居成一个村。自古以来,只要村子形成后,其他姓氏人员是难以加入此村的,也不允许加入此村的。形成了目前南方每村千篇一律,就一种姓氏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村,不是建制行政村,指的是行政村下面的经济社或自然村。以一个大行政村而言,还是有多个姓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因为在广东等南方地区,人们的姓氏意识强烈、宗族观念厚重,所以他们重视一切能彰显出本族同根同脉的大事和各种活动。他们讲求互帮互助,普遍比较和睦团结。他们缅怀祖德,传承文明,弘扬正气。他们排忧解难,奖优助学,激励子孙。也正因为是如此,他们往往会产生出较大的正能量,人们做事就比较成功,所以干大事有成就的人才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珠三角地区人民,只是在每年清明的时候上坟一次,清明节在他们眼里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大节。相比而言,北方人每年上坟祭先人的次数就特别的多,清明节、中元节、寒食节、大年三十、正月十五,都要上坟烧纸钱。每年清明祭祖时候,南方人对此十分重视。往往无论在做什么事,无论事情多么重要,都会丢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乡必须祭祖(是集体性活动),而且要祭祖宗十八代。南方人的清明上坟,一般组成浩浩荡荡的庞大队伍,用箩筐抬着整只的鸡鸭熟肉、时鲜水果、花篮、纸钱等物要敬献,会在坟墓前轮流磕头作揖,而且会大放烟花爆竹(听说此风俗是为惊动一下管墓地的土地神,也是有唤醒沉睡逝者的寓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珠三角很多地方,唐宋元明清时代的老坟一直都保存至今,所以就会清明节时祭祖宗十八代。也正是因为此,坟包是越来越多。2018年~2020年,笔者曾被公司派往粤西的茂名市、湛江市的项目上开展工作两年,在这些地方的有些村里,看见房前屋后都是坟包(见下图),甚至看见过住人的院子中央也有一个坟包,这种奇妙独特的“在世的人和去世的亲人,常年和谐相处”的现象,简直让笔者觉得很不可思议。如今珠三角很多地方,房价一直在攀升、居高不下,地皮是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值钱,所谓的寸土寸金,应该是和这样的丧葬习俗侵占了大量土地有点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国家早已意识到问题存在,对珠三角地区的丧葬,管控的是特别严格的,城乡居民一律不准土葬,只准火化后把骨灰安葬于政府修建的陵园内。每个陵园内,有专业公司派人经营管理,逝者的后人或亲属,按年要缴纳管理费。每个县或者区的政府,都组建有一个叫“殡葬执法大队”的机构,专门管理这些事情。政府的殡葬执法队强制挖开一些偷偷葬起来的新坟,起棺进行火化的事例,笔者听过、见识过多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笔者家乡,一般过了若干年(不会超过150年)后,为解决死人和活人争地问题,坟堆会被政府强制抹平后恢复耕种或做其他用途,称之为“集中平坟”(笔者虽未见过此事,但听说六七十年代,家乡多地平过坟),因此大多数人最多只祭两代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祠堂作为宗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重要表征和物化的文化精华,和各地独特的丧葬文化一起,都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建祠修志,宗祠文化的繁荣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管是南方的宗祠,还是北方乡村里的小庙,还是南方和北方都有的各种稍大一点的、在国家宗教事务主管部门备案后册编的宫、观、寺、堂、庵、院,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富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2.4.15写于广东佛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