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之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怀念我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诗人曾说:“每当写到母亲,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 引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和儿女们的纽带是来自血脉的,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走得有多久,我们都会忍不住回望出发的起点,那是孟郊心中的三春光辉,那是杜甫梦里的香雾云鬟,那是王冕笔下的萱草花生。千百年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母亲的样子,从来就没有改变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就让我在春满花开的最美季节,在母亲节前夕,用爱和思念编织成最美的文章,献给我的母亲,献给我的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静静淌在血里的牵挂;妈妈,你的怀抱,我一生爱的襁褓,有你晒过的衣服味道;妈妈,月亮之下,有了你,我才有了家”。一首深情的《天之大》歌曲,把我带入深深的怀念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坚韧、善良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勤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母亲生于1922年,属狗的。母亲一共生了八个儿女,只是因为在我上边,还有一双儿女不幸夭折。最后只剩下了我们姐弟兄妹六人(俩哥、俩姐,一妹),所以,我和二姐的年龄相差小十岁。母亲把我们六个孩子一手拉扯大,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在生产队劳动占去了,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我们,只好大的看小的,或在地上随便爬着。母亲做姑娘时,我姥家还是比较富裕的,我没有舅舅,姥姥只有三个女儿,我妈是老大,和她身下我的二姨老姨年龄相差很多,可见我母亲小的时候还是非常娇惯的,什么东西我母亲都随便儿用。但自从和我爹结婚,并有了我哥、我姐后 ,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大小姐的作派荡然无存。母亲虽然是半裹脚(小时脚裹到一半儿,因姥姥心疼不再继续裹了),但仍每天踮着小脚,家里家外忙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我记事起,母亲天不亮就起来,老早就把饭煮了,还要喂猪、纺线,和社员一起下地干农活。小时候,我家有一辆纺车,只要得空闲了,母亲就坐在纺车前,麻利的纺起线来。那纺车发出的嗡嗡的声音,当时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母亲亲手纺出线、织出布,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做出一套衣服,大哥穿过了,二哥接着穿,还穿不烂。阴天下雨,不能下地干农活儿了,母亲就搓麻绳,纳鞋底。总之,我们一家八口人的衣服裤子,棉的单的,每人的棉鞋单鞋,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直到现在,我还能自己缝缝补补,都是小时得到母亲的真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80多岁了,还和我爹下地耕田。不耕田就会害病,用母亲的话说:“干完活儿了,喝凉水都甜,吃饭更香。” 是啊, 现在的年轻人时常抱怨这不爱吃,那不好吃的,那是因为你们赶上了一个幸福的时代:有党的英明领导,中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百姓的日子天天都像过年;如果饿你三天试试,即使白菜帮子、菠菜叶、馊豆腐和锅巴粒儿炖在一起,那也是“珍珠翡翠白玉汤”,照样吃得杠杠香。所以啊,人要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生我前半个小时,还在灶上煮饭。去世的头一天,还在炕上做针线活儿。我参加工作后离家很远,曾经把我母亲接到我家,但是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说啥得回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时我很不明白,是什么力量使她从姑娘到女人再到母亲之后,变化如此之大?七八十斤的母亲,怎么体内竟蕴藏着那么大的能量?过日子也同样心那么盛?周围人都羡慕我母亲:“怎么过日子那么有奔头?”每每这时,母亲总会慢条斯理的对她们说:“日子穷富不打紧,但一定要有心气,心气没了,日子就散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也许是母爱的力量支撑吧,所以我认为世上只有母亲的形象才是最美丽的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坚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的一生又是那么坚韧,母亲要强了一辈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从不想欠屯里任何人的情,哪怕是自己的儿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我父亲晚年做了个前列腺手术,是在葫芦岛医院做的。我知道后,给母亲拿了2000块钱。等过了几年,母亲又偷偷的把钱塞给我。并对我说:“三啊,知道你们工厂效益不好,你还要供你儿子上学?这钱就给我孙子上大学用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长大、陆续结婚后,都分家另过了,我爹和我妈都是自己过。后来年纪大了,我二哥二嫂让我父母和他们一起过。但我父母执意自己过,倒不是因为哥嫂们不孝顺。用我妈的话说:“年轻人和年老人生活习惯、方式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现在还能动,不拖累你们,等我们有一天,走不动爬不动了,再说。各过各的,都方便,都在一个院住着,有啥事,喊你们一声不就中了吗?”我的母亲始终替她的儿女们着想;母亲接着说,“再说儿子女儿,孙男外女,想我了,回家看我们不是更方便吗?”真的,直到我母亲去世后,只剩下我父亲孤身一人才和二哥一起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要强,还表现在对我们的严格管束上。父亲不吸烟,但喜欢晚上从生产队下工回来,烫壶老酒喝两盅(偶尔)。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沾上一点。直到现在,我和我哥都滴酒不沾,当然也不抽烟,这与母亲的严格要求有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家里条件不太好,但母亲还是节衣缩食的供我们读书。大哥、大姐小时候不愿意念书,小学没毕业就到生产队干活了;二哥二姐高中毕业,同样也回乡务农了;母亲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的头上,决心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而我,从小在父母和乡亲的眼里,就是听话的孩子,按现在的话说“别人家的孩子”。那时,我的成绩贼好,每次考试在全校不是第一就是第一。学校是大队的小学,老师也是一个屯的,都非常熟。因此,老师每次见了我母亲,都会把我狠狠地夸奖一顿,尤其有一句赞美,让我记忆深刻:“老嫂子,有这样的孩子,你睡着也能笑醒!”这句话让母亲很有面儿,她很傲娇。谁家孩子不听话了了,他爹妈也总拿我说事儿:“你看谁谁家的谁谁多有出息,再看看你,窝囊废、熊孩子一个。”不知是乡亲们总拿我当样板儿,还是母亲的性格使然,总之,我从小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最终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学, 成了我们屯里第二个走出大山的学子(尽管只考了个小小的师范)。所以我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别人认为你好,你就会自觉往更好的方面努力去做。奉劝现在的年轻父母,要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善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母亲又是慈祥善良仁慈的。她从来没有和本屯的人吵过架、红过脸。谁家有啥大事小情,红白喜事,我母亲二话不说,主动的去帮这忙那,里里外外一把手,风风火火闯全屯。母亲在屯里的人缘极好,在家更是如此,就是偶尔和我的嫂子们闹了点别扭,拌了几句嘴,受了点儿委屈,也只暗暗的把泪一抹。转过身来,当没事儿一样,对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该咋样还咋样,从不记隔夜仇。只要儿子、女儿、孙男外女回来了。我母亲二话不说,赶紧去集市上买一大堆好吃的招待他们。我母亲腿快,走起路来风一样“嗖嗖”的,一般年轻媳妇们和我妈一起去赶集,她们真走不过我妈。所以她们都夸我妈:“这小老太太走路,腿真快,我们年轻人都撵不上。”二姐读高中时,是校田径队的运动员,二姐擅长一百二百和跳远,每年都要代表我们公社的高中,去县里参加运动会,并能获得好名次,而每次二姐回来都会给我和妹带来几个馒头,那是二姐自己舍不得吃,从嘴里省下的;我至今每天还坚持跑个半程马拉松。这些绝对遗传我母亲擅走(跑)这一强大基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家里只要做点儿好吃的,从不忘了给儿子、孙子们送。每次都特意多做些,唯恐哪个没吃着,她心里都会不安的。我参加了工作,平时回不去,只能寒暑假回家。我母亲就把端午节包粽子的米留着,直到我放暑假回家了,才包粽子。那时农村没有啥吃食,有时攒点鸡蛋,怕放坏了,我母亲就腌成咸鸡蛋。那个年代,这咸鸡蛋就算稀罕物了,母亲舍不得吃,只等我回家才吃,结果时间一长,鸡蛋腌的齁咸齁咸的,但我吃起来还是喷香喷香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而每次从家里返回城里上班,母亲都执意把我送到火车站。特别是我89年到河南之后,路途远,回家的次数少了,母亲更是往我包里塞这塞那,亲自送我。我家离车站五里路,尽管我不让送。但母亲还是坚决把我送到火车上。我不让送,倒不是嫌弃母亲,而是每次送的时候,母亲转身走时都要哭鼻子,弄得我心情也不好受,禁不住也掉下泪来。当时我很不理解,怎么母亲那么好哭啊?眼泪窝那么浅?我又不是上刑场。那时站台外面总有卖时兴水果的,每次送别,母亲都要给我买些,让我路上口渴了吃,结果转过身,母亲又偷偷抹眼泪儿……“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直到多年之后才明白:那是母亲对儿子远行千里的一份牵挂,一份不舍。尽管我已长大成人,但在母亲的眼里,我永远都是他最牵挂的小老儿子。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母亲引我以为自豪(尽管我并不优秀)。但在母亲眼里,他的儿子永远都是最棒的那个。这从她回答别人的问话中可以充分看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世间》电视剧里有一个很感人的场面,那就是周志刚带着儿子、女儿全家到“光”字片儿给老少爷们儿拜年。逢人就介绍,“这是我大儿子秉义,大女儿周蓉,北大毕业的,话里透着无比自豪和自得,言外之意,看我周家的儿女多么有出息,也正因此,弄得老儿子秉昆倍没面儿,既失落、又尴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路上,不时有人问我妈:“老嫂子,这大热的天,又去干啥呀?”每每这时,我母亲就高声说:“这不,我老儿子回家来看我来了嘛,到时候得回河南上班了,我送送他。”生怕人家听不见,话里透着母亲的得意与自豪。这声音、这表情,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妇女内心隐藏的心思与虚荣,在那一刻肆无忌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听话的人,这时也不住地吧嗒吧嗒嘴儿,啧啧地称赞:“我老侄子在那么远地方工作呀,回来一趟还不容易哈?这得好好送送。”是啊,在当时农村,能在外地上班、吃皇粮,在乡亲们眼里那就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满眼都是羡慕嫉妒爱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下所有的孩子,是不是都是父母心中的骄傲呢?可能你学业不好,可能你混得很差,可能你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但即使你失去了整个世界,在父母那里,你仍然是他们的最爱;而天下所有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更努力一些,好好做人,踏实做事,让自己的父母骄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也有让母亲深深自责的时候。二哥高中毕业后,在当时的农村,文化水平也算够高的。大队书记见我二哥是高中生,小伙子又挺能干,就抽调我哥在大队小学校当民办教师。由于二哥积极肯干,学校党支部决定发展我哥为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入党,结果外调时查到我姥姥家的成分是富农,一下啪死,我二哥就没有入上党。为这事,母亲自责了好几年,经常叨咕:“都怪妈不好,我儿子没入成党,妈拖你后腿了。”等到我入党时,对成分审查不那么严了,所以,我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听了非常高兴,憋在心中的那口气,也长长地舒出来了:“这下好了,和你爹一样,都是党员啦,咱家就有两个党员喽。”心里也有了安慰与平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的善良还表现在去我家时,当时我们的孩子还小,母亲到我们那里,就给我们一家三口儿做棉衣棉裤。母亲干活麻利,没几天就全部做完了。我们都上班,母亲一人在家闲不住,就到隔壁的包家串门(他家两口子是化工厂的,我们是兵工厂的)。母亲看见他们的孩子穿的很薄,就主动提出,如果不嫌弃,大娘帮你们给你闺女做棉衣棉裤吧?于是母亲果真给他们的女儿做了棉衣棉裤。尽管后来我们两家都搬走了,我们也分别了三十多年,直到现在,我们两家还一直微信往来。包家弟妹时时念叨我妈给她女儿做棉衣棉裤的事,常念我母亲的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慈祥善良的农村妇女,尽管她没有什么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都会背《游子吟》这首诗,是孟郊在溧阳所作,当时孟郊都50岁了,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官职,结束了长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他将母亲接去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了这首曾流传上千年,且今后继续流传的经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虽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我的母亲已离开我整整12(2010年腊月初四)年了,我自己迟迟没有动笔,写一句赞美母亲的文字或一篇赞美母亲的文章:不仅由于自己手懒;还由于自己笔拙,怕写不好,亵渎了母亲神圣的魂灵;更由于自己,到现在也没有多大的出息,有辱于母亲这高贵的字眼,及对我的期望。因为我既不优秀,又没有尽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长篇小说《人世间》冯化成跟他的岳父周志刚说:“自古孝道分两种,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对于父母,这两种孝道缺一不可。如果说哥嫂姐妹孙男外女在老人身边,精心服侍那是养口体;那么我这个远走他乡的游子,能算养心智吗?既没有什么成就,又没有经济上的弥补,我算老几?什么也不算,充其量是游走于人世间的一个孤魂。为此,一想到这,我就更加汗颜、愧怍、羞赧,若母亲在天有灵,能原谅您老儿子的不孝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许多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饱尝生活的不易,这使我在以后三十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再没有感到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每天都没有感到过劳累,并且乐观生活每一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弥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问心无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这些年,唯一令我欣慰的是:在这喧嚣浮躁的年代,我还能保持着母亲遗传给我的勤劳、坚韧、善良,保持一份纯真,足矣。用我学生的话说:“一个擅跑马拉松、教学有方、治学严谨、热爱生活、每天快乐的小老头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想到这些,又使我充满了自信,值此母亲节到来之际,终于下定决心,写下此文,了结我多年的夙愿,来缅怀我的母亲。若母亲在天有灵,一定会欣慰的,并保佑您的儿孙们平安,愿母亲在九泉之下安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天之涯,记得你用心传话;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我交给了他,让他的笑,像极了妈妈”。多想一觉醒来,母亲在做饭,父亲在干活儿,而我,还没长大;不为人夫,不为人父,只做母亲的老儿子,依偎在母亲怀里,撒撒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怅望北国天空,在泪眼滂沱中幻出母亲的身影,正款款向我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慈母情、游子意,千古亦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故土暖、儿时味,至今难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