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中轴线

老韩

<p class="ql-block">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故宫中轴线路游人明显减少,利用受疫情影响的旅游空档期,把故宫中轴线重新游览一遍。</p> <p class="ql-block">午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p> <p class="ql-block">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天安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p> <p class="ql-block"> 太和门</p><p class="ql-block">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清光绪十四年被焚毁,次年重建。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p><p class="ql-block">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礼活动的场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太和殿。“太和”出自く周易》,意即天地万物和谐运行。每年元旦、冬至、万寿(帝生日)三大节以及帝登基、大婚、册立后、宣布进士名次、命将出征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殿高26.92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中国现存等级最高的古代建筑。宫殿檐角安放10个走兽,成为中国古建筑装饰等级最高的孤例。殿内正中为雕龙髹金漆宝座,上方悬挂乾隆帝御笔“建极绥猷”匾,四周矗立六根“沥粉贴金”盘龙柱。殿顶天花正中的藻井雕有口衔宝珠(又称“轩辕镜”)俯首下视的蟠龙。殿内铺苏州产细料澄泥方砖,俗称“金砖”。太和殿几经焚毁、重建,现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p> <p class="ql-block">雨花阁是故宫里唯一一座金顶建筑,至今仍未对游客开放,是故宫西部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雨花阁四条脊上各盘踞了一条铜鎏金铜龙。</p> <p class="ql-block"> 中和殿</p><p class="ql-block">皇帝在太和殿参加盛大典礼或朝会前,接受执事官员们朝贺的场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华盖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中和殿。“中和”出自《礼记》,意即凡事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殿顶正中安鎏金宝顶。殿内宝座上方悬挂乾隆帝御笔“允执厥中”匾,寓意施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皇<span style="font-size:18px;">帝参加祭祀活动的前一天在这里阅视祝文,去往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十年纂修一次的帝家谱《玉牒》修好后,在此阅视,并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span>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保和殿</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明初称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保和殿。“保和”出自《周易》,意即保持万物和谐。保和殿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建筑结构采用“减柱造”特殊法式,减去了殿内前檐6根柱子,开阔了空间。殿内悬挂乾隆帝御笔“建有极”匾,意即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明代,大典前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帝在此宴请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清初,后三宫修复前,顺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并相继易名为位育宫、清宁官。顺治帝大婚在此举行。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这里成为“殿试”的固定场所。</p> <p class="ql-block"> 大石雕</p><p class="ql-block">保和殿后石雕分为上中下三块,其中最下方的石雕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俗称大石雕。现有花纹图案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新雕刻。大石雕上部雕刻着象征帝“九五至尊”的九条蟠龙图案,下部为海水江崖图案。大石雕的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据传是以冬季沿途挖井取水泼成冰道,然后以拉运的方式运到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 乾清门</p><p class="ql-block">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后的区域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正门,在清代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铜缸铁缸</p><p class="ql-block">铜缸、铁缸是宫中的防火设备之一,平时贮满清水以备灭火时用。每到冬季小雪节气至翌年惊蛰,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盖,气温低时,缸下烧炭加温,以防缸水冻结。紫禁城内现存最早的缸为明弘治年间铸造。明代的缸两耳均加素面铁环,样式上奢下敛,古朴大方。清代的缸两耳多加兽面环,腹大口收。宫中现设大小铜、铁、鎏金铜缸共二百余口,其中鎏金铜缸22口,分别陈设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门和乾清宫两边。</p> <p class="ql-block"> 乾清宫</p><p class="ql-block">乾清宫始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几经焚毁,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乾”是《周易》中的卦名,代表天。乾清宫在明代为帝寝宫,清初沿袭明制,顺治帝、康熙帝曾于此居住。自清代雍正帝将寝宫移至养心殿后,乾清宫成为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乾清宫又是明清两代帝死后的停灵之地,以示“寿终正寝”。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匾后是清代雍正帝所创秘密建储制存放建储匣之处,匣内藏帝选定并御亲书的位继承人名字。帝去世后,经指定的大臣取下匣子共同验证,由秘密选立的皇子即位。</p> <p class="ql-block">铜龟、铜鹤是古代吉祥图案中常用的动物纹饰,寓意万寿无疆。</p> <p class="ql-block"> 日晷</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计时器。此日晷的晷盘是上下两面分别刻有刻度的圆盘,由汉白玉石制成,晷针为铁制,垂直于晷盘,晷座呈正方形,用四根石柱支撑。晷盘倾斜地放置在晷座上,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南、北极。晷针投影随太阳的运转而移动,晷盘上的刻度根据投影的位置表示时间。从春分到秋分的半年里,看晷盘朝上一面(即赤道以北)的刻度,从秋分到来年春分的半年里,看晷盘朝下一面(即赤道以南)的刻度。宫殿前设置日晷,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p> <p class="ql-block"> 江山社稷金殿</p><p class="ql-block">乾清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有一座三层文石台,石台上各有一座通体镏金的建筑,被称作江山社稷金殿,也是故宫中最小的宫殿,面积不足10平米,面积最小但地位却很高,修建于公元1656年。</p> <p class="ql-block"> 交泰殿</p><p class="ql-block">原名中圆殿,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交泰殿。“交泰”出自《周易》:意为天地相交,阴阳协和。所以交泰殿处于乾清宫(天)、坤宁宫(地)之间。殿平面呈方形,上置铜镀金宝顶,形式与中和殿略同。殿内正中设宝座,宝座后上悬乾隆帝临摹康熙帝御笔“无为”匾,下设乾隆御制《交泰殿铭》屏。左侧为中国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右侧为大自鸣钟。清代后在千秋(后生日)、元旦(春节)、冬至三大节日在此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把象征权的二十五玺存放于此。</p> <p class="ql-block"> 坤宁宫</p><p class="ql-block">明代后寝宫。坤宁宫与前面的乾清宫分别为传统意义上的帝、后寝宫,“乾清”“坤宁”寓意天清地宁即天高明、地博厚。坤宁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现在的坤宁宫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改建后的样式,门不居中而偏东侧,成为有满族特色的“口袋房”。清康熙时将东侧两间用作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均在此大婚。西侧五间为萨满教祭祀神堂,内设安放神像、宝座的环形大炕和制作祭品的煮肉大锅等。</p> <p class="ql-block"> 御花园</p><p class="ql-block">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霈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 钦安殿</p><p class="ql-block">钦安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垣墙后自成格局。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单层须弥座上,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其内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遇年节,钦安殿设道场。钦安殿事务由太监通士管理。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停止太监参与。</p> <p class="ql-block"> 养性斋</p><p class="ql-block">位于御花园西南隅,明代所建,初名“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坐西面东,平面呈“凹字形,前出月台一座。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出回廊,下层东立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三间均为支摘窗。建筑原为七间,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楼两端向前接出三间,改建为转角楼;嘉庆、道光两朝均有修缮。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幸于此,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堆秀山</p><p class="ql-block">堆秀山,明朝称堆绣山,位于御花园东北部,曾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十一年(1583)改筑堆山,山北依宫墙,高约10米。正面有岩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洞门上额题满汉文“堆秀”。山前两侧设有石蟠龙喷泉,山腰处暗设水缸储水,以管相连,引水至蟠龙口中喷出。此为宫中仅存的“水法”。山的东西各有石台阶,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故宫御花园的北部、承光门内,有一对铜质跪象。跪象东、西各一,相向而跪。铜象高1.1米,长1.6米,宽0.8米,为明代铸造。铜象全身鎏金,有着大象的显要体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内的跪象造型,其装束与记载中的皇帝“法驾卤簿”中的宝象相似,所以我们通过这一对跪象立于御花园北门内的设定,也能够理解其蕴含的“接驾”礼仪寓意。除了威严和礼仪的功用之外,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太平的象征,“象”与“祥”字谐音,故象被赋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如以象驮宝瓶(平),即寓意为“太平有象”。</p> <p class="ql-block">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p> <p class="ql-block">老友相聚,同游故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