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觉得,摩梭人是一个神奇的存在。首先摩梭人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也成不了一个独立的民族,因为其在语言,心理素质,地域和宗教信仰上都和当地蒙古族几乎雷同,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归为蒙古族。</p><p class="ql-block">其次摩梭人独特的走婚文化较我们的婚姻关系来说,更简单,不物质,它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试想我们的婚姻生活的脆弱,有很多都是受物质利益的冲击。关系也很复杂,捆绑了婆媳关系、婶娌关系、亲子关系等,这些关系往往容易与利益牵扯,最终一旦处理不好,将是一地鸡毛。另外,人有喜新厌旧的习惯,夫妻朝夕相处,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看对方横竖不顺眼。另外还会因为婆媳关系的不和或孩子教育意见的分歧而产生隔阂甚至分道扬镳,而走婚就不同,白天不在一起,盼星星盼月亮的晚上才能见一面,别提有多腻歪了。并且这种夫妻关系解除也较主流社会的夫妻关系自由,大部份没有登记注册,若双方感情转淡,或娶媳招婿的家族已有继承人和足够劳动力,只要经过家族同意就可解除婚姻关系,男入赘时女男归女家,女嫁人时女男归男家,亦有视乎实际情况协商的。婚姻解除后,双方可各自与他人走婚,人们亦不会歧视他们。况且摩梭人认为,由于家庭全部成员都是同一母系血缘。加之摩梭人显著的道德意识,即崇母观念的流传弘扬,全部家庭成员亲切和睦,尊老爱幼、礼让为先,宽怀谦恭。摩梭人地方的社会风尚从纵横关系来看,都讲文明礼貌,养成了摩梭人从小就温柔热情,举止端庄规矩,女子豪爽而重义,男子多情而内向,社会团结、和睦。</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水面经常会绽放出一种纯白的小花,洁净淡雅,三片雪白色的花瓣聚拢在一起,簇拥着中间一抹黄色的花蕊。这些小花像朵朵白云般漂浮在水中,随波浮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形成了泸沽湖有名的奇景:水性杨花。</p><p class="ql-block">水性杨花,在汉语解释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出自清代高鹗、程伟元续写《红楼梦》。</p><p class="ql-block">但泸沽湖里的水性杨花实际上却纯洁而美丽。据说,在云南的9大高原湖泊里,唯有泸沽湖最常能寻到它的踪迹,因为这种花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必须要生长在没有污染的水域。那为什么人们给它取了个如此轻浮的名字呢?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其实是种赞美,因为它的姿态很美,和一般的花开在枝叶间不同,它那洁白如玉的花朵是浮在水面、开在一根根纤细的花枝上的,而那些花枝也是纤柔无骨,总是随着风或水流,和花朵一起 漂荡摇曳在波光之中,看起来似有似无 ,令那些玲珑的花儿更显得轻、浮、娇、柔,惹人怜爱。</p><p class="ql-block">水性杨花不仅样子仙美,还味道鲜美!它既是水上靓丽的风景, 又是餐桌上的美食,作为泸沽湖的象征性物种,无论观赏,还是食用,都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它可凉拌、 清炒、 煮汤,口感丝滑, 清新鲜美, 听说还可以清热去火、明目养肝呢。</p> <p class="ql-block">忆游泸沽湖</p><p class="ql-block">梁玉娟</p><p class="ql-block">最忆泸沽一日游,</p><p class="ql-block">远山近水锁清眸。</p><p class="ql-block">长歌短棹犁波处,</p><p class="ql-block">惊起湖边三两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