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年那些事

永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文/梁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小学毕业,成绩好却因是黑五类子女上不了县城中学,只好去离县城较近的农村中学读书。每天往返二十里,早出晚归。那年代学习无压力,考试可以翻书、互抄卷子。上课时我常看课外书(家里书多,每天带上一、二本,连《聊斋志异》都带去偷看,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之处回家就问父母,书是我一生中的良师益友)不知老师所云。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人歧视你,却有人羡慕你来自县城。农村同学纯朴、善良、热情,学校附近的同学邀我中午去他们家玩,有同学还从家里拿来红薯、连皮的熟芋头、玉米棒给我吃,有同学一吃完中饭就来校了,要听我讲故事,与他们在一起,每天都开心。我渐渐喜欢上了这所简陋的农村学校,也不觉得走读生活苦了,至今怀念那里的老师和同学,怀念那如世外桃源般的校园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969年我16岁时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初去时啥活都不会干,有一次挖土时锄头脱落,我好不容易上好,一挖又脱掉,原来上反了,惹得大伙笑,第一次评工分为3.5分(最低分)。在贫下中农手把手的调教下,我学会了干农活,工分逐渐上升到5.5分,我的最高分(女同志最高工分为6分)。我个矮人瘦,无法超越干活能手,只能做好自己。1971年,涟源县组织人马修建涟渣铁路(一条20公里的煤炭运输线)。我积极报名,成为蓝田民工营中的一员(营下面分连、排、班,半军事化行动)。农民工大军来到工地,住的是简易工棚,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是挖挑土石、填平道路的苦力活。每天起早贪黑,有时还得打着火把加班。手打出了血泡,肩压得肿痛,比干农活还累,但年轻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干劲冲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修建涟渣铁路时,有件可大可小的事让我至今难忘。那年,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传到工地,连队组织召开批林大会,我被选为代表上台发言,我义愤填膺地批道:叛国投敌、祸国殃民的蟊贼机毁人亡,罪有应得,大快人心。话音未落,台下哗然,说我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突如五雷轰顶,我顿时吓懵了,边哭边解释:蟊贼是指专吃禾苗的害虫,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人。我把批判稿拿给在一旁的连指导员看,他马上平息了这场风波。真是万幸,谢天谢地,如果领导认为我是别有用心,以“故意用同音字攻击领袖”之罪上报,那我这个根不正苗不红的黑五类子女就无翻身之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979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父亲恢复工作,全家人卸下了精神枷锁,生活步入正轨。这年喜上加喜,女儿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出生了,父母笑在眉头喜在心,提议给外孙女取名新,意为新生,新的生活开始。哥的儿名鹏,哥希望儿如大鹏展翅高飞,而我只希望女儿生活不受苦,没有精神压力,一生平安。于是取名为莺,莺歌燕舞,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丑陋的老三届》曾轰动社会,引来褒贬不一。网闻一位老知青看后气得血压飙升,怒气难平。以老三届为代表的知青一代人不是作者笔下的受害者、丑陋者,而是在国家困难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的一代人。每一代人都是时代的弄潮儿,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每个时代都有局限性,生不逢时,唯有自力更生,难苦奋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战斗到底!我的父亲30岁正当年轻有为时被打成右派(1957年底),尔后的21年中屡遭打击,却自强不息,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1979年初恢复工作后加入党组织,十年教书育人实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父母传递给我们的一直是正能量,母亲曾语重深长地说:你们父亲被打成右派也不完全是坏事,富贵养娇儿,贫寒出人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真金不怕火炼,有才必有用(父母直面人生,宠辱不惊,心态良好,健康长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没有仇恨心理,不怨天尤人,一直在努力做好自己。我们兄妹在最佳年龄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经过贫下中农推荐,我上了师范,哥进了供销社,弟弟当上了铁路工人,我们也在最佳年龄结婚生了孩子。改革开放后,我们都加入了党组织。弟弟在恢复高考后,于1977年第一次报考,分数超过重点本科线,因政审不合格未被录取。弟弟锲而不舍,次年考上湖南大学,于是辞掉铁路工作,弃薪读书,毕业后重新分配工作,后成为单位一把手。哥哥1984年考上了省供销干部学校,带薪就读《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原单位创业创新,将一个小商场扩建发展成为大型商场,1995年被评为娄底地区(市级)劳动模范。我一心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人生漫漫路,千山万水脚下过,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人生春夏秋冬四季,酸甜苦辣咸都尝过,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我们这一代人青春无悔,人生无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回首往事,品味人生。那些经过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往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财富一直珍藏在生命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