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漫谈《读谱记》</p><p class="ql-block">——从一部纪实小说中挖掘精神富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苏启平先生赠给我《读谱记》一书已经有两个月了,期间,我们就这本书谈论了三次。我也反复读了几遍,第一遍,我是从后半部分读起,后半部分主要写了他自己的故事,他的父母兄弟和妻子女儿及朋友,写得很真实,将一颗真心交给了读者。</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我主要从头开始读,我之前以为前面的内容是资料的堆积。谁知一打开,我竟然进入了书中的境界。故事从一个叫做苏裕伯的人物身上讲开,上下贯穿苏武和苏洵苏轼苏辙,这些故事竟然这么奇妙的给我打开了另类的世界,吸引我读了下去。</p><p class="ql-block">我曾经与苏启平谈论过,我说你要试着用不同的文体来阐述作品。我以前读到的大多数是你的散文诗,你的散文诗登上了全国各大期刊杂志,这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和水准。甚至,你自己也无法再超越,不如试着从其他文体着手,说不定有另外一番天地,或者说是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看完他的这部纪实小说,我将自己的简短想法发在各个文学群内:穿越千年,从汉朝苏武牧羊十九年说起。说到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再穿越到清朝苏学辙续写族谱。我觉得作者可能受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影响,将千年的故事浓缩于湖湘浏北洞阳山小洞之中,最后谈到自己的故事。故事娓娓道来,夹杂浏阳名人故事,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创新创作,也算是开创了一种写作的方法。作者信手拈来,驾驭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各个群内均给予了回应,大家认为,我读的时候还是读出了新意,也认为苏启平的作品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没有读到的人都想尽快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二号首长》的作者黄晓阳也说过,之前自己写官场小说,后来发现,只写官场小说,会陷入一种文学的重复和轮回,不能超越自己。他也说,很多文学作品,大家看过也就看过了,哪怕情节再曲折离奇,也就是哈哈而已,不留下任何东西。也有些作品,总是让人回味。如果仔细想一想,事后回味的是什么?是自己从作品中获得的领悟,也就是知识点。</p><p class="ql-block">看作品,就像是挖矿,一部作品,为什么能常看常新?就是你每看一遍,都会获得一些新的领悟,都会挖到新矿。</p><p class="ql-block">包括网络上大家都非常喜欢的电视剧《天道》,由王志文主演的丁元英大家都非常佩服,我于是又找来了《遥远的救世主》去读,竟然读出了新的味道。苏启平的这部书就是这样,你要反复读,从中找到一些富矿。特别是这部书涉及的人物很多,有时候一个人物也就几千字,甚至几十个字就讲完了。如何去理解这个人物,如何去学习这个人物,这就考验读者的阅读水平了。作家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卖得非常火,他自己说,其实历史上的人物在书里面就是那么寥寥几笔,每个人的命运也是,寥寥几句就讲完了。我想,在《读谱记》中你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物群像,虽然只是几段话或者几句话,但是苏启平将他们的个性都勾勒了出来,像一个画家一样,画出了他们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作家苏振武在本书的序言中说:读了苏启平的《读谱记》书稿,又对一些重要的节点性资料做了文献查阅和对照,深感这是一部苏轼后裔以小说文体对本支族谱的另一类书写。这也意味着这本情感深沉的《读谱记》具有纪实性、创新性、艺术性三个显著特征。</p><p class="ql-block">族谱体例“创新”谈何容易?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具有标新立异的精神,挑战传统的勇气,另辟新径的能力。这方面,苏启平做了大胆、积极且比较成功的尝试,不言而喻,其在修谱、读谱史上具有创榛辟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创新是很难的。某单位开一个座谈会,一个司机就说,作为一个司机,创新很难,要么开车撞一下,再把车子修好,就新了。这话有点像开玩笑,却不无道理。很多时候,创新就是要这样,要先破再立,但是破的力度要把握好,再创造的内容那就可以天马行空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书中写到苏洵发愤读书后,读书的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他的妻子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扰他便悄悄地走开了。近午时分,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然而却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糯米粒,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p><p class="ql-block">既然是讲的苏家故事,就要把苏家人的故事讲好。像这个苏洵,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读书人,他的这种读书精神遗传给了苏轼和苏辙,后来三人并称“三苏”,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也是很好的读书典范。</p><p class="ql-block">故事特别讲了苏轼,他的故事,我们都太熟悉了,苏轼有段时间是很受打击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后来,苏轼渐渐走出了内心的低谷,开始了新的生活。这点我们也可以从他此时所写的《寒食雨(二首)》中大概揣摩他的心情。“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p><p class="ql-block">此时的苏轼虽然身处困厄,早已经没有了刚来黄州时的孤独苦闷,而是心境冲和平静,淡泊深邃。</p> <p class="ql-block">想到这里,苏裕伯也不禁眉头舒展,为自己不可预测的未来松了一口气。只是多年战乱,“东坡”已经荒废,在一片斜阳之下显得沧桑无限。“雪堂”已然不见,宽阔的地上,杂草之间还能看见几根陈旧的木头与几块作为房屋基石的当地红色大石头。如果不是这些瑰丽的诗篇、文赋,谁还会想起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呢?</p><p class="ql-block">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也许就在此,它不仅仅能传承文化,更能传承生命,星现历史真实的面目,留下永恒的印记。苏轼的故事也告诉我们,遇到挫折和低谷并不要紧,只需要一颗自找快乐的心,和一种另辟蹊径的人生旷达之情,同样能创造出别有洞天的成绩。</p><p class="ql-block">苏裕伯自幼熟读诗书,每当读到苏轼的《石钟山记》,就充满了崇敬之情。一方面他佩服苏轼观察细微、实地调查的作风;另一方面,他更觉得苏东坡与儿子苏迈,父慈子孝,其乐融融,是后辈学习的楷模。</p><p class="ql-block">故事慢慢讲到了清朝,苏家后人苏学辙续修族谱。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讲一个叫做“小洞”的地方。讲述了苏家人迁徙和归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苏家人迁徙到了湖湘之地,又找了一个叫做洞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小洞,是一个最佳的避世之所。它宛如世外桃源,只有崎岖的山道与外界相通。从洞阳山隐真观进去,经杉木庵,再走五六里山路,便可以看见一片空旷的地方,这便是小洞。是浏阳北乡与西乡的最高峰,有近千米之高。西边与善化交界,中间崇山峻岭,古木苍天。一条狭长小溪从中穿过,溪水沿着山石往外流出,一直流经隐真观门前。</p><p class="ql-block">后来苏家后人苏万硕等就得以入葬小洞,文章里面还称赞苏能署宽容善良,死后不与他人争夺小洞这个好地方,这也足以说明小洞是很多苏姓长辈百年之后的理想之所。早些年,苏学辙就读过他写的《洞阳山赋》。</p><p class="ql-block">我有段时间也纳闷,为什么苏启平在家乡自己打通了一个地洞,原来出自这里。中国人也对洞的感情很深,如沙市就桃花洞,大家还在自己家后面打个洞,叫做薯洞,既可以避暑,又可以存放东西。伟人也有诗句说,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玉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故事讲到了当代,讲到了苏启平自己的故事:我1999年长沙大学人文系大专毕业之后分配到了浏阳市枨冲中学任教初一语文与初一地理。2000年参加浏阳六中的招聘考试到那里任教高一语文,担任了团委书记兼班主任。其实那是我第二次去六中应聘了,第一次是1999年刚毕业的时候,只是那次考试不好,试教也一般,所以没有被聘上。在六中我遇到了我的夫人,认识后一两年我们就结婚了。对我来讲,完成工作是个不难的事情,一直得心应手。教了十多年书,主持过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发表过各级论文。2009年晋升高级教师。2014年8月任九中校长,2015年高考九中评价全市第一。</p><p class="ql-block">我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小时候,读物很少,我便千方百计从当地乡亲手中借来《西游记》《杨家将》之类的连环画和《隋唐演义》《林海雪原》之类的小说。其中很多字不认识,只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这既养成了我快速阅读的习惯,也留下了以后读书不精细的毛病。上高中后,读本已经不是问题,我便如饥似渴地投入阅读之中,眼睛读近视了,脊椎也有点变了形。甚至有一段时间惜书如命,对借我书籍不按时归还的人我都“恨之入骨”。</p><p class="ql-block">他还讲到关于洞的故事:6岁以前的事情,能够记起来的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小洞小学。</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喜欢读书,没有上学的时候,就经常跟着堂姐苏艳红去学校玩。学校建在郭家冲的一个小山坡上,距离我家约有三里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村还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必须走十多里山路去洞阳集市的洞阳小学。1956年,为了方便孩子入学,方才在包公庙里凑成了简易学堂。1960年择址孙家冲建了三间房子作为小学,过了几年又不能满足村上孩子就学的需求,后来1973年就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学校房子呈四合院排列,说是四合院,实际上只有三面,靠北面是单独的厕所。三间教室在东边,南面是校门与老师办公的地方,西边是厨房。姐姐在教室上课,我就在学校门口前的草坪与山坡上独自玩耍。下课的时候姐姐会出来看看我,有时候还会把她同学带来吃的零食分点儿给我。</p><p class="ql-block">作者后来为了写这本书拜访了一些故人,挖掘了一些故事:在浏阳六中,还有一位对我极其要好的苏氏宗亲苏仕波。苏仕波在族谱的名字叫苏俊贤,他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是浏阳小有名气的语文老师,大家喜欢称他“苏博士”。我2000年从浏阳市枨冲中学调到浏阳六中的时候,他是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因为彼此投缘,又都是苏氏宗亲,2005年我与黄芙英结婚时特意请了他夫妇做了媒人。他年龄比我大,2002-2007年之间又是当时浏阳六中的较长,对我极为照顾。</p><p class="ql-block">围绕几件事尽数其中不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其他的人都说我讲得好,讲出了他们的心声。只有苏飞跃说我在校长书记中最为年轻,不应该由我提出来。当时我颇不以为然,认为年轻人自当狂放不羁,讲真话,讲实话,有责任感与社会担当。但是后来细细想来,社会之中有很多微妙的规则,说好话大家都爱听,说真话未必讨人喜欢。我年纪轻不去反思自己,却要去钻失角尖提那些意见,未免给人愣头青的感觉;对我的发展确实没有什么好处。</p> <p class="ql-block">此后他又给了我很多建议与意见,我觉得都是从我的角度为我着想,每次听着都觉得很亲切受用。</p><p class="ql-block">我想,这些都是很真实的苏启平。贾平凹也之前说话很直,后来慢慢成熟了,沉默了,最后能够守口如瓶了。包括最后他给自己的女儿贾浅浅的建议也是守口如“平”,希望他的女儿像他自己一样守口、沉默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苏启平在文中写到:苏一文是我认识时间最短的苏姓女孩了,之前还认识了浏阳融媒体的苏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去浏阳市委市政府办事,行政中心主楼进门口安排值班工作人员的电子屏上总能看到苏一文的名字。我的印象里有个苏家小男孩在市委工作了,有一丝亲切感。不过像我这个年纪,自然不会冒昧地跑去寻亲认亲了,只放在脑子里偶尔会想起来。</p><p class="ql-block">苏家人的故事娓娓道来,结合了实际,很接地气,读来也非常有生活气息,我们也觉得可信和真实。</p><p class="ql-block">读谱是一个重新认识社会的过程。族谱读到这里有一种戛然而止,又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苏启平说,起先读的时候,我有着很多的耐心与细心,后来发现接触的信息都是一些姓名、生卒,感觉重复累赘又枯燥乏味,渐渐地便有点不耐烦了。后来想想这些人物,都是与我有着血脉深情的祖先,骨子里便有了一股子激情,肩上也多了一份责任,便一路耐心细致地读过来。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熟悉的地名,不清楚的年号,我便一一对应着去核查。有时候写一段短短几百字的文字,花费的却是几个小时,所用的精力与时间远远比写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组诗歌更多。</p><p class="ql-block">我想,这就是读这本书的意义,你能够从中找到很多的知识点,而且有些故事是很有哲理的,让你知道如何去感悟人生,如何控制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当你从头至尾读这部书,你仿佛找到了一座富矿,里面的人物就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想,这么多年苏启平一直坚持创作,而且能够变化不同的文体,或许他是从苏氏家族中得到了无尽的养分,这应该是他多年创作的转型之作。这本书无论从文体,还是从艺术价值,无论是从讲诉故事的技巧,还是对历史时空的把握,以及对故事框架的驾驭,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此书,也很接地气,体现了文学性、哲学性和人民性,是一本可读性很高的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