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5、25”是我们朱河中学七0级初中生集体下放渔场50周年纪念日,我即兴草成了一篇回忆拙文,作为记念!</p><p class="ql-block"> 真的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转瞬华发变白头。感谢老江河:她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和里程碑;她让我们经历了风雪雨霜的考验;也让我尝到了养鱼捕鱼吃鱼和当老师的滋味;是她成全了我们一个个美好的姻缘和愿望……。</p><p class="ql-block"> 难以淡忘,波碧荡漾的老江河;难以相忘,朝夕相处的同事们;难以遗忘,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的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到农村去,做一名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从而让我尝到了上山下乡的滋味,翻开了人生的重要一页。如今,翩翩少年早已白发苍苍,真是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浮想联翩,感慨万端,她给我留下的是人生启迪、生活历炼、心路历程、奋斗足迹。 一、出征</p><p class="ql-block"> 朱河中学七0届初中毕业生,因学校生员过多、校舍紧缺、无缘高中而上山下乡。当时有三种选择,一是投亲靠友插队落户;二是子顶父职招工;三是集体下放三场(即农场、林场和渔场)。因三场属国营单位,有公共食堂,有职工宿舍,有固定工资(月薪18元),还可以招工出去等优越条件,所以我选择了下放渔场。1972年5月25日,在朱河镇政府和知青办举行隆重的欢送会上,我作为代表发言后,就告别了亲人和送行的人们,背起行囊踏上了人生旅途。</p><p class="ql-block"> 当时去处有三家国营渔场(老江河、东港湖和周城垸),共下放知青70人,其中老江河渔场30人,我就是其中一员。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老江河如此壮阔美丽、波光鳞鳞的大河,吃着有筷子长鲜嫩的黄颡鱼,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和憧憬:天天有鱼吃该有多么好啊!</p><p class="ql-block"> 在邻近尺八街的场湖管队吃过午饭后,我们这群年轻男女,各自带着行李登上了场机帆船,前往场部所在地——东北洲。在轰鸣的机船上,大家两眼不眨地看着清澈碧绿、水草茂盛的大河及两岸如画的景色,船尾腾起的白浪、水面跳跃的鱼类,天上飞翔的鸟儿,感到格外新鲜和好奇。此时,大家的心情也不平静,一方面就像天空的鸟,可以展翅高飞了,谁不想在这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才华?另方面因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到一个偏远陌生的地方,不知能否适应和坚持下来?前途未卜,似乎又有些忐忑不安和茫然无措。</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第二批到来的知青,第一批是1963年下放的武汉知青,最早的是50年代建场时由马鞍山转来的一批老工人,他们在这里已经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待大家安顿好后,就开始分工安排,有的分在捕捞队,春季在长江江段设捞子坝鱼苗,冬季在故道内赶网捕成鱼;有的在饲养队抚鱼苗、养鱼种;有的在副业队酿酒制粉等,各条战线上都有。我被分配到亲鱼孵化队,就是对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进行人工催产(用药物激素和鱼脑垂体注射自然产卵或人工授精)繁殖,将精液与鱼卵搅匀后在室内的容器通过流水孵化成水花,取代长江坝捞鱼苗的原始方法。我白天在亲鱼池上给草鱼投草喂食、给鲢鱼泼粪施肥,观察水质变化防泛塘;晚上在催产池上观察亲鱼动态,协助打催情针,在孵化室内洗刷缸罩上的污物,给水花喂蛋黄等等。过去我们只知道鱼都来自于天然水域,有水就有鱼嘛,不知道鱼还要靠人工养殖,真有点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朱河知青的到来,无疑给渔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曾经一度寂寞的场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场里文化娱乐活动也迅即开展起来,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有的吹拉弹唱、有的棋琴书画;有的在篮球场上拼搏、有的到深水中遨游等等,每逢重大节日,我都开始筹备忙碌主办墙报专刊,有两位称职搭挡,一位是武汉知青俞启谒,负责插图绘画;一位是老乡同事郝新龙,负责毛笔书写。大家都积极写稿、涌跃投稿,每期都办得富有特色,很有情调,图文并茂,受到了全场干群一致好评。紧接着又迎来了了第三批20名容城知青,每个人都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我的梦想则是当一名教师。</p><p class="ql-block"> 每当劳动之余,休息之时,夜暮之中,我们都有一种剩余精力和闲情逸致。春暖花开,我们在草丛里找寻野鸡蛋和鸟蛋;炎热夏夜,我们在三洲联垸迎水堤坡上徒手捉青蛙;桂花飘香,我们在河心渔舟上品茗赏月对饮当歌;寒冬飘雪,我们在场周边冬青树上用竹棍打麻雀。每次打靶归来,就开始挑灯夜战,一起动手剐皮、浔毛、除内脏,或红烧,或水煮,或烹卤,那个香喷喷、美滋滋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几个哥们有福共享,有酒同喝,推杯换盏,讲狠发飙,喝得脸红脖子粗。什么委屈、郁闷和疲劳,顿时都烟消云散。渔场自办的粉坊有粉丝、槽坊有酒,河里有鱼,下酒菜基本不成问题,还能享受女同事的烹饪厨艺,岂不快哉。我们基本上尝遍了湖中鱼类美食,煎、焖、蒸、炸、煮,色香味形俱全;麻、辣、酸、咸、甜,五味调和,大饱了口福。食堂里每餐五分钱一碗的鱼,一天都吃不完,满嘴流油,还整天打饱嗝,而岳阳的辣萝卜和南瓜似乎成为每餐不可缺少的主打菜,人们戏谑道:不吃南瓜又一碗。</p><p class="ql-block">二、谐趣</p><p class="ql-block"> 偏僻的渔场也有独到的风景和谐趣,总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远离喧嚣的城镇,位居长江边三洲围堤的后洲上,是一处过去被称之为“雁不生子,屙屎不生蛆”的荒洲野滩。</p><p class="ql-block"> 老江河原系长江主流,1909年由自然裁弯后形成长江故道,1957年修筑三洲联垸时将上下口筑坝建闸,遂与长江隔断,形成一个静养水域。1958年设立渔场,原属荆州行暑管辖,1960年下放到县管。老江河全长45华里,宽1公里,呈马鞍形,大湖水面2、4万亩,毗邻三洲、尺八、柘木、白螺四个乡镇,盛产青、草、鲢、鳙、鲤、鲫、鳊七大家鱼和赤眼鳟、鳜、船丁等多种特色鱼及蟹、虾、龟、鳖等名特优水产品。通过多年建设,场部发生了巨大变化。下设捕捞、饲养、农业、副业、湖管和孵化等6个队,职工100多人,水面和规模居三场之首。建有宿舍5栋,有食堂、会议室和兰球场等,还有蚕豆粉和酿酒作坊及种稻、养猪等农副业。离场不远是紧傍长江的孙良洲,建有泄洪排涝闸,堤外江边有航道站和长江客轮码头,岳阳荆州,南来北来,内河有往来尺八的机动客货船码头。</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归心如箭,第一次休假回朱河老家我就闹了一个笑话。因当时没有钟表,为了第二天清早到后洲渡口过河,再到尺八街上转车。晚上辗转反侧,不知睡了多久?只见窗外亮如白昼(月光),感觉天已大亮,于是马上起床洗漱,就急忙上路了。旷野一片寂静,几十里乡间土路,仿佛脚下生风、箭步如飞。待赶到河边渡口时,鸡还未叫,无奈在农户的屋檐下足足苦等了几个小时,天才破晓。乘第一趟渡船过河后,到尺八街上又急找长途客运车,直到下午才回到家中。好在当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门不闭户,不怕走夜路。</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场食堂的炊事员请假,不知为何场领导要我临时做一次饭?毫无经验和准备的我竟贸然答应下来,也许是无知者无畏。我半夜就起床,在厨房将上百个广钵装好米和水后,放在格笼上蒸。蒸了一会,我自认为蒸熟了,担心锅灶冷却,又添了几块木柴烧,就到寝室睡回笼觉去了。第二天早上开饭,食堂内就象炸开了锅,职工们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只见每钵饭是上黄、中稀、底焦糊,成了夹生饭,不能食用,只好重做。我当时非常尴尬,很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邻近的果园也实在让人眼馋口馋,每当桃李成熟的时节,十里飘香。满树的桃李压弯枝头,一个个又大又甜,十分诱人。果园与场部仅一沟之隔,翻过蓠芭就可以伸手摘到那些甜汁四溢的香梨鲜桃。一次,我与三位同事在生产劳动期间,馋虫作怪,偷偷摸摸去越境下手,不料被护林员发现。同伴们如惊弓之鸟,比兔子跑得还快,我稍慢半拍,被逮了个正着,连博士太阳帽也被收缴了,真是大跌眼镜,我好不沮丧和晦气,后来通过师傅出面斡旋才归还了帽子。随后我们也与林场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经常走动,互送土特产,相处融洽,我们也不时买点时新水果或活鲜鱼鳖,休假时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糗事、囧事、趣事和乐事。大家朝夕相处,聚在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话,聊聊野白,无拘无束,似乎驱散了一天的疲劳。尤其是长江坝苗的一群老少爷们,在荒无人烟、芦苇丛生的长江岸边,每天顶烈日、插樯篙、移坝台、洗网布、观鱼情、拾捞子,冒着掉入江中的危险,送走一个个难熬的白昼;每晚防崩岸、守帐篷、看月亮、数星星、驱蚊虫、打赤膊、讲着幽默的荤段子,打发一个个无聊的夜晚。</p><p class="ql-block">三、际遇</p><p class="ql-block"> 本着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也慢慢适应了渔场生活环境,十七八岁的学生伢就开始接受风雨洗礼和劳动锻炼。日伴江河,夜守洲滩;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烈日下收粪砍草、风雨中插秧护岸、寒冬里拉网捕鱼。冬去春来,周而复始,皮肤晒黑了,手脚磨糙了,肩膀磨掉皮,冬天手冻裂。时间一长,思想也出现了波动,感到劳动强度大,生活枯燥无味,非常失望和惆怅。 </p><p class="ql-block"> 加之 1974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县水电局下达老江河渔场推荐指标6人。通过多轮推荐和评审,共产生7名候选人,我是其中一员,随三场共15人集中在县局填表谈话和卫校体检,我填报的是华中师范和荆州师院。最终结果是本场第一批录取了3人,第二批1人。当时文凭还没那么炙手可热,但我那读大学、当老师、跳龙门的愿望也随之落空,失之交臂,当时心情十分郁闷,热情也一落千丈。</p><p class="ql-block"> 为了排解烦恼,我不停地看书读书,诸如历史名著、长篇小说和理论专集,让自己沉浸、陶醉在书海里,无暇及时行乐和白日做梦。从书中汲收营养、净化心灵、储备能量。并且拿起笔不断地写日记,作笔记,爬格子,将愁绪在文字中渲泄,把心事向日记里倾诉。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煤油灯下,我伏案挥笔;纹帐之内,我手不释卷。当他人还沉迷玩乐消遣时,我依旧埋头书斋,读书写作,心头也豁然开朗,那段时间是我阅读和练笔的黄金时期。虽然条件艰苦、生产单一、身心疲惫,但我从没丧失对美好未来的执着向往与追求,机会往往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1973年7月,场推荐我参加了县委党校举办的第二期“哥达纲领批判”的读书班;1974年初,白螺区薛潭中学搞开门办学,与渔场挂钩,邀请我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向学生传授养殖生产技术。每每吃到他们一碗地道的油炸花生米,感觉是那么清脆爽口,回味无穷。1975年7月14日,县水电局领导通知我参加县“共大”招生和任教,我和武汉知青李德柱成了第一届水产班、31名学员的专职教师,分校设在场部,副场长肖孝柏为校长,新建了一栋简易帆布大棚,作为学员的住宿和教室。县“共大”第一书记由县委书记兼任,共设农机、水电和水产三个班,生源不分年令、文化程度和婚否。尽管我担心自己文化底子薄,知识欠缺,经验不足,恐难胜任,但组织的安排,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上。缺教材,查找资料,自编自导;缺理论,上下求索,虚心学习;缺信心,互相打气,教学相长。除开展正常的理论教学外,还实行勤工俭学,砍割芦苇,挖池卸煤,养殖捕鱼等实践活动,既学业务又创效益,与学员同吃同学同劳动。真是茅草棚里办共大,广阔天地是大学,让我真正过了一把老师瘾,同时也结识了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匡计洪校长(后任县教育局长)。</p><p class="ql-block"> 下放不久,县主管局有一位分管领导到场视察工作时,专门找我谈话,仔细询问了我的思想、劳动和学习情况。问我的笔生锈没有?还查看了我的笔记和日记,对我进行了一番肯定和鼓励。事后才知他是原县文教局长、《监利报》主编、时任县水电局分管水产的副局长陈玉明。我恍然大悟,仿佛冥冥之中有贵人相助。此后,组织上接连安排我参加了县水电局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理论集训班和全县水产参观团赴江陵、公安和湖南安乡等地渔场参观考察,让我负责后勤工作,尔后又参加县“连改”工作队。从1976年下半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局水产股工作,结束了长达四年的知青生涯。自此,武汉、朱河、容城三地的知青也通过当兵、顶招、内招、回调返城等形式,陆续离开了渔场。</p><p class="ql-block"> 期间,我身边不乏一些好同事和好领导,如老同学彭庆荣、彭中山、彭复元、朱银华(被大家戏称为四彭一朱)等知青战友。同时,老江河也成就了我们10多对男女知青的美好姻缘。老领导吴宜万书记,是一位49年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身材魁伟,声音洪亮。对我们这些知青关爱有加,关心体贴。他推荐我到县委党校学习理论、委派我到县水电局协助雷元汉画家绘制老江河示意图、还留我在他城关镇(现容城镇)家中吃饭。老师傅杨雨生是湖南汉寿县人,6级技工,是有名的养鱼行家,技术权威。他谦虚和霭,善解人意,不但传授实践知识,还关心我的前途,示意我留下来,愿意将养殖技术传给我。最后见我态度模糊,不置可否,只好无奈地说:“你今后肯定是一个吃笔杆子饭的人”。还有武汉知青吴克文、李徳柱夫妻,前者带我接替他监理结算围堤护岸工程,后者与我并肩从教,可惜的是俩人晚年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染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四、感悟</p><p class="ql-block"> 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过很多很多事情,我们历经了知青岁月,青春无悔,人生无憾。纵观我的人生,平凡且简单,下放渔场4年,水产战线23年(其中下派乡镇2年),畜牧系统15年,是党的教育与培养,让我由一名朴实无华的无知青年成长为一名对国家有用之人,深感贡献不大,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同在,奋斗与机遇并存。所谓的运气和机遇都和刻苦与勤奋如影相随。只要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就会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也能梦想成真,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 年近七旬的我,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高雅的兴趣爱好,今年还被市委宣传部授予“2021年度全市文化文艺先进个人”称号。从而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而充实,安宁和幸福,此生足矣!</p><p class="ql-block"> 彭桂生于2022.5</p> <p class="ql-block">文友夏桐柏先生点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篇份量极重,历程颇艰,励志成长,香源苦寒的人生笃行轨迹之绣帙锦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一段知青岁月,既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也是参与的每一个青年刻骨铭心的一段情路付出。作品主题凸显了这一时期作者艰楚的生活、艰勤的生产、艰难玉成的进取人生路,使读者在深沉的记忆里,悟出了人生的艰辛,领略到了乐观生活的意义,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更读到了一种源于奋发向上精神的力量!作品行云流水般的操翰成章,笔酣墨饱的分节描绘,诙谐成趣的栩栩情节,情浓心热的清风恩谊,志存高远的踔厉努力,都在读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尽的回味!</p> <p class="ql-block"> 另外,提点不够成熟的意见:一是第一段是否对当时下放时的年少心智、前途未卜、理想与大趋势之间的茫然无措等方面,可否作点描写或渲染,以增强开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二是第四自然段第八行“后来我们知道……”至本段结尾,可否移至第二节的开头?我想这样在第一节就能重点突出描述下放时的情景。同时把这段关于老江河的地理资概况和景观描述放在“谐趣”一节后,能让读者整体感受下放地秀丽风光里面的“雁不生子、屙屎不生蛆”那种荒州野滩的震撼对比,从而能烘托知青岁月既有静好,更有等待知青披荆斩棘的苦辣,加深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深刻认知和感动……以上胡乱建议,仅是不成熟的想法而已,可不予理会。</p> <p class="ql-block">(此评论作者为原县广电局副局长、县电视台台长;现为中国散文网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燕京文学艺术交流协会会员、荆州市作协会员;资深媒体记者、编辑及新闻管理人士。经常在全国多家知名杂志、文学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章并获大奖。著有《走向远方》《窗缘五十年》等多部文集)</p> <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特将本人与家人、亲人;同学、同事;文友、诗友、报友等亲朋好友相识、相交、相处、相聚的图片,发给您们分享!希望喜欢!</p> <p class="ql-block">诚谢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与支持!您的助力是我砥砺前行不竭的动力!顺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