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无上卓克基(下)

丘陵

<p class="ql-block">西索民居与卓克基土司官寨隔纳足沟相望。西索是藏语“哨兵”的意思,原来它是给官寨站岗放哨的。在土司时代它又叫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p> <p class="ql-block">当年住在街上的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大多是土司的科巴(差人)、商人或手工艺者,他们都听土司使唤而且世代相传。据说世居街上有几十代的。街上的一座寺庙也有600多年历史。可见卓克基街与官寨是一对畸形的双胞胎,街被官寨吸干了脂膏血汗,成为羸弱的贫民窟。那时居民的居住条件可能与官寨里的牢房好不了多少吧。</p> <p class="ql-block">我刚到马尔康就在梭磨河边护栏上见到了西索民居,那是一副线刻画。眼前的实景西索民居更加壮观亮丽。</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上看民居,碉式建筑从河沟边向山坡次第升高,似层层叠叠的城堡。 据说从高处鸟瞰,像藏传佛教的“花衣”图案(类似中国结,代表佛祖的心)。我们见每幢楼房顶上都有一面五星红旗,这可能是嘉绒藏胞对境外鼓吹“藏独”的最好回答,也是对今天美好生活感恩的一种表现。</p> <p class="ql-block">沟边栏杆的水泥柱,不仅用碉楼造型,而且色彩斑斓,极具嘉绒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转经桥上走进西索民居村寨。</p> <p class="ql-block">沿河沟边的路能通汽车,村内为狭窄石板路,而且七拐八弯颇有曲径通幽的味道;两条路交汇处,又顿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一条较宽的巷子,众多这种窄巷交织,正是土司时代贫民窟的遗存。穷人建房,没有士大夫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阔绰,自发形成的小巷能并行两人就不错了,更不能与“5.12“大地震后建的新村道路平直宽阔相比。不过现在的小巷不仅干净门窗装饰特别美观,所以才有前面说的“通幽”“花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现在西索居民除一些从事传统的经商和手工制作外,有些办起民宿,接待八方宾朋。他们门前停放的轿车和房屋内外亮眼的装饰,可以看出,现在生活与祖上的相比,真有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从西索民居出来过红军桥右转,在317国道边就是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广场上有几组大型雕塑,反映红军长征在马尔康艰苦卓绝的诗史般的壮举。纪念馆面积有1500多平米,分为六个展区,除简要介绍长征全过程外,主要展出红军在阿坝州马尔康一年零四个月转战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门厅雕塑。</p> <p class="ql-block">  门厅后面大展厅里用几组雕塑和巨幅背景画,再现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的英雄壮举。</p> <p class="ql-block">上图正前方是一个大型下沉沙盘(下图),显示红军在阿坝地区跋涉的足迹。遗憾的是我不知怎么打开电源,没有看成具有当代声光效果的红色足迹。庆幸的是游客中心的资料上有类似的图,我翻拍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从宝兴进入阿坝以后,自南向北穿越雪山草地走出阿坝,大部分用时三个月。二方面军由甘孜进入阿坝,由西向东北,主要是穿越草地,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四方面军从进入茂县开始,先后与一、二方面军会师,部分队伍北上南下,三次过雪山草地,最后走过包座风雨桥进入甘肃,历时16个月。红军也三进三出马尔康。</p> <p class="ql-block">一、四方面军1935年6月达维会师以后北上进入马尔康,7月初到卓克基,8月20到阿坝,这是“一进一出”马尔康。“二进二出”马尔康,是1935年9月张国焘命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分南下再过草地雪山,10月到达马尔康,继续南下到金川丹巴一带。1936年7月以“铁流后卫"闻名的董振堂所率红五军,北上经马尔康、卓克基向包座前进,此为“三进三出”马尔康。</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广场上,一组以《北上》为题的大型雕塑,表现毛泽东率领各族红军战士,在阿坝州的16个月里,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雪山草地的严酷环境,经受了北上南下的艰难抉择,书写了长征路上最壮美的篇章。北上途中最重要的驿站和后勤基地是马尔康。</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还有一座以《北上驿站》为题的雕塑,造型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北上驿站》也是纪念馆重点展区。马尔康民众无私支援红军粮食牲口,这对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就是点燃的生命之火。红军创建的松藩理县茂县赤区和大小金川根据地,更是广泛播撒的革命烈火。民众踊跃参加红军,仅马尔康就有5000多人,还涌现了“马尔康三杰”(天宝、孟特尔和沙纳)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一代代的红军传承着革命薪火。</p> <p class="ql-block">后来,毛泽东把中国革命处在危难时刻,阿坝州各族人民为支援红军北上抗日,付出巨大代价,做出的杰出贡献,称作“牦牛革命”。当年阿坝地区人口仅20多万,全年人均粮食约400斤,人均牲畜不到两头,却为红军筹集粮食两千多万斤,牲畜20多万头。后来,毛泽东在保安对斯诺说:这是我们唯一的外债,是红军拿了藏民的粮食而欠的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在北京毛泽东对天宝说:你们的民族很伟大,你家乡的百姓真好,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是他们帮助了我们。我们把老百姓的牛羊杀来吃了,把他们地里的粮食给收割了,他们没有计较,把家里所有的吃的供给我们过雪山草地用。所以我曾讲过,中国革命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牦牛革命”。我们是对你家乡欠下了债的,我是一定要去向他们还债的。这就是对“牦牛革命"的深刻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还有一组大型雕塑,是阿坝地区各族同胞当年箪食壶浆迎送红军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扶持阿坝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阿坝州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在新长征路上阔步前进。不仅全部脱贫,而且还出现了马尔康松岗镇丹波村这样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也是他们对毛泽东“还债“的感恩。</p> <p class="ql-block">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更是嘉绒藏族的文化传统,元代嘉绒藏区就出现了一个重大的新的民族节日“斯格仁真”(感恩)节,几百年来,感恩不仅是节庆活动,感恩更是民间习俗。现在感恩被群众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比如每个藏家房上,自发插上的五星红旗,就是感恩的一种表现,他们懂得:国家,至高无上!</p> <p class="ql-block">过去路过马尔康没有下车,这次在马尔康呆了两天多,也只是浮光掠影,写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以求教于大家,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