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及他的时代意义

原莽

<p class="ql-block">崔健及他的时代意义</p><p class="ql-block">​原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5日晚,极狐汽车冠名的崔健演唱会“继续撒野”,一下把我带回到青春里。这一夜的音乐会与这一年的音乐节,恐怕只有崔健了,再无人其右。</p><p class="ql-block"> 喜欢崔健,不是他独特的摇滚抒情,而是他沧桑的歌声中浸流出来的时代气息。</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农村,大地刚掠来春风,固旧沉寂的气息仍笼罩天空,突然传来《一无所有》,一下子贴切了我饥饿的嘴巴。年小并不理解,只知道生活的贫瘠需要一个宣泄口,一身破衣,一双破鞋,昂首吼出《一无所有》。中学那会儿,青春迷茫,为赋新词强说愁,心里的姑娘与未来的远方仍是一种倍受煎熬的悖论,心灵空洞寂如夜空,孤独的夜晚唱起了《一无所有》。</p><p class="ql-block"> 成年后,在历史回望中,渐渐明白了崔健的《一无所有》,它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与其说是迷茫,不如说觉醒。两个时代的交替,几代人的付出与惨痛教训,一个民族走到一个近乎崩溃边缘,物质与精神的一无所有,他们甚至连哭泣的勇气都失去,人们压抑许久的情绪,需要释放。无数暗喻深深印着一个时代的伤痕,春风掠来时,仰头不知去往何处,“问个不休”需要时代的回声掷地有声地回答。崔健终于用歌声替时代喊出了:come on,baby!</p><p class="ql-block"> 1978年,诗人黄翔从贵阳悄悄爬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在王府井墙上贴出他的《火神交响诗》,开启民主启蒙运动,成立第一个民间社团组织“中国启蒙社”,油印第一份民刊《启蒙》,后来北岛等人的《今天》才相继而生,大地遍地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1986年的崔健,开始他的时代抒情表达,叛逆,先锋,渴望改变,和重建希望。正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我双眼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百废待兴,万物复苏,崔健的声音固然成了号角,也成了牛鬼蛇神。百花齐放,我花开后百花杀,后来很多声音消逝,远走他乡。其实今天我们还能看见他们他乡的身影,但一段历史早已变得遥远,蒙上尘埃,我们都闪烁其词。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今天看历史,其实历史也在看我们。八十年代崔健的《一无所有》,到九十年代窦唯的《无地自容》,我想,我们都是时代的尘埃,我们蒙上的,终将成为历史,而历史无法改变。</p><p class="ql-block"> 这是崔健带给我们的哲学意义,和必然的人生。只是他坚持了数十年,《花房姑娘》《无能的力量》不过是反刍,他从来都在时代中,像一个楔子!</p><p class="ql-block"> 读懂了历史的人自然读懂崔健。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一个特立独行的灵魂,始终在黑夜里坚持仰望星空。而我们有幸的是,在历史的回廊,目睹他的星辰大海,和他的时代,在这个不可言说的生活里寻找一束温暖的光。虽然什么都没赢,至少梦想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