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郑燕

<p class="ql-block"><b>  这些年看了很多花,认识很多花,沉淀下来后发现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很不起眼的小野花——紫花地丁。</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是在很多年前相识的。在初春的草地上,一片枯黄中捉迷藏般冒出来一小簇一小簇的小紫花,就像天上落下的紫色星星闪呀闪的,瞬间就迷住了我的眼睛。也许是一种缘分,很快就在一个朋友那里知道了它的名字——紫花地丁</b></p> <p class="ql-block"><b>  紫花顾名思义,地丁又该做何解释呢?原来,“地丁”有大地之子的意思,紫花地丁的含义竟是“大地紫色的孩子”,多么美丽又可爱的名字啊!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堇菜。“堇”字,古时假借为“仅”,意为“少的”,《史记》里有“堇堇物之所有。”“堇”,还有“淡紫色”的意思。想想在万物还未复绿,满目枯黄的大地,那一丛小小的紫花地丁开着细小的紫色花朵,在微风里轻摇,堇堇有之,这个名字是何等的恰如其分。</b></p> <p class="ql-block"><b>  从此每每看到它们,我都忍不住驻足流连,细细地看上半天,越看越感慨造物主关照的细节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那些未开的花苞秀气可人,头颈低垂,羞涩地卷着层层紫色的花瓣,仿佛一个个小小的画轴,在等待春风把它们徐徐展开。</b></p> <p class="ql-block"><b>  开放的紫花地丁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可是花形却异常精美,五个花瓣宛若蝶翅,两片上翘,三片下翻,像微缩版的鸢尾花,又像一串摇曳的风铃。每一簇少则五六朵,多则十几朵、几十朵,被细弱的花葶擎起,高低错落着比肩挺立,把生命成长的韵律化为花朵的绽放,灵动欢活。</b></p> <p class="ql-block"><b>  不要以为紫花地丁的颜色就是纯粹的紫色。五片花瓣中,有四片是渐变的紫,花心处颜色最深,从中间向外慢慢晕染,渐渐由深变浅,还用工笔细描出叶脉般清晰的纹路。而中间的那片花瓣最特别,有一抹醒目的白色,好像冬尽留给春天的一片雪花,也正是那一点白雪让紫花地丁透露出那么一点点高贵的浪漫,一点点倔强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微寒时节,它用娇小的身躯装点着大地,散是满天星,聚是一片云。当天气逐渐转暖,高处的玉兰、桃花、海棠、梨花次第绽放,紫花地丁自信地仰着头,渺小却不卑微,唱出低回持久的和声。待到那些鹅黄、粉红、雪白零落成泥,它依然鲜妍。从早春到初夏,甚至到初秋,都能看到它舒展芳华,紫意盈盈。</b></p> <p class="ql-block"><b>  花不语,却有人懂。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里,紫花地丁可曾知道,有人默默为你写下了这些文字,默默地把你牵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