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北京情(中篇)

达明

<p class="ql-block">摄影: 达明 文案: 达明</p><p class="ql-block">制作: 达明 配乐: 我爱你中国</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地理位置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150公里。她的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她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北京是交通要道,北进蒙古,东进东北 南进华北。要塞分别是 居庸关,山海关,卢沟桥。从军事上讲这是个绝佳的地理位置。 </p> <p class="ql-block">☆北京自然条件很好,地质结构稳定。最重要的是位于全中国的中央位置。市域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6公里,土地面积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北京地势总体上上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北京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视频。</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齐名。</p><p class="ql-block">北京——我曾经是你的过客! 今天沾你荣光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 1.《颐和园》</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初的一天,北京阳光明媚,秋高气爽,32年后再次来到昔日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游览。</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十五公里,占地面积二百九十公顷。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四份之三。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p><p class="ql-block">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场所,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画里行、双飞白鹭赛江南”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乾隆皇帝“下旨“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p><p class="ql-block"> 家国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但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03年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维护,颐和园再现惜日的风光。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参观仁寿殿,来到仁寿门,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走进人寿门,看到的并不是仁寿殿,迎面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个“障景的作用。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是起到屏风的作用,避免院内景物一览无余,失去含蓄之感。刚才讲过了,颐和园是集南北园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多处成功地运用了各种造景方法。 </p><p class="ql-block"> 刚才看到了门口的那块太湖石,再看看院内四周,这里还有四块太湖石,为什么要在这里放些奇形怪状的所谓“太湖石"呢?首先告诉大家何为太湖石。说起太湖石,大家应该不陌生,在很多园林内都有,它们看起来奇形怪状,满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装点景致,只是不太知道它们的名字罢了。 </p> <p class="ql-block">☆其实,太湖石是产自于江苏无锡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皱、漏”之称,而且产量又少,故被皇家选为稀罕物运来放在园林内起裝饰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动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们收藏寄与某种美好象征的“尤物”。还记得门口的那块太湖石吧,从背后望去没什么奇特之处,但要从正面看上去你便会拍手叫绝,因为这块太湖石就像是一个老寿星面向仁寿殿给慈禧太后祝寿呢,另外四块太湖石根据其形状,象征一年四季之“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这四季石与老寿星被称为“峰虚五老”,象征长寿之意。 </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仁寿门”。</p><p class="ql-block"> ☆ 再看看院中的这只铜铸的怪兽,人称“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龙头、狮尾、牛蹄、别看它长相怪异,可是本领高强能避火,又是一种仁义之兽,既是“仁兽”,故在“仁寿″殿前真是找对了地方!您也许会问,刚才你说“真是找对了地方”,莫非这“四不象”原来不在此处?“四不象”原有一对是乾隆年间铸造的,原来放在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另一只被侵略军所毁,真是令人惋惜。在大殿前还陈列着铜制的龙、凤、香炉、太平缸等。特别是龙凤的位置与其它地方的陈设位置不一样。在古代帝王的宫殿,园林内的龙凤等吉祥物,其陈列方式应该是龙在上,凤在下,龙在内,凤在外。</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却成了“凤居中央,龙在两旁”的格局,是哪个大胆之人所为?不是别人正是在这座大殿内垂帘听政,母仪天下赫令群臣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凤居高处,玉龙失意! 置身其中仿佛在向人们讲述“ 《少女慈禧》。慈禧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期间两立皇储,两次策动政变(辛酉政变,戊戍政变及甲申易枢),三度垂帘听政。可以说她的地位完全是她自己争取得来的。在波橘云诡的宫庭斗争中,展露出她的超凡智慧和政治手腕,她能将王公大臣,甚至皇帝都玩弄于股掌之中,权倾朝野。谁说潺潺弱质难展翅……!</p><p class="ql-block">“仁寿殿”,是帝后们夏天到这里来避暑时,临时处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这一区域就是在前面所说的颐和园内三大区域之一的政治活动区。</p> <p class="ql-block">☆ 在清代的每一处园林内,都设有一座处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称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娱乐时也不会疏于国事,以示勤政,其实只不过是懒得跑回故宫处理朝政而已。清末慈禧手握大清皇权,在故宫养心殿及颐和园勤政殿“垂帘听政”。</p><p class="ql-block"> 在封建社会凡是大权独揽的帝皇都希望长生不老,故大权在握的慈禧皇太后也不例外,她将“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自《论语》中的“仁者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在大殿内的后壁上,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殿内设九龙宝座, 御案及众多装饰。</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有两处陈设。首先看一看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寿”。这100只蝙蝠与镜子上的226个寿字寓意为"多福(蝙蝠)多寿(寿字)"真可谓用心良苦,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长命百岁了呢?慈禧太后也只不过活到七十三岁。有句老话叫“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七十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活七十多岁不能不说是位长寿之人。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寿字呀保佑了老佛爷呢?当然不是,这是与老佛爷的饮食起居有规律及日常保养是分不开的。人吃五谷杂粮,谁能没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没灾?不过,慈禧太后不怕生病。她说“有病有灾我能挺,因为我有延年井"。据说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爷长寿的秘诀之一。</p> <p class="ql-block">☆据说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觉时梦到了一口井,便派人来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气顿消精神气爽,于是非常高兴,便封其为“延年井”。以后慈禧太后经常饮用此水,并用此水沏茶,称为“延年井水沏杯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其实,这口延年井的井水为优质矿泉水,确实有利于人体健康。慈禧对这口井的感情胜过金银珠宝。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从紫禁城跑到颐和园,金银珠宝丝毫未取,只是特意来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后就背“井”离乡,带上光绪皇帝匆匆西行去……。</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政治活动区,现在要去帝后生活区参观一下。</p><p class="ql-block"> 开篇说过颐和园又大又美,四份之三都是水,可进来以后什么门呀,石头呀,大殿,假山呀,水呢?为什么不介绍一下?”别急,如果进门就是水,是否会觉得太直截了当了,就会觉得不够“深度”。其实这又是一种造园方法,叫“抑景”。所谓抑景就是先抑后扬,当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 </p><p class="ql-block"> 这里看起来曲径通幽,其实,再往前走几步就可以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啦!</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昆明湖一派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之悦。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精美园林也非一日之建。在前面已经介绍过,早在金代,这里便是帝王们游猎的场所,当时的万寿山被称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宫,供金代帝王游猎时临时过夜居住。 山下的水域在当时称为金海湖。元代改金山为瓮山,据说是有一老瓮在山上挖出石瓮而闻名,山下的水域被称为瓮山泊。明代曾把这一组山水称为好山园,并在瓮山南坡建园静寺,改瓮山泊为西湖,当时的景色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特别是到了清代,盛世国君乾隆皇帝为了给他母亲庆祝六十大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云门至佛香阁的中轴建筑群,把这组建筑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母亲,以示孝顺。</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还将瓮山改为万寿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据说当年汉武帝曾在长安城挖“昆明湖”操练水军,于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贤,将万寿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宽湖面,为日后训练水军之用。工程结束后将这片水域更名为昆明湖。</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老寿星(太湖石)面向仁寿殿拜寿。</p><p class="ql-block">☆现在去知春亭参观,那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昆明湖东岸的重要景观及建筑。这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为何称之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吧?但这里不养鸭,怎么才能知道春天的来临呢?古人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因这里遍植桃柳,每当春天来临,此处是最先柳绿花红向人们报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远处的山叫玉泉山,盛产优质矿泉水,是专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们饮用的。</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p><p class="ql-block">☆在乐寿堂的正前方,有一块巨石,人称房山石,还记得太湖石吗?南方的太湖石是以透 漏 皱 瘦者为贵,而房山石是以“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形不皱也不瘦”者为佳。这块巨石有孔,有形,似灵芝,名为青芝岫。“青”为青色,“芝”为灵芝,“岫”为孔洞之意即为一块青色、有孔、有洞的大灵芝石。但是它也有一个不吉利的名字叫“败家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话得从明朝说起了。</p> <p class="ql-block">☆《青芝岫》</p><p class="ql-block"> 明朝有一位喜欢搜集怪石的官员,叫米万钟,您听这名字,要是用大钟来装米,能装一万钟,够富的巴!因为这块石头却败了家。据说有一天,米万钟在房山发现了这块巨石,非常喜欢,于是动用大批人力来搬运这块石头。隆冬时每隔数十米便挖一个水井,在路上泼水冻冰再用人马拖运,开销很大。还没走到北京就家财耗尽,只好弃之路边。故人称“败家石”。</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巨石,当时乾隆正在为其母亲庆六十大寿而采办“释罕物”,于是想把这块石头运回京城。运到这里后,却发现进园的门太小,没办法,只能破门而入。乾隆的母亲知道后很生气,说:“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真是败家石…败家石!…乾隆皇帝一时无话可说,只能听着数落,这时机智的刘罗锅眼睛一亮说:“太后息怒,皇上将此石运来是看它形状象元宝,又似灵芝,您看,像不像呀! 如果是元宝,灵芝破门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呀!这是财源滚滚破门入,灵芝仙草延寿年的吉兆,这是说太后您多福多寿呀!太后仔细看了看这块石头,哎确是有些象元宝,灵芝,于是息了怒,转忧为喜。乾隆见状,顺坡下驴,立即在石头上题“青芝岫”三个字,还乘兴题了一首《青芝岫》诗,至今隐约可辨。说来也巧,自从这败家石进了园里,清朝便从乾隆盛世开始衰败,最终真的败了大清王朝!</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园内,其实是在园外的玉泉山,这种把别处的景色,借来一用的造园方法,称为“借景"。 再往左前方看那个小的岛屿,它叫南湖岛它的南面有三个小岛——凤凰墩,治镜阁和藻鉴堂象征东海三仙山的蓬莱 ,方丈和瀛州,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这种造园方法叫“对景”。连接南湖岛与东岸陆地的桥叫十七孔桥,是仿北京著名的卢沟桥而建,为何要在这里仿卢沟桥建一座十七孔桥呢?这得从乾隆皇帝说起。</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虽为一代明君,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游历中对江南的景色及建筑都非常喜欢,因此产生一个念头,何不将天下美景尽绘长廊之内,将天下精美建筑集于颐和园当中,于是颐和园中便岀现了“黄鹤楼”,“岳阳楼”,“卢沟桥″等景致。乾隆皇帝还想留住杭州和苏州的景色,于是,又仿杭州的苏堤在颐和园内建西堤,西堤上又建六座桥用以增色,而且还消除了由于西侧建筑少而产生的空旷感,起到了造园方法上“添景”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万寿山后建苏州街,整条街再现苏州江南水乡的美景,这样一来,足不出京,就可遍游江南秀色,虽然造景花点钱,但节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费及辛苦。如此说来,还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桥东侧有个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与十七孔桥及南湖岛连接在一起,形似一只乌龟的头,颈和身躯,用乌龟形状象征长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处伏着一只铜牛,与真牛大小相仿。为何在此设铜牛?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镇水,乾隆皇帝铸铜牛,还特意写了一篇《铜牛铭》,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种说法是“在初建园林时,昆明湖西侧有一组田园风光的景致被称为"织耕图”,象征织女居住的地方,而东岸的铜牛郎隔天河--昆明湖与织女遥遥相望,够浪漫吧!</p> <p class="ql-block">♥32年前昆明湖畔留影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十七孔桥。</p><p class="ql-block"> 最后介绍一下文昌阁,看前方的有座关城式建筑,叫文昌阁,阁楼内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铜像。相传文昌帝君是专门主宰人间功名利禄的神,深受世人信奉,连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当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禄,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会幸福吗?不一定!眼前就是一个例子。 看看那座小院,它叫玉澜堂(在北侧)。那里曾经是光绪皇帝的“监狱”。身为皇帝,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够可怜的吧!为什么贵为天子的光绪皇帝会落到这步田地呢?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是颐和园中生活区的一组建筑,是清末慈禧游历颐和园时皇帝及皇后住的地方。前面的一组建筑叫玉澜堂,是当年光绪皇帝居住的地方;后一组建筑叫宜芸馆,供皇后居住。</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秋水亭。</p><p class="ql-block">《长廊四亭》由东到西分别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清遥亭,分别代表着一年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具有西洋风格的“石舫”。</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紧邻昆明湖的建筑,故以“湖水似玉、波澜起伏”为意境,将皇帝的居处取名为玉澜堂。大门前有两块大石头,左右而立?为什么在此设石?石头有没有来历和说道?当然有,不过这得先从光绪皇帝及戊戌变法讲起。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慈禧太后以“不得罪支邦为由,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清王朝在亚洲最大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面临列强的瓜分,这使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等非常激奋。以康有为、梁启超及谭嗣同为代表的改良派上书给光绪皇帝提出变法,得到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支持。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于是在暗中阴谋策划废黜光绪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刻,由于两面派袁世凯的告密,使得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光绪皇帝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相当于被判了“无期徒刑”,被囚禁在玉澜堂。</p> <p class="ql-block">☆现在回头再说这两块石头,它们叫母子石,是慈禧太后让人从香山搬过来的,把它们放在这里是对光绪帝的责骂! 仿佛老佛爷在诉说:“光绪呀!光绪!没有我你能当上皇帝吗?可现在你却要造我的反,你可真是没良心你看看,连顽石尚有母子之情,你真是不如顽石呀! 光绪也暗暗骂道,“老佛爷呀!老佛爷,你也太狠心了,你知道当一个傀儡皇帝的感觉吗?我身为皇帝上不能治国,下不能安民,国家将亡,我受万民唾弃,你却站在那享福,还把我关起来,真是心比石头还硬呀!真是无声胜有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万寿山佛香阁。</p><p class="ql-block">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 在玉澜堂大院内, 玉澜堂为这个院落的正殿,两侧有配殿,东为霞芬室,西为藕香榭。玉澜堂的后面是通向宜芸馆的穿堂门。各位如果到两侧配殿门口,您会惊奇地发现,哎呀!怎么开门后不是屋子而是一堵墙呢?其实不但是两侧配殿,即使是通向宜芸馆后门也被封死,这就是当年光绪皇帝被囚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玉蘭堂光绪皇帝虽不用戴手铐,脚镣,但每日如座井观天,好不凄惨! 自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当了十年身不由己的囚徒皇帝,于1908年含恨而死。玉澜堂内的陈设均按当年原状展出,正殿中有皇帝宝座,御案,掌扇及龙床等。光绪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空有帝皇命,欠缺帝皇志,一生都是活在被监视与被控制之下,甚至他人生的最后几年过得可用“凄惨”二字来形容。即便是是这般唯唯诺诺,光绪皇帝结果还是三十八岁那年被毒害身亡,成了宫斗的牺牲品。至于死因暂且用“悬案”形容吧!真是令人唏嘘 !</p><p class="ql-block"> 维新百日事欲挽狂澜书生气</p><p class="ql-block"> 生在帝王家既承皇位又作囚</p> <p class="ql-block">☆ 关于光绪皇帝之死,可以说是“晚清第一悬案”,真是疑点重重。光绪皇帝享年虚岁三十八,可以说是正值壮年,而且据很多在清廷内部供职人员透露,皇帝死的前两天还活蹦乱跳,怎么突然就驾崩了?而且另一位决定光绪皇帝命运的关键人物,七十三岁的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死后的第二天就跟着她的养子光绪皇帝驾鹤西去。这无疑是让本已迷雾重重的光绪帝之死更加扑朔迷离。光绪皇帝死后没几年,大清王朝也走到了尽头,伴随着大清王朝灭亡,很多前清旧事也不再是禁谈之事。</p><p class="ql-block">尽管光绪皇帝一生短暂,其政治生命更是简短,而且执政时期很多决策与行为并非完全尽如人意,但是光绪皇帝毕竟是一位思想积极而超前的帝王。</p> <p class="ql-block">☆《智慧海》</p><p class="ql-block"> 智慧海是颐和园万寿山最高处的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视频。</p><p class="ql-block">颐和园之秀美唯皇家独宠!</p><p class="ql-block">碧水红荷香浪远,楼台天影一湖含。 </p><p class="ql-block">皇家风物今犹在,斗转星移两重天。</p> <p class="ql-block">♥ 云辉玉宇牌坊。</p> <p class="ql-block">☆《长廊》</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长廊是一条彩色画廊,枋梁上绘有人物、山水、花鸟、风景彩画,各种彩画14000多幅。其线条细腻,形象逼真,立体感强。长廊是我国古代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分六个区,全长728米,共273间,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最中间有一个排云门。以此为界,长廊东西两边南向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一楼。长廊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p> <p class="ql-block">☆它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约二百幅人物故事彩绘出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中国五千年历史,引人流连注目。</p> <p class="ql-block">♥长廊典故视频</p><p class="ql-block">☆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廊内的307幅彩绘故事画,及彩绘上所描述的故事内容,分为上古至西周、东周至秦代、汉代、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代至明 清两代等九个部分。有神话传说、历史传说、古典小说、古典戏曲、诗词文赋等几方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夕照长廊。</p> <p class="ql-block">☆《铜牛》</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东南部有一尊铜牛,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铜牛体态与真牛大小相似,两角耸立,双耳竖起,目光炯炯,蜷卧湖畔遥望西堤。传说夏禹治水,安澜一处,则铸一铁牛沉入水底,以期镇服水患。唐时,始将铁牛置到岸边。乾隆皇帝以治水、祝母寿和个人散志澄怀三结合,兴造清漪园。铜牛和园中的耕织图相配,以镇水、重农和造园艺术三结合,为园林造景,不啻为清漪园造景艺术的一大杰作。铜牛背上刻有乾隆手书四言铭文《金牛铭》,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瀠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短短的80个字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2.《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园明园位于京城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圆明园,是由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即使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象。</p> <p class="ql-block">☆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若天成。</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是一座理想与艺术的典范令人心往神驰、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西洋楼遗址视频。</p> <p class="ql-block">☆如今看到眼前断壁残垣的圆明园,你能想到它辉煌的过去吗?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从雍正到咸丰五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圆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漫步圆中,你不仅可以看见民族建筑,还能看见西洋景观,仿佛置身于梦境中。这里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当时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p><p class="ql-block">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不但掠夺,还肆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放火烧了三天三夜,烟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座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灰烬。</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黄花阵迷宫》</p><p class="ql-block">从圆明园进入长春园,左手边就是黄花阵。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仿欧式迷宫建筑的长方形花园,南北总长188米、东西宽86米、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黄花阵的外围四面设门,进入门后,是1.2米高砖墙转出的回转曲折夹道。阵中心高台上是一座圆基汉白玉石的圆顶八角亭,寓意天圆地方,亭中设有西式座椅,是皇帝专属。</p> <p class="ql-block">☆以遗址为主题公园,形成了凝固的历史,让后人铭记这段国耻!</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遗址。</p> <p class="ql-block">☆观水法遗址。</p> <p class="ql-block">☆大水发遗址。</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p><p class="ql-block">下午从圆明园遗址公园北门出来后,往东步行约十来分钟来到清华西路与中关村北大街的丁字路口,就可以看到一座醒目厚重的牌坊式门楼,坐东向西的门楼上方镌刻着遒劲有力熠熠生辉的“清华大学”四个繁体字,这就是名震海内外的清华大学。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暂不对外开放,只能在门外观瞻这座无数莘莘学子梦味以求向往的双一流高等学府。♥水木清华,百年沧桑,书声琅琅,人才济济,春诵夏弦,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 从清华西路沿着万泉河向西走,转到颐和园路5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标性建筑、有着“北大第一门”之称的西大门。北京大学西校门为北京大学的正门,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西校门处于北京大学的主轴线起点位置,是进入北大领略校园风光的最佳入口。校门两旁有两头石狮。西校门由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所以又称为校友门。西校门坐东向西,高约七 八米,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西校门作为燕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成为北大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认识北大的重要窗口。历经岁月的洗礼西校门已演变为北大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站在北大西校门外让我联想到《站着上北大》的作者:北大保安甘相伟。</p><p class="ql-block"> 到北大当保安之前,他只是个小人物,自称“草根”,“蚁族”,“青年农民”“普通保安”,但他不甘于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发奋向上,逆境中求变的“精英意识”,凭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精神,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努力获得与北大学子并肩的机会。他在北大这几年,读书写作,写尽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奋斗足迹,成为底层人物的励志典型,从“北大励志哥”身上,让我们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改变命运”! 我佩服甘相伟,因为他演绎了小人物不可能成才的另一种可能模式,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草根传奇。他的励志故事影响无数后人,学习是改变个人命运最有效的方式。而今在北大,这样的保安逆袭故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校园风光视频。</p><p class="ql-block">北大之美:观于人 观乎景</p><p class="ql-block">人有巍巍师长, 孜孜学子。</p><p class="ql-block">景有“一塔湖图”,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的天坛,规模十分宏大,整个公园占地面积达273万平方米,因此,出现在各类宣传渠道上,代表天坛景观的,就选择了天坛内处于最核心位置,体量最大,高度最高的祈年殿。</p><p class="ql-block"> 天坛到底有多美,被誉为“人间天庭” ,东方玄学的深邃诠释!</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导游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3.遇见“天坛”。</p><p class="ql-block"> 喜欢紫禁城在明媚阳光下的红墙黄瓦,那是非常符合国人审美的偏好,辉煌、大气。京城中大部分皇家建筑都是黄色琉璃瓦。看惯了皇家建筑的黄色琉璃瓦,再看天坛的蓝琉璃瓦,顿感很清新。</p><p class="ql-block"> 天坛整体的功能,是皇家代表国家祭祀天地的场所,而构成这个祭祀场所的核心,由两大祭坛体系,其中祈年殿所在的祈谷坛为两者之一,用来祈谷,而圜丘坛正是那第二个祭坛,用来祭天。</p> <p class="ql-block">♥天坛视频。</p><p class="ql-block">☆ 天坛中绝大部分建筑覆盖的都是蓝色的琉璃瓦,那是天的颜色,在这里要表示对天的礼敬。就连皇帝每年度的祭天大典开始前,都要到丹陛桥东侧专设的具服台临时将黄袍换成蓝袍以向上天表示他虔诚的敬畏和顶礼膜拜。据说蓝色琉璃瓦是最难烧制的,全国成规模的覆盖蓝色琉璃瓦的古建也没几座。</p> <p class="ql-block">☆32年后再次踏进天坛公园。</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铜香炉。</p><p class="ql-block">☆ 只有天坛这里是完整的,它承载着与上天沟通最古老的仪式。祈年殿、皇穹宇、回音壁、坛墙、皇乾殿等均覆盖了深蓝色的琉璃瓦,让这组建筑显得那么清新与深邃。不由得让人相信,那是可以与天心意相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祁年门,下图是皇乾殿。</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公园路,在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路东。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公园占地面积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苍松翠柏,绿草如茵,古树干上还挂着木牌,记载着古树的年龄。</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里面有祈年殿,祈年殿是古代著名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外围墙南方北圆,象征着“天圆地方”。祈年殿高38米,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整个大殿全部都是木质结构,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全都具有十分高的艺术价值。殿内金碧辉煌,殿顶上画着飞龙凤舞,形态逼真,仰望殿顶,金龙舞凤。祈年殿内部结构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建筑结构与天相应,祈年殿内柱子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二十八根金丝楠木柱子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柱子,象征着三十六天罡。三重檐圆顶,寓意天、地、万物。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柱子合计二十四根柱子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柱子合计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穹顶的金龙藻井及雕梁画栋。</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参观祈年殿,不只是观看其外在的形态,更应理解体会其蕴涵的文化。首先祈年殿是天坛中的主体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精品,内涵丰富,充满了象征意义 ,其次祈年殿的历史虽然只有五百多年,但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是文化积淀的精华。祈年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杰作,理解它的文化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天坛祈年殿视频。</p><p class="ql-block">☆ 祈年殿的祭祀文化体现了我国天、地、人和谐的思想,表达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是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从这个层面上能看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即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方面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丹陛桥》</p><p class="ql-block"> 丹陛桥长达360米,桥面宽30米,中间石板大路为“神道”,供天帝专用;从建筑功能的角度看,丹陛桥就是一条“神道”,其功能和现在的马路没什么区别,之所以将它列为天坛不可错过的四大建筑之一,是因为它联通了祈年殿与圜丘坛这两个天坛的主要祭坛,构成了天坛的中轴线,让人对天坛的空间布局,有了完整的概念。天坛的丹陛桥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连通圜丘坛和祈谷坛的一条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大道中部下有东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桥,堪称是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丹陛桥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也是一种建筑美学上的特别设计。</p> <p class="ql-block">☆《九龙柏》</p><p class="ql-block"> 九龙柏又名“九龙迎圣”,生长在天坛公园皇穹宇西北侧。树冠蜿蜒起伏,树干有纵向褶皱,将树身分为九股,扭曲缠绕,宛如九龙盘旋,森然欲动。传说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天坛来祭天,当他视察完大典的准备情况,在皇穹宇围墙下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于是乾隆皇帝就四处寻找,发现在围墙下有九条蛇,一下子就钻入了泥土当中。乾隆皇帝命人出皇弯宇继续抓蛇,四处寻找不见,突然发现围墙外有一棵树,树干表面布满沟纹,就像九条龙腾飞,所以就起名叫九龙柏。</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p><p class="ql-block">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原名秦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皇” 指至高无上,“穹”指天,“字”指殿字。皇穹宇里面皇穹宇正殿明朝时供奉着黄底金字的“昊天上帝”的神牌位,清朝时改为供奉着蓝底金字的“皇天上帝”的神牌位。每年祭天时,皇帝都要从这里请出天帝神牌到圜丘坛举行仪式。</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大殿由8根檐柱和8根金柱环绕支撑,三层斗拱层层上叠,顶部中间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地面中心石周围有九环扇形石。第一环8块,其余环数以8的倍数递增,共360块。 这里的“八”代表“八维”,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8个方向。</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 </p><p class="ql-block"> 回音壁是指围绕皇穹宇和东西配殿的高大圆形围墙,其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高3.72米, 厚0.9米。 两个人如果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面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即可像打电话一样低声对话,这是声学原理在建筑上的巧妙运用。因为围墙是圆形的,且墙面十分光洁,围墙顶部又盖有檐瓦,声波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不易散失,便以柬状沿砖墙连续反射传递而产生回音。</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视频</p> <p class="ql-block">☆《圜丘坛》</p><p class="ql-block"> 圜丘坛在天坛南部,是皇家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圜丘坛为石雕砌的三层露天圆台,坛面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板、栏柱雕成,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由于是祭天坛,圜丘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以顺应“九重天”,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p><p class="ql-block"> 圜丘坛并不是单一建筑,而是由圜丘、皇穹宇、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等组成,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一个完整的祭天流程。</p> <p class="ql-block">♥32年前在山海关长城,“天下第一关”城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4.《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游八达岭长城沾沾长城的”霸气”。</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图腾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人类的丰碑! 中华之魂!</p> <p class="ql-block">♥游览八达岭北长城段(北一楼→北八楼)视频。</p> <p class="ql-block">☆ 极目远眺,长城像一条恒卧在山脊上的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蜓盘旋。从东边的山海关至西边的嘉峪关,全长有一万三千多里。站在八达岭长城上,遥看远处的长城,气势磅礴,山川壮丽。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戈壁,奔向浩瀚的大海。今天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长城八达岭。</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称八达岭。带着好奇,为什么把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它不仅守护着明十三陵,而且是拱卫京师的大门,所以有北门钥匙之称。</p> <p class="ql-block">☆ 有句话大家一定都听过,“不到长城非好汉 ”! 走我们马上要成为好汉了。八达岭长城由三台两墙组成的,什么是三台呢?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烽火台、其中城台构造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回井字形构成,上层有垛口和瞭望孔是观察敌情和射击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32年前登上长城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p> <p class="ql-block">☆胜利登上八达岭长城北八楼。</p> <p class="ql-block">☆北八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唐代汪遵的《长城》说到,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四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三楼至南四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从南四楼到南七楼,高度逐渐下降。南五楼与南六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六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它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眺,山峦起伏,蜿蜒雄壮的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p> <p class="ql-block">谢谢到访!下集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