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摄影师眼中的大运河---巾帼春走大运河,踏青赏花故事多

温馨港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巾帼春走大运河,踏青赏花故事多。疫情刚刚解封,我们女摄协探寻如何走运河。不仅踏青赏花,还要感受运河两岸的农村振兴及文化魅力,享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4月11日,在市女摄协张书俭主席带领下,在泊头市女摄协的帮助下,组织小股部队,分别到泊头小尹庄大运河贡梨公园和“三痴斋”泥塑家园采风学习。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运河御码头</p> <p class="ql-block">  位于泊头小尹庄的大运河贡梨公园占地面积183亩,梨园里有300年以上的老梨树26棵,100年到300年之间的老梨树60余棵。古贡梨园里有梨花广场、花海、古梨树景区、萧华将军梨四个景区。一下车,运河两岸满眼的春色让大家都非常兴奋,赶忙用相机定格这满园春色!</p> <p class="ql-block">化城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化城寺遗址位于尹庄村东南约600米处,寺院建筑年代无从可考,后人只知是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寺院,民国四年尚存。解放战争之后,化城寺管寺僧人回山西原籍,因无人看守,围墙、殿宇毁坏严重,物品不知去向,现只遗留一块泥浆工艺制成的灯塔,虽不完整,但意义尚在。据民国六年印刷《交河县志》载:“化城寺在县东七十里御河北岸,有清圣祖赐额,其创修殿南碑记崩裂,难考。殿西碑末载乾隆十三年候补经历赵滋本书丹仅可辨,惟殿东清高宗御制碑三面字皆清楚”。可知,清代康熙帝曾为寺院题写匾额。此外,据《大清高宗纯帝实录》记载,乾隆帝也曾三次沿京杭大运河水路到德州,驻晔泊头化城寺,据碑文留存诗文可知,三十大年夏、四十一年春、五十五年夏,乾隆帝共在化城寺留诗12首。据传,当时寺院主持文人出身,医术高明,行善积德,乾隆帝本身又好喜文才,故交谈甚感投机。临走时恩赐化城寺土地50余亩,荷花缸6个,以及瓶尊、桌、椅、板発等物件,所赐物件均为官密所造,体现了乾隆帝对化城寺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古代医术记载,梨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传闻乾隆南巡从北京出发途经天津、沧州路过泊头化城寺,偶感风寒咳喘不止,便靠岸借宿化城寺休息,恰逢寺中住持深谙医术,通晓百草,取梨子熬成梨汁呈予乾隆服用,乾隆食用后微微发汗,再加上主持精心的照料,不几日身体便舒畅许多。乾隆走后,每每提及南巡,便对化城寺住持的医术和泊头鸭梨赞不绝口,之后命人重修化城寺,赐地五十余亩。此地医术就此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贡梨公园中建有“大运河梨文化博物馆”,这是沧州唯一的一个梨文化博物馆。展馆占地700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以徽派建筑为主,馆内布展分三方面,一是古贡梨园的历史,二是化城寺的历史、三是萧华将军的事迹。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泊头梨乡风采、梨乡文化及梨乡悠久历史,是大运河畔彰显地方特色的又一个好去处。博物馆门前二童抱梨嬉戏的雕塑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  据传说,乾隆帝曾3次沿京杭大运河水路到德州,驻跸位于文庙镇尹庄村内的化城寺。在此处品尝鸭梨后,念念不忘芳香绵长的大鸭梨,遂命地方官以梨纳贡。从那以后,泊头鸭梨就进了宫廷成为贡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来到泊头市军西村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农家小院 。“三痴斋”泥塑第四代传人宋长峰老师给我们简述了三痴斋的发展史和泥塑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三痴斋”泥塑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迄今已传五代,有近150年的历史,百年的传承造就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于2013年被列入第五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还是沧州市"十百千"文化种子选手培育工程示范推广基地,沧州市文化扶贫就业工坊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宋老师介绍:把泥浆充分搅拌后再用细纱过滤,才能更好保证成品质量。</p> <p class="ql-block">半成品</p> <p class="ql-block">模具</p> <p class="ql-block">部分成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虎年大吉</p> <p class="ql-block">天下太平</p> <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原因,徒弟们都放假了,没有看到师徒共同创作的过程,虽然留下些许遗憾,但这次的行走大运河看到的美景,听到的故事,让我们增长了知识,收获很大。</p> <p class="ql-block">摄影:陈秀峰 审核:张书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