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病便易于传播和流行,更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p><p class="ql-block">一、学校主要传染病</p><p class="ql-block">1、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肺结核,水痘、腮腺炎,非典、新冠。</p><p class="ql-block">2、肠道传染病:甲型肝炎、诺如病毒病、手足口病、痢疾、伤寒等。</p><p class="ql-block">3、蚊媒传染病:乙脑、登革热、疟疾、丝虫病等。</p> <p class="ql-block">二、学校常见重点传染病</p><p class="ql-block">(一)流感</p><p class="ql-block">1、传染源:病人和带毒者</p><p class="ql-block">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p><p class="ql-block">3、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p><p class="ql-block">4、临床表现: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p> <p class="ql-block">(二)结核病</p><p class="ql-block">1、传染源: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p><p class="ql-block">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 </p><p class="ql-block">3、临床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发热,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咯血及血痰;胸闷,胸痛;气急。</p><p class="ql-block">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发热2周以上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结核病人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治疗,并且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p> <p class="ql-block">(三)诺如病毒</p><p class="ql-block">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p><p class="ql-block">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p> <p class="ql-block">三、如何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p><p class="ql-block">传染病的防控一定要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出现传染病,没有及时报告,错过最佳控制期,将会导致传染病的扩散甚至爆发,酿成严重后果,对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p><p class="ql-block">如何减少疫情爆发,早期控制好传染病,要按照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采取策略。</p><p class="ql-block">1、管理传染源:就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法。实践中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就诊,隔离治疗。</p><p class="ql-block">2、切断传播途径:①对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②对消化道传染病: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③对虫媒传染病: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病原微生物孳生地。</p><p class="ql-block">3、保护易感人群:①主动免疫,接种疫苗。②锻炼身体,作息规律,提高自身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四、学校传染病多病共防综合措施</p><p class="ql-block">1、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学生健康监测制度,每日收集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学生健康状况,每天开展晨午、晚检,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对发热病人(学生)尤其要嘱其及时就诊,排除新冠和其他传染病后,可上学,否则要康复后才可入校。</p><p class="ql-block">2、减少流动和外出。在当前形势下,广大师生非必要不外出。除中高风险外,其他低风险地区也因乘坐交通工具而可能成为密接或密接的密接,都要进行集中隔离,严重影响教学。</p><p class="ql-block">3、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人群密集。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时,保持一米线距离;到密闭场所或通风不好的地方,需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4、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适量运动,营养匀衡。</p><p class="ql-block">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必洗手,不用脏手摸眼睛、鼻和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必洗手,不用脏手摸眼睛、鼻和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p><p class="ql-block">6、教室要保持卫生整洁,多通风换气。</p><p class="ql-block">7、搞好环境卫生,对公共物品、用品,可进行定期清洁消毒,有被污染的地方,需进行随时彻底的消毒。</p><p class="ql-block">8、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喝开水;有食堂的学校,注意饮食安全。</p><p class="ql-block">9、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要及时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否则,造成严重后果 ,有关部门将严肃追责。</p> <p class="ql-block">天气变化防感冒,食醋薰蒸常消毒;房间通风勤清扫,流行期间少串门;合理营养多运动,体弱年少打疫苗;身体不适早治疗,空余之时多学习;保健知识要记牢,劳逸结合莫疲劳,身体健康合家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