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陵微信群札记之二

陌上客

<p class="ql-block">读袁晓鸣《远行的扇子》 </p><p class="ql-block"> 袁晓鸣先生的《远行的扇子》是一篇很好的散文。散淡的笔墨,不经意的叙述,蕴含于其中的,却是对逝去岁月一种难忘记忆和怀念。物质的匮乏并不能销蚀人性的美好,无论是父亲为扇子印字的细节,还是少年同伴间的交往,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苏志刚《童年印象中的翰林街》 </p><p class="ql-block"> 苏志刚 《童年印象中的翰林街》,以儿童的视角,描述了岳阳古街翰林街的历史情状和社会风貌,散淡的笔墨中,寄托着作者浓浓的乡愁和怀旧之情。文章不仅介绍了翰林街的大致情形、主要建筑,也有对生活在期中的一些人物的简单勾勒,如季四爹,画家刘老师,解放军小战士和童年的酷爱画画的“我”等等都是淡淡的身影,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透过这些人物的活动,读者也能感受到某些时代的脉搏和历史的痕迹。文章不长,作者信笔写来,散漫而不芜杂,显示了作者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三山轩主《方氏族办光夏小学史料勾沉》。</p><p class="ql-block"> 拜读大作。方氏家族改祭祀之田而兴学,利在宗族,功在国家,非有眼光胸怀之人,不能为此。贵府前贤,可钦可佩!先生为之传,既彰先贤之德,亦补史志之遗,功德无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金娇娥《四月的雪》</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雪》写得很美,很感人。洁白的雪花与梨花两个意象,互相依连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全文的美学背景和情感氛围,与文中对父亲的两件琐事的回忆相互烘托,把父亲对待名利和爱情态度,细腻地加以点染,赞美了父亲高尚品格和美好情操。清丽的文字中,流淌的是女儿对父亲无尽思念。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金娇娥《母亲的酸菜》</p><p class="ql-block"> 金娇娥《母亲的酸菜》读来亲切,感人。酸菜曾经是平民餐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菜,因为它可口且廉价,制作工艺简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它伴随着我们读过了艰困的岁月。而在金娇娥的文章里,酸菜因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酸菜的金黄的色泽,映射着母亲的美好与温暖;酸菜的酸甜的滋味,蕴含着母亲的甜蜜与苦涩。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酸菜已只是人们餐桌上的点缀与调剂品,但酸菜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退。因为它不仅曾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少年,更因为它潜藏着我们对母亲的集体的记忆。谢谢娇娥写出这样的美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二月兰《我的侄女: 卓儿》</p><p class="ql-block"> 杨晓兰有才气,一篇写侄女的文章,娓娓谈来却内蕴深厚,淡墨点染而神形尽显。在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我们读出了一个女孩成长成熟的人生历程和两代人之间的美好情愫。作品中的三个人——侄女、姐姐和作者自己,都是我所熟悉的人物,读来不仅觉得真实亲切,也引起了我对往事的诸多回忆。谢谢晓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二月兰《汨纺工友,小山边的一抹霞》</p><p class="ql-block"> 杨晓兰是我当年同一个生产队的知青战友。她下放时只有十六七岁,她的姐姐,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的杨晓玲,带着她来到三合公社的清水大队插队。她待的时间不长,大约不到一年就招工去了汨纺,留在我记忆中的晓兰,大致仍是那个漂亮、单纯、爱哭鼻子的小姑娘的形象。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接连读到她发表在微信群上的文章,禁不住使我对这位当年的六九届初中生油然而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这篇名为《汨纺工友,小边山的一抹霞》的散文,写了作者的一群汨纺工友的旧事,引领读者回望一个漫长的历史时空。事件纷繁,杂而不乱,人物众多,褒贬得体,感情浓郁,文字活泼,吸引我一口气读完。这象是一位老到的作者的文字,与我印象中的晓兰似乎有点挂不上钩来。然而再一想,又禁不住哑然失笑。此晓兰非彼晓兰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是经历了五十多年风雨沧桑的磨练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二月兰《汨纺工友: 赵和平》</p><p class="ql-block"> 晓兰的文章写得好!主人公的阳光、帅气、能干的形象和热情、善良、重情重义的品格跃然纸上。作者善于从一些细节着墨,勾画主人公的精神风貌,突出表现他的夫妻之爱,师徒之情,朋友之谊,使赵和平这个人物生动饱满,给读者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作者的语言日趋成熟,全篇有文采而不浮华。叙述历史,娓娓而谈,朴实简洁;表达情感,不谀不饰,恰到好处。我不知小兰后来是否有过正规的文学经历,但从她的文字上来看,她已经是一位颇为老练的散文作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读赵萍《美国巧遇家乡人》随笔</p><p class="ql-block"> 赵萍的《美国巧遇家乡人》写得好。</p><p class="ql-block"> 首好在其巧。古人云,无巧不成书。茫茫世界,方寸之内能巧遇家乡人,且一而再,再而三,不巧焉能得之?这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中国人的阅读欣赏习惯喜欢“巧”的情节。剑侠小说无庸多说,即使如《红楼梦》之类,也多有此类巧处。如“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一章,就把巧弄到题目中去了。</p><p class="ql-block"> 二好在有趣。全篇写得颇有趣味。开篇过关检验的有关描写,就颇有趣味。后面也趣事层出,引人开颜一笑。读书本是寻找乐子的,如果一篇读罢,索然无味,会令人败兴。读书如此,观剧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三好在有情。文章写巧写趣,若无情作为内核,也就只能引人一笑而已,笑过了也就完了。但将作者的情感灌注其中,则能使读者开心后还能有所感动,有所回味。文中洋溢着作者的家国之情,故土之思,令人感喟。脂砚斋诗云“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我不敢说她的文章是“传神文笔足千秋”了,但全篇涌动着作者的深沉情感,令人看后动容,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赵萍的《踱步在老去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由孩提而至青年而至老者 ,人由美而丑,由盛而衰,此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即此之谓。然此等美丑变化规律,可形诸于人之体貌,难及于心智。因为人是有追求,有自制力的。心之美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由人掌控。人之一生,美其美,不惟惜其姿容,尤重其内质。这样的人虽然老了,美却可以经久不衰。我以为赵萍文章的意义,正在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赵萍《想爱漂亮不容易——办公室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国家行政机关,在市井细民眼里,应该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去处。那里的人应该都是不苟言笑,正襟危坐,或凝神默想,或慷慨激昂。但赵萍的《办公室的故事》却解构了我们的这些刻板印象,我们从文中读到了机关里的世俗风情,人生百态。作者用活泼而富有情趣的文字,刻画了多个生动的人物。无论是单纯娇气、爱美爱书的“我”,还是敢说敢为、能干泼辣的叮屠夫,包括着墨不多的机关党支部书记方姨,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似乎感觉到,这些人在我们人生经历中也有过遭遇,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颇具个性化色彩的形象:骄娇二气明显,爱文学,爱漂亮,喜打扮,好幻想,怕肉禽动物的躯体,长期在机关工作却没有入党,典型的小布尔乔亚性格……这样的人即使在七八十年代的普通社会环境中也惹人注目,更不用说是在党政机关里了。但读者却喜爱这样的人,不仅因为她纯洁透明,不隐饰自己,更因为她的唯美主义的理想,是人的美好心性的一种大胆的自由的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赵萍《美国看病记》</p><p class="ql-block"> 我原来看过一些国外回来的人介绍美国医疗情况的文章,说美国医疗如何如何好,也就迷信美国的医疗不仅技术先进,服务周到,而且全额报销,自己只能望洋兴叹,不胜羡慕之至。现在看了赵萍的文章,才对美国医疗的方方面面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知道了美国医疗确有其好的一面,比如医生不滥开药,尤其是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这从整体来说是对的,应该多给中国某些医院的某些医生提一点醒,不能为了多销药而滥开。但现在我知道了美国医疗也有他的缺陷,比如天价药费的问题,这是寄居者无法维持的;还有不论病情,即使高烧到四十度也坚持不用药,也是中国妈妈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倘若没有什么黄卡绿卡,生病还是在中国治疗好。在中国,现在农民住院也可报销一半以上,到县镇医院治疗还可以多报。如果是贫困户,包括已脱贫的,甚至可以报百分之九十以上。</p><p class="ql-block"> 美国医疗不错,但也有不好的地方,中国医疗有不足,但也有强过美国之处。现在我明白了,这就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道了美国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我们草民一个,还是住在自己国家为好。谢谢赵萍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情况,长见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赵萍《人生清欢是越剧》</p><p class="ql-block"> 赵萍喜欢越剧,与越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喜欢越剧,虽未达到她那样痴迷的程度,却也算是越剧忠实的观众。记得六十年代看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不是在舞台上看,而是在拍成电影的银幕上看,却也被深深感动了,为黛玉的不幸撒下了一掬同情之泪。那时我还是一个少年,对爱情处于似懂非懂之间。从此王文娟也成了我崇拜的明星,对现实中的她的爱情、婚姻、家庭也表现出了特殊的关注。这当然是《红楼梦》本身的艺术力量和演员高超的表演技艺以及越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相互作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赵萍用了大量的笔墨反复表达她对越剧的艺术感受,那只能用艺术对心灵的震撼和心灵与艺术的交融来概括。没有细腻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对越剧的挚爱,很难形成这样深刻的艺术记忆。这与赵萍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她自道在某些点位上,与林黛玉有过相似的人生遭遇,品味过某些共同的人生不幸,这是她能与作品和演员展开心灵交流的生活基础。而更主要的是她在性格情感上,与剧中人物有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 她的单纯真诚,她的聪慧多才,她的细腻敏感,甚至她的高傲率性,与越剧中的这些美丽善良的女性具有某种共同点,这使她能与作品中的那些人物心有灵犀一点通,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人生清欢是越剧》,作者用了这一个题目,正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艺术的独特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赵萍《闭关硅谷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闭关硅谷的日子,一篇接一篇的发表,渐入佳境。作者引领我们不断地接近、深入一个我们似乎熟悉其实又很生疏的国度。这个国家我们曾从不同的介绍文章中有过一些了解。这些文章,恨之者将它说得可怕可悲,喜之者将它说得可亲可爱。然而从这些作品中看到的美国未必都是真实的美国,它们可能只是美国的某个侧面。现在赵萍给我们打开了多扇新的窗户,使我们从平民的不同角度,多侧面来认识这个国家。虽然她笔下的美国社会也并不是美国社会的全部,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赵萍的文章,给我们开启了这样一个个窗口和门洞。透过这些窗和门,我们可以大略窥见美国社会的五光十色的景象。我想,这对我们这些从未涉足美国的人来说,是有裨益的。尽管可能有人对她的文章有不同看法,这也无关宏旨,你可以提出来,从不同方面甚至相反的方面予以补充,而不要简单地拒绝排斥。如果撇开政治的和民族情感的元素,仅从文学认知和审美功能来看,赵萍的这些个系列散文都是很不错的。它写的是一个较长时间生活在美国底层社会的旅美华人真实的观察,加上女性知识分子的细腻感受和知性的分析,使得文章有较大的社会认知价值。而文章语言清丽活泼,潜藏着幽默的内核,具有很突出的女性作家的特质,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可读性。在这一点上,是得到了大家基本一致的承认的。所以我认为赵萍的系列散文是值得肯定称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