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重于泰山”闫家学区花山小学—— 2022年4月15日 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纪实

倚窗听雨落

<p class="ql-block">  安全无小事,除了家校携手营造安全环境外,同学们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花山小学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常识普及!</p><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普及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保密意识和政治警觉,营造良好的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责任义务和教育的氛围, 2022年4月15日开展以“第七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01 食品安全常识</p><p class="ql-block">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p><p class="ql-block">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p><p class="ql-block">3.严禁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02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p><p class="ql-block"> 食物中毒依其致病原通常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在餐馆或家庭厨房内常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之所以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因为首先是食品被细菌污染;其次是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被污染的食品中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最后是未对食品加热或加热处理不彻底,未能杀死细菌或破坏细菌毒素。那么,如何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呢?</p><p class="ql-block">1.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用于制作食品的原料要进行摘、洗、切、削的粗加工,对动物性原料还要加强宰杀前后的普通检验;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餐饮具和加工器具应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加工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p><p class="ql-block">2.控制细菌的繁殖和产生毒素。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在适宜的温度和足够时间条件下,细菌才能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因此,降低温度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外,还应尽可能缩短贮存时间。一般地说,烹调加工后的熟食品,贮存时间应缩短在6小时以内。</p><p class="ql-block">3.彻底杀死细菌或破坏毒素。对受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品进行彻底加热灭菌或破坏毒素,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烹调肉食时,肉块要小,应炖熟煮透,留放隔顿吃的熟制品,吃前一定要回锅加热,即使感官性状没有明显改变,也必须彻底加热或改制,不能麻痹大意。</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以丰富多彩手抄报的形式展现自己对安全知识的认知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国家安全法确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要动员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来。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础,也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p>

食物中毒

细菌

安全

细菌性

毒素

食品

加热

污染

国家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