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书友: </p><p class="ql-block"> 大家晚上好!迎着春风,伴着暖阳,和着鸟语花香,我们又迎来了舒心读书会第119期活动。感谢大家的坚持我们再次如约相聚。</p><p class="ql-block"> 不是每朵花都能代表爱情,玫瑰做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耐得住干渴,白杨做到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享受舒心读书,是在座的各位美女书友——我们做到了。疫情的封闭式管理让我们渴望自由,更渴望相聚,渴望分享,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非常期待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的日子,也非常期待我们特约贵宾的精彩呈现……现在请允许我非常隆重地向大家介绍。 </p><p class="ql-block"> 今晚荣幸邀请请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曲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凤翔县作家协会鲁旭主席。</p> <p class="ql-block">腊八和祭灶 </p><p class="ql-block"> 腊八和祭灶都属于祭的范围,腊八是祭的开始,祭灶是祭的结束,过了祭灶之后就要在下一年再进行祭祀了。凤翔是周、秦故里,而周和秦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注重祭祀的朝代之一。也正是在周朝,才将每年腊月的腊祭,集中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因而形成了腊八祭。在过去的人看来,人们这一年所取得的所有收获都来自于天的恩赐,因而在一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就要向天进行汇报,让天神享受人们获得的所有收成,然后在来年赐给更多的收成。而灶君是主管厨房的神祗,只能在完成了所有祭祀之后,再向他呈献,因而腊八末的灶君祭祀,也就成了当年祭祀的尾声。 </p><p class="ql-block"> 腊八: 腊八就是腊月初八,虽然不是节气,却是一个节日,人们叫它“腊八节”或者干脆就叫“腊八”。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周代起定为腊八祭。这一天的祭祀虽然没有过年的规模大,但比其他节日都要隆重,因而也被称之为小年。在过去,凤翔人认为腊八是过年的开始,从腊八这一天的清晨起。男人们就将锣鼓取出来,笼起火烘展鼓上的牛皮,开始“吵年”。女人们则将家里的小米,各种豆子拿出来,开始馇“腊八米粥”。直到太阳一杆高时,男人们才陆续回到家里,开始敬神。先给家宅六神上点香、蜡烛,磕过头,再向神位前拨腊八米粥。这一切手续完了,就点燃一挂鞭炮,算是敬过神了。然后取出酒壶,对着几碟小菜喝上两盅酒,就开始吃腊八米粥。腊八祭是普遍意义上的祭,不光祭神,还要祭“万灵”。实际上,这是人对自然的感恩。老天给了人和风细雨,大地给了人五谷、山川、河流、树木、道路、牲畜等等,人所接触到的每一样东西,都给了人们方便和收获。在一年将要结束的时候,人们对它们献上一年来所有的收获表示感谢,也祈愿明年获得更好的收成。所以,代表着所有收获的腊八米粥,要分发给神灵和万灵共同享受。因而,在给神拨米粥的时候,也要向牛槽里拨一点,猪食槽里剥一点,鸡窝里拨一点,墙上、树上、门前的大石头上抹一点,大路上拨一点,门前的地里也少不了要拨一点,让这些为人们提供了帮助的万里都分享点收获。当然,人们也要尽情的享受,多吃一点 。人们常说“腊八粥憋糊涂了,过年胡买呀!”,过了腊八节,年集也就正式开始了。这时,地里已经没有了活儿,男人们便利用一年中少有的闲暇上街赶集,置办年货。早起和傍晚没事干,就聚在一起敲锣打鼓吵年。吵年是个非常古老的传说:据说年是个非常凶猛的怪兽,常在岁末出来为害。但年又怕声响,听见锣鼓声就逃之夭夭。于是,人们便在腊八以后天天敲锣打鼓“吵年”。当然,这也是祈求平安的一种愿望。还有一个习俗,过了腊八以后,人不能再有粗口,不能骂人,哪怕是骂自己的孩子。这样会给对方带来一年的厄运,也与自己不好,太怂阴骘。阴骘是人们认为做善事积下的阴德,这些好事虽然不被阳间的人知道传颂,但在阴间是有神灵专门记载的。人们口头常说“举头三尺有神灵,非观因果方为善”,也就是说,不求报答的好事才算好事,损就是损失、减少。而骂人,诅咒人会被头顶的神灵记入善恶谱,是最损阴骘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祭灶:祭灶就是祭祀灶君,在凤翔,祭灶是唯一的一个完全由主妇主持的祭祀活动。过去有“男主外,女主内”,“再好的女人锅台转,在瞎的男人走三县”,“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足以说明在男尊女卑的不平等时代,无论是在上流社会还是在普通公众心目中,锅台都是女子施展本领的地方。而灶君虽然号称“一家之主”。神位却在锅台之上。有主管锅台事物的家庭主妇主持对这位尊神的祭祀,也就顺理成章了。 </p><p class="ql-block"> 灶爷的祭祀活动分两步。第一步是在腊月二十三晚上,天黑之前,主妇们就开始起面,烙“灶干粮”。待天黑以后,开始炒菜,收拾献果,等一切准备就绪,再取出香、蜡烛、上神票子、黄表纸进行祭祀。凤翔民间祭祀从来不单独祭祀某一位神灵,因而在祭祀灶爷之前,要先给家宅六神中的其他各位神灵插上香、点上蜡烛,然后再祭祀灶爷。灶爷的神龛大多数是在一块宽不过三寸的木板上架着一个框架式的“灶堂”。灶堂除过下边不动刀功,其他三面都刻绘精美,却没有进深。灶爷的神像、灶帘、对联、门旗都贴在一块木板上。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灶君虽然爱好,这会儿也已经灰尘满面了。祭祀时先将神像请下来,打扫干净,恭恭敬敬的放回原位。再在灶堂前的香炉下压上黄表纸,点上蜡烛,摆上献果,放火上一瓶酒,将灶爷最爱吃的灶糖放在中间,还有那特意为灶爷烙的十二个灶干粮,也要献在神前。神前的地方太小,献果、酒、灶糖和灶干粮等供品只能摆在锅台上或者锅盖上。这时,主妇点上香,一边作揖一边口里念叨:“一根线香一柱烟,送你老人家上青天;上天多讲喜庆事,回来保我全家都平安”。灶爷常年和主妇打交道,也算熟识了,那些主妇们也就出言无忌。除过这几句必说之外,有的还具体事具体嘱咐,“你要把某某往好处拨点,让某某的病早早好了,让某某考个好学校,让娃找上个好工作”等等。在她们心里,灶爷已经是这个家庭和上天沟通的代表了。揖做过了,该嘱咐的话嘱咐完了,就把香插入香炉里,再跪在灶火(厨房)里磕个头,晚上的祭祀活动就算大体结束了。然后闭上厨房门,收拾屋里。等屋里摆上桌椅板凳,灶爷也就该享用完为他准备的这种丰盛的晚餐了。于是,将灶爷领过鲜的饭菜和献果撤下来,全家人再享用。虽然给灶爷没有喝酒,却不妨碍家里的男人喝酒。只是孩子们嘴再馋,这时也不能吃刚献过灶爷的灶干粮。要等灶爷前那一柱香着完了,主妇取下香炉下的黄表纸铺在锅台上,在每个灶干粮上拧下一点来放在纸上,然后招呼孩子们将灶干粮拿去吃,她再把灶堂取下来,把灶爷的神像、灶帘、对联、门旗等撕下,用火焚化,将纸灰和从灶干粮上拧下的馍馍渣放在一起,锁上厨房门,去和全家人一起享用造爷的恩赐。如果孩子贪玩不早早睡觉,娘会对他说:“快睡觉去,明天老早起来,到门外前的碌碡背后寻去,灶爷遗下干粮着哩”。结果孩子不管起的多么早,永远也捡不到灶干粮吃。因为在太阳冒花花前,主妇们已经早早起床,敬过神,将昨天晚上焚化在黄表纸上的灶爷和灶干粮渣一起,倒在了碌碡背后。当然,大户人家有“上马石”的,是拴在了上马石前,意思是说,灶爷骑马出发了。穷苦人家没有上马石,就只能让灶爷将就一下,踏着碌碡上马了。至此,祭灶才算正式结束。</p> <p class="ql-block">过年与元宵 </p><p class="ql-block"> 在凤翔人心里,过年是最为重要的节日。就是在民国时期,政府以法令的形势禁止过年,凤翔人依然视过年为最神圣的节日,我行我素。可惜的是经过中华民国这么一闹腾,把过年“元旦”的称呼被阳历元月一日给抢走了,而传统的“元旦”,只保留了“春节”和“过年”两种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将春节列为了法定节日,而且是假期最长的节日,顺应了民心,也使过年的习俗有所恢复。</p><p class="ql-block"> 过年:过年实际上是从腊八开始。凤翔有句俗话:“过了腊八,心理哗哗;过了祭灶,心里发燥”。意思是说腊八一过,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事情,凤翔人叫“安顿年事”,这时手头上还有些事情没有安排妥当,于是心里急得像将要烧开的水一样哗哗地响。如果过了祭灶还没有安顿好,就只能等明年了,于是,就开始发燥了。当然,这是针对特别忙的人和穷的没办法过年的人而言。对于一般人,从腊八以后就敲锣打鼓开始吵年。太阳升高天气暖和以后,就把“捎马”往肩上一搭上街去“办年货”,名曰“办年货”,实际上是逛街。乡下人一年难得进几次城,这时地里没有了活,正好趁着空闲在城里逛逛,开开眼界,散散心。进城以后,买上个站票在戏园子里看上一阵子“姑娘缠相公”,挤在东湖排楼下看一阵猴子耍大刀,在城门口对着拉洋片的机子看一阵“西湖景”,在插着酒望子的铺子柜台前尝两盅烧酒,站在茶馆门前听说书的人说一会“古今”,见到自己觉着便宜的东西,顺便买上一点塞进捎马里,就算是置办了点儿过年的用物。赶半下午的时候,就又回到家里。这么隔三差五的跑上几趟也就过了祭灶。这时就该“请神”买画张了。请一套家宅六神,揭两幅门神,再揭上刘海和钟馗,买上神位前的门旗,再揭一副“大髯”,选几副对子,买一把柏朵,两包小蜡烛,三四串鞭炮,一墩子大炮,过年的紧要东西就差不多了。然后在删上几个礼条,称上些挂面、点心、小果子,准备正月初间走亲戚。至于蔬菜,白菜、萝卜、红萝卜,家里种的菜在菜窖里存着,鸡蛋有老母鸡在努力地下,只要买一捆菠菜,称一斤葱,一撮撮韭菜,一把把蒜苗,几疙瘩洋芋,一撮子辫粉,割上几斤肉腩臊子也就凑合了。如果手里还有钱,就买上一些八味调料,针金,木耳,打半瓶酱油,就已经满河是水了。三十晚上要敬先人,得买上些献果。称一斤柿饼,半斤核桃,半斤大枣,半斤花生就行了。上正时月来了孩子不能让空手出去,得称上些水果糖。这要是有人问“年货置的咋个向咧”?就可以洋洋得意地说:“就差例韭黄咧”。当然,在逛街的时候,要叼空儿把头剃了,不能过“连母”年。不跟年集的日子,还要给娃把头剃了,帽盖留圆。</p> <p class="ql-block"> 在男人进城“办年货”的同时,女人们在家里不得消闲。腊八过后,先后(妯娌)们就商量着剪窗花,各自交换着窗花样儿,先在钉好的颜色纸上熏出烟格,在剪成窗花。到了祭灶前后,就该扫舍了,凤翔有的地方讲究在祭灶前扫舍,有的讲究在祭灶后扫舍,但过年前都要扫一次舍。扫舍不同于一般的“打扫卫生”,它是彻底地大扫除,要将家具全部搬出房子,从房顶到地面,彻底扫一遍,然后把水用“白土”酥成稀泥,把所有墙壁抿一遍。那时住的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里里外外抿一遍是个非常艰巨的活路,有的人家扫一次舍要用两三天时间,因扫舍时,几乎全家动手。首先男人是不能躲清闲的,那些搬家具上高处的活是女人所干不了的,男人得上手。扫过舍,就要收拾推磨。先淘麦,再晾干。还要借牲口,寻磨子,直到把磨推下。女人白天干这些粗活儿,晚上还要给全家人收抬过年穿的衣服,该缝的缝,能补的补,总要让一家人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过年。磨推好以后,就要收拾蒸馍。凤翔人过年不吃烙的馍,一定要吃蒸的馍。有一句话说:“三十后晌借接口哩,你蒸呀教我烙呀嘛?”很明显,蒸是上升,是“蒸蒸日上”,烙就是“落”,是下降。人都盼望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蒸蒸日上,谁也不愿意落下来。有了这个讲究,蒸馍就成了一件大事,既不能蒸得太早,也不能蒸得太晚。太早了馍不好保存,等到过年时,就得有点陈,不好给亲戚拾回盘。有一句俗话说:“亲戚游到初四五,炸皮馍馍酸豆腐”。蒸馍放得日子稍长一点,就会脱水,皮就炸了。可也不能动手太晚。那时蒸馍要烧柴,“干冬湿年”,如果离过年挨得太近碰到下雪,柴湿了就麻烦了,“湿柴笼火光焵烟”,火叫不上快,馍就蒸不好。过年蒸馍蒸的比任何时候都多,要考虑一家人吃到破五以后,还要考虑亲戚吃和拾回盘。为了要面子,女人们也就特别认真,每一个生蒸馍都要全圆,而且要大小一致。过年蒸馍的时候忌有人来借东西,更忌讳女人在家厨房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站着说闲话。这样蒸出来的会发青,女人说这是“叫鬼捏了”。这样的馍是不能待亲戚的,只好挑出来自己吃。有些女人在蒸馍的时候会把头门(大门)关上,懂规矩的人看见人家头门关着,也就不去了。馍蒸好以后,要放在大莆篮里晾凉,然后在一个大瓮里铺上干净麦草,瓮周围也用干净麦草垫上,再一个一个把蒸馍放进去,既要防止蒸馍受凉,也要防止脱水放干。蒸完馍,就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九了,要赶紧糊花窗子,糊窗子时将亮窗取下来,把以往的旧纸撕掉,把残存的老浆子刮干净,再重新抹上浆子,把窗花贴在白纸上,按照一定的构图一格一格糊到亮窗上。一家子少说有三两个窗子,要齐齐糊过,不能让旧窗子过新年,这样不吉利。 </p><p class="ql-block"> 在女人们忙着蒸馍、糊窗子的同时,男人家要把后院(厕所)起了,把粪拉到地里漾开,往后院里拉上些土,要够一个正月使用。如果有牲口,要把圈起了,把亮圈起了,把猪圈起了,然后把粪翻好曳到地里漾开。粪不能堆在地里,“一九一阳生”,人虽然感觉气候有点冷,地温却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回升,麦苗已经开始生长了。如果把粪在地里堆上几天,粪堆下的麦苗就长成了“巧娘娘”了,春里也就回不了阳。然后再给几个圈里曳上足够一个月垫圈用的干土。晚上闲下来,要把挽具收拾好,出了正月就要用,不能到时抱佛脚,如果看的是马,还要把骑鞍、脚凳收拾好,准备正月里妆社火用。这些活路一定要在腊月二十九以前收拾完,三十就不能再干了。 </p><p class="ql-block"> 如果到了大年三十,突然发现还有东西没买,就要赶紧进城,因为三十是“跑集”,只有半天,太阳一端,你掏钱再多也买不到东西,商家就把门关了,吃过午饭就要贴神了。大年三十中午这一顿饭要把所有剩饭剩菜吃完,剩饭不能放到下一年去。</p><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男人们就开始贴神,由院内到院外先把绳贴上,再贴对联、门神、大髯。如果是长房,贴完神,还要取出祖案挂上,再开始敬神。给每个神位点上蜡烛和香,就可以放炮迎神了。也就是说,服侍家宅六神的精灵们就出发去迎接诸神了。这时离天黑还有一点时间,抓紧去打一环鼓,回来拿上蜡烛、香、炮,挑上灯笼往阙(墓地)里赶,去给先人点灯笼,阙里点的灯笼是用稻秸秆蔑蔑编的架子,外面糊着一层厚实的红纸,比较重,吹风时摆动较小。到了阙里点上香,烧过纸,磕个头,在点上灯笼,放一挂鞭炮,就可以回家吃大年夜的团圆饭了。 </p><p class="ql-block"> 大年夜的团圆饭要在老人家里吃。从阙里回来后,再给自家门前点上灯笼。男人要往身上装点钱,准备去孝敬老人。然后催促孩子换好新衣服,就往老人家里赶。女人正在厨房里炒菜,还得一会儿才能来,孩子已经拾了一大把放炮时没有放响的鞭炮。准备去和堂兄弟们玩。点着了自家门前的红灯笼,街道上家家门前的红灯笼也就差不多都亮了。照着头门门楣上飘扬的三色大髯,还有夹杂在中间的四色平安帖,门扇上点上威武的门神,门枋上红纸黑字的对子,这才有了点过年的快感。到了老人家里,祖案前已经供果献饭齐备,香、蜡也已经点上。兄弟们都已经来了,互相问候着,进去对着祖案上的先人们磕三个头,再回过头来向着坐在炕上的老人磕三个头。还要压着孩子给大伯二爸磕头,被爷爷挡住了,说:明天早上磕吧,明天磕了有彩头。于是孩子们呐喊着跑出去了,大人们便坐下拉家常。一会儿大哥家的菜送到了,紧接着,老二家的菜、老三家的菜都送来了,老四家只端出凉菜,说热菜一会儿上,要不就凉了。菜上齐了。老人便从炕上下来,拿过祖案前供着的酒壶奠了一盅酒。再跪在祖案前向先人们磕头。接着,几个儿子以小家为单位。一波一波对着祖案磕头。祭过了祖,老人又回到炕上坐着,儿子们就在炕上分两边坐下。老四取出了酒和酒壶、酒盅子,往白铁酒壶里倒满了酒,又向一个小碟子里倒了一点酒,用灯曲从灯上点了火,在碟子上一点,立即冒起蓝色的火苗。再把酒壶拿起来在火焰上来回摇。待酒壶里的酒热了,再往酒盅里倒酒,老人说:“先给你爷奠一盅”。于是老四是把第一盅酒慢慢的撒在了祖案前的地上,又往酒盅里倒上酒,双手献给爹,又给了娘一盅。兄弟们也都端起了酒盅,齐声说:“祝爹娘长命百岁,年年有今日”!然后一起喝了,老人就招呼动筷子吃菜。刚吃了一口,媳妇们又要过男人手里的酒盅,向爹娘敬酒。孩子们已经在外面跃跃欲试,也要向爷爷敬酒,老人结果接过酒盅,又转给了坐在身边的儿子,让他们代喝了。一边吃着菜,一边说着家常,老人逐个儿问儿子的情况。等菜吃的差不多,由大儿子带头给爹和娘一人一个封儿,其他儿子也都跟着掏出红包递给老人,老人也就打发孩子们回家去睡,说过一会还要接神哩。</p><p class="ql-block"> 回家之后,孩子们都已经瞌睡的不行,女人就安排他们在热炕上睡下,男人抽了两锅烟,绞了一瓮水,向井里放了两个大炮把井封了,才过来和女人说话,一会儿,动手早的人已经开始放炮,时间已经交过夜了。女人赶紧把脚地(地板)扫了,接过神以后,就不能再扫地了,要等破五才能扫。 男人磕了烟锅,洗了手脸,取出敬神的用物开始做准备。先把黄表纸拿出来,对着纸角斗口折两下,是两端形成三角形状,然后在每个神位前的香炉下压一张;再点上蜡烛,在每个神位前放两支,再点上香,在每个神位前插上三根,磕个头爬起来,取出柏朵,手里捏一摄子盐,招呼女人拿上酒和油往出走。到了院子中央,用麦草把柏朵引着了。往火上倒了几盅酒,又抡了几滴清油,再把火上撒盐,听着盐粒爆裂的噼啪声,就到门外去放炮。然后看着所有的蜡烛都灭了。才回屋睡觉。正睡得香,听见村子里又响起了鞭炮。赶紧起来洗了手脸,给神位前点上香,叮咛女人让孩子去放一串鞭炮,给孩子往枕头下塞几毛压岁钱,便赶到村中的土地祠前去敲鼓。哥儿弟兄们见了面,先做个揖,再问句:“年过的好!”然后就收拾敲锣打鼓。等钹把胳膊拍困了,回到家里,女人已经做好了臊子面,就端了一碗从灶爷跟前泼起,给每个神位前泼了汤,回到厨房又向碗里添了点汤,匆匆吃了两碗,外面的锣鼓声又响起来了,要到村里的庙上去迎春神。取出社分的三角旗让孩子们挑上,老年人端着献饭供果在前面走着,会敲锣鼓的就在后面敲锣打鼓跟着,一直由村子里敲打到庙上,敬过神,又敲打回来,就算把春神迎回来了。春神是主管草木发芽生长的大神,本来在打春是迎接。民国期间“打春”活动消亡以后,人们就在正月初一去本村的庙上迎春生神。有的地方要到下午才去迎春神,上午就张罗着栽秋千。大多数地方是上午去迎神,下午栽秋千。到半下午,秋千和地溜础都安置好了,玩了一会儿,孩子都已经拖着长声叫吃饭。迎神的时间候碰见几个要好的朋友,招呼让晚上过来喝酒,就回家帮着女人收拾饭菜。</p><p class="ql-block"> 晚上划拳输多赢少,酒喝的有点高,一觉醒来,正月初二了,要走亲戚。先走孩子的舅爷家,收拾了一个礼条,一斤挂面,一斤点心,一斤小果子提着,驮着儿子走上了还有积雪的土路。女人还要留在家里接待来的亲戚,正月家里不能离人。到了亲戚家,把礼賝放在祖案下面的桌子上,给炉里点上一柱香。就爬在桌前铺着的垫子上磕头,磕过三个头,再给舅舅每人磕一个头。然后大人站起来,孩子除过给舅爷和妗婆磕头,还要给伯伯叔叔和姨磕头。孩子磕头的回报是每人给几个红枣或者核桃,得了礼物。孩子高高兴兴的出去玩。听见有叫卖“耍货”的,就用压岁钱买了个擦着染色鸡毛的“鸡咕咕”吹得满院子响。</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三早晨起来,给各位神灵之前点上蜡烛和香,然后取出压在香炉下面的黄表纸烧掉,再到头门口外放上几个大炮,一挂鞭炮,算是把神送走了。早饭是一顿臊子面,吃过之后,女人开始把这两天的垃圾扫在一起,男人则拿了三两个核桃、枣、花生扔到井里,又点了个大炮扔进井里,算是把井开了。然后提一份子礼当去孩子他舅家。初四还要走孩子的大姨家。从孩子的大姨家回来,女人们已经开始收拾包煮角的东西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煮角。男人会包“元宝”,女人能包“角子”,孩子则坐在一旁包“石榴”。初五是“破五”,要断“五穷鬼”。男人在前面放炮,女人在后面扫,把新年来的垃圾一直扫到头门外,扫过了路,堆在一起,然后揽了一襻笼干柴,点上了火,洒酒、滴油、撒盐,等火烧旺了,先让孩子们从火堆上趫个过街,然后大人再趫,要把身上的“不顺劲”全部让火燎光,好开始新一年的顺劲生活。破五早晨点火,基本上都是以西乡、北乡和城周围为主,东乡和东南乡是在正月十五晚上点火。而破五“燎”过的地方正月十五晚上不再点火。破五早上灯笼集已经起来了,吃过煮角,去灯笼集上买了两个灯笼,四个蜡烛,一捆麻糖,一斤小果子,就准备去外甥家送灯笼,挑灯笼用的蜡烛是用羊油蘸的。芯子是一根蒿子杆。这种蒿子叫做“铁杆水蒿”或者“铁杆蒿子”,长的得特别密实,秆儿高,几乎不分支。把蒿秆的大头截齐了。缠上薄薄的一层棉花,在烧成液态的羊油里蘸一下,棉花上就附着一层羊油。油不能太热,太热蘸不上。蘸过三两层白油,再蘸一层加了颜色的红油,趁热把头削开,以方便点火。送灯笼时一个灯笼只配两个蜡烛,孩子挑时要自己再买些才行。送灯笼有个讲究,如果是给一对新人送,人家想要生女孩就送莲花灯笼、炉灯;如果想生男孩子,就送八棱灯笼、火蛋灯笼。如果已经有了外甥,就没有讲究了,拣孩子喜欢的灯笼送一个就行了。送灯笼的亲戚走过了,年也就把大气儿过去了,剩下的就成了玩。</p> <p class="ql-block"> 元宵:元宵闹花灯是元宵节的标志。凤翔人破五晚上,孩子们就开始挑灯笼,此后一天比一天挑灯笼的多,灯笼有“八棱”、“火罐”、“炉灯”、“莲花灯笼”、“蟾灯”、“兔娃灯笼”、“猴娃灯笼”、“合灯”、“公鸡灯”、“纱灯”、“转灯”、“碌碡灯笼”等。还有一种不挑的灯笼,叫“气灯”。</p><p class="ql-block"> 八棱灯笼虽然远看就像一个方盒子,却是送给外甥的好东西,点起来又亮堂又耐摔打。火罐灯笼点上蜡烛后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红火蛋蛋,更是预示着挑灯笼的人红红火火。炉灯装饰得非常富态,白天提上显得贵气,只是太重了些。外甥太小了可不能送。莲花灯笼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不用点蜡烛,挂在房里就平添好多喜气。那三条腿的蟾灯虽说其貌不扬,可是赫赫有名,那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灯笼,代表着舅舅祝福孩子将来“蟾宫折桂”,能考个状元。兔娃灯笼是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的灯笼,它的底座是在一块薄木板下装上四个轱辘,木板前端拴着一根绳子,孩子可以拉着走。兔娃灯笼虽然造型笨拙,却有着和蟾灯一样的寓意,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猴娃灯笼虽然不能挑,要举在手里,却迎合了大半个孩子的好动心理,特别是男娃。猴娃手中拿着一根花棒,行走时猴手中的棒可以持续舞动。举着个猴灯出来,那一定会吸引住小伙伴们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转灯很少有人卖,大多数为自己做了挂在大门前让人欣赏评论。其做法为用木条钉一个高两尺左右宽一尺二寸左右的厢形方框,四个面糊上淡色纸。框的上下两端正中个钉一个横梁,在梁的正中打眼,在两个梁之间穿一根转动灵活的轴。用细篾绑成直径一尺一寸左右的圆圈,将皮纸裁成宽半寸左右长一尺二寸左右的纸条。纸条中间竖着固定在轴的上部,两端朝一个方向扭转均匀的平粘在圆圈上;用皮纸按照圆圈的周长糊成圆筒,用香头在筒上钻出龙、凤、人物等图案,将筒上端糊在圆圈上。在下部横梁中间到纸筒之间点上两个蜡烛,点燃后热气上冲纸条组成的扇面,带动圆筒旋转,由纸筒的图案投射到色纸上的图案开始旋转,就像人物在走动一样。如果在里面的圆筒上钻上张牙舞爪的龙,在外面画上波涛汹涌的海水,那龙就活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气灯是不挑的灯笼,也是大人或者“准大人”玩的灯笼。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觉着挑着现成灯笼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便想着玩一些“小孩子”玩不了的东西。他们找来篾做成一个圆圈,再用结实的牛皮纸糊成一个直径和圆圈一样的桶状,将桶的一头粘在圆圈上,把圆圈顶端糊实确,不能跑风漏气。在桶的下端十字形绑两根和圆圈直径一样的细铁丝,气灯就糊成了。放气灯时找来些布须绺,到大车轴上去擦点稠油根。在浸上些清油,栓在圆桶下端的铁丝中间,有一个人提着气灯,以防烧着,另一个人将布须绺点着。然后把圆筒的下端往下抻住。带桶里边的热气充足时,提的人和抻的人一齐松手。气流会将气灯托起升空,随风飘向远处。孩子们便仰起头,在田野里跑着追,直到气灯着火或者落下。气灯如果落在野地里,可以捡回来明晚再放;如果落入邻村,就不能去拣,特别是落入人家院里,如果去讨回,挨一顿臭骂,甚至还会挨打。因为气灯落在谁家,就说明这一家人气不旺,这一年会破财或者出事。因此,如果看见气灯落进了人家后院,孩子们便悄悄地回来,正月里不再提起放气灯的事。这家人家当然也不会再说出来。 </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十以后,在大孩子玩气灯的同时,年轻男人们也筹备着打花。打花首先要有铁匠的帮助,要用开铁炉子、大风匣和坩锅,然后找一个枝丫繁茂的皂角树,在树下放一个低些的长木板凳,找一根长扁担,在扁担的一端用铁丝固定一个小碗,把扁担横担在板凳上,没碗的一头有一个人用手扶住,再找一把老扫帚,让一个有力气的小伙子拿着。想看打花的人找来些生铁。当铁匠溶好铁水,倒进扁担上的小碗里时,拿扫帚的人用力打扁担用手扶着的一端,铁水便弹向空中,在皂角树的枝丫上一碰,便散作无数火花,远远看去,皂角树也就成为开满了火花的树。如果有人向铁水里放入一两个麻钱,红色的火花中就会出现绿色,就像是树桩长出了叶子。由于这种。由于这活动需要生铁,1958年大炼钢铁以后,农村找不到多少生铁,也就没有人再张罗着打花了。 </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驱逐老鼠,是一项传统习俗,传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这一天,女人们要忌针线。如果这一天使用了针线,老鼠就把箱子里的衣服礤烂,让你没法穿。这一天,女人们便在停了手中的活儿,在一起商量着蒸“减儿”。“减儿”是一种外形像老鼠的小豆包子。把小豆包子称为“减儿”,意思是说让老鼠减少,而不是绝迹。这一点也体现了凤翔人的爱心和包容。到了十二晚上,有的人还要在木盒子里装上豆子,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给老鼠“摇房”。手里一边摇嘴里不停的念:“嘁哩哩,嚓啦啦,老鼠养了个瞎娃娃,十个不瞎九个瞎,丢下一个害针扎”。“害针扎”就是得挣扎眼,也就是常说的“风火烂眼”。有的人干脆说:“嘁哩哩,嚓啦啦啦,老鼠养了个瞎娃娃。十个不瞎九个瞎,丢下一个教猫拉”!</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二以后,就有人开始放花。放花就是燃放烟花,一直可以持续到十六晚上。在农村,十五晚上和大年三十晚上一样,要到祖坟上为过世的老人点灯笼,家里有当年出嫁女儿的,娘家要在正月十五天前给女家送灯笼,正月十六送油称之“添油”。在东乡和东南乡,十五晚上有笼火的习俗。天刚黑时,家家门前生起一堆大火,看谁家的火旺,火苗窜得高,以此来兆示新年日子红火。火笼着以后,全家人从火上来回趫过街,就像城周围和西乡的破五早晨。 </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的村社就开始耍社火,社火人物骑着的马称为“马社火”,妆在芯子上的称为“高芯社火”,脚踩木棍的社火城市叫“高跷”,凤翔人叫做“柳木腿”,凤翔人说的“耍社火”就是妆社火,有专门画社火脸谱的人在愿意妆社火的青年村民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妆扮成社火人物,穿上社火服装,拿上“把子”,骑在马上到全村去游转。马社火讲究的是衣服和把子,社火衣服和戏剧服装相比,装饰更加繁杂花哨。把子就是社火人物手里拿的兵器和道具,把子更是装饰取胜,兵器上边的花纹都是泥金镶嵌,粘贴的水银玻璃在阳光暴晒下更是晃人眼睛。社火的脸谱也自成体系,同一人物与戏剧所画脸谱差别甚大,更加突出了角色的“神”气。如果装扮的角色是公认的神,如福禄寿三星、天官等,头帽和把子上还要扎上表角。表角就是用黄表纸折叠成的角子。马社火每妆一个人物叫“一传(zhan)”,妆多少传,由村里根据材,根据财力物力决定。但无论妆多少,都少不了福禄寿三星、天官、财神。妆扮的传树稍多一点的,有黑虎、灵官、桃园三义、封神人物、佛祖、戏曲人物等。社火一旦妆起来,最少得三天,在本村本社转一天,进城转一天,到邀请的邻村去转一天。妆社火的人没有报酬,完全属于义务。所骑的马由本村养马的人提供,提供的马不但免费,马的主人还要去牵马,转三天也要牵上马走三天,当然也是没有报酬的。同时还得给马带上干料,在社火队停下来时让马吃上一口料。社火队出发前,由一名比较活跃的人穿上简单的社火衣服,戴着一顶插满绒蛋的帽圈,脊背上插一面黄色三角小旗,背一圈串玲,给马也带上串铃。骑上快马提前出发,沿着社伙将要通过的线路跑上一圈。这个角色叫做“报马”。报马来过了,人们就知道社火马上就要来了,开始做迎接的准备。社火进村以后,各家各户都要设香案迎接,在香案上放一瓶酒、一斤点心或者一捆麻糖。社火走到门口时要放炮,敬献的东西由社火队收走。如果家里有小娃娃,可以抱出来让妆社火的角色抱一抱或者摸一摸。据说被社火角色摸过的娃娃不生病,睡觉踏实。当然,孩子的家长要给抱了或者摸了孩子的妆社火的人封儿。看社火的人如果想要让天官或者某一角色抱下孩子也可以,只要送上封儿就行。也可以叫一传社火或者整个社火队伍到家里去“禳院”,就是进去转一圈。当然就得给社火队一个大封。耍完社火,所有参与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份酒、点心、麻糖,这就是劳动的报酬。 </p><p class="ql-block"> 妆高芯社火的规距和马社火一样,只是妆的人不同。无论在社会中是什么角色,都是由十一二岁的孩子妆扮,一转社火为一个故事,或两人或三人扮演,扮演的人固定在芯字上,基本不能自由活动。高芯社火讲究的是芯子,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芯子为铁木混制,做成机关。用卯隼套在一起,形成一定的造型。60年代以后,芯子为钢筋焊接,芯子的高度在一丈左右,铁木混制的芯子用人抬,抬的人有二人也有两人不等,根据芯子的大小确定。焊接的铁芯子一般固定在拖拉机或者农用车上,高芯社火妆扮的故事有“打秋千”、“盗仙草”、“七雄盗桃”、“三英战吕布”等,妆社火时由大人领着孩子来报名,有专门化妆的人挑选并分配角色,人员确定后,在后半夜就要来妆社火的地方集中,当天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只能吃煮熟的鸡蛋。一旦固定在芯子上,要一直到社火游演结束后才能下来。社火游演的过程,大人全程陪伴。孩子肚子饿时,只能把麻糖绑在高杆上直接送到孩子嘴边让孩子咬食,因为手脚和头处于半固体状态。 </p><p class="ql-block"> 凤翔的柳木腿比较高,一般长在三尺以上,除过腿上绑的部分,离地在二尺左右,妆角儿的人都是村里爱好社火的中青年。过去都是男人妆社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有了女青年加入。柳木腿化妆较为简单,以文角色为主,拿的道具也比较简单,因为绑上柳木腿以后要不停地走动。社会也就要求扮演的人在走动中做各种动作。所有的柳木腿社火都有一船“姚婆”,姚婆有男子扮演,满脸皱纹,头戴鲜花,扭扭捏捏,故作姿态。传说姚婆是上古禹帝的继母,千方北计想害死禹而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促成了禹的孝名。社火中的姚婆不固定在行进在队伍的某处,他可以前后游走,甚至和任意一个社火人物或者围观群众打闹嬉戏,往往是妖婆一出,全场哗然。</p><p class="ql-block"> 除过妆社火,城里和大的集镇有时会有灯会,猜灯谜,击太平鼓。灯会在古时叫鳌山,现在叫做灯展。过去的鳌山由城内大的字号自己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灯会或者灯展由政府部门号召举办逐渐发展为由政府部门举办。猜灯谜在过去叫射虎,小一点的字号就能举行办,因此比较普及。击太平鼓是过去比较流行的祭祀娱乐活动,属于驱傩戏的一种。击鼓的人手持带把儿的单面羊皮鼓,一边打鼓一边扭动跳跃,做出各种舞蹈动作,太平鼓的舞蹈没有一定程式,完全有击鼓的人自由发挥,只要鼓响,动作花哨,就能赢得大家喝彩。击太平鼓活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立初期失传,同时兴起了扭秧歌这项新型娱乐活动。扭秧歌活动的参与者多为女性,20世纪80年代后,扭秧歌逐渐普及,各地有秧歌队。但由于秧歌动作简单,因而常作为社火队的一部分,与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同时举行。</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十前后,有地台社火班子的村社就开始组织耍社火。地台社火是在凤翔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形成年代已经无法考证。流传至今的活动样式有舞排灯、跑竹马、打秋千、赶旱船、耍狮子、克海鲅、钓鳖等。</p><p class="ql-block"> 地台社火演出最先出场的是舞排灯,排灯的灯箱部分为斗状,高一尺五寸左右,下小上大,以木板为底,上边开口,四面糊以白纸,纸上贴有窗花或写上文字以为装饰。内置油灯或插蜡烛,灯箱下部安木棍为把,把长三四尺,双手持灯时高于头顶。表演时由少男少女身着彩衣,手持排灯,口念曲子,在行进中做简单舞蹈的表演。表演一段后即分别站于场周,为以后的节目提供照明。舞排灯的活动叫“打场子”。但是排灯的表演过于文气,打出的场地不够用,于是就上第二个节目跑竹马。</p><p class="ql-block"> 竹马俗称海马,为集体舞蹈形式。表演者要化妆,穿着彩衣,腰前系着一个马头。腰背后系着一个马臀,腰里系着黑色的围裙,打猛一看就像骑在马上一样。由于表演者多为儿童和女性,在凤翔女性多骑驴而少骑马,因而马头多为驴的造型。竹马上场后先绕场子跑几圈,然后在行进中进行表演,表演者口唱歌谣,脚下踩着碎步或十字步,表演简单的骑马动作。马颈上铜铃叮当,以为伴奏。</p> <p class="ql-block"> 和竹马相近的有赶旱船。旱船用竹、木等轻质材料做成架子,宽不足三尺,长五尺有余,顶部和前后部用彩花装饰,船身下部用布围裹。表演时女演员在船内双手提起船帮,男演员手持木浆扮演艄公。两人配合做舞蹈动作,旱船表演时至少两组,及两条船两个艄公。多至六组表演动作各不相同,由演员临场发挥。演技好的演员,可以把船在风浪中的形态表演的淋漓尽致,还能加上艄公和女乘客之间的感情交流,让人看得忍俊不禁。旱船之后,接下来表演打秋千。打秋千是借助大型道具的节目,在一辆车子上绑上架子,架子高六尺开外,架子上有用钢筋焊好的秋千,秋千上坐着一个或两个女孩。秋千架用花和彩绸装饰的花里胡哨。整个架子被装饰的就像一个长满花草的大土堆。在架子底部的外沿,有男童装扮的书生,整个造型似乎在表现苏东坡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p><p class="ql-block"> 地台社火中最具故事情节的节目是刻海蚌。刻海蚌有男女两名演员出演,男的扮演青年艄公,女的扮成蚌精。艄公出海捕鱼,捞到了一个大海蚌。背又背不起,拖也拖不动,就千方百计想打开它,蚌精则护住两扇大壳不让打开。艄公想放弃海蚌离开,却被海蚌壳夹住衣服走不了,俩人说唱逗趣,最终人与妖结为夫妻。以大团圆结局。</p><p class="ql-block"> 其次,还有钓鳖、耍狮子。钓鳖和刻海蚌相似,一个青年渔夫钓到了一个大鳖,觉着扫兴,想换个地方另钓大鱼,却被咬着钓钩不放的老鳖拉了个仰绊,他生气地想把鳖踢到河里,又被鳖咬住了脚,甩也甩不掉,拿又拿不动,说唱逗趣,由两个演员尽情发挥。最后想尽办法把鳖翻了过来,却发现这是个鳖精,其结局与克刻海蚌相同。</p><p class="ql-block"> 耍狮子是地台社火中的必备项目,其动作中除大量舞蹈语言外,上桌子,站凳子等的动作接近杂技。最多的可以把桌子摞到三层,然后在桌子上腾挪跳跃,让看的人心弦紧绷,为他们捏一把汗。</p><p class="ql-block">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县政府将春节活动都安排在元宵节前后,一般从正月十二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其内容有社火、锣鼓、秧歌,在县城主要街道游演,晚上有花灯展,猜灯谜,也布置在县城主要街道,数十家江湖、小曲都在傍晚进城演出。在县上组织活动的同时,单位和个人也自发燃放焰火,常常是数十家焰火同时燃放,一直持续到午夜过后,真正成为狂欢之夜。</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元宵期间比较消闲的日子,不用操心干活,也不用走亲戚。白天爱看戏的人们到处撵着看戏,不爱看戏的人们便聚在一起下棋、填方、丁四、围老虎。十几岁的小青年聚在一起打秋千、踢毽子、打毛蛋、滚铁环、斗鸡、糊风筝、打尜。女孩子除过踢毽子、打毛蛋外,还抓洋儿、倒窑、翻交交、跳瓦。 </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开始进入郊游,称之为“游百病”。人们的心理目的是想通过到野外去游玩,把身体上的病痛遗了,以求得健康。这一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过桥度危,登城爬高,摸钉求子,直玩到夜戏散场才回家。不管他们玩多晚回家,男人都不能摔碟子拌碗。可以说,这是过去时代妇女们最高兴的一天。到了晚上,小一点的孩子还在挑灯笼,大孩子便吆喝着“踏灯笼哩”,吓得小孩子赶紧把灯笼挑回去。灯笼要是真正被踏了,大人也不能说什么,过了十六,也就没有人跳灯笼了。</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过了以后就开始拆秋千,最晚在二月二之前要把秋千、地溜础拆除。因为正月十六之后,男人们就开始忙自己的事情,再不能玩了。</p> <p class="ql-block"> 感谢鲁主席的讲解,使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过年的内涵,也使我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有句话送给大家:“心存阳光,生活才能斑斓;人若简单,人生才会清澈,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着光,只愿每一天都承载着健康”!最后祝愿我们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