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广州国营民乐茶场成立50周年纪念→致青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曾是近万名农场职工和知识青年奋斗生活的地方,也留下了他们青春岁月难以磨灭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聆听知青故事,感悟知青岁月,体验知青生活,弘扬知青精神,深切感受这场风生水起、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史实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请跟随美篇进入民乐茶场知青“人世间”,本文希望通过故事、日记形式还原昔日知青思想、工作、生活,寻找自己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2年,广州民政局从化干校附属农场设立知青点,开始接受知青。当年72届知青卷铺盖离开城市安乐窝,来到荒山打拼,73年,干校农场改名为“广州国营民乐茶场”。一眨眼半个世纪,当年拟扎根一辈子的鲜肉菇凉变成牵孙白头人,从化也拼入都市,穷山恶水成了香饽饽,茶场主体部分被各路厂家和发展商低成本瓜分殆尽,茶园被推平,昔日的挥汗如雨的茶园,安身立命的简陋宿舍和工房早已不知踪影,农友们只能从残存照片中拼接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利用疗养机会,一人溜出温泉,专程到阔别多年的茶场深度虾球转,圆了多年梦想。引入眼帘的场景,与其説面目全非,倒不如说恍如隔世。那条每次进出茶场必经的狭窄道路,早已被六车道“明珠大道”取代。真可谓沧桑巨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亚迪车厂,一个有远见的大品牌企业,在知青们招工回城几十年后,土地价值进入洼地时,大举出手买入原茶场2中、18中、农机站等核心地块作土地储备,物择人竞,弱肉强食。惜当年二中大楼、茶山、竹林、鱼塘被推土机悉数扫荡,三通一平,集体记忆BBQ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乐茶场原场部,现在是从化明珠工业园管委会办公大楼,未来将成为大湾区总部经济的一个重要据点,珠光实业全面进驻,将这里打造成为大湾区医疗制造业总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场部大水塘现在开辟成一个公园,湖光景色优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旁边的茶厂已经拆了,成为发展商未来总部大楼宝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化是广州市属最穷的地区,民乐则是从化比较贫瘠的地方,红土壤只适宜种茶,当年去农场的知青都普遍感觉每天都掂记肚子,饥饿感强,与这里山坑冷底水质有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2年首批知青驻场,1975年茶场迎来了最大一批广州知青,东哥有日记描述了知青下乡当日心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75年10月8日(下乡首日)</b><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多姿多彩的生活结束了,今天,省委组织部、群工办、省总工会的知识青年下乡落户到民乐茶场,前天广州还在打台风,今天却晴空万里。父亲和我早早到了省委大院大楼一楼右边群工办门外,一些叔叔高兴地送了几句欢送词我便上车。离开大院,车到西堤省总工会大楼拼接了另外几位知青,我们与省委组织部子弟的车会合,一前一后,开了3个多小时,中午时分涌进了从化民乐茶场场部,简单办了一个手续后沿着凹凸不平的山路转入了二中。父亲坐在我身边,说了几句话,大慨是要我在这里好好锻炼。路的两旁是青绿的茶园,一些知青散落其中,或採茶,或锄地。在大楼那边,陈平洪,李化平等人下车入住混凝土洋楼,其余人在不对称的砖瓦平房四分队这边下车,老知青蔡国铭、钟建华热情地迎接我,午餐丰富,有大块猪肉,很好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终于走出了社会,来到三大革命的第一线,广阔天地将大有作为,期待学到许多过去在学校课堂学不到的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省委大院一号楼1楼原群工办门口,下乡做知青的时候,父亲就是在这个地方送我上车,在一片掌声下,当着一众省委同事发表一通口是心非,什么好好锻炼,扎根农村一辈子的送行辞,没过几年,“招安”产生骨牌效应,接到招工入学通知,恨不得星夜赶路鼠回广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民乐茶场二中队大楼宿舍区,知青主要是市委市属机关和部分省单位子女。</span></p> 拆迁前二中队队貌视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中队平房宿舍区,知青主要是省直机关、省外贸、市商业系统子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楼一楼中队医疗室,蛇王偷懒搏假单的好地方,有支小曲常被蛇仔哼:“张露珊,我问你,你的老家在哪里?”。蛇王最擅长的发烧绝招→倒櫈探热针,温度计经猛力一甩,正常人马上发高烧,也有人温水泡,张医生也不好意思乱摸男同志,心照,大家都懂的,乖乖就犯开病假单,这招志仔用得最遛,屡试屡爽,百战百胜。志仔在农场是蛇王,回城后做铝材做成了千万富翁,搏杀到尽,验证一句话:资源错配,人生拖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中大楼片大门孤零零两个门柱,被形象地称作“双香”,形象有些像正骨医院双香跌打贴商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垄垄茶行有数不尽的知青回忆,除了鲜嫩茶芽,还有害虫扁刺蛾和毒蛇,胆小的女知青经常被扁刺蛾刺到呱呱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芽两叶是制一级茶的上好原料,要采摘到鲜嫩的一芽两叶就要起早。茶场知青非常辛苦,大忙季节要起早贪黑,赶在太阳发脾气之前采摘嫩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位漂亮的女民兵持枪矗立,飒爽英姿,遥望远方。特别是居中的美眉以独特招牌外形,一脸凝重的眉关紧锁出现,似乎告诉人们,敌人就在山背后,我们荷枪实弹,准备和他们拼了。请细细欣赏照片,了解这张老照片背后圣女的英雄传奇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定格在1976年的三朵金花分别是陆丰、小梅、阿珍。她们都是75届下乡知青,在火红的年代,她们将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茶山。龙尾、灰窑岭,长腰岭吸附了她们留下的无数汗汁,香气依在,令人神魂颠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75年10月,仅有17岁、满腔热血的小丫头刘小梅高中毕业后,额前鬓间还卷着黄毛,即响应老毛上山下乡的号召,携东哥等纯爷同日来到民乐茶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梅刚到二中,就注定她是一个不凡的人。消息传得比兔子还快,行李都还没卸下,歇口气工夫,整个二中都知道省委组织部长刘波的女儿来了农场。一刹间,二中的老农友都感到身价水涨船高。因为沾点“梅”气,东哥心里甜滋滋,比当工人还润。老职工问,听说你们这批来了一个大官的女儿,好犀利啊。她爸管戴帽子,全省的干部都得听她爸的,下面都是小矮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干部子女给人印象都是城里娇嫩的花朵,家有洗妈,马姐,十指不贴阳春水,家境相对比较好,来到农村,且不说干农活,就是独立生活也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三朵金花抵茶场后,并没有被特殊对待,第二天就背上农具上茶山了。她们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在农村低调做人,一步步艰苦地同大家一齐走过来,在广阔天地出大力,流大汗,赢得了农场新老知青的敬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话说三朵金花栖身陋舍,沾贵气不锡身,伏破舟不沉沦。雀巢鸿鹄宿,鸡栖凤凰吃。日出而作如金凤朝阳,日落而回似景泰归僧。作为文革时期最廉价的劳动力(每月工资18元),四肢发达,采茶,深耕,喷药,施肥,铲草,负重,样样吾拾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年后农友相会,久分又合,揽头揽颈,互诉离别之情,相倾各自际遇,重温那个白天挥汗如雨,夜晚荷尔蒙过剩年代的风荷岁月。农友们手执红酒杯,渡步来到三朵金花玉照前,顿觉眼前一道璀璨耀眼闪光,眼底充血。三人民兵照青春逼人,魅力四射,令人产生按捺不住的心情起伏。农友甲好不容易平伏心头暗涌后喃喃:这三位农友当年都是拼命三妞,陆丰在三分队最勤力,做也好搏命。起早贪黑,大汗叠细汗, 烈日下湿身,大雨下淋病,长期日晒雨淋下耕作,竟生成水坑农妇卖相。—年下来,所获相当600工分,一女抵三男,—定程度上彰显了三分队娘子军在二中的声誉,垒实了其江湖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友乙此时也深深倦恋那个激情燃烧,自作多情的挣扎岁月,虽黄土已漫过上身,但N年前娘子军战天斗地的一举手,一投足,仍令他旌旗摇曳。在这张老照片前,什么干露露,苏紫紫,车兽兽,郭美美,卢美美的宅男御神,都变成一堆时代垃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花们所代表的清新脱俗下乡女知青,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也应成为一代人的偶像。她们三人各自修行,成功上位,由“官二代”艰难转身为二代官。她们经风雨,见世面,彻底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日后出城终成大器。 三朵金花如同二中大部分女知青一样,经历过上山下乡,回城就业,组织家庭,生儿育女。现大都荣休享福。回首往事,她们没有遗憾,农场数载磨励不羁是人生重要的“铸钢”环节,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顾城的诗贴切形容了她们这段心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注定用它寻找光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半个世前民乐知青的思想是怎么样呢?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们也是充满激情,节选一段四分队团支部日志让大家回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又在新的日志里第一个写自己的思想情况,觉得不知什么的心情,很难表达,头脑里好象大海中的浪涛,在翻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翻开第一本支部日志的第一页,是自己写的第一篇心得,重申一遍,又把整本日记看了一遍,生活的浪花在翻腾,回旋。斗争使我们懂得革命工作的需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着我们战斗,我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就是斗争,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大道上,还需要许多许多的斗争,这种斗争包括与自己头脑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与旧的传统观念决裂,这是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严峻考验。在生活的浪花里,我渐渐地更深刻地理解,“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就是一个真正无产者的性格和胸怀,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我决心以最大的努力,去实践她。可是斗争是激烈的,道路的曲折的,党内的斗争证明了这一点,中队的斗争也证明了这一点,我是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自己决心起到这个作用,努力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在阶级斗争的内浪中经受考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10月29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76~1977年,中国度过不平凡的年份,三大领袖去世,四人帮被扳倒,农场知青的心情与祖国脉搏一同欢快起伏,“打倒四人帮,天天有鸡劏”,仿佛听到了走近的共产主义脚步声,节录一段农友当年支部日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代的骏马,跨进了胜利的七七年,在过去了的七六年里,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反党集团“四人帮“,举国欢呼胜利,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元旦社论给我们提出了今年的战斗任务。我们的中心任务要深揭狠批”四人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感觉到一个好像大跃进的时代又要来了。敬爱的周总理给我们提出了宏伟的远景规划,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作为战斗在广阔天地的青年,应以革命的干劲,投入这火红的年代,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应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同志们,让我们朝着社会主义的大路前进,向共产主义进军吧!前途是光明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黄瑞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77年1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的知青伙食普遍不足,白天高强度劳作,又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去增加营养的呢?请看东哥“独食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半Q版农场生活“独食记”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75年的冬天来的很早,从前气温比现在低几度,早晚都很冷。早早挂起蚊帐隐蔽起来,躲进小床成一统,展开“秋冬进补”的B计划(独食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学的时候读过一本有几名日本记者撰写名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吗?”的书。书中抨击了苏联社会丑恶现象,如“星期五无肉日”。给人的印象是苏联物资短缺,一周有一天供应荤菜,于是每周五政府强迫民众吃鱼。而后来了解的事实是苏联海鲜甚丰,吃不完就浪费,所以政府安排星期五只供应海产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书中还提到莫斯科的特供商店(相当于友谊商店)向高干们供应一种叫“奶酪馅饼”的高级美点,咬上一口,令人齿颊留香,反复回味,是很多普通民众的梦中美食。东哥记住了这段描述,常常在梦中伸手拿到了馅饼,但通常舍不得吃,左手来,右手去,纠结半晌,待刚放到嘴边中队的起床钟就敲响了。一觉醒来,枕边尽是口水花斑,时间一长,枕套竟出现一幅当代山水画,有刘海粟黄山画的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点心不外是酥皮面包、趣香小桃 酥等。进了农场、劳动量大、常饥肠辘辘、连手指脚 指都觉得是香的,经常幻觉进入共产主义,人人丰衣足食。秋冬更易肚饿。不时又想起那诱人的奶馅饼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奶酪馅饼是那样的神秘,遥不可及,今人产生无尽的猜想和向往。四十年前的中国,光酥饼都能作大礼相送,如果奶酪馅饼现身,恐怕东哥宁愿失身相许,委屈一点点也要尝试一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想像中的奶酪馅饼与嫁女饼相若,内有奶酪香溢扑面,味道所抵之处必口水与飞沫齐飞,鼻涕共长天一色,人人抢抄纸巾应对之。当年东哥梦想就是尝—次奶酪馅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农场生活很艰苦,除了妈妈手制的大口瓶面鼔猪肉,还要家人准备了一些补充食品→全脂奶粉和饼干,以便完成品尝“奶酪馅饼”春秋大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入夜,挂起蚊帐后,两耳竖起,确认左右无可闲杂人等可能争吃,便蟋蟋蠕动,翻出饼干,又解开奶粉,往饼干上细掐,夹起放到嘴里,闭上眼晴,屏住呼吸,尽量让"馅饼"在口中松化,挤出猜想中"奶酪馅饼"的影子,轻飘飘的,像吃了白粉。那—刻,奶酪馅饼的梦想自我感觉是圆了,不枉盖住棉胎焗一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圆梦后,走出蚊帐准备到门外深呼吸,回味刚才—刻的激动。 路过房内碌架床,各农友帐中隐约传来窸窸啃物声,原来各人都在忙着干独食私活,他不禁一笑,看来之前是多虑了。饥荒之年,个个都谨记老毛的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道说:老鼠越吃越尖嘴,冬瓜吾吃自然肥。独食有愧,岂能长膘。 当年的东哥以苗条著称,绰号"瘦鬼",与大楼黄鬼,白鬼形成崎角,在二中三足鼎立,不可小觑。有多瘦?17岁大男人只有90多斤。为增肥,晚晚吃“馅饼”也长不出滚刀肉,做了白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过,东哥人弱志坚,发挥蚂蚁精神,竟挑战担肥100斤。凭住小小“馅饼”发挥的超能量,左摇右摆顶硬上,一条直路硬生生走成之字形,箩筐左右摇荡,粪肥洒到一路都系,抵步只剩20斤,都吾知是拿景还是赠兴,一旁的女知青徐建玲等看到,忍不住掩嘴大笑。他却忽有快感:苗条身材终于有人注意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多年后,国家改革社会进步,物资丰富,我们终于有机见识真正的“奶酪馅饼”,它走进寻常百姓家,今天我们都知道它就是"芝士批"或"芝士饼"。它不再神秘,脱梦归真,你在任何一处用自助餐,饱食之后想起甜点,芝士饼才开始进入你的觅食雷达。但30多年前寒冷天农场床头那一幕,实为一个大时代下小知青的生活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下人们夜生活丰富,真系广州乜都有,半个世纪前知青夜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他们住在砖瓦房,夏天晒得像蒸笼一样,晚上睡不着觉,通常要坐在室外摇扇子聊天,聊到很晚才能进房间,如实在太热,会去井边打一桶水浇透降温。入睡后,他们还要被鼠辈骚扰,下文介绍发生在知青和大米奇之间的人鼠大战:</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半Q版知青农场生活“捕鼠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民乐之野产硕鼠,名曰“大夫田小恶霸”,黑质而鼓腹,肌健齿利,目炯毛亮。祖居此地千百载,为正宗原居民,以啮野果杂食为生,族群打洞散居有序,分工合作无间,自生自灭,乃一乐鼠天堂。然自农场择地而建,荒山植被尽毁,广植茶树,深耕捣穴,鼠辈昔日乐园不复矣,呜呼!人为财爵死,鼠为饵食亡,丧家未曾丧志,劫后余生,拖家带口迁徙二中有人气的陋舍四周,苟且偷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东哥随知青潮下乡到此,贫舍落户,以农耕事茶为生,虽有大志易天地,奈何弱小身躯难承大任。劳作令体能枯竭,故常藏粮草于舍内床头柜尾,还山寨美食"芝士批",不时独食进补。陋习为顽鼠头目“阿奇”所悉,奇聚众吱吱议事,商定以东哥床铺作为主攻沙场,再而扩至同室其他目标,并视情戏弄其他室友。此后舍友开始有难,阿奇等鼠辈义聚陋室,扎堆梁顶,紧守鼠岗,时时数码紧盯各人举止,目测床头粮草存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节庆将至,中队加菜,知青也买多少糖果饼食补充弹药。阿奇洞悉此事,乃生贼意,一心搞一镬劲的。为对付一众知青,阿奇与同伙制定多套制敌战斗方案,并视情实施。</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疲劳干扰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秋冬深耕大会战,土硬铲钝,为完成120米硬指标,农友使尽18般武艺,筋疲力尽,入夜便作死猪状。刚入梦乡,鼠辈便奇兵出动,目中无人,或绕床四周骚扰,或上串下跳相互杂耍,或谈情说爱吱吱喳喳,室内喧哗不巳,噪声不绝。东哥心慌,知鼠冲其粮草而来,起初拍床顿脚,阻其发难。鼠收脚—时,静寂片刻,继而愈烈,动作更大。几个回合下来,终不敌鼠辈,抱头死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强攻硬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鼠辈点了室友死穴后,敌疲我打,在运动战中大肆破坏。待农友与周公揽作一团后,阿奇与同党狠啮箱柜,盗取饼食,下手之处一片狼籍,惨不忍睹。东哥山寨“芝士饼”原料被洗劫,欲哭无泪。更有甚者,鼠为磨牙,将室友欧明辉数条大底咬烂,无奈之下, 明辉上山开工只好真空上阵,北风那个吹呀,似足皇帝裤裆→孤够寒。此役令室友与阿奇等势同水火,结下深仇大恨。</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反客为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夜,极冷,被薄不足御寒,东哥全副衣物合体入被窝。未几,鼠辈又折腾,好不容易筑梦,约莫早晨,侧头半睁眼,一只老鼠正在帐边缺口处探头探脑。他怒目射鼠,阿奇亳不示弱,鼠目寸光还以颜色,用前爪打个叉,反客为主。四目对峙,分外眼红,但各不退让,双方僵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四、鼠行险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当形势胶着之时,有句话响在东哥耳边:狭路相逢,勇者胜!他深呼一口气,得到正能量,他模仿场部保卫科长梁中泰大喝一声:大胆鼠辈,扎起来!捉老鼠啊!旋即下床关门打鼠,同室蔡国铭,蔡颂德等平日受尽鼠患之苦,闻讯如消防员般滑下床,抄起家伙喊打喊杀,阿奇抱头鼠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向靦腆的蔡国铭鸡手鸭脚用扫把头在床底用力乱捅,将欧明辉床下地藏的布袋被戳了一个大洞,辉心痛不已,皆因袋中裹有他平时暗藏的民乐四级茶粉,私伙嘢堆备拿回广州,供孝敬潮州阿爸之用。阿奇见场面如此热闹,愈加得戚,瞅准时机一个打滚跳跃,顺墙脚往门角奔。东哥手急眼快,将门拉成20度夹角,再使脚封住夹角,心中窃喜,大功即将告成,看顽鼠往哪逃。正当众人都认定阿奇已成瓮中之鳖,取其命如三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之际。东哥忽然发现战情有些异常,封在门角内的老鼠不见了,莫非它玩了穿越? 呐闷之际,忽觉有股绒毛暧流在裤裆蠕动,一股毛骨耸然的不祥之兆闪现。老鼠三面受阻,无路可逃,哈哈!只好回头顺脚眼钻进东哥裤管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霎间,大喜瞬间消失,无数悲催的念头重叠在东哥脑海夺路而出:首先想到儿时斗兽棋,大象能吃所有动物,惟小老鼠能胜大象,它必有绝招,或会用在我身上;鼠带百菌千毒,传染比我后患无穷;鼠急咬人,裤裆鼠走投无路,下重手一拼了之,我的“那个”定是报复首选,一但中招至残,根留不住,将形同废人。当务之急,是采取果断措施把根保住。他双手下意识将手移向裤裆扣扭处,准备严防死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阿奇入左裤裆,也在绞尽脑汁寻对策,敌明我暗,入裤管如入象鼻,只要点对手死穴,就可改变形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鼠大战惊动了四分队一室农友,欧明辉虽人高马大,却是菩萨心肠,胆小还不如鼠,窈缩床上不敢下地,口中读经般喃喃:小心啊!因住比巨咬亲个法宝啊,善哉......。刘长志忙里添乱,手上倒抡茶萝作扣鼠状,伫立一旁,双手抖左抖右,好似跳采茶舞。黄志雄虽有时反时迟顿,尽出糗招,但此时不傻,叽笑志仔:你茶萝穿左个窿,两只手指都过得,老鼠扣得住,猪母都会上树。为鼓斗志,蔡国铭拿出分队长威势,不停呐喊:“人定胜鼠,大胆上,咬着了中鼠疫算工伤,给假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再讲阿奇,经过短暂思考有招,决意对准目标,带枪冲关。它在裤裆内顿了顿脚,一个加速,张大血盘大鼠口扑向东哥总开关,实行鱼死网破,尽地一煲。在千钓一发,命悬一线之际,东哥暗示小弟别乱动,保持镇定,同时伸出援手,死死捂住了大腿交汇处。顽鼠收不住制,一滑脚,从手捂处旁的裤道冲过,恰东哥一早起床,未扣裤扭,洞门大开,阿奇吱一声,从裤门腾空而出,飞身弹出,打左两个关斗轻身落地,飞也似向东氏床边爬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乱拳制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顽鼠自裤裆方便之门华丽脱身后,发现室内已站满手执各式家伙的农友。一阵列开:有浓眉大眼,面大如盘,虎背熊腰,一脸杀气,鼠见鼠躲,貌似关公,掌如薄撑的吕小荣;有满腹诡计,处事狡诈,手执茶萝的刘长志;有国字口面,面若笑猫的蔡国铭;有呆呆滞滞,耳朵下垂,时时计错数,下下等运到的蔡颂德;有忠厚有余,灵巧不足,一身牛力,吃饱训直,手握大锄的黄志雄;有躲在一旁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的欧明辉。还有上床好几个大声叫加油的。阿奇见周边杀气十足,顿生寒意,慌不择路之中,它爬上东哥的床头,躲藏到蚊帐后面,鼓出一个拳头大的黑影,一喘一喘在儒动。东哥一时百感交集,多少个日日夜夜被鼠辈欺诈,戏弄,精神折磨不堪回首。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不能再错失良机。他紧盯前方,握紧拳头,使出雷老虎“拳打广东一省,脚踏苏杭二州”的力气,一拳打过去。一声吱吱哀号,阿奇归西。顿时宿舍影起一片掌声。东哥回头一看,大家齐齐站立背后,对他投向英雄般的目光,掌声过后,他有被肃然起敬的感觉,这是多少人、多少天的期望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鼠斗,广大知青在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中,练就了一身求生好本领和好胆量,越战越勇,“捕鼠记”生动地还原了这一幕。都说去过农村的人意志坚强,大胆敢搏。要感谢农村艰苦生活给我们的磨练,它使我们回城后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处境,都能逆流而上,犯难取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农场的生活比较艰苦,但苦中有乐,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请继续通过东哥日记了解如老树根须一样多的知青茶山劳动、生活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76年月12月7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自11月以来,天气渐寒冷,下过霜后,温度排徊在7度左右,接着北风一吹后又是暖和天气,很舒服,水也不怎么尺了。12月以来,天气时温和,有时只穿三件衣服即可,中午一件也可以了,劳动兴起一件也出汗。冬天天气干燥,手爆拆,白天夜晚温差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1月以来我们的劳动劳动主要是锄草、深耕、修工路等长命活。今年锄草任务600亩据说已完成。但我看,下飞娥一带大片地方未完成,这里的数字怕是虚报。深耕泥土是很硬,1天25米也算是指标,效率很低。修公路方面,预计明年1月1日通车,原定是今年国庆节修通的,由于种种原因如劳动效率低,计划性不强,材料不够,机械不足等,迟迟不见完工。中队正派人多次整顿,效果不怎么样,由于一人的工作需三至四人去做,窝工严重,所以至今未搞好。中队在这个季节搞突击会战,时间为一阶段为11月20至22日,二阶段为12月2至4日,上午7时上山,10:00~11:00吃第一餐,1:00至2:00第二餐,5时收工。不过,我认为这种大兵团作战的做法不太好,无论对成效,对个人身体都没好处。不过,中队有这样的意图,无非是提高生产率,但可能事与愿违,我是反对这种做法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猛人吴锦涛如今情况如何?自从他落水坑村殴打女知青被中队干部收拾后很少见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6日</b><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夏之交,茶芽长势尚好。早几日,中队利用这一机会,要求分队每天利用7时30分至8时30分连续几天搞早晨摘茶突击,今天大家集中在灰窑岭大战,所获颇丰,皆为一芽两、三叶的特级茶青,成绩不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上起床已在井边已将内衣裤一套(背心和大底)洗好晾于门前醒目位置的晒杆,午时本已干,但想裤头再吹干一些再收,下午回来时没了踪影。不知那位大佬连底裤都不放过,我暗暗叫苦,自言自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待细细观察有谁穿我条底裤再想办法要回来。据说,大楼片也频出失窃事件,白鬼也失裤和饭票,不知谁所为,不只我遭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天后,将是文革十周年庆,官方在这一天将有隆重的庆祝活动,谈到文革,我对几年的社会现象有很多感受。凡事都有两面性,万物皆一分为二,文化大革命出现新生事物的同时,也带来坏果。赤脚医生算是新生事物,从旁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及其农民兄弟急病等问题,不至于病入膏肓,吓吓闹出人命。从这一点看,中国的农民是实实在在是受益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情所迫,我国人口已达八亿,居世界之首,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但工业发展跟不上人口发展,就算工厂用人,也存在许多问题、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不好支配,往往是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工厂人多工少,只要待工厂规模做大后再安排。知识青年去向在近十年内出现新的问题,毕业后难于在城市安排,毕业即失业,需要一个过渡期,留在城里又出现滋后大量飞仔同马达,扰乱治安。在这种情况下,广阔天地便成为其出路之首站。知识青年大量涌向农场、农村,既减轻城市压力,又锻炼了身体,早起自理,强壮体魄,一举两得。国家的难处我们应该理解,不过,知识青年的第二站将是今后国家要研究的课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7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是五七指示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毛主席察觉美帝、苏修可能对我们搞和平演变和修正主义,一声号令,干部到农村去,亲临三大革命第一线,反修防修,万一打起仗来可以保存实力。回想几年同父亲去韶关花坪五七干校的经历,确实得到锻炼,特别是冬天到来的时候,经历过下雪和霜冻,在长地头小学读书,同农村小朋友共用火炭小烤炉,他们无私地帮助我们,我真真正正同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但矛盾又来了,时间一长,干部闹情绪,又要照顾城里的家人,也要面对回城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团支部要求我在516文革纪念日上诗一首,再让陆果仪上墙报,草草拟一首违心交功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七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雷一声震大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革命掀巨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乾坤震撼风雷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神州沸腾云浪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习马列攀高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批判刘邓过深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红日相映山河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革命江山万年长</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日小队施肥,老知青的蛇王术确有过人之处,上山后不够一个钟便讲要下山大便,一去就一、二个钟,返得来又已经是中休。中休过后,迟迟起身动手,拿住工具再作支撑状,三只脚半个钟,接着收工开饭。一天下来,没做什么有用功。我想有样学样,但又心有不从,感到拿一分钱就要出一分力,但出多大力天知、地知、自己知。唯有饶尧开工最认真,满头大汗,一会不见他,你以为他在茶行偷鸡休息,走近一看,他正低下身干活,真是无处挑刺,属高度自觉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场部为纪念五七指示十周年有文艺节目,市粤剧团来茶场慰问演出,没意思不想看,在宿舍门口堆砖煮掺糖精的马蹄粉吃,极尽个人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12月12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会战已经开始数天,12月10日始我们在水坑村后的背夫山作战,在一座已砍伐了松树的山坡上,将一行行坑土垒成基坝,已完成了差不多半座山,还有160亩等着我们去收拾,任务艰巨,一分队和四分队特别勤力,二分队懒一些,只有磨洋工而进。自大会战当天起,天气转冷,早上3度,有霜,手感到尺。不过太阳出来以后,不停地工作很快就暖和了,中午时分更是底衫也解决问题。上午7时至11时为工作时间,此后的一个半小时,进行午餐和小休,除饭以外,还有饼干、糖果、番薯之类的食品,不过一律以菜票交换。中队的做法算是不错了,不过天晓得,不知什么时候供应将会变化,5时收工后时间是自己的,或看书,或蒙头大睡。今天晚上梁永成回来,他已经学习结束了,现呆在场部政工科,搞招工工作,明天他要回广州。中专的考试名额已经公布,下达的指标为8个,最后决定为15个,我分队有苏建生和陆桂卿。招工的工作也同时展开,几天前传达了市委的通知,其要求是:群众推,领导审批,身体好、工作好者优先。近日73届人心有些浮动,73届的人在这里度过了二年,开始打小算盘,无心留恋茶山,斗志消沉,去年七八九月份人们大干,毫无怨言,但今年人心真的变了,钱指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招工的消息传得比兔子还快,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或招安,或中专。看来,希望就在他们眼前。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76年6月30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队指导员钱燕群在中队已下了7月份的休假安排,3、11、20、27,我分队起程日期为27日,时间是迟了一些,但如果8月份大干没假放27日也是一个好的安排。有些人已扬言,7月份放假报仇,休到够,我心已定,27日走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又困又累,晚上开会,哼!钱指总结了6月份的工作:生产上遇到极大的困难,产量上不去。茶青预定1万3千斤,我分队现只完成了5千斤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客观因素,茶青的高峰期迟迟不到,採摘不干净,虫害较严重,人们的积极性不高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钱指与到会者谈了医务室的怪事,一些人在医务室无理取闹,搏假单,搏轻工单,乱搞乱动等,不合时代青年节拍,她说,这与她赴大寨参观所见所闻反差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上大家集中收听了中央新闻,钱指组织大家对《在斗争中建党》一文进行了讨论。入夜,聚蚊如雷,与蚊博斗,其苦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6月17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工作是整理木薯地,当前农场职工的劳动效率使我联想起许多东西,大有浮想联翩之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们是补种,上山到下午4点多钟,已经做了许多事。奇怪的是,邻分队一众人站在一堆不用干活,开工一小时,有些人一米也没有锄过。当然,这些现象责任不在他们身上,怪就怪上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是很自信的,一向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得通,以为现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已经进入共产主义,但社会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并没有看到,穷困下工人有相当大部分是为钱而工作的,而且他们的思想也有斤斤计较的情况,我们这里的情况也是有所略同,虽然他们不讲出来,当然这是不好,与共产主义的道德不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做工作不免有偷懒和磨洋工等现象出现,责任心必打折扣。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奖勤罚懒,这对生产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并不是什么管、卡、压。如果任其发展,只有对那些偷鸡蛇王的人有好处,而对于积极肯干的人是无形的打击,也可以说偷懒的人对埋头苦干的人进行剥削。如同杜剑明同志所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每个职工都应尽力为国家建设出力,每个职工都有责任感减轻国家的负担。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不是自己思想高低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下午,我在医务室看病(昨晚着凉伤风),看见邻分队的人是怎样搏假单的,在探热针上作文章,先是一伙人掩蔽,另一个从身上取出探热针有力向手中一撞,接着是联串抛撞动作,在医生张露珊看不见的情况下令温度达至高温,结果无病搏得假单。这些人胸无为社会主义出大力的宏志,难怪中队的茶青总是上不去。看来,全国各地许多单位都有这种现象,缅甸的教训可吸收矣,照此下去,国家不百孔千疮才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产要上去,人首先要管上去,必然有一个好的制度,这个制度要抓,要健全。否则,一个人做的东西十个来做,十个人的效率不及一人,一天开工不足数小时,却拿十足的工资,无怪货币贬值,货源不足,一字之浅,妙在其间,极盼上面及早发现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9月29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分队突破了日产千斤茶青的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千零数十斤的茶产量是怎样得来的呢? 是这样的,中队团支部发出倡议,要求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今天在中队举行的高产日。各分队动员起来,我们在5点多起床,6点前起程,到龙尾山第三片。一到那里,马上投入紧张的战斗,茶行中不时传来嚓嚓的茶枝折断的声音,在沾满雾水的蓬密茶行中,我们冒着雨粉度过了上午,当统计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结果是:欧明辉40斤,我只有20多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再战,施月彩创奇迹,摘了70多斤。刘长智也不弱,采了60多斤,四分队经大家的努力,产量达到1064斤。一天的激战结束,大家有点兴奋不已。夜晚,我们围在电视机旁看《青春似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9月8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难过,我失窃了。上午,王东林由于思想问题没有开工,马仔与我一起上山。中午休息了一会。下午马仔没有开工,与数人去游水,我与阿荣锄草。中休时,我与陈队长谈好,我已决定9号回广州,并考虑出街口买些东西回家,吃糖水时他答应了我。我共有刚发的工资和此前现金18元锁在柜桶。由于今天是中秋节,中队杀了两头猪加菜,红烧肉3角5分,还有炸花生、咕佬肉,太好吃,差点连手指也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幕低垂,我们去干校看电影《多脑河三角洲的警报》,电影叙述罗马尼亚警察破案的情节,强盗偷了罗马尼亚一件古董,妄想偷运出境,但由于被两个机警的小孩的纠缠,始终逃不出法网。晚上差不多10时电影才结束,我们回宿舍吃月饼,一边吃,一边谈笑。12时,我回到房间,开始收拾东西以备明日走人。一查,大吃一惊,只见柜桶中的钱早就没了踪影,认真后发现共损失18元及10多斤粮票,不禁悲愤万分。我是昨天中午检查过钱包的,钱包被人洗劫一清,还放回原处,看来贼人是昨天至今天上午偷窃的。大至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用力拉开双面床头柜,伸手掏之;二是掌握我锁匙。我自信我室必有内鬼,知得我行踪后才下手。这时,吾心已凉半截,明日坐车一分钱都没有了,只好向绍英借5元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将情况向陈队长反映。之后回宿舍,夜不成寐,我心想,不杜绝这些行为,我们将不得安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注:几个月后,该案由另一案牵出,作案者原来是我舍某位揽头揽颈老朋,(后偷渡被淹死),闻后我呆如木鸡,黄皮树鹩哥,唔熟唔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记除了记录每天工作生活的情况,还可以还原当年的时政,社会思潮,请继续通过东哥日记走一次民乐,了解当年茶场知青思想动态和家国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8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晚着凉,感冒生病了,时冷时热,有发烧,时而大被蒙头,时而大汗淋漓,时而打墙砸床,时而梦见自己做了采购开拖拉机,转了笋工。晨早起床便头重脚轻,想呕思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雨时大时小,窗外一片白,望此情此景不禁有些空虚惆怅。9点分队才集中,我扶墙而至。分队长梁永成说:今年分队完成任务情况不乐观,大家须加努力。4月份采茶只完成年度10%多些,龙尾山为11%左右,下飞鹅岭只有9.9%多些,拖了后腿。去年同期分队分队完成了年度计划13%。阿成又说:分队本月茶青产量不正常,有人有出工不出力,还有窝工的情况,我瞄了一下刘长志,他底着头似听非听,可能正在对号入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散会后,我身体仍不舒服,分队有难,理应有责出力解救。但我又想,茶山生产上不去,制度问题是长病,功夫长过命。我也是病患,短病不医,何以治长病。加上天气麻麻,我睬他都傻,于是和欧明辉、陈洪生一起过大楼看病,未到大楼,欧明辉已唱起小曲:“张老三(张露珊医生),我问你,你的老家在哪里?去到医务室,又见到医务室早已人满,老混假单的几个老战友已在无病呻吟、装病探热,还向我们打眼色。欧明辉自然不是吃斋的,他使出看家老本领——山东佬卖膏药(出术),趁张露珊转身摆弄其他药品时,暗中狠狠摔拍探热针,体温竟然还比我这个真病患还高——38.9度,张老三都无符,欧明辉顺利得一天假单,还取得2天病号餐,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趴在地下写个“服”字。洪生发低烧,取得半天假单。我开了药,吃了好了很多,感觉烧也退了,下午继续绿肥地干活,轻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干校放电影《阿勇》,这部影片真是烂片,贴钱都不想看,内容简直牛皮吹破天,葫芦大过冬瓜。演员“作状”成长,看后就想洗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继续谈文革,文革的坏果,主要体现在社会的虚伪,就如电影《阿勇》一样,很多做样作状情况。虽然各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问题仍多于成绩,起码副食品就供应十分紧张,生产力低下是关键。不知上面到底知不知道现在社会存在这个一个倾向,这是自欺欺人,首先是宣传工具,明明现实不是这样,报纸偏要成这样,指鹿为马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打肿脸充胖子成为下面瞒上面的常事。如每一次运动的到来,总伴随一次动乱,生产下降。但宣传机器却隆隆开动,响声震天。说什么运动促进了生产,工人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等等。事实上,许多在文革建成的企业在一次次的运动中受尽波及,铁路运输备受阻滞,国民生产正在下滑,这不能不讲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病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9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午雨一直很大,迟迟无法上山开工,呆在宿舍聊天,10点仍未能出发,同一众新老知青吹牛,顺便了解他们的个人住址。大家约定,下个月后农场放假时大家互相串门,联络感情,或者由欧明辉安排去“野味香”吃一餐劲的,再分头去各家。我双手同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细说文革:对于文革后社会出现的许多不理想问题,我们不宜粉饰太平,掩盖乱子。必须正视现实,如果我们不对坏现象严厉制裁,社会必蚀坏下去,积重难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致社会风气和治安比以前大退步,中队偷盗现象仅是冰山一角,上茶山开工老掂记着晾在宿舍的底裤,心里挂住锁在柜桶的钱,你叫工人怎样专心开工呢?社会之乱人人有眼可见。这其中搅乱者有所谓的“老阶”,余下的有“新出荷兰豆”。如串仔串女,马达飞仔等,但为何文革前没这些情况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前人与风气一样好,上车自有人让位,失物自有拾还者,窃贼声名狠籍,往往被邻居指点吐沫。中国在解放后曾出现近代空前的社会进步和新面貌,社会主义在那个年代各方面都取得硕果。无怪得毛主席1965年登上井冈山时眺望千里好河山发出感叹:到处莺歌燕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线展开,红卫兵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革命精神,在一堆堆黑烟中焚毁了封资修的黑货。只是可惜凡事都一分为二,在黑烟过后,一群群带着红袖章的搏蒙分子,以私欲行事。从抄家搜出的东西装满自己的袋子,从金到银,琳琅满目。自此,社会道德开始沦陷,武斗更是火上加油,820惨案中我邻居明仔的姐姐黄秀娟在白鹤洞被打死,这就是文革的坏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后来,各方各派的人胃口越来越大,冲冲杀杀,无所畏怕,由抄到到抢,由暗到明,不择手段。此时动乱开始,影响了一代人,此后十年社会风气越来越差。我想现在农场失窃现象司空见惯与文革影响密不可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面对的一个个难题,表面是管不住打架、偷窃、谋财害命等犯法之事,社会风气败坏,根子就在文革。我担心的是:如果错误不被认识,还备加美化,这种情况将改之无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感到有责任关心国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11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一批人放假回广州,其中有欧明辉、钟建华、杨公为等,志仔等欧明辉走后,穿了他的皮鞋,据志仔讲是从棚顶拿的。未经人同意就自取自用,这算风气不好的一种表现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为何茶叶生产不正常呢,我认为天气也有原因。何以见得,分析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初冬天奇寒,数日大霜,温度极低,而且冷的时间长,对茶生长不利,小茶树冻到变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暖迟迟不至,偶然出现阳光,也极为短暂,时至4月,情况仍未好转,茶青自然长得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以来,马上出现奇热,近两天温度为解放以来最高,为36.4度,茶树温差过渡不适,虚不受补。天气一热,马上伴随大雨。但见门前水塘10日满溢,井又混浊,路又被淹,开工不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深了,天空放了一些睛,雨后夜空晶莹,星星在眨眼,家事国事,夜不能寐。戴上耳机收听收音机,BBC又讲时事,说批批邓遭到中央内部的强大抵触。电台还说,记录周总理遗嘱的人已被捕。听后,我更有不服,翻床复思,倍加愤怒,根本无法入睡,即拾笔辅以电筒写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敬爱的周总理。全国人民对你无比崇敬,即使美帝国主义分子在你面前都要敬你三分,您一生清白,公而忘私,立下丰功伟绩。有人竟然在您去世后,以各种借口否定你,诋毁你,这种人太没有良心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老哥叫志兴,与我四同:同住东山新河埔一条街;同读培正七中;父亲同事;同在民乐茶场捱驴仔。志兴人如其名:志向远大,即兴行事。往往意气用事,出国前同他多有来往,志兴后远赴加国定居,与他熟不拘言,时有感叹人生,过去的就忘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苏的农场经历有些坎坷,东哥有篇日记进行了小描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2月27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雨,像扯不断的线,整整四天了,还没有停的迹象,时大时细,这迫使我们上山开工进退两难,躲躲闪闪,三起三落,反反复复,几个回合,都不用开工了,益了蛇王。我也随大流,时而做个样子拿上农具,时而跟住老知青打牌,打不了几圈,蔡国铭又过来叫开工,各小队长又拍门拍窗,大家又装模作样,你催我跟积极出征了。上午有一阵雨真大,我们在茶行中泥泞前进,路凸凹不平,有时竟无处歇脚,一脚滑在排水沟,成只水鞋桶装满水,冰冰的。女知青下山后水鞋沾满泥,重如铁,一路行一路踢。今天的天气还交织了回南天,满地潮湿,宿舍挺脏,我住下床很不舒服,怪不得个个都挑上床。 下午,蔡国铭通知我晚上7点过大楼开会,好像是针对苏志兴的,早些天听说写了反动日记被抄家抄了出来,志兴有难了。今晚刚好是停电,包产到户口(打牌)也无法继续。我披上雨衣跟着国铭穿过工具房过大楼。入夜,蛙色四起,雨粉如绵。 大楼也没电,楼下医务室旁一间房里坐了7、8个人,其中有场部保卫科长梁中泰、钱指,还有一分队几位知青,志兴坐在中间,低着头,桌上点着腊烛,墙上的背影因风而不停地晃动,有点鬼异。梁中泰开场发言,中气十足地批判苏志兴,指出他写反动日记,发表反动言论,性质严重,要送去学习改造。梁科长又要大家要自我检查,看看有无活思想。我马上扎醒,似有牵连之感。领导要求大家发言,我感到身不由已,自选题目,针对志兴“劳动累了不准休息”这一条,东拼西凑,只能事实不通的盲目批一顿,还算过关,真是怪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到如今,我莫名忐忑,为什么中队偏偏叫我去开会,是不是我同他走得近呢?要我同他划清界线,还是我晚上抄抄写写引起中队注意?若是杀鸡儆猴我就要更加小心了,我写的东西都是劳作记录,属茶余饭之谈,应该无大问题,但从今天起写日记要非常小心,日记要锁住,要少讲怪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苏志兴日记事件后,东哥更加小心谨慎,写日记通常在蚊帐里打手电偷偷摸摸进行,好似搞地下工作,但按耐不住情绪,不时在日记里点评社会现象,抒发家国情怀。以下几篇日记见证1976年516前后东哥妄议时政的大胆所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10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天落大雨,门前水塘一片白蒙蒙,若有所思,不禁想起中学教师唱的客家山歌:落水天,落水落到俺身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工也做不了什么事,恰中队安排我等几个臭老九到场部听省外贸局某副局长讲世界茶叶生产情况报告,很有启发。具体情况一些生产数字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今世界产茶主要国家集中在中东和南亚,如印度、锡兰、埃及、伊朗、尼日利亚,全球日产茶青为120吨至150吨。除了内销部分外,全球茶叶贸易约为80万吨,其中6万吨为绿茶,其余为红茶。英国每年进口20万吨红茶。每人一年饮3至4公斤茶。主要进口自锡兰,品牌叫做“立顿”。我国出口只有4千吨,占全球贸易总量约2%左右。世界的茶叶贸易主要由四家国际财团垄断。如博罗吨、里安等。伦敦是国际茶叶交易中心,伦敦有大量机构为茶叶服务。伊朗产茶也进口茶,但伊朗茶相当矮,亩产只有45公斤。中国在清朝的1830年曾达到最高峰,达135万吨,现在只有8万吨左右,而且质量不佳,除云南茶可以同印度竞争外,广东广西的茶多为粗茶,用于国内自用消耗。中国虽然是产茶最早的国家,但现时产量竟不如一个锡兰。锡兰产量有20万吨。埃及有49万吨,东非1952年才种茶,现在、但质量和数量并驾齐驱,达20万吨。印度、锡兰的茶叶产量高,价格也比我们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问题,一山还有一山高。我国虽种茶的人多,就讲我们农场,漫山遍野都是茶工,人多都打不过锡兰,值得深思。有气候和土壤问题,更有管理问题,也有文革的影响,生产得年年走下坡路,还说年年丰收,一代不如一代,这一代还不如清三代。说自己了不起,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么古老的一个产茶大国,全世界的茶叶发音都是由中国各省茶的发音延伸过去,现在竟然连一个锡兰都比不上,真是呜乎哀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总理逝世已有四月,想起他的离世,我至今悲痛未平,他的离开,使我们失去一个现代化计划强有力的实施者,如今更为气愤的是中央高层内部有人背叛他,处心积虑搞夺权,继续搞运动,妄想放弃国家现代化计划。这一小撮人应为万众所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12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连下几天雨,天终于放睛了,工具房内外忙成一片,个个去挑好的帮和锄头,或者认真修理工具。皆因大家都知“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来茶场半年有多,虽然劳动锻炼身体,但还是感觉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晚上抄抄写写,或看书,视力下降,还有开工因担肥负重过度,看来,要加强锻炼,补充营养,晚上有机会要多煮糖精糖水润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要解决文革后犯罪活动远多于文革前的情况,需要国家做多方面工作,教育是最重要一环。现在犯罪分子中比例最多什么人,是年青人,占7成。这值得我们重视和担忧,我们这一代文革时动荡没有读好书,好的老师都批斗。记得我七中高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年近60,她是住在寺贝通津的华侨,晚年备受冲击,被人戴高帽批斗,但造诣很高。我很喜欢听她的课,即使是下午上课疲困无比,只要她出现,就会自动扎醒,至今仍记得她生动地解释“洛阳纸贵”,以及急躁的急为什么有足字旁,是因为人一急就要跺脚。现在做老师不受尊重,还有老师被学生老揍,老师无奈,自然不想讲太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国家和社会真的很担忧,教育不好,国家何兴?七中过去有不少好老师。可惜这样的老师现在少见了,我们受好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学校缺少了理想与前途教育,学生胸无大志,读书无用论有市场。许多有才华的高材生现在正在农村,学校整天学政治,一个学期杂七杂八占用大量时间,学生在学校没有遇到好老师,也学不到好东西,思想进步更谈不上。反而不少人出校门即接触社会,取得丰富社会经验,男的偷鸡摸狗,女的有的去做串女、马达。文革前学校读书人那种认真读书的劲头早已九宵云外,谈何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一部分学生学不到东西,没出路,出了跳了,跳出来找食。这些事文革前很少,不是我总是说文革的坏话,事实上,因为任何事都正反效应,事实上,青少年犯罪比以前增长了数倍,谁都会发现原因,就是看你敢不敢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晚停电,打牌的也收手了,我也收笔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14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社会,进入农场,才发现想像与现实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虽然很想做事,想用自己的青春令农村面貌一新。如果个个都像刘小梅这样勤力,这样认真不计较地为农场工作,我想农场很快进入共产主义了。但事实上,恐怕连刘小梅她本人都知道农场对她来讲是一个过渡的地方,她是高干子女,天晓得第二站在哪?她很勤力是因为无后顾之忧,他日招工一定能够有位。在工作中,她是一个工作好手,感觉快人快语,我行我素,但好似不大愿意同我们交流思想,我主观地认为她是吃大草的,早晚凤凰攀高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铃铛(李小宁)无烟吃,走过来我们宿舍寻烟,黄志雄收得紧,他为人还是比较慷慨的,只是他的烟瘾更大,没得吃就会流口水,好像鸦片烟鬼那样,满房子找烟屁股(烟蒂)拼接。好在洪生又出场部,小宁托他做采购。采购真是优差,我发梦都想做采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15日</b><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天就是516了,晚上去风流桥散步,走过菜班一圈,想了很多,触景生情,为国家着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拿调动工人积极性这个问题来说,既然要求生产上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首先先要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马儿跑得快,就要备好草料,物质基础很重要。如果一个工人从工厂回到家时,面对是柴米油盐不继,再花时间四处奔波,如何全力集中精力生产。在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下,用共产主义思想可以教育工人,以革命的伟大目标去启动工人积极性也是一个办法,前提是群众对目标充满信心,或曾尝过甜头。但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透支国家的信用,由于已经历多次运动,社会屡屡动荡。种种原因,严重挫伤工人的积极性,打击干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想恢复到文革前,尤其是大跃进时代的干劲,是十分困难的。在那火红的年代,工人积极性高涨,他们对前途、对国家充满信心,因此才能不计报酬,日以继夜战斗在一线。这个阶段是我国工业飞跃发展的阶段,我国工人阶级为此而到自豪。但是,文革后,由于屡次冲击,工人利益屡屡受损,因而悔而退之。现在做多一些也计较,做事慢吞吞、懒散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认为,人主观是勤力的,但懒散的原因就在于制度,由于制度在文革时受到破坏。工人便对工作不负责任。我们中队就是一个范例,一天做多做少一个样,风气也不好,个人能力没有充分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自一包在目前有商酌余地,如果确实没有一个好制度去管理,采取包产到户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现实中,有些工人是不自觉的,既然没有所谓的“管、卡、压”的制度去规范,不如就用承包的形式,唯生产力并没大错,为何不能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5月16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上午梁永成返穗休假,据说往返广州的车费已经调1元钱,我感到有些贵,但多贵也要回家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我们到场部参加了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全省80万人大会的民乐茶场分场大会,去场部沿途又是红旗又是唱歌,文化大革命好的歌声交杂着嘻嘻哈哈笑声,一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会上,发言者不断赞诵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讲了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乘胜前进之余,又强调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新高潮。说什么要学习毛主席重要指示,认清邓小平反动本质。 我的原则是只管听,不乱讲,你有你讲,我有我做,我不想变成苏志兴第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坦白讲,邓小平的本质就是唯生产力论, 并无不妥。我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员,真心希望为建设伟大祖国出力,为人民创造更多财富,但是,当我信心百倍地真正投入这场伟大的事业时,我也感到寒流不断从北面涌来,我心凉了半截。参加这个会议,我们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有必要性,但走了弯路是一个事。我相信,正义总是要战胜邪恶,中央总有一天会行归正轨,我们等着那一天的到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76年6月14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日从广播反复听到的两报一刊文章真是令我十分困惑,一些社论内容强词夺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初澜的《从资产阶级民主派到党内走资派》一文,初看上去条条是道。但不知道我水平低还是乱理解,还是过分理解。反复思考之后得出这样一个概念:我们的老革命老干部受到抛弃时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派。老干部在失意时便可随意给人乱加帽子,根据其某些过错或被指定过错,便可择不同的帽子冠之。这是不对的,当某个干部稍不如最高领导意时,便可遭其门徒群起而攻之,在这里可借用6月7日人民日报文章一句“野心家的翻案活动”来说明。不能这样做,借钟魁斩鬼,这是一些人的阴谋诡计。老人年迈已高,不便露头角,可能会给一些人钻空子。若是鲁迅、冼星海还活到现在,有不合野心家的意愿,将会得到怎么样的罪名呢,不可避免会得到“资产阶级民主派”、“新生资产阶级”的美帽,反正有人会敬送高帽,命冻过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邓大军曾威振九州,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丰功伟绩。此后两位领导人在国家建设贡献良多。邓文革下台,阿爷点名上台,其将全部心血至力于国家现代化,是周总理的好助手,无奈之下触犯了一小撮宠臣的利益,立即遭到群起攻击。其罪名是什么呢?啊,原来不外是将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位,在去年上半年,批林批孔遇到困难,生产上不去,尽管宣传机器大吹牛,阿爷心急,授意中央出文件,暗示中国经济要促上去,于是邓小平也就照个葫芦画个瓢,在与苏修相比的基础上,提倡将国民经济放在首位,与苏修抗衡,使人民生活得到提高,使我国立于世界首屈一指,这有什么不对呢,总而言之,现在世间上最大的不平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目前许多单位对批邓运动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可能理解的。当然了,无理取闹最不得人心。据路边社报道。今年上半年无听闻大矿山大企业完成指标任务之新闻,国民经济情况不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低谷反弹,绝处逢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7年冬天,绝大部分农友们参加邓小平复出后恢复的高考,那一天是1977年12月12日(双12)。那一刻的激动刻骨铭心,这是多少人热切的渴望!就像一个人在暗夜里走路,四处一片漆黑,你原来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已经绝望了,突然,前面出现了一点火光,你立刻知道自己有希望了,知道方向了,你就会本能地、不顾一切地向那火光奔去。 这一代人都很感激邓小平和一班智者,他们挽救了中国,也给了我们起死回生的机会。高考给了我们发挥才智,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许多人的命运由此转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考过后,78年4月离开农场读书,说起几十年来的工作, 深有感触:做知青虽然是被迫跟着走,不去不行啊!但仍感谢农场艰苦生活磨砺,为日后在工作中勇于拼搏,坚定意志,储蓄了能量,也令我在岗位上凭冒险犯难精神,屡败屡战,敢冲敢干,摘取劳模头衔,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勋章及全国先进个人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哥茶场历史文物→几本日记、工作证、准考证。</span></p> 二中队陈队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哥与二中队首任中队长张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中队各分队原班子领导成员大合照。</b></p> 二中队陈大进和唐嘉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农场很多年后,有一次聚会中遇见同分队的一位老知青。闲谈中,她知悉我曾以日记形式杂录农场生活,问我是否有记到当年广州火灾情形,因为事件对她影响很深,她的父亲在火灾中因抢救国家财产不幸遇难,她是烈属。从她的言谈中可以观察,她对父亲注入很深的感情,尽管事隔多年,她时时怀念亲人。我说我当时有记述,但一直没有与人分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这一代人,早已过了天命之年,不少人面临的家庭问题之一就是父母老迈年高,或多病、或死别。父母亲当年在约莫我们这个年纪(或再小10几年)时,亲手送我们上山下乡,曾牵肠挂肚,也曾与孩子共享过回城的快乐。如今,我们到了他们当年这个年龄,将心比心,面对自己的孩子,何尝不处处牵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细心侍候恩重如山的年迈父母之时,或与老人生离死别之际,或许多少有“子俗养时亲不待”的那种迫切感受,今天将日记登出,籍此问候这位农友,追忆往事,或能励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6月18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惊悉数天前(612),广州市长堤百货商品批发部先施公司发生了一宗骇人听闻的重大火灾事件,大火可疑地从电梯开展燃烧,烧毁了六层楼,不少职工在抢救国家财产过程中,不顾个人安危屡次冲入火场救火,又因楼梯烧毁无法逃生,或死亡、或重伤、或失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解放后发生在广州市的一件较大的火灾,对于高层建筑,出入口这么小,又堆放了这么多易燃品,如此高温,如此惨烈,人与物一齐化为灰烬,确是令人伤悲。这件事还涉到民乐茶场,二中73届知青中不少人来自一商局,小百批,五交化系统大把子弟埋堆三、四、五分队。黄志雄还说,原四分队的一位知青的家人可能在火灾中遇难,据说场部已经通过她回广州了。五分队的立本妈妈因为找不到楼梯后也堕楼遇难了,立本也赶紧回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发生火灾的原因有许多,可以将阶级敌人的破坏考虑进去,好烧不烧,偏烧在百货批,人民生活必需品调拨中心,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动摇民心,阶级敌人可乘机作乱。而且火警一开始就从楼梯烧,很快就烧毁楼梯,断退路。可见,人为因素极有可能。同队知青有难心牵,不知怎样才能帮他们,真心掉念遇难者,逝者将受到人民的尊敬,家属必受政府安抚,希望他们早日走出悲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哥在农场工作生活两年多,高考较脚。有些农友会稍久一些,现在好日子过快,一晃就10年8年,许多几年间的事情眨眼就忘了。但那短短几年的知青岁月,竟在农友心中打下深深烙印,形成如此深刻的集体记忆链,结谊牢固度甚至胜过日后的交往过客,中了一句话:患难结真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过了很多年,茶场依然不时看见回头客,有集体汇聚,有散仔结伴,有拖家带口,他们对茶山有一种说不清、言不尽、剪不断的复杂感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城后,虽然各奔东西,各自揾食,但农友们十分念旧,不忘旧谊,不时聚会,下面是民乐茶场二中队过往周年庆活动相关合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的豪情万丈,山盟海誓已消失在知青聚会的山珍海味碳烧肥蠔中。追逐梦想,青春无悔也化作髦耋老人眼中一抹晚霞。 知青们很珍惜聚会,积极组织、参与民乐茶场各中队50周年节庆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山下乡早已成为历史,但知青情缘却永恒,回顾那一段段经历, 那一声声感叹,那一幕幕场景, 16~17岁的年龄,披星戴月、刺骨寒风、烈日当头的采茶、深耕、开荒、挖塘、生产大会战,全身投入,春夏秋冬,年复一年辛勤劳作,无不体现出知青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些同伴已离开我们,岁月无情人有情,知青情结继续将农友连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承蒙年轻的时候受过磨难,懂得了立足求生技能和应变进取之道,学会了管理,这些都是知青们的精神财富。离开农场后,各行各业,有工薪,有出国,也不少人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人才层出不穷,黄总陆总周新红总,陈关李处小姑独处,尽管做了领导,农友聚会知青见面仍以花名绰号土狗花猫昵称,不忘初心,随性妄议,开心果绵绵不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遥想当年,知识青年挥汗如雨在广阔天地奉献青春,就如《铿锵玫瑰》歌词:再苦再累,无惧无畏。青年人在那个时代的大交集纪实、艰苦奋斗创业和收获历程,也是一部璀璨的史迹,历史应该记住他们的付出,我们也要记住自己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改革、变化、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许多风雨,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有收获,有付出、有牺牲,是中国崛起的踏脚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久前重游民乐茶场,目睹茶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明珠工业园的华丽转身,兴奋之余将感触打包,拼出以景物变化为主的《民乐茶场寻旧迹》,与大家分享感受。在民乐茶场成立50周年之际,再以人文活动为主线,整理手头的照片,归纳旧资料, 凑写《我们这一代∽民乐知青岁月》,力求还原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知青思想、追求、工作、生活,感谢每一位有知青情怀的农友,你们的持久热情鼓舞着东哥继续收集、拼凑民乐集体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半世纪、五十年,白马过隙,历史长河只是一瞬,在我们的人生却不短。顺也好,逆也罢,平静的心态也是一种生活境界。茶场是我们人生的第一站,特殊的年代我们走到一起,这就是缘份。浪起浪伏,潮起潮落,退潮后不同命运的安排,都给这一站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感谢人生中途交汇点,曾经知青,一生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民乐茶场各中队50周年庆纪念之际,向那些曾经在从化茶山出大力,流大汗,为祖国的茶叶事业做过贡献的农友们送上铿锵玫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谢谢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请阅读</b><a href="https://www.meipian6.cn/3626l0m4?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41188742&uuid=bc86b1720d52d6b61f197476f28ffe48&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188742&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fab12de92263cef359e0ecc0f84a55e2&um_rtc=0aa7b7c42cf5237a636978e385ed6f2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民乐茶场寻旧迹</a></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和其他从化民乐知青生活美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