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

卯酉墨影

牡丹,是典型的春季开花的植物,常言道:谷雨前后看牡丹。牡丹盛开时,雍容华贵,婀娜多姿,花期一个月左右。然而有一种花卉,虽然没有牡丹知名,可是其花朵奇特,花色娇艳,犹如小荷包似的悬垂在枝头,倩丽优雅,再加上其叶片颇似牡丹叶片,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这就是——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 ,别名兔儿牡丹、鱼儿牡丹、铃儿草、铃心草、璎珞牡丹、活血草、锦囊花、耳环花、荷包花等等,属于罂粟科。是多年生直立草本。 荷包牡丹花色艳丽,花形奇特,春夏之际,一串串粉红色的心形花朵挂在枝头,错落有致,别有风情,因而很早以前就被古人认知和栽培。从现有记录来看,最早有记载是宋代。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周必大(1126年—1204年)有关于荷包牡丹的记载和诗词咏叹,在题注中这样描述:“鱼儿牡丹,得之湘中。花红而蕊白,状类双鱼,累累相比,枝不能胜压而下垂,若俛首然;鼻目良可辨,叶与牡丹无异。亦以二月开,因是得名。其干则芍药也,予命曰‘花嫔’而赋是诗,闻江东山谷间甚多。” 《鱼儿牡丹》<div>天教姚魏主芳菲,合有宫嫔次列妃。<br>玉颈圆瑳宜粉面,霞裙深染学翚衣。<br>枝头窈窕鱼双贯,风里蹁跹凤对飞。<br>莫把根苗方芍药,留春不似送将归。<br></div> 周必大对鱼儿牡丹赞誉有加,认为姚黄、魏紫等名品牡丹是花后,而鱼儿牡丹则是花嫔,并且对其形态描述惟妙惟肖,和荷包牡丹的形态完全契合,说明最迟在南宋就有了栽培记录。而其中的“枝头窈窕鱼双贯,风里蹁跹凤对飞。”对仗工整,状物传神,堪称描绘荷包牡丹的佳句。 荷包牡丹不但花色俏丽,花形奇特,而且很早就被古人作为中药材入药,在清初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荷包牡丹的介绍:“荷包牡丹之根,今人呼和血草,即土当归也。汪连仕云∶用其根捣汁,酒冲服之,令人沉醉,金疮之圣药也。” 荷包牡丹的传说: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名叫汝州地方,在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 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 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七绝 题荷包牡丹<br> 锦绣藏⾹裁并蒂,穿丝双⽚⽟玲珑。<br> 可怜缘薄经年别,徒剩痴⼼⼀串红。<br> <div> 《题荷包牡丹》<br> 【清】朱昆田<br> 小包轻缕蹙红罗,<br> 一一缄愁贮恨多。<br> 篱落自怜颜色好,<br> 人间姚左待如何。<br></div> 《题女郎周禧荷包牡丹扇头三首•其二》<br> 【清】朱昆田<br> 袅袅垂垂态最佳,<br> 纷纷姚左岂能侪。<br> 红珠一索和烟剪,<br> 曾上玲珑白玉钗。<br> 从上面诗词可以看出,朱昆田非常喜爱荷包牡丹,甚至认为牡丹都不能和其相比,虽然略有夸张,不过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况且荷包牡丹确实倩丽优雅,娉婷袅娜,因而赞誉也不为过。 牡丹雍容华贵,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 大花黄牡丹属落叶灌木。仅产于米林、林芝,生于海拔2900-3200m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及山坡林缘。它以植株高大、花朵硕大而显著、心皮数较少区别于滇牡丹,是极珍贵的牡丹观赏、育种材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许多人无法区分芍药和牡丹,单从花瓣上讲,牡丹是花中之王,它的花瓣看起来比较大气,花瓣的形状比较圆滑,没有强烈的褶皱感。芍药的花瓣都长得比较相似,特别是它的花瓣上有很多褶皱,出现分叉的现象,像菊花一样的形状,整体较为紧密。 如果还是不能区分芍药和牡丹,就可以从这两种花的叶子中分辨出它们的区别。其中,牡丹背面有细细的白色粉末状,叶子颜色比较绿。在伸展的时候,可以看出整体比较肥大,但是芍药的叶子特别纤细,而且颜色也比牡丹的绿色要深一些。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观赏栽培历史,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不但园艺栽培品种多达数百种,而且牡丹文化已经深深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涉及到文学、美学、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中国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花卉之一。 牡丹<br> 唐 • 徐凝<br>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br>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br> 牡丹<br> 唐 • 李商隐<br>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br>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br>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br>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