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总是把言传身教挂在嘴边,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教育孩子,很多时候言传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身教。</p><p class="ql-block">比起苦口婆心的说教,和孩子一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p> 01 <p class="ql-block">很多年前,有个特别经典的公益广告:</p><p class="ql-block">一位妈妈正在给儿子讲故事,讲完后,妈妈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水洗脚。当她回来房间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儿子正端着满满的一盆水,用稚气地声音说:“妈妈洗脚”。</p> <p class="ql-block">与此相反的,是另一个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有户人家有三代人。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爷爷年老体弱,活在世上毫无用处,不如弃于深山算了。”</p><p class="ql-block">半夜,父子俩用一箩筐抬着老人到了溪边,正准备往下抛时,儿子说:“爸爸,我们只要把人掷掉就可以了,何必把这箩筐也丢了呢?”</p><p class="ql-block">父亲生气地说:“人都不要了,还要这破箩筐干什么?”</p><p class="ql-block">儿子说:“若把这箩筐也掷了,将来我和我的儿子用什么把你抬到这里来呢?”</p><p class="ql-block">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如梦初醒。以前看这些小故事,感触最深的是人应当孝顺。现在回头看,看到的却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有多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整个成长期,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观察。观察大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说话的口吻......并且将观察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孩子身上好的、坏的,几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p><p class="ql-block">一位粉丝朋友曾留言:</p><p class="ql-block">孩子暑假作业少,我给她定了阅读计划,可读了几天孩子就不乐意了,于是我就给孩子看了自己每天的阅读计划,告诉她:妈妈每天也在阅读,也在学习。没想到这句话还挺有用,孩子的抵触心理轻了很多,甚至还和我“比”起来:“妈妈,你读了几本了?我读三本啦!”</p><p class="ql-block">你看,在孩子面前,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p><p class="ql-block">好的父母,几乎都努力活成孩子钦佩、认同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有个老友,一直将母亲当成人生的导师。</p><p class="ql-block">他的母亲没读过书,不识字,年轻时遭受的苦难也数不清。</p><p class="ql-block">然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母亲却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能拿不起眼的食材,做出让家人们喜欢的食物;能拿几块粗布,做出一家人的衣服;能拿捡来的木头、竹子,给孩子们做简单的玩具......</p><p class="ql-block">他的母亲从未抱怨过生活,而是身体力行地告诉他:</p><p class="ql-block">人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p><p class="ql-block">你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过怎样的生活。后来母亲过世,老友也经常想起母亲。在人生中很多艰难的时刻,只要想起母亲对待生活的样子,他奇迹地都能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冰山一角,父母面对生活的样子,才是孩子成长的养分。</p><p class="ql-block">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努力还是懈怠,是充满热爱还是满腔抱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成长。</p><p class="ql-block">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冰山一角,父母面对生活的样子,才是孩子成长的养分。</p><p class="ql-block">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努力还是懈怠,是充满热爱还是满腔抱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成长。</p> 02 <p class="ql-block">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要求孩子上进,那么孩子要求父母上进,有错吗?</p><p class="ql-block">绝对没错。</p><p class="ql-block">只不过我们做父母的,常常将家庭的希望全都寄托给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低。</p><p class="ql-block">蔡康永在《奇葩说》中有一段话:</p><p class="ql-block">我的这辈子活得烂透了,可有什么权利把责任推卸给下一代呢?</p> <p class="ql-block">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父母能做的其实很少,与其把所有希望寄托给孩子,不如把精力放回自己身上,努力活好自己的每一天,而不是单纯地把责任都推给下一代。</p><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在微博上看到一条热搜,一位55岁的妈妈陪女儿考研,自己却先考取了某大学的研究生。</p><p class="ql-block">只有高中学历的妈妈,后通过函授、自考,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现在,经过三年努力,成了一名硕士毕业生。</p><p class="ql-block">她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学习从来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也成为了孩子最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想起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p><p class="ql-block">的确如此。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共同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看到过一项中美日孩子的调查,主题是:孩子的偶像是谁?</p><p class="ql-block">日本和美国孩子写得不是父亲,就是母亲,而中国的孩子,大多都写了自己喜欢的球星、歌星。</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中国很多父母,致力于做孩子的提款机、保姆、教练......唯独忘了做孩子的偶像、榜样。</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教育无他,榜样而已。</p><p class="ql-block">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改变了,孩子才能真正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用爱心温暖童心,用知识拓展视野;</p><p class="ql-block">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智慧启迪智慧。</p><p class="ql-block"> 正扬贝贝期待更多宝贝加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