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政治学科组进行思政课“三个课堂”实践探索

Nan Su

<p class="ql-block">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习近平总书记“318”关于思政课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我校思政组进行了思政课三个课堂路径探索与研讨。办公室副主任田护民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课堂”是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主要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在教室上课。我校政治学科组老师积极讨论了课堂教学的方法,议题式、情境式教育方法让思政课活起来。苏楠老师回顾了自己参与市级优质课、新城区好课堂的比赛经历,她说到,课堂活动设计要具有贴合生活实际、贴合学生实际和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大特点。贴合生活实际能让学生从活动中产生共鸣感,贴合学生实际能够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情感表达的合理方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融入到活动中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课堂”是指校内学习场所,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通过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进一步发挥好学校育人和服务功能。</p><p class="ql-block"> 结合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我组将组织学生进行团史手抄报,加强学生理论素养,形成对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并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学科委员李亚娟老师对该活动进行了布置与要求,希望各班能够积极参与、提高质量、展示风采,参会老师也对活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业压力较大,生活领域较为狭窄,如何让学生充分地关照社会,关心民生,最终心怀祖国,关切天下,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付诸实践,则是学校思政课公共参与素养培养的关键。以建团百年为契机,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今年正值中共青团百年华诞,要善用厚重历史讲好第三课堂“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起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心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田护民副主任最后讲到,讲好“三个课堂思政课”,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思政课吸引力,让学生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真正把思政课办成阐释中国之治的理论大课、呈现中国奇迹的实践大课、激发青春担当的时代大课。</p>

思政课

课堂

学生

贴合

活动

大课

老师

课程

我校

田护民